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胸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96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硅胶胸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硅胶胸罩改良设计,特别是指一种非包裹封装的硅胶胸罩,为在罩杯的内侧面一体结合一层薄膜,再于薄膜的局部或全部表面涂覆一能重复撕粘的粘胶层,各罩杯于相对内缘处分别连接一延伸部所组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硅胶胸罩,如已见于台湾公开的第091118608号发明专利案(公告第575407号),其为一种“粘贴式乳形提升系统”设计,为包括一对乳形体,各乳形体包括一定量的娃胶,被封装于热塑性薄膜材料间;一内表面,其内表面朝向使用者胸部,其中内表面大部分面积包括一对压力敏感的粘着层,以供固定乳形体于使用者胸部上;一外侧,其朝向使用者腋下;及一内侧,其朝向外侧的相反方向,其中各乳形体单独对压力敏感的粘着层固定于使用者胸部;以及一适于连接乳形体的连接件,该连接件的两端各连接于各乳形体内侧。上述发明专利,特别是指利用热塑性薄膜材料以供包裹封装定量的硅胶而构成隐形胸罩,所述定量硅胶必须完全被热塑性薄膜材料全部封装包裹,通过热塑性薄膜材料将定量硅胶密闭封装,以达到乳形体的定型目的,因此其整体制作相当繁复,且乳形体不具有透气功能,长时间的配戴后显然不利乳房肌肤,且密实的硅胶材质较为沉重,粘附时易有下沉感,会降低与乳房结合附着的稳定性,若使用者快速移动或跳动,将容易发生移位脱离,使用感觉并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胶胸罩,为一种非包裹封装的娃胶胸罩形态。该娃胶胸罩,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娃胶罩杯及一连接件,两个娃胶罩杯,在各罩杯的内侧面一体结合一层薄 膜,再于薄膜的局部或全部表面涂覆一能重复撕粘的粘胶层,各罩杯于相对内缘处连接一延伸部;连接件结合于上述延伸部。如此构成的硅胶胸罩,可简化整体结构及制作过程,且降低成本。优选地,该连接件为一分离扣件,包括两个分离匹配的公、母扣件,并分别结合于罩杯的延伸部。优选地,该连接件为一体相连的连接扣件,并直接结合于罩杯的相对内缘处。优选地,该罩杯内侧面的薄膜,为热塑性薄膜材料配合模内成型的加压加热而一体成型结合于罩杯内侧面上形成的薄膜。优选地,该罩杯内侧面的薄膜,为弹性纤维布料配合模内成型的加压加热而一体成型结合于罩杯内侧面上形成的薄膜。在弹性纤维布料结合至罩杯内侧面形成薄膜后再于薄膜的局部或全部表面涂覆一能重复撕粘的粘胶层。优选地,该罩杯内侧面的薄膜,为表面处理剂直接喷洒于罩杯的内侧面而凝结形成的薄膜。表面处理剂喷洒使薄膜可一体成型结合于罩杯的内侧面,再于薄膜的局部或全部表面涂覆一能重复撕粘的粘胶层。优选地,该罩杯的延伸部以高周波或超音波或热压方式结合于罩杯的内缘处。这样可以使延伸部具有适当厚度或较佳强度,并可供结合于扣件或任意连接件,具有更佳的抗拉强度。优选地,该罩杯开设多个透气孔。左、右硅胶罩杯可于涂覆粘胶层后再开设多个透气孔,以具有排气散热的透气功能,使乳房肌肤获得良好的透气通风。优选地,该罩杯材料为娃胶发泡材料。左、右娃胶罩杯可于娃胶材料中预先加入适量的发泡剂,用以降低硅胶比重减轻罩杯重量,使其具有质轻特点,增进配戴的舒适性,提升罩杯与乳房结合附着的粘固稳定性,确保不会移位或脱离。优选地,该罩杯的外表面设压花或纹饰。左、右娃胶罩杯于模内成型时,可于罩杯的外表面直接增加压花或其它饰纹的变化,增进整体美观。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硅胶胸罩,其两个罩杯之间通过连接件结合,可以调整其间距,便于穿戴。同时通过增加气孔和材质中加入发泡剂的设计,使得本产品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穿戴的舒适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罩 杯断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图5实施例的罩杯断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于罩杯开设透气孔的实施例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于罩杯开设透气孔的另一实施例图。图9为以硅胶发泡材质成型的罩杯断面图。部件名称:la、lb硅胶罩杯;2连接件;3、3a薄膜;4粘胶层;IlaUlb延伸部;21、22公、母扣件;12透气孔;13硅胶发泡材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非包裹封装的硅胶胸罩,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硅胶罩杯la、Ib及连接件2所组成,其中:两个娃胶罩杯la、Ib,其在各罩杯la、Ib的内侧面一体结合一层薄膜3,再于薄膜3的局部或全部表面涂覆一能重复撕粘的粘胶层4,且各罩杯la、Ib于相对内缘处连接一延伸部11a、11b,使延伸部11a、Ilb可供与连接件2形成扣合组成(如图2);连接件2,其可为一分离扣件(如图1)或一体相连的连接扣件(图未揭示),如图所示,该连接件2可包括两个分离匹配的公、母扣件21、22,为分别结合于上述的延伸部11a、11b,或必要时,连接件2也可直接结合于罩杯la、lb的相对内缘处;利用上述两个硅胶罩杯la、lb与连接件2的组成,其使用连接件2调整两罩杯la、Ib的间距,以使乳房获得集中托持的效果(如图4)。如图3所示,所述一体结合于罩杯la、lb内侧面的薄膜3,其可选用热塑性薄膜材料,并配合模内成型的加压加热而一体成型结合于罩杯la、lb的内侧面,再于薄膜3的局部或全部表面涂覆一能重复撕粘的粘胶层4。如图5、图6所示,所述一体结合于罩杯la、lb内侧面的薄膜3a,其也可选用弹性纤维布料,并配合模内成型的加压加热而一体成型结合于罩杯la、lb的内侧面,再于薄膜3a的局部或全部表面涂覆一能重复撕粘的粘胶层4。同理,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结合于罩杯la、lb内侧面的薄膜,在必要时也可选用表面处理剂直接喷洒于罩杯的内侧面而凝结形成一薄膜(图未显示),使该凝结薄膜可一体成型结合于罩杯的内侧面,再于薄膜的局部或全部表面涂覆一能重复撕粘的粘胶层。上述设于罩杯la、lb相对内缘处的延伸部lla、llb,可利用高周波或超音波或热压方式而结合于罩杯的内缘处,由于延伸部IlaUlb可具有适当厚度或较佳强度,并供结合于扣件21、22或直接形成连接件,因此可具有更佳的抗拉强度。如图7或图8的另一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左、右硅胶罩杯la、Ib可进一步开设多个透气孔12 (可于罩杯la、Ib涂覆粘胶层4之后再开设透气孔12),如图7的透气孔12显示可分布设于 乳头或附近位置,或如图8实施形态,多个透气孔12可扩大分布于硅胶罩杯la、lb,以提供排气散热的透气功能,使乳房肌肤可免于长时间处于密不通风状态而受害。如图9所示的又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左、右硅胶罩杯la、Ib可进一步在硅胶材料中预先加入适量的发泡剂,使其成为具有多数小气泡的硅胶发泡材质13,以此降低硅胶比重而减轻罩杯重量,使胸罩具有质轻特点,获得配戴的舒适性,且因重量减轻,所以可提升罩杯与乳房结合附着的粘固稳定性,当使用者在快速移动或上下跳动中,也不会发生移位或脱离。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左、右硅胶罩杯la、lb因采用硅胶(或硅胶发泡材质)而直接模内成型,所以可于硅胶罩杯la、lb的外表面直接增加压花或其它饰纹的变化,以增进整体的美观性。另本实用新型的硅胶或粘胶层4,均使用无毒无害的硅胶或粘胶材质,可确保肌肤接触的安全性,但都属于现有的材质,因此不另行赘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非包裹封装的改良硅胶胸罩,其结构更合理,具备创新性,符合简化的目的。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娃胶胸罩,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娃胶罩杯及一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两个娃胶罩杯,在各罩杯的内侧面一体结合一层薄膜,再于薄膜的局部或全部表面涂覆一能重复撕粘的粘胶层,各罩杯于相对内缘处连接一延伸部; 连接件结合于上述延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胸罩,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为一分离扣件,包括两个分离匹配的公、母扣件,并分别结合于罩杯的延伸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胸罩,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为一体相连的连接扣件,并直接结合于罩杯的相对内缘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罩杯内侧面的薄膜,为热塑性薄膜材料配合模内成型的加 压加热而一体成型结合于罩杯内侧面上形成的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罩杯内侧面的薄膜,为弹性纤维布料配合模内成型的加压加热而一体成型结合于罩杯内侧面上形成的薄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罩杯内侧面的薄膜,为表面处理剂直接喷洒于罩杯的内侧面而凝结形成的薄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罩杯的延伸部以高周波或超音波或热压方式结合于罩杯的内缘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罩杯开设多个透气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罩杯材料为硅胶发泡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罩杯的外表面设压花或饰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胶胸罩,该硅胶胸罩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硅胶罩杯及一连接件,是一种非包裹封装的硅胶胸罩形态,各罩杯的内侧面一体结合一层薄膜,再于薄膜的局部或全部表面涂覆一能重复撕粘的粘胶层,各罩杯于相对内缘处连接结合一延伸部;连接件结合于延伸部。所述薄膜可选用热塑性薄膜材料或弹性纤维布料,并配合模内成型的加压加热而一体成型结合于罩杯的内侧面,或可利用表面处理剂直接喷洒形成一薄膜,使薄膜一体成型结合于罩杯的内侧面;延伸部可配合公、母扣件而组成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生产,连接件的设计可以随意调整罩杯的间距,穿戴舒适,同时可通过增加气孔和材质中加入发泡剂使本产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轻质性。
文档编号A41C3/06GK203087549SQ20122060244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日
发明者周贤伟 申请人:钰亨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