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的闭合系统、鞋子及用以紧固鞋子闭合系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96145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子闭合装置及紧固系统。详言之,本发明的一种鞋子闭合系统,其可提供传统鞋带闭合法的优点,但使用者不需为了将鞋带或闭合装置维持在特定紧度而将鞋带或闭合装置打结。



背景技术:

传统的鞋带设计(例如以打结为基础的设计)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包括但不限于:可轻易调整鞋带跨越区的面积大小,从而调整鞋子的合脚度及紧度;可将鞋口快速加大以利脱鞋;仅需一个闭合装置(例如仅需打一个结)即可将整个鞋带系统固定在调整后的状态;鞋带相对便宜,且容易使用;以及鞋带可塑造出鞋子的经典外观,因此接受度高,具有美感。此外,也有消费者对其他种类的鞋子闭合系统感到兴趣,希望这些系统能减少紧固及解开闭合装置所需的时间、操作灵巧度及力气。然而,现有非鞋带类的闭合系统往往无法提供上述优点中的部分或全部,所以仍有不足之处。

非鞋带类的闭合系统可使用压合带紧固件(hookandloopfastener),亦即一般所谓魔鬼粘或此种紧固件大多通过束带与鞋子结合,其中束带设于鞋子的前侧顶面,并附着于鞋口的一侧,同时于鞋舌上方横跨鞋口。束带上的紧固件可进一步绕穿鞋口另侧的对应孔洞。在紧固件尚未反折至其起始点附近并与其自身完成紧固前,均可加以调整。然而,此种紧固件的缺点甚多,包括施加压力及密合用的带状区域过窄。例如,压合带紧固件一般仅能固定其对应束带正下方的部分鞋体,因此,一旦施加的压力过大,可能会在束带周围产生压力「热点(hotspot)」。解决之道是同时使用多条束带,但由于多条束带必须分别调整,紧固鞋体所需的时间将随之增加,而鞋子也更难调整至理想的合脚度。此外,传统的压合带紧固件虽可在某些应用中产生所需的视觉效果,但因体积较大,容易引人侧目,所以在外观上并非人人都可接受。

其他现有技术中的闭合系统也有类似缺点。例如,编织材料(webbing)系统是以夹扣或勾子作为紧固组件,且可通过日型环(tri-glide)或其他梯扣型摩擦调整装置加以调整,但无论束紧或放松均涉及多道不同步骤,且可能在鞋子的穿着过程中自行变松。弹簧加压式按钮锁系统(又称「绳扣(cordlock)」或「快速鞋带(speedlace)」)可沿圆形剖面的绳状鞋带滑动并锁固在鞋带上,但使用者大多必须持续施压才能让绳扣在鞋带上自由移动,进而将鞋子束紧或放松;若调整不良可能导致不当使用。此外,虽然鞋带束紧后仍有部分突出在外,但绳扣紧固法并无法如一般鞋带系统般解决鞋带多余部分的问题。

转盘系统(rotarydialsystem)通常用于自行车鞋及雪板鞋,然而,其转动机构中的固有摩擦力却衍生出许多问题。此种转动系统大多无法充分或平顺地放松,因此不利于脱鞋,亦即脱鞋的过程无法像使用传统鞋带般凭直觉操作。此外,转动系统可能涉及其他步骤(例如使构件脱勾),因而增加使用上的困难度,且往往价格较高,在外观上也与典型的鞋带闭合装置明显不同。弹性鞋带系统虽是为了穿、脱鞋方便而设计,但鞋带弹性无法为脚部提供足够的固持力。至于拉链式或磁铁式闭合装置则无法调整鞋子的合脚度,因此必须搭配传统鞋带系统使用,但其重量、复杂度及成本也因而提高。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鞋子闭合及紧固系统具有上述及其他缺点,一般大众的确需要一种可提供传统系统主要优点且对于无法有效系紧鞋带或正在学习系鞋带者而言具有使用方便性的改良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鞋子闭合系统。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子闭合系统包含:一鞋子,其包括至少两个孔洞;一鞋带,其可穿过各孔洞;及一第一双面紧固件,其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第一面整合于鞋带中,第二面则整合于鞋子上的一第一位置中。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子闭合系统还包含一第二双面紧固件,该第二双面紧固件包含: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分别整合于鞋带上与第一双面紧固件所在端相反的一端中,其中第二双面紧固件可穿过各孔洞,并通过其第一面及第二面在一第二位置彼此链接而完成紧固。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位置靠近鞋子用以容置一脚部的一开口,第二位置则靠近鞋子的一趾部。

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子闭合系统包含一第二双面紧固件,第二双面紧固件包含:一第一面,其整合于鞋带上与第一双面紧固件所在端相反的一端中;及一第二面,其整合于鞋子上的一第二位置中。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位置靠近鞋子用以容置一脚部的一开口,第二位置则靠近鞋子的一趾部。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带还包含一弹性材料。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二面包括一有头部分,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则包括可固定于有头部分的一连接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二面包括一第一磁铁部分,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包括一第二磁铁部分,其中第一磁铁部分与第二磁铁部分有助于将连接部分固定于有头部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包括可调整鞋带的紧度的一滑动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包括一第一磁铁,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二面则包括可固定于第一磁铁的一第二磁铁。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二面包括一勾部,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则包括可固定于勾部的一连接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二面包括一第一磁铁部分,第一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包括一第二磁铁部分,其中第一磁铁部分与第二磁铁部分有助于将连接部分固定于勾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鞋子。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子包含:一鞋体,其包括用以容置一脚部的一开口,开口具有至少两个孔洞;一鞋带,其可穿过至少两个孔洞;及一双面紧固件,其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第一面整合于鞋带中,第二面整合于鞋体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双面紧固件的第二面包括一有头部分,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则包括可固定于有头部分的一连接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双面紧固件的第二面包括一第一磁铁部分,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包括一第二磁铁部分,其中第一磁铁部分与第二磁铁部分有助于将连接部分固定于有头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包括可调整鞋带的紧度的一滑动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包括一第一磁铁,双面紧固件的第二面则包括可固定于第一磁铁的一第二磁铁。

在某些实施例中,双面紧固件的第二面包括一勾部,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则包括可固定于勾部的一连接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双面紧固件的第二面包括一第一磁铁部分,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包括一第二磁铁部分,其中第一磁铁部分与第二磁铁部分有助于将连接部分固定于勾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以紧固鞋子闭合系统的方法。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一第一双面紧固件紧固于一鞋子上的一第一位置,第一双面紧固件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第一面整合于一鞋带中,第二面整合于鞋子的第一位置中;将一第二双面紧固件穿过至少两个孔洞,第二双面紧固件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分别整合于鞋带上与第一双面紧固件所在端相反的一端中;及使第二双面紧固件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在一第二位置彼此链接,由此紧固第二双面紧固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顶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侧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侧视图,图中的编织材料已局部剥开,因而露出压合带紧固件。

图4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顶视图,其中的编织材料具有双附着点,并改以交叉方式穿绕。

图5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侧视图,其中压合带紧固件第二面的面积较大,以便在紧固过程中容许较大的精度误差。

图6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侧视图,其中鞋子闭合系统改用有头紧固件系统。

图7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顶视图,其中鞋子闭合系统于鞋带穿绕区前端增设两组压合带紧固件。

图8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顶视图,其中鞋子闭合系统于鞋带穿绕区前端增设一组压合带紧固件。

图9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顶视图,其中鞋子闭合系统于鞋带穿绕区前端增设两组以另一方式绕穿的压合带紧固件。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顶视图,其中鞋子闭合系统于鞋带穿绕区前端增设一组以另一方式绕穿的压合带紧固件。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例示性鞋子闭合系统的侧视图,其中鞋子闭合系统使用有头或带勾紧固件。

附图标记

11编织材料

12孔洞

13前端区域

14编织材料

15、16、18、22、23、24、37区域

17孔洞

19、20两端

21交叉图案

25压合带紧固件第二面的面积

26鞋带上的开口

27有头紧固件

28、29压合带紧固件

30、31编织材料鞋带

32单一前端紧固件

33单一编织材料鞋带

34鞋子上的开口

35位置点

36紧固件上的区域

38有头或带勾紧固件

39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鞋子闭合系统。在一实施例中,鞋子闭合系统大致包括至少一鞋带(在本文中又称编织材料或编织材料鞋带),以及可将至少一鞋带以不同长度附着在鞋子上的紧固件。至少一鞋带可穿过鞋子各侧边的一系列(至少两个)容置孔,其中这些容置孔大致位于鞋子的前端区域。此外,编织材料上设有紧固件第一面的一端可固定在鞋子上与紧固件第二面结合的位置,由此调整编织材料的长度。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带可为一扁平编织材料,而一紧固件的其中一面则可整合或应用于编织材料的平坦面,其中紧固件可为一压合带紧固件系统,且压合带紧固件系统的第二面可附着于鞋体。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带可为一扁平编织材料,且扁平编织材料为结合弹性纤维以提供弹性。在某些实施例中,紧固件可包括磁铁、卡扣或其他类型的有头紧固件或结合磁铁的有头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编织材料的两端均可设有压合带紧固件的第一面,且两个第一面可分别固定于附着在鞋子上的第二面。

由于编织材料可通过孔洞网络而拉紧或放松,然后以所需长度固定在鞋子上,所以本文所述的例示性系统可提供传统鞋带系统的可调整性。相较于使用压合带紧固件束带的传统鞋子(其大多仅具有一、二或三条横跨鞋口的束带),此一技术特征提供更大的可调整性及更大的固持面积。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子顶面可设有更多可供编织材料跨越的区域,使鞋子上的压力分布更加均匀。由于使用者不需分别固定每条束带,上述技术特征可提供更大的方便性。此外,由于编织材料的一端已直接固定在鞋子上,紧固时不需另行打结,上述技术特征在使用上更提供优于传统鞋带的方便性。本发明的实施例亦可具有比传统鞋带穿绕系统更多的功能,例如在鞋带穿绕区的前、后端均设置压合带紧固件。将紧固件设于上述位置时,用户可快速、轻易地调整各鞋带穿绕区,同时避免以传统鞋带在多处打结所导致的体积增大的问题。

本文所用的术语仅供描述特定实施例使用。该等术语绝非用于限定或缩小本发明的范围。此外,诸如「包含」、「包括」等词虽明示指定特征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其他一个或多种特征、构件、步骤…等亦同时存在。本说明书亦可能包括「于…中」此一用语,其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兼指「于…中」及「于…上」。此外,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或」字同时包括「及」与「或」的字义;亦即,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或」字可包括「及/或」。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的意义均与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一般所了解者相同。此外亦应了解,除非另有明确定义,否则各术语(诸如在一般字辞典中所定义者)的解读应与其在相关技艺及本说明书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方式解读。

本文探讨多种新颖且可将鞋子固定于脚部并可调整鞋子合脚度的鞋子闭合装置及闭合系统。为便于说明,在下文中提及许多特定细节以利读者彻底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了,这些特定细节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及其实施例,附图所示均为可实施的实施例但仅供例示使用。应知本发明还可以其他方式实施,或在结构上有所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根据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鞋子闭合系统的组成组件的顶视图。在某些实施例中,闭合系统包含至少一条由扁平编织材料11构成的鞋带。扁平编织材料11可穿过鞋子上的一系列孔洞12。孔洞12的形式可为孔眼、金属扣眼或设于鞋面材料中的类似孔洞。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子两侧中的每一侧可设有至少两个孔洞。在某些实施例中,编织材料11可以扁平材料制成,例如长条状编织物、长条状不织布或具有可挠性的长条状塑料聚合物。编织材料11的一端可固定于鞋子的前端区域13,且可进一步穿过这些孔洞。编织材料14的另一端可与压合带紧固件的第一面整合,且可固定于鞋子上的区域15,其中区域15与紧固件的第二面整合。依此构型,紧固件的第一面与第二面可视需要接合以调整至所需紧度。区域15用来表示编织材料14的一侧(下文将有进一步说明),详见图2。在某些实施例中,拉动编织材料14的一端即可带动整条编织材料14,进而沿着整个区域16将鞋子束紧。

此外,编织材料鞋带可具有不同长度(例如短、中、长)以适应不同的脚背尺寸。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带制成后可由使用者修剪成不同长度。例如,可提供较长且设有标示线的鞋带,倘若使用者所需长度较短,该等标示线可引导使用者于预定长度处修剪鞋带的一端。在某些实施例中,压合带紧固件黏合于编织材料,而非仅以缝纫方式附着于编织材料,因此可依上述方式沿着标示线所标示的预定长度修剪。

如图2所示,在区域15内的压合带紧固件附近可附加一个或多个孔洞17。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孔洞17附着于鞋子,而非直接设于鞋体。例如,一个或多个孔洞17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环圈或孔眼。一个或多个环圈或孔眼可以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及/或塑料。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孔洞17可具有一较大开口以配合压合带紧固件与编织材料鞋带的总厚度。例如,一较大的孔洞开口可容许编织材料鞋带自由穿过孔洞,使整个鞋带穿绕系统可以达到最大松弛度,以方便使用者穿、脱鞋。在某些实施例中,所有朝向鞋子前端区域13的孔洞(例如孔洞12)可小于一个或多个孔洞17,一方面使编织材料鞋带得以自由移动,一方面则可防止编织材料鞋带产生扭曲。在某些实施例中,编织材料的末段(亦即区域18)包括一可防止鞋带从一个或多个孔洞17中被完全拉出的组件,以免用户因必须将编织材料重新穿过一个或多个孔洞17而感到不便。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将区域15内的压合带紧固件分开(如图3所示)即可以单一动作轻易解开整个闭合装置。

在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压合带紧固件的第一面分别整合于编织材料鞋带的两端19及20中。在某些实施例中,编织材料鞋带可配置成交叉图案21,其中编织材料鞋带的两端19及20可分别固定于鞋子上的区域22及23。紧固件的第二面可分别整合于区域22及23中。图4所示的鞋带构型不仅使鞋子的整体闭合状态可以微调,更呈现实质类似于传统鞋带的外观。此种外观类似度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将本发明应用于童鞋时,上述鞋带构型可使孩童看似穿着「类似成人」的鞋款,但却不需如传统鞋带般必须花时间与力气打结。

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编织材料鞋带的末端可先在区域24处打结(例如打一个结),然后才将编织材料的两端19及20分别紧固于鞋子上的区域22及23。本发明所提供的鞋带穿绕系统可结合绳结(由此缩短鞋带),部分原因在于区域22及23中紧固件第二面的整体面积可因应不同数量的勾、环相互接合,从而产生紧固的效果。此构型将更接近传统鞋带的外观,使编织材料的固持效果更加稳固,并协助孩童练习传统绑鞋带过程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在图5所示构型中,与鞋子整合为一体的压合带紧固件第二面的面积25可具有较大面积,而非与鞋带上的压合带紧固件第一面同面积。在某些实施例中,此一构型可容许更大的放置误差,使编织材料鞋带可放置在不同位置,以利紧固件以更稳固的方式与鞋子连接。

图6表示另一种紧固法的构型。在某些实施例中,编织材料鞋带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26,而鞋子则进一步结合一系列有头紧固件27。在此种实施例中,编织材料鞋带可以不同长度附着在鞋子上。此构型的优点在于可使用更为耐用的有头紧固件。此外,亦可改用其他可将编织材料或束带附着在鞋子上并容许编织材料或束带调整长度的紧固技术,例如使用一系列对应于编织材料上多个开口且类似于图6所示的有头紧固件。有头紧固件27可以塑料、金属或其他适当材料制成,且可采用各种形状以便与编织材料鞋带上的开口26接合。

图7表示另一种紧固法的构型。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带穿绕构型可于鞋带穿绕区前端结合额外的压合带紧固件28及29。为提供图示说明,图7中的紧固件29已局部分开。在某些实施例中,紧固件的一面可与编织材料结合,另一面则与鞋面材料结合。使用传统鞋带时,当使用者用力拉紧整个鞋带穿绕区内的鞋带后,必须通过冗长的操作过程才能将鞋带松开。详言之,当使用者想要松开鞋带时,往往必须由后往前将每一段外露的松弛鞋带向上拉起,才能将鞋带的松弛部分从后端打结区传递至鞋尖。当使用者想要提高鞋带的整体紧度时,其操作过程也与此类似。但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者仅需将前侧紧固件28及29分别拆开,即可将鞋带穿绕区及鞋子的前端区域直接放松或束紧。

图7所示的鞋带穿绕构型具有许多优点。详言之,由于使用者不需由后往前将每一段外露的松弛鞋带向上拉起,拉紧及放松鞋带的速度与容易度都将有所提升。此外,由于使用者可更轻易、直接地操作前端的鞋带区,操作灵巧度及技术较差的使用者(例如孩童)也同样可以达到所需的鞋子合脚度与舒适度。另外,图7所示实施例让使用者可以更精确地调整鞋带的整体张力。详言之,此鞋带穿绕构型让使用者得以直接操作前端的鞋带区,而此区正是使用传统鞋带时、从后端打结区开始逐步调整合脚度的过程中最难调整的区域。例如,在松开传统鞋带的一般过程中,使用者会在靠近鞋子后端处拉出额外长度的鞋带,同时估计应拉出多少长度才能在前端鞋带区产生所需的松度。通过经验累积,使用者可能会发现:靠近后端的外露鞋带段落须按比例拉出较大长度,因为多余的长度将在鞋带朝前端越来越松的过程中被每一段外露鞋带吸收。随着使用者逐渐向前调整并拉起每一段外露鞋带,调整程序终将到达鞋带区前端,但使用者必须到这一刻才能得知当初从鞋带区最后端拉出的长度是否足够。

图7所示实施例则可克服传统鞋带穿绕构型的上述缺点,因为使用者在解开紧固件28及29后,可直接调整前端鞋带区,而且此一调整过程完全不涉及区域22及23中的后紧固件。图7所示的替选实施例可由两条独立的编织材料鞋带30及31构成,而非使用单一连续编织材料。此外,各编织材料鞋带30、31的两端可分别连接压合带紧固件。

图8表示另一种紧固法的构型。如图8所示,除了在区域15处使用单一后端紧固件外,另增设单一前端紧固件32。为提供图示说明,图8中的单一前端紧固件32已局部剥开并解除紧固。图8所示构型让使用者得以调整前端鞋带穿绕区的张力。相较于图1所示构型,图8的构型包括单一编织材料鞋带33,且编织材料两端分别包括压合带紧固件。

图9特别显示前端鞋带穿绕区中的压合带紧固件,其中一设有压合带紧固件的鞋带可穿过鞋子上的开口34,然后附着于鞋带上的位置点35。在某些实施例中,图9所示构型的建立方式是将一紧固件的两接合面分别附着于同一鞋带上的不同位置,而非将紧固件的其中一面附着于鞋体。将上述紧固件从位置点35拆开并重新附着于紧固件长度方向上的其他调整位置,即可调整对应鞋带在鞋子前端的张力。紧固件上的区域36中的紧固件则已拆开,因而露出压合带紧固件的某一面。

图10表示前端鞋带穿绕区中压合带紧固件的另一实施例。如图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鞋带的某一段落可穿过鞋子上的开口34,然后附着于鞋带上的区域37。在某些实施例中,调整区域37内的紧固件即可调整前端鞋带区的张力,且此一调整过程完全不涉及后端区域15中的鞋带张力。

在图11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使用一诸如有头或带勾紧固件38的双面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紧固件38可结合磁铁,以便一方面协助使用者对准紧固件,一方协助紧固件闭合,从而有助于产生所需的紧固效果。在某些实施例中,紧固件的一面与鞋面部分结合,而第二面则与鞋带(扁平编织材料)11的一端结合,使第二面可以滑动。例如,第二面可通过绳索39滑动。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面可做线性调整以调整鞋带的紧度。

从上述可知,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多种方式修改本发明而不悖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例如,上述系统及方法均可以多种方式加以更动、替代及变化。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可有多种替选实施例,且任一技术特征均可与另一技术特征相结合,无论该些特征是否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的特征,均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