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及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7878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及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及鞋,鞋底结构包括:第一鞋底、第二鞋底以及中间部件,第一鞋底、第二鞋底以及中间部件具有弹性;中间部件位于第一鞋底与第二鞋底之间,中间部件的中间底面分别与第一鞋底的第一底部表面和第二鞋底的第二顶部表面相连接,并且,中间部件的中间底面和中间侧壁将第一鞋底包裹在空腔内,突出部通过贯穿孔穿过中间底面并设置在安装孔内,以便在第一鞋底受力产生横向张力时,通过第一鞋底的突出部将横向张力通过安装孔的开口处释放掉;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鞋,根据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鞋底不同区域的分割及拼接,在提供纵向及扭转灵活度的同时,并提供纵向及横向的延展,以达到动态合脚的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及鞋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及鞋。
【背景技术】
[0002]经过统计得出的数据指出自1970年代开始,鞋子的减震性及保护性的需求不断提尚的如提下,跑步损伤的概率却依然没有明显下降,并维持每年有约79 %跑者有跑步损伤概率,最近有研究表明跑者的脚落地方式和受伤概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生物力学分析显示,与后跟落地相比较,跑者使用自然(或称为赤足)跑法有较低的下肢负荷率,对减少(或避免)跑步伤病是更为有利的。
[0003]为配合自然跑法,目前市场上推出了不同的自然(或赤足)跑鞋,相对一般的鞋子而言,自然(或赤足)跑鞋能提升了鞋子的易弯折性及灵活性,但是现有的自然(或赤足)跑鞋却没能做到极致的易弯折及灵活效果,它们都只提供了纵向的灵活,而没有提供扭转的效果,赤足跑法跑手都极需要一双极致自由易变的鞋以提升他们训练或比赛时的穿着体验。
[0004]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缺陷及消费者的穿着需要,提高鞋子易弯折性、灵活性及可延展性的方案亟待提出。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及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大的纵向及扭转灵活度,并提供纵向及横向的延展,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灵活易变形及可延展的全新穿着体验。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包括:第一鞋底、第二鞋底以及中间部件,所述第一鞋底、所述第二鞋底以及所述中间部件具有弹性;
[0007]所述第一鞋底包括第一顶部表面和第一底部表面,所述第一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突出部;
[0008]所述第二鞋底包括第二顶部表面和第二底部表面,所述第二鞋底上有与所述突出部相对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U型孔,所述U型孔的开口处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鞋底的侧边所在的平面上,并且所述安装孔贯穿于所述第二顶部表面和所述第二底部表面;
[0009]所述中间部件包括中间底面和中间侧壁,所述中间底面上有与所述突出部相对应设置的贯穿孔,所述中间底面和所述中间侧壁形成一空腔;
[0010]所述中间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鞋底与所述第二鞋底之间,所述中间部件的所述中间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鞋底的所述第一底部表面和所述第二鞋底的所述第二顶部表面相连接,并且,所述中间部件的所述中间底面和所述中间侧壁将所述第一鞋底包裹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突出部通过所述贯穿孔穿过所述中间底面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以便在所述第一鞋底受力产生横向张力时,通过所述第一鞋底的所述突出部将所述横向张力通过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处释放掉。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鞋底的所述突出部为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部表面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并且相邻的所述突出部之间相互交错排列和/或相对排列。
[0012]优选地,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具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鞋底的侧边向外延伸至预设长度。
[0013]优选地,所述突出部从所述伸出部的一端至所述突出部的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变小。
[0014]优选地,所述突出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鞋底的安装孔以及所述中间部件的所述贯穿孔的尺寸。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鞋底的鞋跟部设置有第二跟部保护壁,所述第二跟部保护壁与所述第二鞋底的鞋跟部形成一保护腔,所述保护腔用于包裹所述中间部件的鞋跟部。
[0016]优选地,所述中间部件的中间侧壁的鞋跟部设置有中间跟部保护壁;
[0017]所述中间部件的中间侧壁的两个相对侧边上分别相对应设置有多个辅助保护壁,所述辅助保护壁上远离所述中间侧壁的一端,设置有鞋带孔;
[0018]所述中间部件的中间侧壁的鞋前部设置有鞋前保护壁。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鞋底、所述第二鞋底、所述中间部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或者
[0020]所述第一鞋底与所述第二鞋底、所述中间部件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鞋底与所述中间部件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0021]相应地,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鞋,包括上述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鞋底结构。
[0022]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鞋子在不同区域的分割及拼接从而达到极致灵活及可延展效果,通过在第二鞋底设置U型安装孔,以便当第一鞋底受力产生横向张力时,通过第一鞋底的突出部将横向张力通过安装孔的开口处释放掉,增强了鞋底的横向延伸性,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可视性强,并与现有同类概念鞋相比,具有较大的纵向及扭转灵活度,并提供纵向及横向的延展,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灵活易变形及可延展的全新穿着体验。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的分解不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鞋底的仰视图;
[002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鞋底的仰视图;
[002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组合后鞋底结构的仰视图;
[002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组合后鞋底结构的侧视图;
[003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地第二鞋底的侧视图;
[0031]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地中间部件的侧视图;
[0032]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鞋底与中间部不可拆卸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鞋底与中间部可拆卸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O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6]发明人在实现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鞋子,如运动鞋,跑鞋,健步鞋等都只提供了纵向的灵活,而没有提供扭转的效果,也不能同时具有纵向及横向延展功能,不能提供横向的延展功能就无法将鞋子在受力时产生的横向张力进行释放,使得用户在穿着时体验不佳。
[0037]此外,研究指出人脚的维度会随一天的时间,气压及温度等会有所变化,跟坐下或静止站立对比时,运动时脚落地受力时会变得扁而宽,所以鞋子可延展性能够提供动态合脚(dynamic fit)的功能,另外,可延展性也有助为前掌比较宽的人群提供较佳的合脚感受,以为更广的消费者提供鞋子和脚舒适性的需要,对公司而言,则可减少对“宽楦”鞋子的摸具开发成本。
[003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大的纵向及扭转灵活度,并提供纵向及横向的延展的鞋底结构及鞋,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能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39]需要说明的是,常规的鞋类的物品包括两个主要的元件,鞋面和鞋底结构,本申请提供的鞋底结构及鞋适合于已知的运动鞋类型,例如球类运动的运动鞋,与鞋类相关联的构思还可以被应用于多种其他的运动鞋类类型,包括例如跑鞋、交叉训练鞋、骑行鞋、行走鞋和登山鞋和靴子等,构思还可以被应用于通常被认为是非运动的鞋类类型,包括盛装鞋、拖鞋、凉鞋和工作靴子等,鞋面所选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可延展性材料,与本申请提供的鞋底配合使用,可以达到可延展效果,据此,本申请公开的构思适用于多种鞋类类型。
[0040]实施例1:
[004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4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包括:第一鞋底10、第二鞋底20以及中间部件30,第一鞋底10、第二鞋底20以及中间部件30具有弹性;
[0043]鞋底结构中的第一鞋底10和第二鞋底20以及中间部件30具有弹性,当鞋底受到外力时,可通过材料本身具有的弹性提供一定的易变形性和延展性,本申请中鞋底结构具有弹性不局限于脚部全掌使用,可按需要在鞋底的局部进行使用,例如只用在前掌或中掌部分具有弹性,此处所述的脚部全掌、前脚掌、中脚掌均包括,第一鞋底10和第二鞋底20以及中间部件30的脚部全掌、前脚掌、中脚掌,下面的描述于此类似,不做进一步强调。鞋底结构具有易变形性和延展性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
[0044]1、动态贴合性(dynamic fit):经研究表明,因静止与运动时脚型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运动时脚落地受力时会变得扁而宽的,例如,人们在跑步时,脚掌落地时要比抬起时要扁而宽,如果鞋子,尤其是鞋底部分具有可延展性,随着脚部运动时的变化,进行贴合脚部变化,穿着者感觉不到鞋对脚部的束缚感,鞋底具有可延展性可提升进一步的穿着体验;
[0045]2)一只鞋的尺寸适应多尺寸(one shoe size fits for multiple foot sizes):鞋子,尤其是鞋底部分具有可延展性,可以适应多种的脚部尺寸,可以减少磨具所需成品,可解决前掌比较宽的人群购买鞋的痛点等。
[0046]第一鞋底10包括第一顶部表面(未示出)和第一底部表面11,第一底部表面11上设置有突出部12;第二鞋底20包括第二顶部表面22和第二底部表面21,第二鞋底20上有与突出部12相对应设置的安装孔23,安装孔23为U型孔,U型孔的开口处所在的平面与第二鞋底20的侧边所在的平面上,并且安装孔23贯穿于第二顶部表面22和第二底部表面21;
[0047]中间部件30包括中间底面31和中间侧壁32,中间底面31上有与突出部12相对应设置的贯穿孔33,中间底面31和中间侧壁32形成一空腔;
[0048]中间部件30位于第一鞋底10与第二鞋底20之间,中间部件30的中间底面31分别与第一鞋底10的第一底部表面11和第二鞋底20的第二顶部表面22相连接,并且,中间部件30的中间底面31和中间侧壁32将第一鞋底10包裹在空腔内,突出部12通过贯穿孔33穿过中间底面31并设置在安装孔23内,以便在第一鞋底10受力产生横向张力时,通过第一鞋底10的突出部12将横向张力通过安装孔23的开口处释放掉。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在不同区域的分割及拼接从而达到极致灵活及可延展效果,通过在第二鞋底20设置U型安装孔23,以便当第一鞋底10受力产生横向张力时,通过第一鞋底10的突出部12将横向张力通过安装孔23的开口处释放掉,增强了鞋底的横向延伸性,其可视性强,并与现有同类概念鞋相比,具有较大的纵向及扭转灵活度,并提供纵向及横向的延展,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灵活易变形及可延展的全新穿着体验。
[0049]下面通过本申请的其他附图详细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005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鞋底10的仰视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优选地,第一鞋底10的突出部12为多个,分别设置于第一底部表面11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并且相邻的突出部12之间相互交错排列和/或相对排列。
[0051]将突出部12设置在第一鞋底10的第一底部表面11的相对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可以有效地分担第一鞋底10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并向横向释放,同时,在第一鞋底10上设置多个突出部12,相邻的突出部12之间相互交错排列和/或相对排列,可以很好地增加第一鞋底10的延展性和易变形性,如图2中所示,突出部12是以相互交错形式进行排列的。
[0052]继续参见图2,本申请优选地,突出部12的一端具有伸出部13,伸出部13—端向远离第一鞋底10的侧边向外延伸至预设长度。
[0053]突出部12靠近第一鞋底10的侧边的一端超出了第一鞋底10的侧边,形成了伸出部13,伸出部13的一端向远离第一鞋底10的侧边向外延伸至预设的长度,预设的长度也就是突出部12超出第一鞋底10侧边的部分,在图2中,预设的长度设置为d,d的长度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选取不同的取值,取值的条件可以是为了增加鞋底的美观度,符合人体力学的设计,有效释放横向张力的设计,等等。
[0054]同时,伸出部13的作用还在于当突出部12穿过中间部件30的贯穿孔33时,贯穿孔33卡接在伸出部13与第一鞋底10的连接处,由于伸出部13的作用,中间部件30不易移动,中间部件30与第一鞋底1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0055]同样,参见图2,如图2所示,本申请优选地,突出部12从伸出部13的一端至突出部12的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变小。
[0056]也就是说突出部12沿着第一鞋底10向外侧延伸时,突出部12的宽度是逐渐增大的,换句话说就是,越往第一鞋底10外侧延伸,直至超出第一鞋底10外侧,承受横向张力的突出部12越宽,这样可以更好地释放横向张力,因为从力学角度来说,第一鞋底10受到压力时,越往外侧,横向张力越大,而突出部12沿着第一鞋底10向外侧延伸时,越往外侧越宽,增强了突出部12的延展性和易变形性。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鞋底20的仰视图,如图3所示,第二鞋底20上有与突出部12相对应设置的安装孔23,安装孔23为U型孔,U型孔的开口处所在的平面与第二鞋底20的侧边所在的平面上,并且安装孔23贯穿于第二顶部表面22和第二底部表面21,将安装孔23设置成具有一开口处的U型,安装孔23是半开放式的,当第一鞋底10在受力的时候,向下的压力会使得第一鞋底10在横向上有一个张力,安装孔23是半开放式的,张力就随着第二鞋底20的安装孔23的开口处被释放掉了,解决了鞋子纵向和横向的延展的问题。
[005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鞋底10上设置突出部12的区域可以是第一鞋底10的全脚掌部分,也可以是第一鞋底10脚掌的局部部分,例如,可按需要如只用在前脚掌或中脚掌的区域进行设置,突出部12的形状也可以是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旗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第二鞋底的安装孔23的形状需配合突出部12的形状设置,以保证第一鞋底10和第二鞋底20连接之后的稳定性。
[0058]当第一鞋底10、第二鞋底20以及中间部件30组合成一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时,可以根据三者材料的不同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连接,本申请提供了实施例中,三者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简单的来说就是突出部12通过贯通孔穿过中间部件30,卡接在第二鞋底20的安装孔23中,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组合后鞋底结构的仰视图,如图4所示,第一鞋底10的突出部12卡接在第二鞋底20的安装孔23中,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组合后鞋底结构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第一鞋底10的突出部12通过贯通孔穿过中间部件30,卡接在第二鞋底20的安装孔23中,使得第一鞋底10、第二鞋底20以及中间部件30形成一整体的鞋底结构,为了使第一鞋底1、第二鞋底20以及中间部件30件更好地进行连接,本申请优选地,突出部12的尺寸大于第二鞋底20的安装孔23以及中间部件30的贯穿孔33的尺寸。
[0059]当突出部12的尺寸大于第二鞋底20的安装孔23以及中间部件30的贯穿孔33的尺寸时,由于第一鞋底10、第二鞋底20以及中间部件30具有弹性,所以突出部12可以顺利通过贯通孔安装在安装孔23内,并能够紧密地将三者卡接住。
[006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地第二鞋底20的侧视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优选地,第二鞋底20的鞋跟部设置有第二跟部保护壁34,第二跟部保护壁34与第二鞋底20的鞋跟部形成一保护腔,保护腔用于包裹中间部件30的鞋跟部。[0061 ]第二跟部保护壁34可以将中间部件30的鞋跟部包裹住,不仅可以保护中间部件30的鞋跟部,还可以使得第二鞋底20与中间部件30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第二跟部保护壁34的作用还是为限制鞋底变形过大,同时保证与其连接的组件的稳定性,第二跟部保护壁34可以与第二鞋底20为一整体结构。
[0062]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地中间部件30的侧视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优选地,中间部件30的中间侧壁32的鞋跟部设置有中间跟部保护壁34;
[0063]中间部件30的中间侧壁32的两个相对侧边上分别相对应设置有多个辅助保护壁36,辅助保护壁36上远离中间侧壁32的一端,设置有鞋带孔37 ;
[0064]中间部件30的中间侧壁32的鞋前部设置有鞋前保护壁38。
[0065]中间部件30的中间跟部保护壁34、辅助保护壁36以及鞋前保护壁38,可以对第一鞋底10以及部分鞋面40进行保护的同时,使得中间部件30与第一鞋底10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中间部件30可以通过中间跟部保护壁34、辅助保护壁36以及鞋前保护壁38限制鞋底变形过大,同时保证与其连接的组件的稳定性,跟部保护壁34、辅助保护壁36以及鞋前保护壁38可以与中间部件30为一整体结构。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鞋底20与中间部不可拆卸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鞋底20与中间部可拆卸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9所示,本申请优选地,第一鞋底10、第二鞋底20、中间部件30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或者
[0066]第一鞋底10与第二鞋底20、中间部件30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第二鞋底20与中间部件30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006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鞋底10、第二鞋底20、中间部件30三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例如:
[0068]1、第一鞋底10、第二鞋底20、中间部件30分别都是独立的组件,三者可以独立相互连接;
[0069]2、第一鞋底10与中间部件30固定连接,第二鞋底20与前两者可拆卸连接;
[0070]3、第二鞋底20与中间部件30固定连接,第一鞋底10与前两者可拆卸连接。
[0071]不同的连接方式根据设计、制作的工艺不同而进行选择,此处不进行详细介绍。
[0072]实施例2
[0073]相应地,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鞋,包括上述任一项或多项的鞋底结构。
[0074]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鞋包括上述所述的鞋底结构以及鞋面40,本申请提供的鞋底结构及鞋适合于已知的运动鞋类型,例如球类运动的运动鞋,与鞋类相关联的构思还可以被应用于多种其他的运动鞋类类型,包括例如跑鞋、交叉训练鞋、骑行鞋、行走鞋和登山鞋和靴子等,构思还可以被应用于通常被认为是非运动的鞋类类型,包括盛装鞋、拖鞋、凉鞋和工作靴子等,据此,本申请公开的构思适用于多种鞋类类型。
[0075]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鞋子在不同区域的分割及拼接从而达到极致灵活及可延展效果,通过在第二鞋底设置U型安装孔,以便当第一鞋底受力产生横向张力时,通过第一鞋底的突出部将横向张力通过安装孔的开口处释放掉,提供了鞋底的横向延伸性,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可视性强,并与现有同类概念鞋相比,具有较大的纵向及扭转灵活度,并提供纵向及横向的延展,以达到动态合脚的效果,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灵活易变形及可延展的全新穿着体验,同时,鞋底的可延展性也有助为前掌比较宽的人群提供较佳的合脚感受,以为更广的消费者提供鞋子和脚舒适性的需要,对公司而言,则可减少对“宽楦”鞋子的摸具开发成本。
[0076]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可延展易变形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鞋底、第二鞋底以及中间部件,所述第一鞋底、所述第二鞋底以及所述中间部件具有弹性; 所述第一鞋底包括第一顶部表面和第一底部表面,所述第一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突出部; 所述第二鞋底包括第二顶部表面和第二底部表面,所述第二鞋底上有与所述突出部相对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U型孔,所述U型孔的开口处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鞋底的侧边所在的平面上,并且所述安装孔贯穿于所述第二顶部表面和所述第二底部表面; 所述中间部件包括中间底面和中间侧壁,所述中间底面上有与所述突出部相对应设置的贯穿孔,所述中间底面和所述中间侧壁形成一空腔; 所述中间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鞋底与所述第二鞋底之间,所述中间部件的所述中间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鞋底的所述第一底部表面和所述第二鞋底的所述第二顶部表面相连接,并且,所述中间部件的所述中间底面和所述中间侧壁将所述第一鞋底包裹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突出部通过所述贯穿孔穿过所述中间底面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以便在所述第一鞋底受力产生横向张力时,通过所述第一鞋底的所述突出部将所述横向张力通过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处释放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底的所述突出部为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部表面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并且相邻的所述突出部之间相互交错排列和/或相对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具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鞋底的侧边向外延伸至预设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从所述伸出部的一端至所述突出部的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变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鞋底的安装孔以及所述中间部件的所述贯穿孔的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鞋底的鞋跟部设置有第二跟部保护壁,所述第二跟部保护壁与所述第二鞋底的鞋跟部形成一保护腔,所述保护腔用于包裹所述中间部件的鞋跟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的中间侧壁的鞋跟部设置有中间跟部保护壁; 所述中间部件的中间侧壁的两个相对侧边上分别相对应设置有多个辅助保护壁,所述辅助保护壁上远离所述中间侧壁的一端,设置有鞋带孔; 所述中间部件的中间侧壁的鞋前部设置有鞋前保护壁。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底、所述第二鞋底、所述中间部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鞋底与所述第二鞋底、所述中间部件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鞋底与所述中间部件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9.一种鞋,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鞋底结构。
【文档编号】A43B13/14GK205696015SQ20162063054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3日
【发明人】林永佳, 欧兴龙, 迈克·费顿
【申请人】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