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线花蕊及绒线钩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788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绒线花蕊及绒线钩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绒线钩花制作领域,尤其是一种绒线花蕊。
背景技术
绒线钩花作为一种工艺品,得到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的喜爱。绒线钩花的经典造型为花卉造型。而花卉造型中必然离不开花朵。一朵造型生动、仿真度高的绒线钩花需要高超的钩织技术,其中,花叶、花瓣和花蕊的制作尤为关键。于2004年7月7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绒线钩花”中公开了一种绒线钩花及其花蕊,其花蕊由硬质托片和包裹在其外的钩网组成,所述钩网的正面设有断绒,断绒的根部与钩网连接一体,断绒尾部为自由端。另外也有在钩网正面设有若干底结的另一形状的花蕊。其需要表现绒面的花蕊时,在钩织时,间隙留有较大浮长的钩圈,以剪刀剪断,再通过梳理形成断绒。上述的花蕊制作方法在制作类似于太阳花的花蕊造型时能够达到很高的仿真效果,但在制作类似于牡丹、百合的花蕊造型时,其仿真效果就有了一些差距。此外,现有的装饰花中,有的是用塑料制作花叶和花蕊,有的是用实际的花叶经干燥后制成,但鲜见有花蕊、花瓣、花叶、花梗都包含有绒线元素的高仿绒线钩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仿真度较高、适合于多种花卉的绒线花蕊及绒线钩花。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绒线花蕊,包括至少两条蕊丝, 蕊丝的一端为联结端,蕊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蕊丝以绒线制作或者蕊丝的表面覆盖有绒线,各个蕊丝的联结端固定在一起形成底结。所述各个蕊丝是通过将长度约为所述蕊丝两倍的绒线在靠近中点处绑固形成,绑固部位为所述的底结。所述单根蕊丝是在金属丝外缠绕绒线圈制作而成。所述蕊丝上浸润有可凝胶。所述各个蕊丝靠近底结的一段扎结在一起形成密结段。所述各个蕊丝的自由端外裹有胶层,胶层覆盖或混合有着色物质。所述蕊丝的自由端与顶端结球相互连接。所述顶端结球通过在另一结球绒线上打结或编织形成,结球绒线与蕊丝相互连接。所述蕊丝有分组,同一组的蕊丝相互联结形成比单根蕊丝更粗的小枝。本实用新型的绒线钩花,包括花蕊和绒线钩制成的花瓣,所述花蕊为上述的绒线花/猛、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制作出多种绒线花蕊,制作方便,仿真度较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绒线花蕊(有胶层和着色物质)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绒线花蕊(有小枝)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绒线花蕊(有结球)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绒线钩花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绒线花蕊的蕊丝制作过程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绒线花蕊(紧密型)的示意图。图7是图6中蕊丝的横截面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为,I-蕊丝,2-底结,3-密结段,4-顶端结球,5-胶层,6-着色物质,7-小枝,8-结球绒线,9-花瓣,10-绒线花蕊,11-自由端,12-联结端,13-金属丝,14-绒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绒线花蕊,包括至少两条蕊丝1,蕊丝1的一端为联结端12,蕊丝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11,蕊丝1以绒线制作或者蕊丝1的表面覆盖有绒线,各个蕊丝1的联结端12固定在一起形成底结2。这样的绒线花蕊,蕊丝是一根一根呈发散状态,从视觉上均是从底结2处发散出来,更接近于自然界绝大多数花的花蕊形态,因此,其感觉更为逼真。并且,在用于制作绒线钩花装饰件时,只要固定了底结2即固定了花蕊位置,方便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各个蕊丝1可以是通过将长度约为所述蕊丝1两倍的绒线在靠近中点处绑固形成,绑固部位为所述的底结2。其制作过程是先将选择好的线根据花蕊的大小在二个姆指上绕圈,每一圈的周长大致为花蕊长度的四倍,花蕊大多绕几圈,花蕊小就少绕几圈,绕好圈后取下,从中部捆扎紧,将每一圈分断为两截,断头处就成为了蕊丝1的自由端11,捆扎处就是底结2所在。将这些蕊丝1捋为一撮,就形成了本实用新型最基本的花蕊造型,这种结构适合于仿制蕊丝1多而短的花蕊。根据不同花蕊形状,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粗细的绒线来制作。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单根蕊丝1也可以是在金属丝13外缠绕绒线圈14制作而成,由于金属丝13具有自然的弹性弯曲性能和一定的刚性,以其作为骨架制作蕊丝1,有利于形成自然造型,而通过在其外面缠绕各色绒线,可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蕊丝1,看起来自然柔和。为方便造型,可在所述蕊丝1上浸润有可凝胶,可凝胶可采用发胶等无害胶类,通过喷或涂或刷的方式施于蕊丝1上,这种胶可以是无色的或者是有色的,无色的可凝胶的使用主要用于固定直接以绒线制作的蕊丝造型,对于以金属丝13外缠绕绒线圈14制作而成的蕊丝1,浸润可凝胶的另一作用是可以使线圈不松散开。而有色的可凝胶断续分布在蕊丝1上,可仿制出外观呈现杂染形态的花蕊。自然界的花蕊是千姿百态的,有的花蕊松散,有的花蕊紧密,对于松散的花蕊,以前述的方法制作,如图2所示,如果花蕊紧密,还需要将所述各个蕊丝1靠近底结2的一段扎结在一起形成密结段3,以提高仿真度。[0032]根据有些花蕊的特殊形态,可以将同一朵花的花蕊分为几部分来制作。例如扶浪花,其位于中间的花蕊紧密而位于四周的花蕊松散,这时,首先制作中间的那部分花蕊,并通过将靠近底结2的一段扎结在一起形成紧密的花蕊,再制作几簇松散的花蕊分布在紧密的花蕊四周,最后再将全部的花蕊连接到一起。再如牡丹花,其花蕊有时分布在花瓣之间, 可以在花心部位布置一簇花丝1较多的花蕊,在靠近花心的花瓣之间布置一簇花丝1较少的花蕊,可以呈现出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有花丝和花药,雌蕊有花柱和柱头,为达到进一步的仿真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各个蕊丝1的自由端11外裹有胶层5,胶层5覆盖或混合有着色物质6,通常可以以此种结构来模拟较为细小但又具有与蕊丝1不同颜色的花药或柱头。如图3所示,对于比较明显粗大的花药或柱头,可以在所述蕊丝1的自由端11连接顶端结球4,以顶端结球4来模拟花药或柱头的形状。所述顶端结球4可以是通过在另一结球绒线8上打结或编织形成,结球绒线8与蕊丝1相互连接。制作时,可以是用不同颜色的结球绒线打结成小球形状,然后将结球绒线与蕊丝1的自由端进行连接,如果蕊丝1是绒线,则可以直接打结连接,如果蕊丝是在金属丝13外缠绕绒线圈14制作,则可以将结球绒线8的端头与金属丝13用绒线圈14紧紧缠绕固定。如果结球绒线8是用编织手法制作,可以利用色调近似或相同的连接绒线将结球绒线8形成的线圈与组成蕊丝1的绒线或绒线圈14相互连接,或者采用粘接方式等。如图1和图2所示,当花蕊中雄蕊的花丝与雌蕊的花柱的粗细差别较大时,为体现这种差别,可对蕊丝1进行分组,同一组的蕊丝1相互联结形成比单根蕊丝1更粗的小枝7, 同一组的几股蕊丝1相互联结可采用细线绑扎或者粘接的方式。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绒线钩花包括花蕊和绒线钩制成的花瓣9,所述花蕊为本实用新型的绒线花蕊10。
权利要求1.绒线花蕊,包括至少两条蕊丝(1),蕊丝(1)的一端为联结端(12),蕊丝(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11),其特征是蕊丝(1)以绒线制作或者蕊丝(1)的表面覆盖有绒线,各个蕊丝(1)的联结端(12)固定在一起形成底结O)。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线花蕊,其特征是所述各个蕊丝(1)是通过将长度约为所述蕊丝(1)两倍的绒线在靠近中点处绑固形成,绑固部位为所述的底结O)。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线花蕊,其特征是所述单根蕊丝(1)是在金属丝(13)外缠绕绒线圈(14)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绒线花蕊,其特征是所述蕊丝(1)上浸润有可凝胶。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绒线花蕊,其特征是所述各个蕊丝(1)靠近底结(2)的一段扎结在一起形成密结段(3)。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绒线花蕊,其特征是所述各个蕊丝(1)的自由端(11) 外裹有胶层(5),胶层( 覆盖或混合有着色物质(6)。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绒线花蕊,其特征是所述蕊丝(1)的自由端(11)与顶端结球(4)相互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线花蕊,其特征是所述顶端结球(4)通过在另一结球绒线 (8)上打结或编织形成,结球绒线(8)与蕊丝(1)相互连接。
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绒线花蕊,其特征是所述蕊丝⑴有分组,同一组的蕊丝(1)相互联结形成比单根蕊丝(1)更粗的小枝(7)。
10.采用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绒线花蕊的绒线钩花,包括花蕊和绒线钩制成的花瓣(9),其特征是所述花蕊为绒线花蕊(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真度较高、适合于多种花卉的绒线花蕊及绒线钩花。所述绒线花蕊包括至少两条蕊丝,蕊丝的一端为联结端,蕊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各个蕊丝的联结端固定在一起形成底结,蕊丝是通过将长度约为所述蕊丝两倍的绒线在靠近中点处绑固形成,绑固部位为所述的底结,或是在金属丝外缠绕绒线圈制作而成,根据需要,各个蕊丝靠近底结的一段扎结在一起形成密结段,在自由端连接有顶端结球,或在自由端外裹有胶层,胶层覆盖或混合有着色物质,或者将几股蕊丝合成比单根蕊丝更粗的小枝,在蕊丝上浸润可凝胶等,所述绒线钩花采用上述的绒线花蕊。利用本实用新型可造型多种花蕊,制作方便。
文档编号A41G1/00GK202233191SQ20112035570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牛建莲 申请人:牛建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