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29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运动用品,具体涉及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多种款式的雪地鞋都是采用系鞋带和解鞋带的方式而被人们使用,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不方便,花费的时间多,而且在雪地上行走时较笨重,易摔倒。现在出现了采用鞋扣的方式的雪地鞋,如专利号为200920115845. X的中国专利《一种雪地鞋》,其特征在于该雪地鞋包括外框、底衬面、脚座、后底座、前底座、支撑带、鞋带、二根鞋垫、二根扣带,其中在底衬面中间偏前位置开有一个供鞋垫和前底座活动的孔,底衬面固定在外框上;脚座设在底衬面中间偏后位置的上面,后底座设在底衬面中间偏后位置的下面,脚座、底衬面和后底座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带固定在外框中间偏前位置上,支撑带的中间跨在底衬面的孔上;鞋垫呈蝴蝶形,鞋垫、前底座和支撑带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二根鞋带装在鞋垫的凸耳上,二根扣带分别固定在鞋垫左右两侧。这种雪地鞋是采用二根平行设置的鞋带并分别通过鞋扣系紧固定,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是使用起来不够便捷,而且鞋带也易松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用可靠的踏雪鞋的绑带结构,系紧与松开均很方便,使穿鞋与脱鞋过程大为缩短。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结构包括一踩踏部件,设于鞋底上表面的前部位置,踩踏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二个穿孔件;一扣体,所述扣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矩形孔,在矩形孔内设有二个纵向柱将矩形孔分割成三个纵向的条形孔;—绑带,所述绑带的二头从下面分别穿过踩踏部件前端的二个穿孔件,然后分别向上折返交叉后各自从下面穿过后端的二个穿孔件再向上折返,从所述扣体的底部两侧分别穿过扣体上的中间条形孔向上折返,再分别从两侧的纵向柱的上方绕过,最后从两侧的条形孔向下穿出。作为改进,所述穿孔件与踩踏部件为一体件,或者所述穿件孔是用铆钉方式固定在踩踏部件上。再改进,所述扣体呈与人体脚面相贴合的弧形,所述纵向柱的外表面上纵向成型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凹凸齿纹。最后,所述踩踏部件的后端一侧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有一扣带,所述扣带上设有扣片,在踩踏部件的后端另一侧设有与扣片配合的扣座,通过扣片与扣座的配合将扣带系紧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产品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只需一根绑带与扣体配合就能将鞋系紧,使用时将鞋带两头一拉就能系紧,松开时,将扣体向上一拉就能快速松开,使穿鞋与脱鞋过程大为缩短;并且在踩踏部件上还设有扣带,使得系紧后不易松开,确保使用时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而且还可以灵活地调整绑带与扣带的松紧度,在雪地上行走轻便、安全、防滑,适合喜爱雪地运动者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踏雪鞋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绑带穿过扣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包括踩踏部件1、绑带2、扣体4,所述踩踏部件1通过铆钉的方式固定在鞋底3的前部位置,所述扣体4如图2所示,采用塑料一次成型,外形为蝴蝶状,并且扣体4略带弧形,使与人体的脚面相贴合,扣体4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矩形孔,在矩形孔内设有二个纵向柱41将矩形孔分割成三个纵向的条形孔,其中两侧的条形孔大小相同,中间的条形孔略大于两侧的条形孔,所述纵向柱41的外表面上纵向成型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凹凸齿纹,所述扣体4的矩形孔的宽度与所述绑带2的宽度相匹配;踩踏部件1的一侧有穿孔件51、52,另一侧有穿孔件53、54,所述穿孔件51、52、53、M可以一体成型在踩踏部件1上,也可以是单独部件用铆钉等方式固定在踩踏部件1上,所述绑带2 为一根,绑带2的一头21从下面穿过穿孔件51向上折返,从下面穿过穿孔件M再向上折返,从扣体4的下面穿过扣体4上的中间条孔向上折返,然后从纵向柱41上面绕过,从纵向柱41右侧的条形孔向下穿出;绑带2的另一头22从下面穿过穿孔件53向上折返,从下面穿过穿孔件52再向上折返,从扣体4的下面穿过扣体4上的中间条形孔向上折返,然后从纵向柱41上面绕过,从纵向柱41左侧的条形孔向下穿出,这样使用时只需将绑带2的两端一拉就能将鞋系紧,松开时,将扣体4向上一拉就能快速松开,使穿鞋与脱鞋过程大为缩短,并且系紧后不易松开,确保使用时的安全;在踩踏部件1的后端一侧设有一扣带5,扣带5上设有扣片51,踩踏部件1的后端另一侧设有与扣片51配合的扣座6,所述扣带5与扣座6都是通过铆钉的方式与踩踏部件 1固定连接,通过扣片51与扣座6的配合将扣带5系紧固定;使用时,将鞋置于踩踏部件1上,拉紧绑带2的两端将绑带2系紧,同时将扣带5 的扣片51与扣座6扣紧固定,根据需要调节绑带2与扣带5的松紧度,脱下时,只需将扣体 4向上一拉就能将绑带2快速松开,一按扣片51就能与扣座6快速分离,操作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结构包括一踩踏部件,设于鞋底上表面的前部位置,踩踏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二个穿孔件;一扣体,所述扣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矩形孔,在矩形孔内设有二个纵向柱将矩形孔分割成三个纵向的条形孔;一绑带,所述绑带的二头从下面分别穿过踩踏部件前端的二个穿孔件,然后分别向上折返交叉后各自从下面穿过后端的二个穿孔件再向上折返,从所述扣体的底部两侧分别穿过扣体上的中间条形孔向上折返,再分别从两侧的纵向柱的上方绕过,最后从两侧的条形孔向下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件与踩踏部件为一体件,或者所述穿件孔是用铆钉的方式固定在踩踏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呈与人体脚面相贴合的弧形,所述纵向柱的外表面上纵向成型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凹凸齿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踏雪鞋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部件的后端一侧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有一扣带,所述扣带上设有扣片,在踩踏部件的后端另一侧设有与扣片配合的扣座,通过扣片与扣座的配合将扣带系紧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踏雪鞋的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踩踏部件,踩踏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前后二个穿孔件;一扣体,所述扣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矩形孔,在矩形孔内设有二个纵向柱将矩形孔分割成三个纵向的条形孔;一绑带,所述绑带的二头从下面分别穿过踩踏部件前端的二个穿孔件,然后分别向上折返交叉后各自从下面穿过后端的二个穿孔件再向上折返,从所述扣体的底部两侧分别穿过扣体上的中间条形孔向上折返,再分别从两侧的纵向柱的上方绕过,最后从两侧的条形孔向下穿出。产品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只需一根绑带与扣体配合就能将鞋系紧,使用时将绑带两头一拉就能系紧,松开时,将扣体向上一拉就能快速松开,使穿鞋与脱鞋过程大为缩短,确保使用时的安全。
文档编号A43C1/00GK202197934SQ20112033304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胡金学 申请人:胡金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