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4805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服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与衣物配合的穿戴式个人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个人空气净化器的作用是通过对佩戴者周边空气的实时净化,并将气体送到佩戴者口鼻附近,供佩戴者呼吸。

现有个人空气净化器有的只能将空气释放到离口鼻较远的位置,以致净化后的空气在被吸入之前已经散逸或被周围空气污染;有的需要通过将面罩及软管与净化器相连,使用不方便;有的提供的洁净空气量不足,无法为使用者提供有效的防护。

如专利号为CN10330049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多用途健康服装,但其净化功能为非即时净化,所使用负离子净化技术依赖装置产生的负离子与空气中的颗粒物聚集并沉降;而且装置包含服装、帽子、手套,累赘繁杂,使用不便。

又如专利号为US20030154983的专利,其也公开了一种净化装置,但其需要封闭面罩,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可与衣物配合的穿戴式个人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服装,包含衣服本体,衣服本体上设置有衣领,衣服本体和衣领中均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中设置有驱动装置和至少一组空气净化组件;每组空气净化组件均包含相连接的输气管道、净化装置和出风装置;所述衣领上设置有至少1个出风口,出风装置设置在衣领夹层中与出风口对应的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均有两组,两组空气净化组件在衣服本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道的上端向下弯曲,跨过衣服本体的肩部。

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上还设置有调节开关。

优选的,所述出风装置包含开放式气体分布器,开放式气体分布器包括外壳,外壳中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上设有至少一个输气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中包含电源和至少一个风机。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中的电源为移动充电电源。

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中包含高效滤芯、负离子发生器、光触媒或吸附剂。

优选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使用直流负离子发生器,光触媒使用LED紫外灯配合TiO2滤网,吸附剂使用活性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服装,将空气净化器与衣物结合,穿戴方便,可以通过对称的设计实现佩戴时的平衡与稳定,并在使用者面部形成具有抗外界空气扰动的洁净空气的小环境,保证使用者吸入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优质空气的标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服装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服装的驱动装置和空气净化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服装,包含衣服本体,衣服本体必须至少包含上半身部分,可以为T恤、夹克等,也可以同时包含下本身部分,如风衣等;所述衣服本体上至少要设置有衣领部分,衣服本体和衣领中均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中设置有驱动装置1和两组空气净化组件;每组空气净化组件均包含相连接的输气管道22、净化装置3和出风装置4。

所述所述驱动装置1中包含电源、充电放电接口、控制系统和至少一个风机,电源为移动充电电源,可以重复充电并可为其他移动电子设备充电;所述输气管道22的上端向下弯曲,跨过衣服本体的肩部;驱动装置1可以通过一个风机和一根连接管21与两根输气管道22连通;也可以通过两个风机和两根连接管21与两根输气管道22分别连通等多种形式。

所述净化装置3上设置有调节开关5,调节开关5用于控制电源和调节风力,净化装置3中包含高效滤芯(HEPA)、负离子发生器、光触媒或吸附剂;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使用直流负离子发生器,光触媒使用LED紫外灯配合TiO2滤网,吸附剂使用活性炭、含硅铝化合物分子筛等多孔介质,净化装置3的材料包括玻璃纤维,聚丙烯,聚四氟乙烯。

所述衣服本体两侧前端的衣领上均设置有出风口,两个出风装置4分别设置在两侧衣领夹层中与出风口对应的位置上,出风装置4的一端与净化装置3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开放式气体分布器,开放式气体分布器包括外壳,外壳中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上设有至少一个输气孔,输气孔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弧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开放式气体分布器在使用者面部形成洁净空气的小环境;输送气体不受外界气流的干扰,使用起来不会有呼吸不畅,或头晕,胸闷的感觉;不需要将该装置与人的口、鼻密封接触,因而具有比口罩及封闭面罩更宽广的适用性及更好的气体输送效果,方便佩戴者的语言交流,被输送气体分布在佩戴者面部,不限于人体的口、鼻部位。

所述夹层上还应当设置有安装口,便于上述各设备装入、或从衣服本体中分离,便于更换滤芯等耗材以及清洗衣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