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兜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6038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兜加工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衣兜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衣物上衣兜的制作是依据裁剪样板进行制作,工作人员需要对每块布料分别进行制图裁剪,该种制作方法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不同工人裁剪出的衣兜尺寸存在差异,很难使同一批产品的衣兜达到统一标准,规范性差。

因此,如何降低衣兜生产的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衣兜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同批产品的规范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兜加工模具,以降低衣兜生产的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衣兜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同批产品的规范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衣兜加工模具,包括模座,所述模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衣兜尺寸相等的模腔。

优选的,在上述衣兜加工模具中,所述模座的侧壁围设成所述模腔。

优选的,在上述衣兜加工模具中,所述模座的侧壁厚度为10mm-15mm。

优选的,在上述衣兜加工模具中,所述模腔为贯通腔。

优选的,在上述衣兜加工模具中,所述模座为灰铁模座。

优选的,在上述衣兜加工模具中,所述模座为铝合金模座。

优选的,在上述衣兜加工模具中,所述模座为一体成型模座。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兜加工模具,包括模座和模腔,模腔的尺寸与衣兜尺寸相等。布料放置在模腔内,布料与模腔下端面接触的部分抚平,通过布料冲床对位于模腔下端面的布料进行裁剪,裁剪得到的布料尺寸即为衣兜的尺寸。本方案中通过衣兜加工模具制作衣兜,衣兜加工模具的尺寸为固定尺寸,从而保证了裁剪出的衣兜尺寸相等,提高了产品的规范性;不需要对每个衣兜的尺寸进行手绘确定,从而降低了衣兜生产的人工劳动强度,节省了绘制衣兜的时间,提高了衣兜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衣兜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模座,2、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衣兜加工模具,以降低衣兜生产的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衣兜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同批产品的规范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衣兜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衣兜加工模具,包括模座1和模腔2,模腔2内放置用于制作衣兜的布料,布料通过模腔2的上端面放入模腔2内。

模腔2的尺寸与布兜的尺寸相等,布料放置在模腔2内,通过布料冲床对放置在模腔2内的布料进行裁剪,裁剪获得的布料尺寸为需要裁剪的衣兜尺寸。

本方案中通过衣兜加工模具实现衣兜裁剪尺寸的确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对每个衣兜单独进行尺寸绘制的方式,降低了衣兜制作的人工劳动强度,而且节省了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衣兜制作的工作效率。

本方案中衣兜的裁剪通过衣兜加工模具和布料冲床配合实现,不需要进行人工手动裁剪,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衣兜制作的生产效率,且提高了衣兜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衣兜加工模具是根据衣兜的尺寸进行设计的,在生产某一尺寸的衣兜时,只要将对应尺寸的衣兜加工模具与布料冲床配合即可获得需要尺寸的衣兜,保证了衣兜尺寸的一致性,使得同一批次的衣兜尺寸标准统一,规范性增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模座1的侧壁围设成模腔2,此时模座1的厚度与模腔2的厚度相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衣兜加工模具的生产成本。

模腔2为直接在模座1上开设的模腔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模腔2的加工难度。

模座1的侧壁厚度为10mm-15mm,能够保证模座1的使用强度,延长衣兜加工模具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模腔2为贯通腔,在布料冲压裁剪完成后,使用者可以直接从模腔2内取出裁剪获得的衣兜,此时对模腔2下端面的强度没有要求,能够降低衣兜加工模具的成本。

模腔2还可以为下端面封闭的腔体,在该种实施例中要保证模腔2下端面的使用强度。

模座1为灰铁模座,或者,模座1为铝合金模座。上述材料制作的模座1能够保证衣兜加工模具的使用强度。

模座1为一体成型模座,能够保证模座1各处的使用强度相等。模腔2与模座1一体生产成型,优选的,模座1通过浇铸工艺制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