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及包括该鞋底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095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鞋底及包括该鞋底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鞋底及包括该鞋底的鞋子,该鞋底(100)包括用于接触及摩擦地面的磨损层(110);该磨损层(110)包括设于该磨损层(110)底面中部的第一磨损部(111)、以及设于该磨损层(110)底面后部的第三磨损部(113);所述第一磨损部(111)呈平面状;所述第三磨损部(113)呈弧面状;当该磨损层(110)的所述第一磨损部(111)贴合于水平面时,所述第三磨损部(113)和所述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处于5mm-28mm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通过使磨损层的第三磨损部呈弧面形,减轻了第三磨损部的磨损,延长了鞋底及包括该鞋底的鞋子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鞋底及包括该鞋底的鞋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及包括该鞋底的鞋子。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售卖的大多数鞋子的鞋底底面都呈接近平面或平面状。这种鞋子会与地面发生摩擦,在使用4-8星期后,该鞋子的鞋底后跟位会有较大的磨损,令鞋子的外观不美观,从而造成该鞋子被扔掉导致资源浪费,甚至会影响行走。
[0003]在这种情况下,本领域人员开发出各种方法来克服因鞋子与地面发生摩擦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如申请号为2012205231140名称为“一种具有多层鞋底的耐磨损鞋子”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鞋底的耐磨损鞋子,所述耐磨损鞋子具有包裹脚部的鞋帮,和固定在鞋帮底部的鞋底,鞋底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活动鞋底,所述活动鞋底的顶面和所述鞋底的底面设置有相互配合以将所述活动鞋底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鞋底的底面上的魔术贴。该技术在活动鞋底磨损至无法使用时,可以将其更换,从而延长了鞋子的使用寿命。但是这种方法操作较为麻烦,且在多次更换活动鞋底时,魔术贴也会被磨损,导致魔术贴失去粘贴功能,从而导致鞋子的损坏。
[0004]申请号为2011102351884名称为“一种防鞋跟部磨损的鞋”提供了一种防鞋跟部磨损的鞋,包括鞋跟部和鞋中部,该鞋跟部底掌外侧具有一易磨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部底掌开有一圆形的换垫槽并且换垫槽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易磨区内,在换垫槽底部分布有螺孔,一垫磨片嵌合在换垫槽内并通过螺钉与鞋跟部螺纹连接,通过拆卸螺钉、旋转垫磨片使垫磨片的受磨损部位转移到易磨区以外,而未受磨损部位进入易磨区继续承受磨损。该发明的防鞋跟部磨损的鞋,在鞋跟部底掌的易磨区开有一换垫槽,换垫槽内安装有一垫磨片,垫磨片采用耐磨、抗压且防脆的材料制成并与鞋底纹连接,能够分担易磨区的一部分磨损,延长鞋的使用寿命;通过拆卸螺钉后旋转垫磨片,可让垫磨片不同的部位依次承受磨损,提高了垫磨片的使用效率;在鞋内中部还开有一预留槽并粘接有一楔形垫圈,而楔形垫圈能够配合已经被磨损了的垫磨片再次使用,随身携带很方便。
[0005]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总结起来就是:更换鞋底或更换鞋底的部件,但是这些方法使用起来较为麻烦,存在一个更换鞋底或者更换鞋底的部件的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鞋子与地面发生摩擦而导致鞋子外形不美观,现有的鞋子的后跟位容易磨损,从而造成该鞋子被扔掉导致资源的浪费问题,提供了一种鞋底及包括该鞋底的鞋子。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鞋底,该鞋底包括用于接触及摩擦地面的磨损层;该磨损层包括设于该磨损层底面中部的第一磨损部、以及设于该磨损层底面后部的第三磨损部;
[0009]所述第一磨损部呈平面状;所述第三磨损部呈弧面状;[0010]当该磨损层的所述第一磨损部贴合于水平面时,所述第三磨损部和所述第一磨损部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处于5mm-28mm之间。
[0011]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鞋底中,所述磨损层还包括设于该磨损层底面前部的第二磨损部;所述第二磨损部呈弧面状;当该磨损层的所述第一磨损部贴合于水平面时,所述第二磨损部和所述第一磨损部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处于5mm-24mm之间。
[0012]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鞋底中,所述磨损层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
[0013]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鞋底中,所述鞋底还包括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磨损层顶面上的用于与人体的脚底面相贴合的垫脚层;所述垫脚层的顶面呈平面状,且该垫脚层与所述磨损层的所述第一磨损部平行。
[0014]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鞋底中,所述垫脚层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
[0015]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鞋底中,所述鞋底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磨损层外周壁和所述垫脚层外周壁上的鞋壁;该鞋壁上设置有多个从所述鞋底前部向所述鞋底后部延伸的管状结构,该多个管状结构之间隔出间隙。
[0016]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鞋底中,所述磨损层的底面上设置有坑纹。
[00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鞋子,所述鞋子包括如上所述的鞋底。
[0018]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及包括该鞋底的鞋子,通过使磨损层的第三磨损部呈弧面形。减轻了第三磨损部的磨损,还通过设置管状结构,对鞋底起到缓震的作用,减轻了鞋底与地面的摩擦;还通过在磨损层底面上设置坑纹及特定坑纹,有效地提高鞋底底面的防滑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鞋底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鞋底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所示的鞋底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4为图2所示的磨损层底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0025]第一实施例
[0026]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鞋底100。具体地,该鞋底100包括用于接触及摩擦地面的磨损层110。
[0027]—般地,磨损层110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
[0028]该磨损层110包括设于该磨损层110底面中部的第一磨损部111、设于该磨损层110底面前部的第二磨损部112、以及设于该磨损层110底面后部的第三磨损部113。
[0029]为了使人体可以稳定的站立(在站立时,人体处于静止状态,即人体并不行走),第一磨损部111呈平面状或近似平面状,这样,当人体站立时,第一磨损部111近似水平设置,使该第一磨损部111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人体便可以稳定的站立。
[0030]进一步地,第一磨损部111的前部翘起,该第一磨损部111的后部和中部呈平面状;或者第一磨损部111的后部翘起,该第一磨损部111的前部和中部呈平面状;又或者第一磨损部111的中部呈平面状,该第一磨损部111的前部和后部均翘起。当然,第一磨损部111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均呈平面状。可以理解,这里第一磨损部111的前部、中部或后部的翘起幅度均不大。考虑到磨损层110是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而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可以设定,当将磨损层110自然地放置在水平面上(即不对磨损层110施加外力的状态),且该磨损层110的第一磨损部111贴于该水平面时,第一磨损部111的最高点和磨损层110底面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处于0-5mm之间。
[0031]一般来说,人体行走时,人体腿部的运动轨迹为以人体臀部为圆心的圆弧,当磨损层110呈平面状时,磨损层110的第二磨损部112的前端和第三磨损部113的尾端距离人体臀部的距离最长,造成了第二磨损部112和第三磨损部113最易磨损。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磨损部112和第三磨损部113均呈弧面状。这样,在人体腿部运动时,第二磨损部112和第三磨损部113不会与地面相接触。
[0032]另外,在某些情况下,当人体行走时,第二磨损部112先触地的情况下,人体腿部会以人体臀部为圆心,以第二磨损部112与地面的接触点到人体臀部的距离为半径运动,这样,相比于第二磨损部112,第三磨损部113会更容易磨损。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仅需第三磨损部113呈弧面状。
[0033]本实施例中,第二磨损部112和第三磨损部113均呈弧面状。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对第二磨损部112和第三磨损部113的形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当磨损层110的第一磨损部111贴合于水平面时,第三磨损部113和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a处于5mm-28mm之间。优选地,第三磨损部113和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a处于15mm-28mm。本实施例中,第三磨损部113和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a为28mm。
[0034]进一步地,当磨损层110的第一磨损部111贴合于水平面时,第二磨损部112和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b处于5mm-24mm之间。优选地,第二磨损部112和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b处于13mm-24mm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二磨损部112和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b为24mm。
[003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鞋底100还包括固定地安装于磨损层110顶面上的垫脚层120。垫脚层120用于与人体的脚底面相贴合。垫脚层120的顶面呈平面状,或近似呈平面状,且该垫脚层120与磨损层110的第一磨损部111平行或近似平行。本实施例中,垫脚层120也是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
[0036]本实施例中,当磨损层110的第一磨损部111贴合于水平面时,垫脚层120的顶面与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C处于5mm-50mm之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垫脚层120的顶面与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c处于48.5mm-49.5mm之间。
[0037]本实施例中,磨损层110和垫脚层120是一体成型的。
[0038]第二实施例
[0039]参照图2,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鞋底100a。具体地,该鞋底IOOa包括用于接触及摩擦地面的磨损层110a。
[0040]一般地,磨损层IlOa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
[0041]该磨损层IlOa包括设于该磨损层IlOa底面中部的第一磨损部111a、设于该磨损层IlOa底面前部的第二磨损部112a、以及设于该磨损层IlOa底面后部的第三磨损部113a。
[0042]为了使人体可以稳定的站立(在站立时,人体处于静止状态,即人体并不行走),第一磨损部Illa呈平面状或近似平面状,这样,当人体站立时,第一磨损部Illa近似水平设置,使该第一磨损部Illa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人体便可以稳定的站立。
[0043]进一步地,第一磨损部Illa的前部翘起,该第一磨损部Illa的后部和中部呈平面状;或者第一磨损部Ula的后部翘起,该第一磨损部Illa的前部和中部呈平面状;又或者第一磨损部Illa的中部呈平面状,该第一磨损部Illa的前部和后部均翘起。当然,第一磨损部11 Ia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均呈平面状。可以理解,这里第一磨损部11 Ia的前部、中部或后部的翘起幅度均不大。考虑到磨损层IlOa是由橡胶制成,而橡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可以设定,当将磨损层IlOa自然地放置在水平面上(即不对磨损层IlOa施加外力的状态),且该磨损层IlOa的第一磨损部Illa贴合于该水平面时,第一磨损部Illa的最高点和磨损层IlOa底面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处于0-5mm之间。
[0044]一般来说,人体行走时,人体腿部的运动轨迹为以人体臀部为圆心的圆弧,当磨损层IlOa呈平面状时,磨损层IlOa的第二磨损部112a的前端和第三磨损部113a的尾端距离人体臀部的距离最长,造成了第二磨损部112a和第三磨损部113a最易磨损。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磨损部112a和第三磨损部113a均呈弧面状。这样,在人体腿部运动时,第二磨损部112a和第三磨损部113a不会与地面相接触。
[0045]另外,在某些情况下,当人体行走时,第二磨损部112a先触地的情况下,人体腿部会以人体臀部为圆心,以第二磨损部112a与地面的接触点到人体臀部的距离为半径运动,这样,相比于第二磨损部112a,第三磨损部113a会更容易磨损。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仅需第二磨损部113a呈弧面状。
[0046]本实施例中,第二磨损部112a和第三磨损部113a均呈弧面状。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对第二磨损部112a和第三磨损部113a的形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当磨损层IlOa的第一磨损部Illa贴合于水平面时,第三磨损部113a和第一磨损部Illa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a处于5mm-28mm之间。优选地,第三磨损部113a和第一磨损部Illa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a处于15mm-28mm。本实施例中,第三磨损部113a和第一磨损部Illa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a为28mm。
[0047]进一步地,当磨损层IlOa的第一磨损部11 Ia贴合于水平面时,第二磨损部112a和第一磨损部Illa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b处于5mm-24mm之间。优选地,第二磨损部112a和第一磨损部11 Ia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b处于13mm-24mm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二磨损部112a和第一磨损部Illa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b为24mm。
[004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鞋底IOOa还包括固定地安装于磨损层IlOa顶面上的垫脚层120a。垫脚层120a用于与人体的脚底面相贴合。垫脚层120a的顶面呈平面状,或近似呈平面状,且该垫脚层120a与磨损层IlOa的第一磨损部Illa平行或近似平行。本实施例中,垫脚层120a也是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
[0049]本实施例中,当磨损层IlOa的第一磨损部Illa贴合于水平面时,垫脚层120a的顶面与第一磨损部11 Ia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C处于5mm-50mm之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垫脚层120a的顶面与第一磨损部Illa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c处于48.5mm_49.5mm之间。[0050]进一步地,鞋底IOOa还包括分别套设在磨损层I IOa外周壁和垫脚层120a外周壁上的鞋壁130。该鞋壁130上设置有多个从鞋底IOOa前部向鞋底IOOa后部延伸的管状结构131,该多个管状结构131之间隔出间隙。
[0051]这里,管状结构131也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当鞋底IOOa着地时,鞋底IOOa受到人体重量所产生的压力,在该压力作用下,设置在鞋壁130上的管状结构131会产生与人体重量所产生的压力相对的弹性支撑力。从而对鞋底IOOa起到缓震的作用,减轻了鞋底IOOa与地面的摩擦。
[0052]进一步地,参照图4,磨损层I IOa的底面上设置有特定设计的坑纹160。该坑纹160包括由多个延伸方向平行的凸条组成的平行线纹理、由多个同心的圆形凸缘组成的圆形纹理、以及有多个呈点阵排布的凸块组成的点阵纹理等。
[0053]通过在磨损层IOOa底面上设置坑纹160,可以有效地提高鞋底IOOa底面的防滑性倉泛。
[005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鞋子,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鞋底。
[0055]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该鞋底(100)包括用于接触及摩擦地面的磨损层(110);该磨损层(110)包括设于该磨损层(110)底面中部的第一磨损部(111)、以及设于该磨损层(110)底面后部的第三磨损部(113); 所述第一磨损部(111)呈平面状;所述第三磨损部(113)呈弧面状; 当该磨损层(110)的所述第一磨损部(111)贴合于水平面时,所述第三磨损部(113)和所述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处于5mm-28m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层(110)还包括设于该磨损层(110)底面前部的第二磨损部(112);所述第二磨损部(112)呈弧面状;当该磨损层(110)的所述第一磨损部(111)贴合于水平面时,所述第二磨损部(112)和所述第一磨损部(1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处于5mm-24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层(110)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00)还包括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磨损层(110)顶面上的用于与人体的脚底面相贴合的垫脚层(120);所述垫脚层(120)的顶面呈平面状,且该垫脚层(120 )与所述磨损层(110)的所述第一磨损部(111)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脚层(120)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00)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磨损层(110)外周壁和所述垫脚层(120)外周壁上的鞋壁(130);该鞋壁(130)上设置有多个从所述鞋底(100)前部向所述鞋底(100)后部延伸的管状结构(131 ),该多个管状结构(131)之间隔出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层(110)的底面上设置有坑纹(160)。
8.一种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子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鞋底。
【文档编号】A43B13/26GK203676286SQ20142001124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8日
【发明者】林干衡 申请人:妙思商务拓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