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707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卡扣装置的鞋子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各种适合于不同人群的休闲运动。因此,对于适用于休闲运动的功能性鞋的需求也就越来很大,这些休闲鞋被开发出来并投放到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对于休闲性鞋子而言,对其性能的要求之一是要便于绑带。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目前市面上的休闲性鞋子绑带不便,尤其在鞋带的设计上,大都仍然需要使用者采用双手来绑上,操作上十分之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便于绑带的鞋子连接装置实有必要。一种鞋子连接装置,其设置在具有鞋眼的左、右鞋耳上以固定连接左、右鞋耳,该鞋子连接装置包括:主卡扣,该主卡扣包括卡扣部以及主连接部,该主连接部固定连接于该卡扣部的一端以将主卡扣固定在具有鞋眼的左、右鞋耳中的一边鞋耳上;副卡扣,该副卡扣包括卡持部以及副连接部,该副连接部固定连接于该卡持部的一端以将副卡扣固定在具有鞋眼的左、右鞋耳中的另一边鞋耳上;所述卡扣部上设置有卡齿,所述卡持部内设置有与所述卡齿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扣部嵌入卡持部内并通过所述卡齿和卡槽的啮合被固定在卡持部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齿和卡槽的数目均为多个,所述卡扣部在卡持部内滑动以使卡齿和卡槽的相对位置变化,进而调整主、副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包括与主连接部固定连接的本体部、以及由本体部朝远离主连接部的方向呈V形发散延伸的两个卡扣臂,所述卡齿设置在V形卡扣臂末端的外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卡扣臂的外缘各设置有一个按压柄,该按压柄与所述卡齿设置在卡扣臂的同侧并自卡持部内部延伸至卡持部外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柄的边缘设置有波浪状凸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持部包括与副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底座、设置在底座顶部的上盖、以及连接底座和上盖的支撑柱,底座围设成一收容槽以收容所述卡扣部,所述卡槽设置在收容槽相对的两侧壁以与所述卡齿相互啮合,所述支撑柱将卡扣部限位在卡持部内以避免卡扣部脱离卡持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邻近副连接部的一端凸出设置有卡持部端部,该卡持部端部朝所述上盖的方向凸出延伸;以及所述卡扣部邻近主连接部的一端凸出设置有卡扣部端部,该卡扣部端部朝所述上盖的方向凸出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连接部穿过一边鞋耳上的一对鞋眼且主连接部的两末端销接在卡扣部一端,所述副连接部穿过另一边鞋耳上的一对鞋眼且副连接部的两末端销接在卡持部一端。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套索及一个第二套索,所述第一套索穿过一边鞋耳的一对鞋眼,其两端包括一对位于鞋耳外侧的第一索眼;所述第二套索穿过另一边鞋耳的一对鞋眼,其两端包括一对位于鞋耳外侧的第二索眼;所述主连接部穿过第一套索的两个第一索眼且主连接部的两末端销接在卡扣部一端,所述副连接部穿过第二套索的两个第二索眼且副连接部的两末端销接在卡持部一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中,通过主、副连接部将主、副卡扣分别固定在左、右鞋耳上,再借由卡扣部的卡齿和卡持部的卡槽啮合将主、副卡扣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可方便快捷地实现连接并固定鞋子的左右鞋耳,使得鞋面贴紧使用者的双脚,免去绑鞋带所带来的繁琐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的鞋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固定鞋子连接装置的第一、第二套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的卡扣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子连接装置100,所述鞋子连接装置100包括主卡扣10和副卡扣20。所述主卡扣10包括卡扣部11以及主连接部12,该主连接部12固定连接于该卡扣部11的一端,所述副卡扣20包括卡持部21以及副连接部22,该副连接部22固定连接于该卡持部21的一端。从而,主连接部12可将主卡扣10固定在鞋子500(如图3所示)具有鞋眼的左鞋耳510上,而副连接部22可将副卡扣20固定在鞋子500具有鞋眼的右鞋耳520上。在一个可实施的实施例中,该鞋子连接装置100还包括有图4所示的第一套索30及第二套索40。所述第一套索30穿过左鞋耳510的一对鞋眼,其两端包括一对位于左鞋耳510外侧的第一索眼31;所述第二套索40穿过右鞋耳520的一对鞋眼,其两端包括一对位于右鞋耳520外侧的第二索眼41。所述主连接部12穿过第一套索30的两个第一索眼31且主连接部12的两末端销接在卡扣部11一端,所述副连接部22穿过第二套索40的两个第二索眼41且副连接部22的两末端销接在卡持部21一端。从而,主连接部12通过索套30将主卡扣10固定左鞋耳510上,而副连接部22通过索套40将副卡扣20固定在右鞋耳520上。进一步的,请一并参见图5及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11包括与主连接部12固定连接的本体部110、以及由本体部110朝远离主连接部12的方向呈V形发散延伸的两个卡扣臂112、114,V形卡扣臂112、114末端的外缘设置有卡齿116。相应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持部21包括与副连接部22固定连接的底座210、以及设置在底座210顶部的上盖212,底座210围设成一收容槽214以收容所述卡扣部11,在收容槽214相对的两侧壁上形成有形状与卡齿116匹配(也即能与卡齿116啮合)的卡槽216以啮合所述卡齿116。如此设置,使得主卡扣10的卡扣部11能够嵌入副卡扣20的卡持部21内,并通过所述卡齿116和卡槽216的啮合将主卡扣10和副卡扣20固定连接在一起,进而利用固定在左、右鞋耳510、520上的主卡扣10和副卡扣20将鞋子500固定,使得鞋面贴近使用者的双脚。在一可实施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卡齿116和卡槽216的数目均为多个,所述卡扣部11能够在卡持部21内往复滑动,以调整相互啮合的卡齿116/卡槽216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主、副连接部12、22之间的距离,如此设计,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数目的卡齿116卡在卡槽216中,实现主、副连接部12、22之间的距离调整,进而调整与主、副连接部12、22固定连接的左、右鞋耳510、520之间的距离,实现鞋子500的松紧调节。进一步的,在一可实施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扣臂112、114的外缘各设置有一个按压柄118,该按压柄118与所述卡齿116设置在卡扣臂112的同侧并自卡持部21内部延伸至卡持部21外部。通过按压所述按压柄118便可使两个卡扣臂112、114发生形变而相互靠近,进而使卡齿116脱离卡槽216,此时卡扣部11便可在卡持部21内往返滑动,实现鞋子500的松紧调节;调节好松紧程度后,松开/释放按压柄118可使两个卡扣臂112、114回弹而相互远离至原状,进而再次使卡齿116与卡槽216相互啮合,恢复鞋子500的固定。更进一步的,在一可实施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柄118的边缘设置有波浪状凸起,从而起到防滑的作用,更易于手指按压。同样的,为方便手指操作,所述卡扣部11邻近主连接部12的一端凸出设置有卡扣部端部113,所述卡持部21邻近副连接部22的一端凸出设置有卡持部端部213。所述卡持部端部213朝所述上盖212的方向凸出延伸,所述卡扣部端部113与卡持部端部213的凸出延伸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在夹紧鞋子的过程中,使用者可用双指分别抵持主连接部12一侧的卡扣部端部113和副连接部22一侧的卡持部端部213,然后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按压所述卡扣部端部113和卡持部端部213,以将卡扣部11向卡持部21内部推进,从而缩短主、副连接部12、22之间的距离,借由主、副连接部12、22拉紧左、右鞋耳510、520,达成鞋子500的夹紧固定。在松开鞋子的过程中,使用者可用双指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按压所述两个按压柄118,从而使得卡扣臂112、114相互靠近而使卡齿116从卡槽216中脱离,与此同时,朝向主连接部12方向移动按压柄118即可将卡扣部11向卡持部21外部移动,从而增加主、副连接部12、22之间的距离,借由主、副连接部12、22释放左、右鞋耳510、520,达成鞋子500的松开。通过上述夹紧和松开鞋子的方法,即可通过调节鞋子连接装置100来达成鞋子500的固定、解开以及松紧调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子连接装置100,通过主、副连接部12、22将主、副卡扣10、20分别固定在鞋子500的左、右鞋耳510、520上,再借由卡扣部11的卡齿116和卡持部21的卡槽216啮合将主、副卡扣10、20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可方便快捷地实现连接并固定鞋子500的左、右鞋耳510、520,使得鞋面贴紧使用者的双脚,免去绑鞋带所带来的繁琐操作。此外,使用者还可通过按压按压柄118来方便的调整/切换鞋面的松紧程度,其简单的操作也更适合儿童使用。进一步的,参见图5,所述卡持部21的底座210还可设置有支撑柱218。所述支撑柱218从底座210的底部向上凸伸形成,以将底座210和上盖212连接在一起,并支撑上盖212。本实施例中,该支撑柱218分别穿设过卡扣臂112、114上设置的镂空部119,以将卡扣部11的卡扣臂112、114限制/限位在卡持部21的收容槽214内,从而允许卡扣部11的卡扣臂112、114在收容槽214内的往复滑动以调节松紧,但避免卡扣部11从卡持部21内完全脱离出来。此外,所述卡扣臂的形状设置成V形是为了方便按压卡扣臂使其形变而调节与卡槽216啮合的卡齿116数量,但并不局限于V形,也可以是在按压作用下易于发生形变的其他形状,如O形,U形等。另外,卡扣臂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三个或更多,而并不局限于两个。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扣臂114的数量是一个且该卡扣臂114大体呈O形,所述按压柄118设置在O形卡扣臂114相对的两侧,而所述支撑柱218则贯穿过O形卡扣臂114的镂空部119,以将卡扣臂114限制/限位在收容槽214内,从而允许卡扣臂114在收容槽214内的往复滑动以调节松紧,但避免卡扣臂114从收容槽214内完全脱离出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主连接部12、副连接部22与鞋子500的左、右鞋耳510、520的固定方式也不局限于上述借用第一套索30、第二套索40的方式,所述第一套索30和第二套索40也可以省去。例如,在另一个可实施的具体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见图7、图8及图9,主连接部12和副连接部22设置成为主体部分纤细的“几”字形,所述主连接部12穿过左鞋耳510上的鞋眼且主连接部12的两末端销接在卡扣部11一端,从而将主卡扣10固定在鞋子500的左鞋耳510上;所述副连接部22穿过右鞋耳520上的鞋眼且副连接部22的两末端销接在卡持部21一端,从而将副卡扣20固定在鞋子500的右鞋耳520上。可以理解的,所述主卡扣10和副卡扣20也可相互对调位置,利用主连接部12将主卡扣10固定在具有鞋眼的右鞋耳520上,而副连接部22则将副卡扣20固定在具有鞋眼的左鞋耳510上。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