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000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佩戴终端,具体的为一种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这款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现如今,很多手环和智能手表都有测量人体生理数据的功能,比如监测睡眠、心率甚至测量血压等功能,在进行数据检测和收集时,手环或手表的传感器必须要和使用者的皮肤始终保持适当、稳定的接触,以便获得准确的检测数据。然而,目前大部分智能手环的腕带不能保证在测量时与皮肤有适当接触。并且,由于其调整手环长度是通过腕带上的孔位实现的,长度的变化具有跳跃性,不能实现无级调节,因此测量的数据受到腕带松紧的影响变得不准确。

为了解决身份认证和密码安全的问题,现有的一些其他移动终端上设有指纹识别模块,用于采集指纹进行指纹身份验证,但是,针对智能手环而言,指纹识别装置最佳设置位置在腕带上,而腕带一般采用带状的橡胶带制成,其厚度较薄,现有的指纹识别装置由于采用弹簧等阻尼件的方式进行触控反馈,导致其安装厚度较厚,不能适用于智能手环,若省去触控反馈的功能,则会降低用户体验。

另外,现有的智能手环一般带有提醒和唤醒功能,即智能手环内设有振动马达,现有的振动马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存在振动量不足的问题,在佩戴者熟睡等情况下,不能很好地起到提醒和唤醒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环,能够更好地与人体手腕匹配,提高佩戴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手环,包括

手环本体,所述手环本体内设有显示屏组件和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处理器和数据采集组件;所述手环本体的中部设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段,所述弯曲段的弯曲弧度与人体手腕相匹配;

第一腕带,所述第一腕带与所述弯曲段的一端铰接连接;

第二腕带,所述第二腕带与所述弯曲段的另一端铰接连接;

所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设有连接结构,且所述手环本体、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形成与手腕形状匹配的穿戴孔;

两段所述延伸段之间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其中一段所述延伸段铰接连接、与另一段所述卡扣件之间卡扣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腕带面向所述手环本体一侧的插销,所述第二腕带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插孔,且所述第一腕带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插销移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二腕带相对于所述第一腕带移动的无级调节机构;

所述无级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腕带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与其滑动配合设有滑块,所述插销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且所述第一腕带上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上设有轴线与所述滑轨平行的螺孔,所述螺孔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杆,且所述第一腕带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杆旋转的微型马达;

所述第二腕带面向所述手环本体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且所述处理器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微型马达动作的驱动电路。

进一步,两段所述延伸段内分别设有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旋转配合套装设有轮毂,所述轮毂呈拱形,且所述轮毂上对称设有两个线圈,两个所述线圈之间设有振子,所述振子位于所述轮毂的拱顶处,所述振子包括位于所述线圈下方的振子下部和位于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振子上部,所述振子下部和振子上部一体设置;所述轮毂的底面上设有硬PCB板;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定子和软PCB板,所述定子包括偶数个呈环形均布设置的磁极,所述软PCB板与所述硬PCB板之间设有用于改变所述线圈电流方向的电刷;

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重心和所述振子的重心均位于所述轮毂的对称线上;所述转轴和轮毂之间设有含油轴承,所述含油轴承与壳体上表面之间设有粘性垫片、与壳体下表面之间设有垫圈。

进一步,所述延伸段内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有无线充电锂电池,所述无线充电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一侧侧壁上设有磁天线接收贴膜,所述磁天线接收贴膜上设有感应线圈和电处理电路,所述电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感应线圈和锂电池本体电连接;所述磁天线接收贴膜与所述锂电池本体之间设有隔磁片;所述感应线圈的中心设有铁磁贴片。

进一步,所述第一腕带、第二腕带或所述卡扣件内设有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透明保护盖,所述透明保护盖的下方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下方设有触感反馈装置。

进一步,所述触感反馈装置包括电磁脉冲模块;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和电磁脉冲模块电连接;所述电磁脉冲模块包括脉冲发生基体,所述脉冲发生基体内设有电磁脉冲发生线圈。

进一步,所述触感反馈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下方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下方的第二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二电极下方的电致动器Ⅰ,所述电致动Ⅰ器耦合在所述第二电极上,所述第二电极外设有柔性垫片,所述柔性垫片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下方,且所述柔性垫片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高度、并使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触控间隙。

进一步,所述触感反馈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下方的压电陶瓷Ⅰ,所述压电陶瓷Ⅰ的下方设有电致动器Ⅱ,所述电致动器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电陶瓷Ⅰ耦合,且所述电致动器Ⅱ外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压电陶瓷Ⅰ的下方,且所述垫片的高度高于所述电致动器Ⅱ的高度并使所述电致动器Ⅱ和所述压电陶瓷Ⅰ之间形成按压间隙。

进一步,所述触感反馈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下方的电致动器Ⅲ,所述电致动器Ⅲ的下方设有压电陶瓷Ⅱ,所述压电陶瓷Ⅱ的下方设有中间开孔的垫圈,所述垫圈内设有变形限位垫,所述变形限位垫与所述压电陶瓷Ⅱ之间设有变形间隙,所述电致动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电陶瓷Ⅱ的两端耦合。

进一步,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与所述手环本体弯曲形状相同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采用石墨烯柔性触控屏;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包括心率采集模块、血压采集模块、计时器和计数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智能手环,通过将手环本体设置为位于中部的弯曲段和位于弯曲段两端的延伸段,弯曲段与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形成与手腕形状匹配的穿戴孔,确保佩戴舒适,且通过在两段延伸段之间设置卡扣件,能够进一步增加佩戴稳定性。

通过在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设置连接结构和无级调节机构,使用时,处理器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若压力值低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则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微型马达启动,驱动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收缩,使压力值范围落在设定范围内,以确保数据采集组件采集的数据准确性;同理,若压力值低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则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微型马达启动,驱动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适当松开,使压力值范围落在设定范围内,如此,即可通过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的无级调节,确保腕带的佩戴松紧程度始终在设定范围内,进而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均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并在指纹识别模块的下方设置触感反馈装置,当手指按压透明保护盖时,指纹识别模块识别到指纹并与存储在数据储存单元内的指纹进行对比以验证用户身份,同时,按压透明保护盖可使触感反馈装置发出反馈刺激人体手指产生触感反馈,且该触感反馈装置舍去了传统的机械式反馈机构,具有厚度薄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手环安装环境的使用要求。

通过在延伸段内设置电池仓,如此,即可分别安装两组电池,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同时,通过在锂电池本体上设置磁天线接收贴膜,可实现无线充电的技术目的。

通过在两段延伸段上分别设置振动马达,如此,两个振动马达共同作用,再加上延伸段相对于弯曲段形成一个旋转臂的作用,能够放大振幅,提高振动量;同时,通过将轮毂设置为拱形,并将振子设置在振子上部和振子下部,能够有效增加振子的重量和偏心量,提高振动马达本身的振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手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上轴测图;

图3为图1的下轴测图;

图4为无级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振动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无线充电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仰视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电致动器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智能手环实施例2的指纹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智能手环实施例3的指纹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智能手环实施例4的指纹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包括:手环本体1,手环本体1内设有显示屏组件4和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包括处理器和数据采集组件;手环本体1的中部设有弯曲段1a,弯曲段1a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段1b;第一腕带2,第一腕带2与弯曲段1a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腕带3,第二腕带3与弯曲段1a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本实施例的弯曲段1a的弯曲形状与手腕背面匹配,手环本体1、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之间形成与手腕形状匹配的穿戴孔14,如此,即可提高佩戴舒适度,同时可以防止手环在佩戴过程中自由转动。本实施例的两段延伸段1b之间设有卡扣件1c,卡扣件1c与其中一段延伸段1b铰接连接、与另一段卡扣件1b之间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通过将手环本体设置为位于中部的弯曲段和位于弯曲段两端的延伸段,弯曲段与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形成与手腕形状匹配的穿戴孔,确保佩戴舒适,且通过在两段延伸段之间设置卡扣件,能够进一步增加佩戴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之间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腕带2面向手环本体1一侧的插销5,第二腕带3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插销5配合的插孔6,且第一腕带2内设有用于驱动插销6移动进而驱动第二腕带3相对于第一腕带2移动的无级调节机构。

本实施例的无级调节机构包括沿第一腕带2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7,滑轨7上与其滑动配合设有滑块8,插销5与滑块8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本实施例的插销5与滑块8设置为一体。第一腕带2上设有与插销5配合的滑槽9,滑块8上设有轴线与滑轨7平行的螺孔,螺孔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杆10,且第一腕带2内设有用于驱动螺杆10旋转的微型马达11。

本实施例的微型马达11的轴线与螺杆10垂直,且螺杆10与微型马达11的输出轴之间设有锥齿轮机构12。本实施例的滑块还设有轴线与螺杆10平行的导向孔,第一腕带2内设有套装在导向孔内的导向杆13,以确保滑块8沿着设置的方向滑动。

第二腕带3面向手环本体1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处理器相连,且处理器上设有用于控制微型马达11动作的驱动电路。处理器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而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微型马达11动作,以确保腕带与手腕之间的压力值在设定的数值范围内。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设置连接结构和无级调节机构,使用时,处理器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若压力值低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则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微型马达启动,驱动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收缩,使压力值范围落在设定范围内,以确保数据采集组件采集的数据准确性;同理,若压力值低于预设的数值范围,则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微型马达启动,驱动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适当松开,使压力值范围落在设定范围内,如此,即可通过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的无级调节,确保腕带的佩戴松紧程度始终在设定范围内,进而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均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两段延伸段1b内分别设有振动马达15,振动马达包括壳体16,壳体16内设有转轴17,转轴17上旋转配合套装设有轮毂18,轮毂18呈拱形,且轮毂18上对称设有两个线圈19,两个线圈19之间设有振子,振子位于轮毂的拱顶处,振子包括位于线圈下方的振子下部20和位于两个线圈之间的振子上部21,振子下部20和振子上部21一体设置。轮毂18的底面上设有硬PCB板22。壳体16的底部设有定子和软PCB板23,定子包括偶数个呈环形均布设置的磁极24,软PCB板23与硬PCB板22之间设有用于改变线圈19电流方向的电刷25。本实施例的两个线圈19之间的重心和振子的重心均位于轮毂18的对称线上;转轴17和轮毂18之间设有含油轴承26,含油轴承26与壳体16上表面之间设有粘性垫片27、与壳体下表面之间设有垫圈28。

通过在两段延伸段上分别设置振动马达,如此,两个振动马达共同作用,再加上延伸段相对于弯曲段形成一个旋转臂的作用,能够放大振幅,提高振动量;同时,通过将轮毂设置为拱形,并将振子设置在振子上部和振子下部,能够有效增加振子的重量和偏心量,提高振动马达本身的振动效果。

本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包括与手环本体弯曲形状相同的显示屏,显示屏的下方设有触控屏,触控屏采用石墨烯柔性触控屏。本实施例的数据采集组件包括心率采集模块、血压采集模块、计时器和计数器等。

本实施例的延伸段1b内设有电池仓,电池仓内设有无线充电锂电池,无线充电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29,锂电池本体29的一侧侧壁上设有磁天线接收贴膜30,磁天线接收贴膜30上设有感应线圈31和电处理电路32,电处理电路32分别与感应线圈31和锂电池本体29电连接。本实施例的磁天线接收贴膜30与锂电池本体29之间设有隔磁片33,避免漏磁。本实施例的感应线圈31的中心设有铁磁贴片34,能够有效增加感应线圈31的感应效果,以增加产生的电量。通过在延伸段内设置电池仓,如此,即可分别安装两组电池,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同时,通过在锂电池本体上设置磁天线接收贴膜,可实现无线充电的技术目的。

本实施例的第一腕带2、第二腕带3或卡扣件1c内设有指纹识别模块35。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块35包括设置在第一腕带2背向手环本体1的一侧的透明保护盖36,所述透明保护盖36的下方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37,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37的下方设有触感反馈装置。本实施例的触感反馈装置包括电磁脉冲模块38;处理器分别与指纹识别传感器37和电磁脉冲模块38电连接;电磁脉冲模块38包括脉冲发生基体,脉冲发生基体内设有电磁脉冲发生线圈。当处理器检测到指纹识别传感器处开始采集指纹数据时,向电磁脉冲模块发出产生电磁脉冲反馈的指令。

通过在第一腕带上设置指纹识别模块,并在指纹识别模块的下方设置电磁脉冲模块,当指纹识别模块识别到指纹后与存储在数据储存单元内的指纹进行对比以验证用户身份,进而处理器控制电磁脉冲模块发出电磁脉冲反馈,使手指产生轻微的触感感应。通过电磁脉冲产生触感反应的原理如下:根据手指的波峰波谷与图像的距离形成电减的高低差,对手指皮层发送不同的脉冲来产生轻微的振动,就能人为的拉伸手指尖上的皮肤,因此,即便触屏表面是平滑的,用户也会感觉到凹凸感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包括:手环本体1,手环本体1内设有显示屏组件4和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包括处理器和数据采集组件;手环本体1的中部设有弯曲段1a,弯曲段1a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段1b;第一腕带2,第一腕带2与弯曲段1a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腕带3,第二腕带3与弯曲段1a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本实施例的弯曲段1a的弯曲形状与手腕背面匹配,手环本体1、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之间形成与手腕形状匹配的穿戴孔14,如此,即可提高佩戴舒适度,同时可以防止手环在佩戴过程中自由转动。本实施例的两段延伸段1b之间设有卡扣件1c,卡扣件1c与其中一段延伸段1b铰接连接、与另一段卡扣件1b之间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腕带2、第二腕带3或卡扣件1c内设有指纹识别模块35。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块35包括设置在第一腕带2背向手环本体1的一侧的透明保护盖36,所述透明保护盖36的下方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37,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37的下方设有触感反馈装置。本实施例的触感反馈装置包括位于指纹识别传感器37下方的第一电极39、位于第一电极39下方的第二电极40和位于第二电极40下方的电致动器Ⅰ41,电致动器Ⅰ41耦合在第二电极40上,第二电极40外设有柔性垫片42,柔性垫片42位于第一电极39的下方,且柔性垫片42的高度高于第二电极40的高度、并使第一电极39和第二电极40之间形成触控间隙43。

本实施例的电致动器Ⅰ41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电材料层44和热膨胀系数不等并均大于导电材料层的第一材料层45、第二材料层46。导电材料层44采用碳纳米管膜、石墨烯、氧化锌和氧化铟锡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第一材料层45和第二材料层46分别采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聚丙烯、聚乙烯、硅橡胶、氟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导电材料层采用石墨烯制成,第一材料层采用硅橡胶制成,第二材料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第一材料层45和第二材料层46均位于导电材料层44的同一侧,且第二材料层46位于第一材料层45和导电材料层44之间,第一材料层45的膨胀系数大于第二材料层46的膨胀系数,即通电后,电致动器41朝向第一材料层45所在侧弯曲,提供变形反馈。当然,根据需要,还可将第一材料层45和第二材料层46分别位于导电材料层44的两侧,同时,电致动器41还可以包括层叠设置且热膨胀系数不等的第三材料层、第四材料层……第n材料层,n大于等于3,其原理相当,不再累述。

当手指按压透明保护盖时,指纹识别模块识别到指纹并与存储在数据储存单元内的指纹进行对比以验证用户身份,同时,按压透明保护盖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进而促使电致动器Ⅰ通电变形,提供按压触控反馈,具有厚度薄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手环安装环境的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一一累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包括:手环本体1,手环本体1内设有显示屏组件4和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包括处理器和数据采集组件;手环本体1的中部设有弯曲段1a,弯曲段1a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段1b;第一腕带2,第一腕带2与弯曲段1a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腕带3,第二腕带3与弯曲段1a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本实施例的弯曲段1a的弯曲形状与手腕背面匹配,手环本体1、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之间形成与手腕形状匹配的穿戴孔14,如此,即可提高佩戴舒适度,同时可以防止手环在佩戴过程中自由转动。本实施例的两段延伸段1b之间设有卡扣件1c,卡扣件1c与其中一段延伸段1b铰接连接、与另一段卡扣件1b之间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腕带2、第二腕带3或卡扣件1c内设有指纹识别模块35。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块35包括设置在第一腕带2背向手环本体1的一侧的透明保护盖36,所述透明保护盖36的下方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37,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37的下方设有触感反馈装置。本实施例的触感反馈装置包括位于指纹识别传感器37下方的压电陶瓷Ⅰ47,压电陶瓷Ⅰ47的下方设有电致动器Ⅱ48,电致动器Ⅱ48的两端分别与压电陶瓷Ⅰ47耦合,且电致动器Ⅱ48外设有垫片49,垫片49位于压电陶瓷Ⅰ47的下方,且垫片49的高度高于电致动器Ⅱ48的高度并使电致动器Ⅱ48和压电陶瓷Ⅰ47之间形成按压间隙50。

本实施例的电致动器Ⅱ的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电致动器Ⅰ41的结构相同,不再一一累述。

当手指按压透明保护盖时,指纹识别模块识别到指纹并与存储在数据储存单元内的指纹进行对比以验证用户身份,同时,按压透明保护盖使压电陶瓷Ⅰ变形,进而压电陶瓷Ⅰ的两端带电,由于电致动器Ⅱ的两端分别与压电陶瓷Ⅰ的两端耦合,可在电致动器Ⅱ内形成电流,进而促使电致动器Ⅱ通电变形,提供按压触控反馈,具有厚度薄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手环安装环境的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一一累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包括:手环本体1,手环本体1内设有显示屏组件4和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包括处理器和数据采集组件;手环本体1的中部设有弯曲段1a,弯曲段1a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段1b;第一腕带2,第一腕带2与弯曲段1a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腕带3,第二腕带3与弯曲段1a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本实施例的弯曲段1a的弯曲形状与手腕背面匹配,手环本体1、第一腕带2和第二腕带3之间形成与手腕形状匹配的穿戴孔14,如此,即可提高佩戴舒适度,同时可以防止手环在佩戴过程中自由转动。本实施例的两段延伸段1b之间设有卡扣件1c,卡扣件1c与其中一段延伸段1b铰接连接、与另一段卡扣件1b之间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腕带2、第二腕带3或卡扣件1c内设有指纹识别模块35。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块35包括设置在第一腕带2背向手环本体1的一侧的透明保护盖36,所述透明保护盖36的下方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37,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37的下方设有触感反馈装置。本实施例的触感反馈装置包括位于指纹识别传感器下方的电致动器Ⅲ51,电致动器Ⅲ51的下方设有压电陶瓷Ⅱ52,压电陶瓷Ⅱ52的下方设有中间开孔的垫圈53,垫圈53内设有变形限位垫54,变形限位垫54与压电陶瓷Ⅱ52之间设有变形间隙55,电致动器Ⅲ51的两端分别与压电陶瓷Ⅱ52的两端耦合。采用该结构的压电反馈装置,当压电陶瓷Ⅱ52受压带电后,电致动器Ⅲ51带电变形,其变形形成的反馈可直接作用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7和透明保护盖36上,触感反馈更加明确。

本实施例的电致动器Ⅲ51的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电致动器Ⅰ41的结构相同,不再一一累述。

当手指按压透明保护盖时,指纹识别模块识别到指纹并与存储在数据储存单元内的指纹进行对比以验证用户身份,同时,按压透明保护盖使压电陶瓷Ⅱ变形,进而压电陶瓷Ⅱ的两端带电,由于电致动器Ⅲ的两端分别与压电陶瓷Ⅱ的两端耦合,可在电致动器Ⅲ内形成电流,进而促使电致动器Ⅲ通电变形,提供按压触控反馈,具有厚度薄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手环安装环境的使用要求;通过将电致动器Ⅲ设置在压电陶瓷Ⅱ的上方,当压电陶瓷Ⅱ受压带电后,电致动器Ⅲ带电变形,其变形形成的反馈可直接作用在指纹识别传感器和透明保护盖上,触感反馈更加明确。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一一累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