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227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智能手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到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手环为具有六面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其中,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五个面由金属或塑胶材料制成,并围合形成凹槽,另一个面则为显示屏或触摸屏,显示屏或触摸屏为玻璃,手环不小心落地时,显示屏或触摸屏较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对显示屏保护能力更强的智能手环。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头和手环固定带,手环固定带连接手环头的相对两端;手环头包括壳体和内心装置,内心装置设于壳体内,内心装置包括显示屏,壳体设有显示区域,显示屏正对显示区域设置。

进一步地,壳体呈梯形体,其中,壳体上端的面积小于下端的面积,显示区域设于壳体的上端。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侧包夹壳组;上壳与下壳连接,上壳与下壳之间构成安装空间,内心装置设于安装空间内;侧包夹壳组于外部包裹壳体,其中,侧包夹壳组具收容开口,收容开口与显示区域匹配。

进一步地,下壳包括下底板和下侧板,侧板围合下底板,下底板具有感应孔,下底板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凸起和加强凸起;安装凸起围合感应孔;加强凸起设有两根,且分别对称设于安装凸起的两侧。

进一步地,内心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和依次层叠于显示屏的主板、电池、传感器;柔性电路板一端设于主板,另一端设于电池的表面以电连接传感器;传感器正对感应孔设置。

进一步地,加强凸起的高度小于等于安装凸起的高度。

进一步地,内心装置还包括金属顶针,下壳和侧包夹壳组均具有金属顶针孔;金属顶针插入金属顶针孔。

进一步地,侧包夹壳组包括左壳和右壳;左壳和右壳配合形成有匹配口,匹配口与加强凸起和安装凸起匹配。

进一步地,上壳包括上底板和上侧板,上侧板围合上底板形成梯形槽,其中,显示区域形成于上底板;上侧板包括两块相对的上短侧板和两块相对的上长侧板,其中,上短侧板和上长侧板由上底板往外倾斜延伸,短侧板的高度大于长侧板的高度,短侧板设有填充凸起,填充凸起与加强凸起平齐对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表耳,表耳设于上短侧板,手环固定带通过表耳连接于上短侧板。

本发明智能手环将显示屏包裹在壳体内,增强了对显示屏的保护,而且壳体包夹显示屏,减少手环落地时上表面与地面接触的概率,进而降低上表面的被刮花的概率,显示屏更加不易损坏;而且智能手环还设有传感器,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手环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上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手环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智能手环中手环头与手环充电器配合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手环充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手环充电器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4,揭示了智能手环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头1和手环固定带,手环固定带连接手环头1的相对两端;手环头1包括壳体和内心装置,内心装置设于壳体内,内心装置包括显示屏144,壳体设有显示区域111,显示屏144正对显示区域111设置。

上述显示屏144设于壳体的显示区域111内,显示区域111为透明塑料材质,不但不影响显示屏144内容显示,而且可以保护显示屏144不被直接磨擦,保护显示屏144。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44为纯显示屏144,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44可以为触摸屏。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呈梯形体,其中,壳体上端的面积小于下端的面积,显示区域111设于壳体的上端。在显示区域111的边缘两侧略高于显示区域111的表面。

上述壳体呈梯形体而显示区域111位于面积较小的壳体上端,而且显示区域111的边缘两侧略高于显示区域111的表面,可以减少手环落地时上表面与地面接触的概率,进而降低上表面的被刮花的概率,显示屏144更加不易损坏。

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上壳11、下壳12和侧包夹壳组13;上壳11与下壳12连接,上壳11与下壳12之间构成安装空间,内心装置设于安装空间内;侧包夹壳组13于外部包裹上壳11、下壳12,其中,侧包夹壳组13具收容开口,收容开口与显示区域111匹配。

上述侧包夹壳组13粘贴在上壳11与下壳12的外侧,可以覆盖上壳11与下壳12连接的缝隙,而且更加的美观。

参照图1和3,在本实施例中,下壳12包括下底板124和下侧板123,下侧板123围合下底板124,下底板124具有感应孔122,下底板124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凸起121和加强凸起123;安装凸起121围合感应孔122;加强凸起123设有两根,且分别对称设于安装凸起121的两侧。

其中下壳12为一体结构,不但方便加工,而且下壳12整体结构稳固。

上述加强凸起123和安装凸起121增加了下壳12的强度,减少下壳12因强度不够导致的组装难度增加和壳体强度不够的情况。

上述内心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142和依次层叠于显示屏144的主板143、电池141、传感器145;柔性电路板142一端设于主板143,另一端设于电池141的表面以电连接传感器145;传感器145正对感应孔122设置。传感器145可以为心率传感器145,能够检测到使用者的心率状况。

上述依次层叠的设计使内心装置占用空间较小,降低对空间的需求,使智能手环可以设计的更轻薄。

上述内心装置还包括马达146,马达146电连接主板143;下壳12设有马达固定槽126,马达146设于马达固定槽126内,使马达146定位稳固,避免马达146工作时过度干扰到其他部件。

上述加强凸起123的高度小于等于安装凸起121的高度。安装凸起121略凸出或与壳体表面齐平,保证感应孔122位置与手部的接触,保证传感器145能够正常工作。

上述内心装置还包括金属顶针146,金属顶针146一端连接主板143,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贯穿壳体;自由端的端面低于壳体表面或与壳体的表面平齐,可以方便与手环充电器的充电顶针25(下面图7将阐述)对正。

上述下壳12和侧包夹壳组13均具有金属顶针孔133;金属顶针146插入金属顶针孔133。金属顶针146可拆卸连通外部的手环充电器的充电顶针25,进而使外部的充电器沿金属顶针146为电池141充电,进而实现智能手环在不具备充电接口的情况下,仍可以充电,即保证了智能手环的基本功能,又可以减小智能手环的体积。

上述智能手环还包括盖板15,盖板15盖合感应孔122,起到防尘的作用。

上述侧包夹壳组13包括左壳131和右壳132;左壳131和右壳132配合形成有匹配口,匹配口与加强凸起123和安装凸起121匹配。侧包夹壳组13拆分为左壳131和右壳132两部分,可以方便组装。

参照图2,上壳11包括上底板115和上侧板,上侧板围合上底板115形成梯形槽,其中,显示区域111形成于上底板115。下壳12和上壳11卡扣连接。

上述的上侧板包括两块相对的上短侧板117和两块相对的上长侧板116,其中,上短侧板117和上长侧板116由上底板115往外倾斜延伸,上短侧板117的高度大于上长侧板116的高度,上短侧板117设有填充凸起112,填充凸起112与加强凸起123平齐对接。

其中上壳11为一体结构,不但方便加工,而且上壳11整体结构稳固。

参照图1,智能手环还包括表耳17,表耳17包括连接杆横171和设于连接杆横171的两端的弹性头172;上短侧板117形成有连接槽113以收容表耳17;上短侧板117的两侧壁设有与弹性头172弹性连接的安装孔114;表耳17设于上短侧板117,手环固定带通过表耳17连接于上短侧板117。

在本实施例中,手环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

上述第一固定带31一端连接手环头1,其另一端的端部设有金属固定扣33,金属固定扣33设有卡扣连接凸起37,卡扣连接凸起37穿过第一固定带31并在凸出第一固定带31外的周向设有卡位环槽34。

上述第二固定带32一端连接手环头1,其另一端的端部设有过带孔36,且在第二固定带32设有沿第二固定带32的一列手环孔35。

在将智能手环穿戴在手腕时,第一固定带31的带有金属固定扣33穿过第二固定带32的过带孔36,并且卡扣连接凸起37插入对应的一个手环孔35内,卡位环槽34卡位第一固定带31,防止金属固定扣33轻易脱落。

本发明智能手环将显示屏144包裹在壳体内,增强了对显示屏144的保护,而且壳体包夹显示屏144,减少手环落地时上表面与地面接触的概率,进而降低上表面的被刮花的概率,显示屏144更加不易损坏;而且智能手环还设有传感器145,可以通过传感器145检测到相应的数据;还有智能手环没有充电接口,更加轻薄。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手环充电时,需要通过手环充电器2辅助完成。

参照图6-7,揭示了手环充电器2一实施例,包括底座21、充电接口23、电路板22、充电顶针25和盖合板24;底座21具有充电安装槽211;盖合板24盖合底座21,盖合板24与充电安装槽211构成充电机构安装空间,电路板22设于充电机构安装空间内;底座21设有接口孔214;充电接口23包括接口固定端和接口自由端;接口自由端贯穿接口孔214,接口固定端设于充电机构安装空间内并与电路板22连接;充电顶针25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设于充电机构安装空间内并与电路板22连接;充电顶针25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贯穿底座21并凸出于底座21的表面。

上述充电顶针25的自由端可以与上述智能手环金属顶针146的自由端抵顶连接,通过充电顶针25与金属顶针146之间的点连接,实现通过手环充电器2为没有充电接口23的智能手环充电的目的。

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安装槽211内设有安装固定凸起组218;安装固定凸起组218限位电路板22。安装固定凸起组218限位电路板22,防止电路板22随意移动。

上述盖合板24设有接口限位槽241;接口限位槽241和电路板22构成接口固定空间,接口限位槽241的侧壁和底部以及电路板22为接口固定空间的内壁;接口固定端的端部插入接口固定空间,接口固定端的端部和侧壁抵顶接口固定空间的内壁。

上述接口固定空间限定充电接口23,防止充电接口23向内移动还防止充电接口23左右和上下摆动。

上述底座21包括底板212和侧板213,侧板213围合底板212形成充电安装槽211;其中,底板212具有弧形适配槽217用于与外设手环匹配。

上述底座21为一体构件,不但生产方便,而且结构稳固。

上述弧形适配槽217具有与智能手环的安装凸起121匹配的凹陷291,智能手环与手环充电器2对正时,安装凸起121插入凹陷291内,起到定位作用,方便对正充电。

上述底座21还包括抓紧结构;抓紧结构设于底板212的外侧以将外设智能手环扣于弧形适配槽217内。在手环充电器2为智能手环充电时,抓紧结构抱紧智能手环,防止手环充电器2和智能手环轻易分离。

上述抓紧结构为两组相对的弧形爪215;两组弧形爪215分别间隔设于底板212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里有两个弧形爪215,两组的弧形爪215相对;在手环充电器2为智能手环充电时,每组的弧形爪215抱紧智能手环的一边,两边相对,手环充电器2与智能手环相对固定。其中,每组弧形爪215可以为2个或3个弧形爪215。

上述抓紧结构与底板212为一体构件。抓紧结构更加的稳固。

上述底座21还包括定位扣216;用于定位手环充电器2与被充电的外设智能手环的位置。

如图5所示,定位扣216包括延伸部位2161和插入凸起2162;插入凸起2162一端连接延伸部位2161;插入凸起2162的另一端与自由端位于底板212的同一侧。

在智能手环的手环头1设有充电器定位槽16;当需要为智能手环充电时,将定位扣216的插入凸起2162插入充电器定位槽16内,可以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器定位槽16与连接槽113重合。

发明还提出一种充电系统,充电系统包括上述的智能手环和上述的手环充电器2,其中,智能手环具有金属顶针146,金属顶针146和充电顶针25可拆卸连接。

其中的手环充电器2设有充电接口23以及充电顶针25,充电接口23连接充电导线,并通过充电顶针25的传递,为手环充电,解决了没有充电接口23的手环无法通过导线直接充电的问题。

智能手环不具备充电接口23,可以使智能手环更轻薄;为了补足无法利用充电线直接充电的缺陷,设计上述的手环充电器2;在充电时,手环充电器2与智能手环扣接在一起,手环充电器2可以连接充电线,并可拆卸的与智能手环连接,通过充电顶针25和金属顶针146的点传递,实现利用手环充电器2为智能手环充电的目的,补足智能手环的缺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