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48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色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特别涉及一种变色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日常工具,用来遮挡阳光或雨雪。随着社会的发展,伞的品种变得多样,有遮阳的防紫外线伞,方便携带的铅笔伞等。伞的样式、图案、色彩变得多种多样,已经不再只是遮挡阳光、雨雪的日常工具,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因此,人们不仅需要伞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还对伞的美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色伞,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光照下 或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发生颜色改变的伞,增加了伞的美观性和趣味性。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变色伞,包括有伞杆、连接于伞杆顶端的伞骨以及铺设在伞骨上的伞布,在伞布表面附有变色层,所述变色层为感光变色层或感温变色层。所述感光变色层是由感光变色油墨印刷的图案。所述感温变色层是由感温变色油墨印刷的图案。所述伞布为防紫外线伞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变色伞通过在伞布表面涂覆一层感光变色层或感温变色层,使伞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或温度改变时发生变色,使伞本身呈现绚烂的色彩,不仅增加了伞的美观性,而且增加了趣味。而温度变色层还可以知道外界空气的温度范围,为人们的穿衣指数提供信息。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伞布及变色层的剖视结构图。图中1.伞杆、2.伞骨、3.伞布、4.变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图2中所示的变色伞,包括有伞杆I、连接于伞杆I顶端的伞骨2以及铺设在伞骨2上的伞布3,在伞布3表面附有变色层4,该变色层4为感光变色层或感温变色层。其中伞布可以是防紫外线伞布,也可以是其他常用的伞布。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感光变色层是由感光变色油墨印刷的图案,也可以是在整个伞布3表面涂覆一层感光变色油墨。感光变色油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通过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能量而产生颜色变化。当失去紫外线的能量时,即变回原来的颜色。当印刷有感光变色油墨图案的伞在太阳光下撑开时,其感光变色油墨发生变色,呈现出原来没有的颜色,不仅增加了美观性,而且增加了趣味性。为了增加效果,选用的感光变色油墨可以是阳光下变成鲜艳颜色的油墨,这样使伞的表面看上去更加艳丽多彩。由于感光变色油墨是通过吸收 阳光中的紫外线发生变色,该油墨更适合涂覆在防紫外线伞布上,从而进一步降低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除了感光变色层外,还可以采用感温变色层代替感光变色层。其中感温变色层是由感温变色油墨印刷的图案,也可以是在伞布3的表面涂覆一层感温变色油墨。感温变色油墨可以根据外界的温度发生变色,当温度超过或低于干温变色油墨的变色温度点时,油墨发生变色。不仅可以使伞的色彩发生改变,增强了美观性,而且可以知道外界的温度范围,给人们的穿衣指数提供信息。
权利要求1.变色伞,包括有伞杆、连接于伞杆顶端的伞骨以及铺设在伞骨上的伞布,其特征在于在伞布表面附有变色层,所述变色层为感光变色层或感温变色层。
2.如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变色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变色层是由感光变色油墨印刷的图案。
3.如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变色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层是由感温变色油墨印刷的图案。
4.如权利要求I或2或3中所述的变色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布为防紫外线伞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发生颜色改变的变色伞,包括有伞杆、连接于伞杆顶端的伞骨以及铺设在伞骨上的伞布,其特征在于在伞布表面附有变色层,所述变色层为感光变色层或感温变色层。所述感光变色层是由感光变色油墨印刷的图案。感温变色层是由感温变色油墨印刷的图案。伞布为防紫外线伞布。本实用新型中变色伞的能够在光照下或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发生颜色改变,增加了伞的美观性和趣味性。
文档编号A45B25/18GK202603860SQ20122013511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日
发明者宋余文 申请人:宋余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