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77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哺乳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哺乳衣,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内层的顶端与外层前领口相连接以避免走光的哺乳衣。
背景技术
为满足母体方便哺育母乳或收集母乳的需求,现有技术的哺乳衣物,如图6所示,哺乳衣物的前侧设有一内层30及一叠置于该内层30外侧的外层40,其中内层30具有两片体31,32,且两片体31,32的上缘311,321分别与外层40的肩线41及两外侧缘42相连接;当母体穿着哺乳衣欲哺乳时,将内层30的其中一片体31侧向拉开以露出单一侧乳房,但由于片体31,32的上缘311,321并未与外层40的领口 43相连接,使得片体31被拉出翻开时,整片片体31可翻出至外层40之外,大大提升走光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现有技术的哺乳衣容易走光的缺点,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哺乳衣,该哺乳衣通过内层的顶端与外层的前领口、肩线以及两侧边相连接,使得内层不容易由内完全翻出至外层,可降低走光的风险。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哺乳衣,其包括有一外罩层及一内层。该外罩层包括有两侧边、一前领口、两肩线以及一底部,其中该前领口的两末端分别与两肩线相连接,两肩线的相对末端与两侧边相连接,使得前领口与两肩线介于两侧边之间,该底部位于相对于前领口的一端。该内层包 括有一第一片体以及一第二片体,其中该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分别具有一顶端、一外侧缘、一内侧缘以及一底端,其中第一片体的顶端与第二片体的顶端分别与外罩层的前领口的两端以及肩线相连接;第一片体的外侧缘与第二片体的外侧缘分别与外罩层的两侧边部份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片体的顶端与第二片体的顶端之间形成有一间距,该间距小于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的宽度。更佳的,所述的间距介于第一片体的宽度及第二片体的宽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
--o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片体的内侧缘与第二片体的内侧缘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的底端与外罩层的内侧相连接。更佳的,所述的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的底端均与外罩层的内侧的底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片体的内侧缘与第二片体的内侧缘靠近对应的底端彼此相连接。更佳的,所述的第一片体的顶端与第二片体的顶端之间形成有一间距,该间距是由领口朝向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的底端方向渐减。更佳的,所述的第一片体的内侧缘与第二片体的内侧缘围绕形成V形。[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使用者将内层的第一片体由内侧缘朝向外罩层的侧边拉移而使单侧乳房露出时,由于第一片体的顶端与外罩层的前领口的两端以及肩线相连接,使得拉移第一片体可同时牵制第一片体不完全被拉出至外罩层之外;第二片体也同样,以降低走光的风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 型的另一更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附图标号说明:I哺乳衣10外罩层11侧边12侧边13前领口14肩线15底部20内层21第一片体211顶端212外侧缘213内侧缘214底端22第二片体221顶端222外侧缘223内侧缘224底端30内层31片体311上缘32片体321上缘40外层41肩线42外侧缘43 领口dl 间距d2宽度d3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哺乳衣I包含有一外罩层10及一内层20。该哺乳衣I的外形与人体上半身的外形相对应;该外罩层10包括有两侧边11,12、一前领口 13、两肩线14以及一底部15,其中该前领口 13的两末端分别与两肩线14相连接,两肩线14的相对末端与两侧边11,12相连接,使得前领口 13与两肩线14介于两侧边11,12之间,该底部15位于相对于前领口 13的一端;当使用者的人体上半身在穿着哺乳衣I时,该两侧边11,12分别对应于人体腰部,该前领口 13对应于人体颈部,该两肩线14分别对应于人体两肩部;该底部15对应于人体腹部或骨盆。[0041 ] 该内层20包括有一第一片体21以及一第二片体22,该第一片体21及第二片体22分别具有一顶端211,221、一外侧缘212,222、一内侧缘213,223以及一底端214,224,其中第一片体21的顶端211与第二片体22的顶端221分别与外罩层10的前领口 13的两端以及肩线14相连接,使得第一片体21的顶端211与第二片体22的顶端221之间形成一间距dl,该间距dl小于第一片体21的宽度d2及第二片体的宽度d3,且间距dl介于第一片体21的宽度d2及第二片体22的宽度d3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第一片体21的外侧缘212与第二片体22的外侧缘222分别与外罩层10的两侧边11,12相连接,但第一片体21的外侧缘212的中段部与第二片体22的外侧缘222的中段部与外罩层10并未相连,而可供使用者从外罩层10的两侧边11,12穿伸至第一片体21或第二片体22的内侧缘213,223,使人体乳房与外部空间可相连通以哺乳;且第一片体21的内侧缘213与第二片体22的内侧缘223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请参考图3所示,可由第一片体21的内侧缘213朝向外罩层10的侧边11拉移而使单侧乳房露出;由于第一片体21的顶端211与第二片体22的顶端221是与前领口 13的两端相连接,使得拉移第一片体21或第二片体22时,可牵制第一片体21或第二片体22,并防止第一片体21或第二片体22随着拉扯而使得整片片体被拉出于外罩层10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请参考图4所示,第一片体21及第二片体22的底端214,224均与外罩层10的内侧且靠近底部15处相连接。依据本实用新型,“内侧”在此处所指外罩层10与内层20相互靠近的一侧。当使用者由第一片体21的内侧缘213朝向外罩层10的侧边11拉移而使单侧乳房露出,或由第二片体22的内侧缘223朝向外罩层10的侧边12拉移而使单侧乳房露出时,由于第一片体21的顶端211与第二片体22的顶端221是与前领口 13的两端相连接,且第一片体21及第二片体22的底端214,224也与外罩层10的底部15相连接,使得拉移第一片体21或第二片体22时,可通过第一片体21的顶端211及底端214同时牵制第一片体21,或第二片体22的顶端221及底端224同时牵制第二片体22,以防止第一片体21或第二片体22随着拉扯而使得整片片体被拉出于外罩层10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更佳实施例,请参考图5所示,第一片体21的内侧缘213与第二片体22的内侧缘223靠近对应的底端214,224彼此相连接。当使用者由第一片体21的内侧缘213朝向外罩层10的侧边11拉移而使单侧乳房露出,由于第一片体21的底端214与第二片体22的底端224相连接,以及第一片体21的内侧缘213与第二片体22的内侧缘223靠近对应的底端214,224彼此相连接,该第二片体22的外侧缘222与外罩层10的侧边12相连接,使得拉移第一片体21同时牵引第二片体22斜向包覆另一侧乳房,即可避免另一侧乳房露出。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哺乳衣,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外罩层,该外罩层包括有两侧边、一前领口、两肩线以及一底部,其中该前领口的两端分别与两肩线相连接,两肩线的相对末端与两侧边相连接,使得前领口与两肩线介于两侧边之间,该底部位于相对于前领口的一端;以及, 一内层,该内层包括有一第一片体以及一第二片体,其中该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分别具有一顶端、一外侧缘、一内侧缘以及一底端,其中第一片体的顶端与第二片体的顶端分别与外罩层的前领口的两端以及前领口的两端的肩线相连接;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的外侧缘分别与外罩层的两侧边部份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哺乳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的顶端与第二片体的顶端之间形成有一间距,该间距小于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哺乳衣,其特征在于,该间距介于第一片体的宽度及第二片体的宽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哺乳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的内侧缘与第二片体的内侧缘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哺乳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的底端与外罩层的内侧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哺乳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的底端与外罩层的内侧的底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哺乳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的内侧缘与第二片体的内侧缘靠近对应的底端彼此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哺乳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的顶端与第二片体的顶端之间形成有一间距,该间距是由领口朝向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的底端方向渐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哺乳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的内侧缘与第二片体的内侧缘围绕形成V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哺乳衣,其包括有一外罩层及一内层,该外罩层包括有两侧边、位于两侧边之间的两肩线以及一位于两肩线之间的前领口;该内层包括有一第一片体以及一第二片体,其中该第一片体的顶端与第二片体的顶端分别与外罩层的前领口的两端以及肩线相连接;第一片体的外侧缘与第二片体的外侧缘分别与外罩层的两侧边部份相连接。当第一片体由内侧缘朝向外罩层的侧边拉移而使单侧乳房露出时,由于第一片体的顶端与外罩层的前领口相连接,拉移第一片体可牵制第一片体本身不完全被拉出至外罩层之外,以降低走光的风险。
文档编号A41D1/20GK202950004SQ20122063344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林淑雅 申请人:科邦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林淑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