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底式塑料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68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底式塑料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维护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换底式塑料拖鞋。
背景技术
由于石化工业的大步发展,塑料产品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用品的很多领域,塑料拖鞋就是一款比较典型的例子,其使用极为普及。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穿塑料拖鞋;尤其是在我国南方气候比较暖湿的地区,很多人无论室内室外,一年四季都是趿着塑料拖鞋度过的。塑料拖鞋有个特点,它的鞋帮和鞋底的上面部分经久耐穿,不易损坏,但其鞋底朝下接触地面的部分磨损很快,特别是制于鞋底的防滑齿、防滑槽,不用很长时间就会被磨光。塑料拖鞋的防滑齿、防滑槽一旦磨光,再穿用时,如走在光滑的地面上,就很容易滑倒,如果遇上地面有积水,就更会发生滑倒事故。对于一双鞋底的防滑齿、防滑槽已经磨光的塑料拖鞋,一般的人们都会采取报废处理的措施。这些被报废的塑料拖鞋,鞋帮还是完好 无损的,鞋底尚有相当的厚度,对个人来说,总觉得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未用尽,很可惜;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由于数量极大,要回收再利用,又必须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能源,如当作垃圾处理,又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底式塑料拖鞋,克服目前的塑料拖鞋因防滑齿、槽的磨损就得报废,存在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鞋帮,所述鞋帮是和其下面的假底连为一体的,设有换底,在所述换底朝上一面的周边制有多个棘扣,在所述假底的周边相应于所述棘扣的位置设有扣眼。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将塑料拖鞋分成两部分,其中所述鞋帮和所述假底连在一起为一部分,主要起舒适穿用作用;另一部分为所述换底,主要承担与地面之间的接触、以其的磨损和更换使其它鞋体能长期使用,充分地发挥作用。所述换底和所述假底之间的连接是由所述棘扣和所述扣眼之间的销定来实现的,既有足够的牢固度又便于拆卸。人们在穿用塑料鞋时,前后空余不多,而脚掌的两边均会有较宽的余边,为了使人们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不影响舒适性,所述棘扣设于所述换底的两边,所述扣眼相应地设于所述假底的两边。毫无疑问,所述换底朝下的一面制有防滑齿或防滑槽,为了突出其防滑抗磨的特性,所述防滑齿、槽可做得更深、更耐用。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尽其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倡导了一种节约的理念。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示图。图中1、鞋帮,2、假底,3、换底,4、棘扣,5、扣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是一个和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应该对棘扣4和扣眼5在各种不同的尺码和鞋型上的位置布设,大小个数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便于互换,一般在一双新的换底式塑料拖鞋出售时应附带几付换底3,给人们提供方便。本实用新型中的棘扣4 :其头部为圆锥形,锥底的直径大于扣眼5的内径,在圆锥形的头部以下为颈部,颈部的外径略小于扣眼5的内径,颈部的长度和假底2的厚度相等。当一双换底式塑料拖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换底3已经被磨损到无法再用时,即可用剪刀将棘扣4的锥形头部切掉,将换 底3的残存部分取下,将新的换底3装于假底2的下面,装时,只要将新的换底3上的棘扣4塞入假底2上的扣眼5中,并使棘扣4的圆锥形头部伸出于假底2的表面扣紧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换底式塑料拖鞋,包括鞋帮,其特征是,所述鞋帮是和其下面的假底连为一体的,设有换底,在所述换底朝上一面的周边制有多个棘扣,在所述假底的周边相应于所述棘扣的位置设有扣眼。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换底式塑料拖鞋,其特征是,所述棘扣设于所述换底的两边,所述扣眼相应地设于所述假底的两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换底式塑料拖鞋,其特征是,所述换底朝下的一面制有防滑齿或防滑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底式塑料拖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维护技术领域,旨在克服目前的塑料拖鞋因防滑齿、槽的磨损就得报废,存在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包括鞋帮,所述鞋帮是和其下面的假底连为一体的,设有换底,在所述换底朝上一面的周边制有多个棘扣,在所述假底的周边相应于所述棘扣的位置设有扣眼。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式塑料拖鞋。
文档编号A43B13/16GK202697872SQ20122030179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宣伯民 申请人:宣伯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