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全带的扣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79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用于安全带的扣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安全带连接具有扣孔的扣片,扣具包括:具有安全带插槽的外壳,扣片通过安全带插槽插入外壳内;枢接于外壳内的立式卡盘,其周缘设有扣钩、第一和第二卡扣部,扣钩卡扣于扣孔内,且其偏心处与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组件;电磁锁,包含固设于外壳的电磁构件、活动穿插于电磁构件内且能伸缩的金属杆和连接于金属杆自由端且对应卡扣于第一卡扣部的第一扣件;以及按压锁,包含滑接于外壳内且外露的按键和连接于按键与外壳之间的第二弹性组件,按键设有对应卡扣于第二卡扣部的第二扣件。借此,使扣具具有结构简单且稳固的功效,且还具有无法单独开锁的双重防护功效。
【专利说明】 用于安全带的扣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扣具,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扣具。
【背景技术】
[0002]人们常有机会进入4D或4D以上的体感剧场观赏。人们坐在座椅上观赏时,为了避免人们在剧场展演进行中私自离开座位造成危险,都会在每个座椅上配置有中控式的安全带装置,也就是仅能由剧场单方面统一开锁,人们无法自己解开。
[0003]现有的安全带装置包括设置于座椅一侧的扣具以及设置于座椅另一侧的安全带,安全带连接有扣片,扣片可插入于扣具内。扣具内设有中控锁和卧式锁盘。卧式锁盘卡扣于扣片上的扣孔,中控锁活动卡扣于卧式锁盘,使卧式锁盘无法转动,进而使安全带无法自扣具脱离而处于卡扣状态。若要解除扣具的卡扣状态时,只要经由剧场方面的控制,就能使中控锁开锁,从而解除扣具的卡扣状态,进而使安全带能自扣具脱离。
[0004]然而,只要是机器,出现故障在所难免,现有的安全带装置所使用的扣具由于都仅有单一的中控锁,扣具一旦出现故障(常见安全带装置在剧场展演进行中突然开锁),就会造成危险。
[0005]此外,现有的安全带装置的扣具使用卧式锁盘,该卧式锁盘虽具有上述功能,但由于卧式锁盘本身的结构设计问题,导致与该卧式锁盘连动的中控锁和扣片都有结构复杂且不稳固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借由立式卡盘及使扣具同时具有电磁锁(可供中控)和按压锁,以使扣具具有结构简单且稳固的功效,且在电磁锁因故障而误开锁时,仍能利用按压锁而保证扣具仍处于卡扣状态,因此具有双重防护功能。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扣具,所述安全带连接有扣片,该扣片开设有扣孔,所述扣具包括:外壳,具有安全带插槽,所述扣片通过所述安全带插槽插入于所述外壳内;立式卡盘,枢接于所述外壳内,该立式卡盘的周缘设有扣钩、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扣钩卡扣于所述扣孔内,所述立式卡盘的偏心处与所述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组件;电磁锁,包含固设于所述外壳的电磁构件、活动穿插于该电磁构件内且能伸缩的金属杆和连接于该金属杆的自由端的第一扣件,该第一扣件对应卡扣于所述立式卡盘的所述第一卡扣部;以及按压锁,包含滑接于所述外壳内且自所述外壳外露的按键和连接于该按键与所述外壳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组件,所述按键设有第二扣件,该第二扣件对应卡扣于所述立式卡盘的所述第二卡扣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锁的所述金属杆与所述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组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锁的所述第一扣件开设有第一导槽,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槽内穿插有所述第一导杆而据以导引;所述按压锁的所述按键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槽,所述外壳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槽内穿插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杆而据以导引。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锁的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杆与所述第二扣件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立式卡盘的周缘进一步设有凸部,该凸部借由所述立式卡盘的旋转而产生旋转路径,所述外壳设有挡体,该挡体位于所述凸部的所述旋转路径上而据以挡止。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扣具进一步包括解锁器,所述按压锁的所述按键开设有解锁插孔,所述解锁器自所述解锁插孔插入于所述外壳内并推动所述电磁锁的所述金属杆回缩。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扣具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立式卡盘相同的另一立式卡盘和与所述电磁锁相同的另一电磁锁,所述两个立式卡盘彼此间隔枢接于所述外壳内且同步旋转,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两个电磁构件彼此并排固设于所述外壳,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两个第一扣件分别对应卡扣于所述两个立式卡盘的所述两个第一卡扣部,所述两个立式卡盘的所述两个扣钩分别卡扣于所述扣片的两个扣孔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另一立式卡盘的偏心处与所述外壳之间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相同的另一第一弹性组件,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两个金属杆与所述外壳之间各连接有第三弹性组件;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两个第一扣件各开设有第一导槽,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导杆,所述两个第一导槽内穿插有所述第一导杆而据以导引;所述按压锁的所述按键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槽,所述外壳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槽内穿插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杆而据以导引。
[0015]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锁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组件为两个,各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杆与所述第二扣件的一处之间;每个所述立式卡盘的周缘进一步设有凸部,每个所述凸部借由所述立式卡盘的旋转而产生旋转路径,所述外壳设有挡体,该挡体位于所述两个凸部的所述两个旋转路径上而据以挡止。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扣具进一步包括解锁器,所述按压锁的所述按键开设有解锁插孔,所述两个立式卡盘之间形成通道,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两个第一扣件之间跨设有推移部;所述解锁器自所述解锁插孔插入于所述外壳内,并通过所述两个立式卡盘之间的所述通道推动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推移部而使所述两个金属杆同步回缩。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借由立式卡盘,以使扣具具有结构简单且稳固的功效;且由于扣具兼具有电磁锁和按压锁,因此,将任一锁单独开锁,都无法使扣具解除卡扣状态,从而具有双重防护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具与安全带卡扣前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具于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具于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卡扣后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的电磁锁开锁后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的按压锁开锁并解除扣具的卡扣状态的剖视示意图;[0024]图7为图4使用解锁器使电磁锁开锁的剖视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安全带I扣片
[0027]11扣孔200扣具
[0028]2外壳21座体
[0029]211安全带插槽212轴杆
[0030]213第一导杆214第二导杆
[0031]215连接杆22盖体
[0032]221 开口23 挡体
[0033]24衔接件3立式卡盘
[0034]31第一^^扣部32第二卡扣部
[0035]33扣钩34凸部
[0036]35止挡部36缺口
[0037]37第一弹性组件4电磁锁
[0038]41电磁构件42金属杆
[0039]421连接部43第一扣件
[0040]431第一导槽44推移部
[0041]45第三弹性组件5按压锁
[0042]51按键511解锁插孔
[0043]512第二扣件5121连接部
[0044]513第二导槽514中空柱
[0045]52第二弹性组件6解锁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将配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004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如图1所示,安全带装置包括设置于座椅(图中未示出)一侧的安全带100以及设置于座椅另一侧的扣具200。安全带100连接有扣片1,扣片I开设有至少一个扣孔11,下面以彼此并排的两个扣孔11为例进行说明。扣具200包含外壳2、至少一个立式卡盘3、至少一个电磁锁4以及按压锁5,下面以两个立式卡盘3和两个电磁锁4为例进行说明。安全带100的扣片I可组卸地插接并卡扣于扣具200内。
[0048]如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具与安全带卡扣前的立体示意图,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具于两种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具与安全带卡扣后的剖视示意图。
[0049]外壳2具有顶 板、底板及围绕于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多数个立板,多数个立板的两个相对立板中,一个立板开设有开口 221和安全带插槽211,另一个立板用以固设两个电磁锁4 ;此外,多数个立板的另外两个相对立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挡体23和衔接件24且还跨接有多数个杆件。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包含如图所示的座体21及套设于座体21外的盖体22,座体21的一端开设有安全带插槽211,座体21内跨接有多数个杆件,这些杆件包含轴杆212、第一导杆213 (见图2、图4)、两个第二导杆214及连接杆215 ;盖体22对应座体21的开设有安全带插槽211的一端开设有开口 221,以露出安全带插槽211和按键51,盖体22相对于开口 221的另一端形成开放状;挡体23为呈横梁状且跨接于座体21的两个相对侧之间。安全带100的扣片I通过安全带插槽211插入于外壳2内。
[0050]两个立式卡盘3的轴心之间连接有轴套(图中未标示符号),使彼此间隔且能同步旋转,两个立式卡盘3之间形成通道(图中未标示符号)。轴套穿插有轴杆212,以将两个立式卡盘3枢接于外壳2的上述两个相对立板(图中未标示符号)之间,换句话说,两个立式卡盘3立设于外壳2内;另外,两个立式卡盘3的其中一个的偏心处与衔接件24之间可连接有第一弹性组件37,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立式卡盘3的偏心处与衔接件24之间都连接有第一弹性组件37 ;如图所示,两个立式卡盘3枢接于座体21的两个相对侧之间。每个立式卡盘3的周缘设有第一^^扣部31、第二卡扣部32和扣钩33,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凸部34和止挡部35,且扣钩33和止挡部35借由在立式卡盘3的周缘开设有缺口 36形成,扣钩33位于安全带插槽211的被插接路径上,以保证自安全带插槽211插接的扣片I能被扣钩33卡扣住,另外每个凸部34借由每个立式卡盘3的旋转而产生旋转路径(可参考图5、图6)。此外,挡体23位于凸部34因开锁而被带动旋转时的旋转路径上,以限制两个立式卡盘3的旋转角度。另外,在扣具200处于卡扣状态下,两个扣钩33分别卡扣于安全带100的两个扣孔11内。
[0051]每个电磁锁4包含固设于外壳2的电磁构件41、活动穿插于电磁构件41内且能伸缩的金属杆42和连接于金属杆42的自由端的第一扣件43。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的连接杆215与两个电磁锁4的两个金属杆42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三弹性组件45,如图所示,每个金属杆42 (或第一扣件43)凸设有连接部421,两个第三弹性组件45连接于连接杆215与两个连接部421之间;且每个第一扣件43还开设有长形的第一导槽431,外壳2的第一导杆213穿插于第一导槽 431内,以导引金属杆42连同其自由端的第一扣件43稳定且准确地伸缩。借此,两个电磁锁4的两个第一扣件43分别对应卡扣于两个立式卡盘3的两个第一卡扣部31,以限制两个立式卡盘3旋转,达到上锁的目的。此外,如图所示,两个电磁构件41并排固设于座体21的另一端(并使电磁构件41的穿插有金属杆42的前端能位于外壳2内,电磁构件41除了前端以外的其它部分露出于外壳2之外),并带动两个第一扣件43在外壳2内伸缩。
[0052]按压锁5包含滑接于外壳2内且自开口 221外露的按键51和连接于按键51与外壳2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组件52,下面以两个第二弹性组件52为例进行说明,按键51设有第二扣件51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扣件512呈横梁状,以同时对应卡扣于两个立式卡盘3的两个第二卡扣部32,并且也能限制两个立式卡盘3旋转;另外,按键51开设有长形的至少一个第二导槽513,下面以两个第二导槽513为例进行说明,外壳2的两个第二导杆214分别穿插于两个第二导槽513内,以导引按键51在外壳2内滑移;另外,每个第二弹性组件52连接于两个第二导杆214的其中一个与按键51的第二扣件512之间,也就是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二导杆214与第二扣件512的连接部5121之间,其中,第二扣件512设有两个连接部5121,以分别供两个第二弹性组件52连接。
[0053]由于立式卡盘3立设于外壳2内,从而有利于扣片1、电磁锁4和按压锁5的连动,因此立式卡盘3、扣片1、外壳2、电磁锁4和按压锁5的结构及这五者之间的连接结构和连动结构将能趋于简单,而且还具有结构稳固的功效。
[0054]当本实用新型的扣具200处于卡扣状态时(如图4所示),若要开锁,需先经由中控方式启动电磁锁4,以打开第一道锁;接着需经由人们以手动方式按压按压锁5,以打开第二道锁,详细说明如下。
[0055]如图5所示为图4的电磁锁开锁后的剖视示意图。要打开第一道锁(电磁锁4)时,仅需经由剧场方(4D或4D以上的体感剧场)的控制,就能统一启动剧场内的每张座椅的电磁锁4,使电磁锁4的金属杆42带动其自由端上的第一扣件43回缩,第一扣件43也就不再卡扣于立式卡盘3的第一卡扣部31,借此打开第一道锁;相反的,当停止启动电磁锁4时,将能借由两个第三弹性组件45的弹性回复力再次拉伸金属杆42,并使第一扣件43卡扣于第一卡扣部31。打开第一道锁后,第二道锁(按压锁5)仍锁住立式卡盘3,因此,安全带100的扣片I仍然被扣钩33卡扣,使本实用新型的扣具200仍处于卡扣状态。
[0056]如图6所示为依据图5的按压锁5开锁并解除扣具200的卡扣状态的剖视图。当第一道锁(电磁锁4)开锁后,借由人们手动按压按压锁5的按键51,使按键51朝外壳2内滑移,同时使第二扣件512自立式卡盘3的第二卡扣部32脱离,第二扣件512也就不再卡扣于第二卡扣部32内,借此打开第二道锁,使两个立式卡盘3呈可自由旋转的状态,此时,原处于弹性拉伸状态的两个第一弹性组件37将弹性回缩,以拉动两个立式卡盘3同步旋转(见图6),使扣钩33不再卡扣于扣片I的扣孔11内,进而能反向拉出安全带100的扣片I ;由于两个立式卡盘3被两个第一弹性组件37拉着而保持在旋转后的状态,因此第一、二扣件43、512都将无法回头卡扣,在这种状态下,当安全带100再次将扣片I插接于安全带插槽211内时,扣片I的自由端将顶推两个立式卡盘3的止挡部35,使两个立式卡盘3反向旋转回到原位,扣钩33再次卡扣于扣孔11内,且两个第一弹性组件37也再次被弹性拉伸,此时的按压锁5由于已放开按压力道,因此能借由两个第二弹性组件52的弹性回复力而再次将按键51拉回原始位置,使第二扣件512再次卡扣于第二卡扣部32,且电磁锁4的第一扣件43也能经由控制而再·次卡扣于第一^^扣部31。
[0057]简而言之,在先打开第一道锁(见图5),并再打开第二道锁(见图6)后,立式卡盘3已不再受到限制而能以轴杆212为轴旋转,此时,第一弹性组件37将弹性拉动立式卡盘3旋转而不再卡扣住扣片1,使安全带100能自安全带插槽211内反向拉出扣片1,以解开安全带装置(也就是解开安全带100与扣具200之间的卡扣状态);当再次将扣片I插入安全带插槽211内,扣片I将推动立式卡盘3反向旋转而再次被卡扣住,并同时使第一弹性组件37再次回复到弹性拉伸状态。
[0058]如图7所示为图4使用解锁器使电磁锁4开锁的剖视示意图。当停电或因为电磁锁4故障而无法开锁时,人们可以利用解锁器6以手动方式解除电磁锁4的卡扣状态。如图所示,两个电磁锁4的两个第一扣件43之间跨设有推移部44,按压锁5的按键51上开设有对应于推移部44的解锁插孔511 ;借由将如钥匙型式的解锁器6插入解锁插孔511内并通过两个立式卡盘3之间的上述通道(图中未标示符号),使解锁器6的自由端能抵接于推移部44,以推动两个电磁锁4的两个金属杆42回缩,使两个第一扣件43自两个第一^^扣部31脱离,从而在停电或电磁锁4故障时仍能打开第一道锁(电磁锁4)。详细而言,请同时参照图3所示,每个第一扣件43上各设置有约呈L形的架体(如图3所示,即公开有都约呈L形的两个架体,但未标示符号),两个架体彼此相对且彼此并排地组合成所述的推移部44,其中,每个架体的横部固接于对应的第一扣件43上,每个架体的直部合并成直杆且凸出于两个第一扣件43,以方便解锁器6抵接并推动;换句话说,解锁器6抵接并推动推移部44,而此推移部44由两个约呈L形的架体合并组成。
[0059]在本实施例中,按键51的内侧对应解锁插孔511的位置延伸有中空柱514,中空柱514连通于解锁插孔511,解锁器6通过解锁插孔511和中空柱514穿插于外壳2内,如此以确保解锁器6在插入时不致于歪斜。
[006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功效:借由立式卡盘3的设计,使立式卡盘3以及与立式卡盘3连动的扣片1、电磁锁4和按压锁5都具有结构简单且稳固的功效;另外,借由扣具200兼具有中控的电磁锁4和手动的按压锁5,使扣具200必须在电磁锁4和按压锁5都开锁的情况下才能解除扣具200的卡扣状态,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扣具200具有双重防护功能,即使人们私自打开按压锁5,仍能利用电磁锁4使安全带装置无法被解开;并且,即使电磁锁4因为故障或人为不当操作而误开锁时,仍能利用按压锁5使安全带装置无法被解开,使在剧场观赏的人们不致于发生危险。
[0061]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其它功效:当停电或因为电磁锁4故障而无法开锁时,人们仍能利用解锁器6以手动方式打开电磁锁4。
[00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连接有扣片,该扣片开设有扣孔,所述扣具包括: 外壳,具有安全带插槽,所述扣片通过所述安全带插槽插入于所述外壳内; 立式卡盘,枢接于所述外壳内,该立式卡盘的周缘设有扣钩、第—^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扣钩卡扣于所述扣孔内,所述立式卡盘的偏心处与所述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组件; 电磁锁,包含固设于所述外壳的电磁构件、活动穿插于该电磁构件内且能伸缩的金属杆和连接于该金属杆的自由端的第一扣件,该第一扣件对应卡扣于所述立式卡盘的所述第一^^扣部;以及 按压锁,包含滑接于所述外壳内且外露于所述外壳的按键和连接于该按键与所述外壳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组件,所述按键设有第二扣件,该第二扣件对应卡扣于所述立式卡盘的所述第二卡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锁的所述金属杆与所述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锁的所述第一扣件开设有第一导槽,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槽内穿插有所述第一导杆而据以导引;所述按压锁的所述按键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槽,所述外壳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槽内穿插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杆而据以导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锁的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杆与所述第二扣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卡盘的周缘进一步设有凸部,该凸部借由所述立式卡盘的旋转而产生旋转路径,所述外壳设有挡体,该挡体位于所述凸部的所述旋转路径上而据以挡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扣具进一步包括解锁器,所述按压锁的所述按键开设有解锁插孔,所述解锁器自所述解锁插孔插入于所述外壳内并推动所述电磁锁的所述金属杆回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扣具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立式卡盘相同的另一立式卡盘和与所述电磁锁相同的另一电磁锁,所述两个立式卡盘彼此间隔枢接于所述外壳内且同步旋转,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两个电磁构件彼此并排固设于所述外壳,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两个第一扣件分别对应卡扣于所述两个立式卡盘的所述两个第一卡扣部,所述两个立式卡盘的所述两个扣钩分别卡扣于所述扣片的两个扣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立式卡盘的偏心处与所述外壳之间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相同的另一第一弹性组件,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两个金属杆与所述外壳之间各连接有第三弹性组件;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两个第一扣件各开设有第一导槽,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导杆,所述两个第一导槽内穿插有所述第一导杆而据以导引; 所述按压锁的所述按键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槽,所述外壳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槽内穿插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杆而据以导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锁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组件为两个,各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杆与所述第二扣件的一处之间;每个所述立式卡盘的周缘进一步设有凸部,每个所述凸部借由所述立式卡盘的旋转而产生旋转路径,所述外壳设有挡体,该挡体位于所述两个凸部的所述两个旋转路径上而据以挡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安全带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扣具进一步包括解锁器,所述按压锁的所述按键开设有解锁插孔,所述两个立式卡盘之间形成通道,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两个第一扣件之间跨设有推移部;所述解锁器自所述解锁插孔插入于所述外壳内,并通过所述两个立式卡盘之间的所述通道推动所述两个电磁锁的所述推移部而使所述两个金属杆同步回缩。
【文档编号】A44B11/28GK203633605SQ201320693893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黄仲铭, 欧阳志宏, 赖登鸿, 简阁成, 洪子仁 申请人:智崴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