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手术帽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333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手术帽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卫生材料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手术帽成型机。



背景技术:

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帽是一种医疗耗材,用于临床外科手术,防止头发的脱落和细菌的带入,其使用频率高且用量大,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帽一般由无纺布制成,其制造成本低,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帽为了节约储存空间通常为折叠放置,如图1所示,在使用时再展开,展开后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手术帽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盖5、帽围1和两个弹性帽箍4,顶盖5与帽围1的连接部为帽檐2,帽围1是由左右对称的前帽围和后帽围组成的环形带状,前帽围和后帽围前后两端的连接处为竖向接缝3,如图4至图11所示,帽檐2由分别与前帽围和后帽围对应的前帽檐11和后帽檐12组成,前帽檐11和后帽檐12为圆弧形,两个弹性帽箍4分别设置在前帽围和后帽围下边沿,两个弹性帽箍4中至少有一个内部设有弹性绳,手术帽处在自由状态时,预埋有弹性绳的弹性帽箍4为收缩状态,在使用时进行拉伸,套设在使用者头部,防止手术帽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常规的手术帽加工由人工与多种设备配合进行生产制造,具体包括如下工序:

1、如图4所示,先根据手术帽的尺寸下料,由人工将下好的布料平铺,在布料前后两边(或其中一边)沿布料横向铺设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绳,然后由人工对布料前后两边沿进行弯折将弹性绳包裹,并对弯折处由人工利用超声波焊接机进行粘合从而形成手术帽的弹性帽箍4。

2、如图5所示,由人工将经过工序1加工后的布料翻转使其竖直放置。

3、如图6和图7所示,弹性帽箍4位于布料的上下两端,将布料上部和下部(沿图5中的虚线位置)同时向前翻折,布料向前翻折的上下两部分别称作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关于布料的横向中线上下对称设置且尺寸相同,上翻折部6在翻折前的竖向宽度大于布料竖向宽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布料宽度的二分之一,如图6和图7所示,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翻折后的前部为水平设置的前平部,后部为竖向设置的后垂部,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的前平部上下贴合在一起组成的整体成为水平压合部8,未翻折的布料上与上翻折部6后垂部前后对应的部分和上翻折部6的后垂部贴合在一起组成的整体称作上折合部9,未翻折的布料上与下翻折部7后垂部前后对应的部分和下翻折部7的后垂部组成的整体称作下折合部10。

4、如图8所示,利用超声波焊接机分别在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上按照前帽檐11和后帽檐12的形状轨迹进行粘合,无纺布在超声波焊接头的作用下快速熔化相互粘连,将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的垂直部与未翻折的布料粘合在一起,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上的粘合轨迹即分别为对应的手术帽的前帽檐11和后帽檐12。

5、如图9所示,将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分别向后翻折,使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为水平状态,然后对整个布料进行熨烫压平定型,使上折合部9、下折合部10与水平压合部8在同一水平面内。

6、如图10所示,利用超声波焊接机在水平压合部8上加工出竖向接缝3,竖向接缝3将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的水平部粘合在一起,竖向接缝3位于前帽檐11的左右两端,竖向接缝3的后端与前帽檐11连接,竖向接缝3的前端延伸至弹性帽箍4上。

7、如图11所示,沿前帽檐11的外沿位置和竖向接缝3长度方向上的中线进行裁剪,将废料13分离,相邻的手术帽分开,裁剪结束后,完成对手术帽的制作,制作完成的手术帽处于折叠状态。

上述加工过程全程都需要人工参与,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手术帽成型机,实现手术帽制作的全程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全自动手术帽成型机,包括机架和在机架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手术帽帽围弹性绳预埋弯边装置、手术帽成型机布料平展装置、手术帽帽围成型装置、手术帽帽檐压机成型装置、手术帽成型机布料熨烫装置和手术帽成型切割装置;

手术帽帽围弹性绳预埋弯边装置包括支撑轴、弹性绳输送装置与压合成型装置,支撑轴两端分别通过第四轴承座与机架前后两端转动连接,弹性绳输送装置设置于机架后侧;弹性绳输送装置包括基座、托盘、第一立柱和张紧机构,托盘水平设置于基座上端面并与基座转动连接,基座上设有与托盘对应的第一驱动电机,托盘上端设有竖向设置的承托杆,第一立柱竖向设置于基座上端面的前部,第一立柱上设有第一传动辊、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V型槽轮,第一传动辊与第一立柱垂直并与第一立柱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辊位于托盘上方,且第一传动辊沿托盘径向延伸,第一支撑杆与第一立柱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一传动辊上方并与第一传动辊平行,第一立柱与第一支撑杆的中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设有第二V型槽轮和第三V型槽轮,第二V型槽轮和第三V型槽轮的轴线与第一支撑杆的轴线垂直,第二支撑杆固定设置于第一立柱的前侧并与第一立柱垂直,第二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杆下方,张紧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撑杆上,张紧机构包括“匚”形支架和设置于“匚”形支架内的夹板,“匚”形支架上下两端设有分别贯穿“匚”形支架上下两端面的穿线管,夹板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夹板和右夹板,右夹板与“匚”形支架内侧面固定连接,左夹板和右夹板通过第一调节螺栓连接,第一调节螺栓的螺杆贯穿左夹板并与右夹板通过螺纹连接,左夹板与第一调节螺栓的螺杆滑动连接,第一调节螺栓的螺杆上套设有第一压力弹簧,第一压力弹簧位于左夹板左侧,且第一压力弹簧位于左夹板与第一调节螺栓的头部之间,第一压力弹簧的直径小于第一调节螺栓头部的直径,穿线管在横向方向上位于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且穿线管位于第三V型槽轮下方,第一V型槽轮与第一立柱转动连接,第一V型槽轮的轴线与支撑轴的轴线平行,第一V型槽轮位于张紧机构下方并与穿线管对应;压合成型装置包括第一超声波焊接头和两端均与机架前后两端连接且相互平行的第二传动辊、第三传动辊、第四传动辊、第五传动辊、第六传动辊与第七传动辊,第二传动辊与支撑轴平行,第二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两端分别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辊位于第二传动辊的右上方,第四传动辊两端与机架固定连接,第四传动辊上端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折边器,折边器包括竖向设置的挡板和与挡板上端面固定连接的楔形遮板,两个折边器的挡板在沿第四传动辊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小于加工布料的宽度,楔形遮板由左至右逐渐向两个折边器的中间位置延伸,机架前后两端均设有调节支座, 第五传动辊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设置在调节支座上,第五传动辊位于第四传动辊右上方,第五传动辊上设有与折边器一一对应的压轮,压轮固定套设于第五传动辊上,第一超声波焊接头对应设于压轮下方并与压轮适配,第六传动辊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设置于调节支座上, 第六传动辊位于第五传动辊右方,第七传动辊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座与调节支座转动连接,且第七传动辊位于第六传动辊正下方并与第六传动辊适配,调节支座上设有贯穿调节支座前后端面的左长孔和右长孔, 第一轴承座设置于左长孔内并在竖直方向上与调节支座滑动连接, 调节支座上设有与调节支座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栓和第三调节螺栓, 第二调节螺栓下端位于左长孔内并与第一轴承座上端面抵接, 第一轴承座与左长孔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位于右长孔内, 第二轴承座在竖直方向上与调节支座滑动连接, 第三轴承座固定设于第二轴承座下方,且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第三调节螺栓下端位于右长孔内并与第二轴承座上端面抵接;机架上设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五传动辊和第六传动辊由第三驱动电机驱动;

手术帽成型机布料平展装置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且两端均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第八传动辊、第九传动辊、第十传动辊和第十一传动辊,第八传动辊和第九传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辊水平设置,第九传动辊前高后低倾斜设置,且第九传动辊后端的竖向高度与第八传动辊后端的竖向高度相同,第九传动辊轴线所在的竖向平面与第八传动辊轴线所在的竖向平面平行,第十传动辊和第十一传动辊均竖向设置,第十传动辊位于机架的前部,第十一传动辊位于机架的后部;

手术帽帽围成型装置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预弯折机构和帽围弯折成型机构,预弯折机构包括套管、第二立柱和第三支撑杆,套管竖向固定于机架上,第二立柱竖向设置,第二立柱下部位于套管内并与套管转动连接,第二立柱上部套设有支撑盘,支撑盘通过螺纹与第二立柱转动连接,套管前侧管壁上设有上端开口的限位槽,支撑盘前部下端面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限位杆,限位杆下部位于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三支撑杆水平设置,第三支撑杆的后端与支撑盘前端面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杆前端设有与第三支撑杆垂直的托板,托板上下两端对称设有第四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的自由端向托板外侧延伸,且第四支撑杆向托板后侧倾斜设置,托板位于第十一传动辊的前方,托板位于第十一传动辊的前方;帽围弯折成型机构包括前压合部和与前压合部适配的后压合部,前压合部包括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和隔板,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竖向设置,且第三立柱位于第四立柱左侧,隔板水平设置,隔板前部与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上端连接,隔板上方和下方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L”形折板,“L”形折板的水平部与隔板平行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L”形折板水平部后部的左端面由后向前逐渐向“L”形折板水平部右端收缩,“L”形折板水平部的前部与第四立柱连接,“L”形折板的竖直部位于“L”形折板水平部的后端并向隔板外部延伸,隔板上下方的“L”形折板竖直部的后端面与隔板的后端面组成前压合面,前压合面为竖直平面,后压合部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五立柱和压板,压板固定设于第五立柱上端,压板前端面与前压合面平行且适配,压板前端面与前压合面之间存在间隙,且压板前端面与前压合面之间的间隙位于托板后侧;

手术帽帽檐压机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压辊、第二超声波焊接头、第三超声波焊接头、第十二传动辊和第十三传动辊,第二超声波焊接头和第三超声波焊接头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第二超声波焊接头和第三超声波焊接头上下对称设置,且第二超声波焊接头和第三超声波焊接头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并构成横向的槽,第一压辊竖向设置于第二超声波焊接头后方,且第一压辊两端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压辊柱面上设有第一凸楞和第二凸楞,第一凸楞和第二凸楞分别与第二超声波焊接头和第三超声波焊接头适配,第一凸楞绕第一压辊一周并首尾相连,第一凸楞的首尾连接处为第一凸楞在竖直方向上的最低点,第一压辊柱面沿与其轴线平行并经过第一凸楞竖直方向最低点的直线展开成平面后,第一凸楞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第一凸楞与手术帽的前帽檐对应,第一凸楞和第二凸楞结构相同并沿第一压辊的腰线上下对称设置,第十二传动辊和第十三传动辊位于第二超声波焊接头右侧,第十二传动辊和第十三传动辊竖向设置且两端均与机架转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辊和第十三传动辊之间有间隙,第十三传动辊位于第十二传动辊前方,第十三传动辊圆周面的腰部设有绕其一周的第一环形凹槽;

手术帽成型机布料熨烫装置包括弯折器、抹平器、第十四传动辊、第十五传动辊、第十六传动辊、第十七传动辊、第十八传动辊、第十九传动辊和喷气管,弯折器包括第六立柱、上摆臂和下摆臂,上摆臂和下摆臂后端与第六立柱转动连接, 上摆臂后端位于下摆臂后端的上方, 上摆臂前低后高倾斜设置, 上摆臂前端面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贯穿上摆臂的卡槽,下摆臂上套设有与下摆臂滑动连接的滑套和第三复位弹簧, 第三复位弹簧一端与下摆臂后端连接,另一端与滑套后端连接, 滑套与下摆臂前端之间设有两个套设在下摆臂上并与下摆臂螺纹连接的第三调节螺母, 上摆臂中部与滑套转动连接;抹平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抹平板和下抹平板,上抹平板和下抹平板后端与机架后端内侧面固定连接,上抹平板右端和下抹平板右端之间设有水平间隙,上抹平板和下抹平板左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二者右端之间的距离,第十四传动辊和第十五传动辊水平设置且后端与机架后端内侧面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辊和第十五传动辊平行且上下对称设置,第十四传动辊和第十五传动辊之间设有水平间隙;第十六传动辊和第十七传动辊水平设置且前端与机架前端内侧面转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辊和第十七传动辊平行且上下对称设置,第十六传动辊和第十七传动辊之间设有水平间隙,第十六传动辊后端与抹平器前端之间的前后距离小于加工布料在加工之前的宽度的四分之一,第十六传动辊后端与第十四传动辊前端之间的前后距离小于加工布料在加工之前的宽度的四分之一;喷气管水平设置,喷气管位于第十五传动辊和第十七传动辊的右下方,喷气管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喷气管的长度大于加工布料的宽度,喷气管两端设有密封螺栓,密封螺栓与喷气管同轴设置并与喷气管内侧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喷气管上端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多个出气孔,喷气管中部下端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喷气管和进气管由硬质材料制成;第十八传动辊和第十九传动辊平行且上下对称设置,第十八传动辊和第十九传动辊位于喷气管右上方,第十八传动辊和第十九传动辊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机架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辊和第十九传动辊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橡胶层,且第十八传动辊和第十九传动辊上的第一橡胶层相切, 第十八传动辊由设置在机架上的第四驱动电机驱动;

手术帽成型切割装置包括第四超声波焊接头、第二十传动辊、第二十一传动辊、第二十二传动辊、第二十三传动辊、第二十四传动辊、切割平台和废料牵引机构,第二十传动辊两端与机架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二十传动辊的圆周面上设有沿第二十传动辊轴向延伸的第三凸楞,第三凸楞的长度与手术帽竖向接缝的高度相同,第二十传动辊每旋转一周加工布料运动一个手术帽长度的距离,当加工布料经过第二十传动辊时,第三凸楞与手术帽的竖向接缝对应,第四超声波焊接头位于第二十传动辊下方并与第三凸楞适配,第二十传动辊由第五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十一传动辊水平设置,第二十一传动辊位于第二十传动辊右侧且其两端与机架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二十一传动辊圆柱面上设有分别第一凸楞和第三凸楞适配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第一切刀绕第二十一传动辊一周并首尾相连,第一切刀的首尾连接处为第一切刀最前端的点,第二十一传动辊的柱面沿与其轴线平行并经过第一切刀最前端点的直线展开成平面后,第一切刀为向后凸起的弧形,且第一切刀的形状与手术帽的前帽檐对应,第二切刀沿第二十一传动辊的轴线延伸,第二切刀的后端与第一切刀的最前端点连接,第二十一传动辊每旋转一周加工布料对应的运动一个手术帽长度的距离,当加工布料经过第二十一传动辊时,第二切刀与手术帽的竖向接缝对应,第二十一传动辊设置于切割平台上方,且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与切割平台适配,第二十一传动辊由第六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十二传动辊、第二十三传动辊和第二十四传动辊相互平行且第二十二传动辊、第二十三传动辊和第二十四传动辊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十二传动辊位于第二十一传动辊右侧,第二十二传动辊、第二十三传动辊和第二十四传动辊的柱面上均绕设有多个第二环形凹槽,第二十二传动辊和第二十四传动辊两端分别与机架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辊后端与机架后端内侧面转动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辊的后部与第二十三传动辊之间设有第一环形弹簧,第一环形弹簧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二十二传动辊与第二十三传动辊上并位于第二十二传动辊与第二十三传动辊的第二环形凹槽内,第二十二传动辊的前部与第二十四传动辊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弹簧,第二环形弹簧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二十二传动辊的前部与第二十四传动辊上并位于第二十二传动辊和第二十四传动辊的第二环形凹槽内,第二十二传动辊、第二十三传动辊和第二十四传动辊位于切割平台上方,且第一环形弹簧和第二环形弹簧下端面与切割平台上端面抵接,第二十二传动辊由第七驱动电机驱动;废料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支架、第二十五传动辊和第二十六传动辊,牵引支架固定设于机架后端,第二十五传动辊和第二十六传动辊平行且分别转动设置于牵引支架上,第二十五传动辊和第二十六传动辊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第二橡胶层,且第二十五传动辊和第二十六传动辊上的第二橡胶层相切,第二十六传动辊由第八驱动电机驱动。

所述托盘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转轴与基座连接,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基座上设有与第一驱动电机对应的第一减速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与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一传动齿轮连接;所述承托杆位于托盘的中心位置;所述支撑轴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支撑轴一端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二传动齿轮连接;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为弧形曲面板,左夹板和右夹板分别向两者相向的内侧突起,左夹板和右夹板的曲率相同;所述压轮的柱面上设有沿压轮周向均匀分布的凸起;第五传动辊和第六传动辊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与第三驱动电机驱动连接。

所述第八传动辊与支撑轴平行;且第八传动辊位于机架的下部;所述第九传动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所述第十传动辊和第十一传动辊的外侧面均设有防滑纹。

所述第二立柱与套管同轴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的轴线位于竖直平面内;所述第四支撑杆位于托板的左端;所述第二立柱上端设有手柄;所述第三立柱上端设有第一螺柱,第一螺柱贯穿隔板,第一螺柱上设有两个第一调节螺母,隔板位于两个第一调节螺母之间;第四立柱上端设有第二螺柱,第二螺柱贯穿“L”形折板水平部和隔板,第二螺柱上设有两个第二调节螺母,“L”形折板水平部和隔板均位于两个第二调节螺母之间,且“L”形折板水平部与隔板之间设有套设在第二螺柱上的垫片,所述压板与托板平行。

所述卡槽沿上摆臂轴向方向上的深度大于加工布料宽度的四分之一;所述第十四传动辊和第十五传动辊之间的水平间隙与上抹平板右端和下抹平板之间的水平间隙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十六传动辊和第十七传动辊之间的水平间隙与第十四传动辊和第十五传动辊之间的水平间隙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出气孔沿喷气管轴向均匀分布,所述喷气管和进气管由钢管制成;

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为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在第二十二传动辊、第二十三传动辊和第二十四传动辊的轴向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环形弹簧的数量为两条;所述第二十六传动辊上设有第五传动齿轮,第八驱动电机通过第五传动链条与第五传动齿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在手术帽加工的过程中全程无需人工参与,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手术帽帽围弹性绳预埋弯边装置可完成对弹性帽箍的加工;通过手术帽成型机布料平展装置可将布料由水平状态转换成竖直状态;通过手术帽帽围成型装置可完成对帽檐的加工;通过手术帽成型机布料熨烫装置完成上折合部和下折合部由竖向向水平方向的翻折,同时对整个布料进行熨烫压平定型;通过手术帽成型切割装置可去除多余的废料,同时完成相邻手术帽之间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手术帽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手术帽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俯视图;

图4为手术帽制作过程中工序1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手术帽制作过程中工序2上翻折部和下翻折部翻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手术帽制作过程中工序2上翻折部和下翻折部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左视图;

图8为手术帽制作过程中工序3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手术帽制作过程中工序4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手术帽制作过程中工序5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手术帽制作过程中工序6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绳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张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压合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折边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压合成型装置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手术帽成型机布料平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B-B向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手术帽成型机布料平展装置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预弯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帽围弯折成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D-D向剖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手术帽帽围成型装置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手术帽帽檐压机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左视图;

图28为图27中C-C向剖视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手术帽成型机布料熨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中E-E向剖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中弯折器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十传动辊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十一传动辊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十二传动辊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中废料牵引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图36俯视图。

见图中: 帽围1、帽檐2、竖向接缝3、弹性帽箍4、顶盖5、上翻折部6、下翻折部7、水平压合部8、上折合部9、下折合部10、前帽檐11、后帽檐12、废料13、机架14、支撑轴15、第四轴承座16、基座17、托盘18、第一立柱19、第一驱动电机20、承托杆21、第一传动辊22、第一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4、第一V型槽轮25、第二V型槽轮26、第三V型槽轮27、“匚”形支架28、穿线管29、左夹板30、右夹板31、第一调节螺栓32、第一压力弹簧33、第一超声波焊接头34、第二传动辊35、第三传动辊36、第四传动辊37、第五传动辊38、第六传动辊39、第七传动辊40、折边器41、挡板42、楔形遮板43、调节支座44、第一轴承座45、压轮46、第二轴承座47、第三轴承座48、左长孔49、右长孔50、第二调节螺栓51、第三调节螺栓52、第一复位弹簧53、第二复位弹簧54、第三驱动电机55、第八传动辊56、第九传动辊57、第十传动辊58、第十一传动辊59、套管60、第二立柱61、第三支撑杆62、支撑盘63、限位槽64、限位杆65、托板66、第四支撑杆67、第三立柱68、第四立柱69、隔板70、“L”形折板71、水平部72、竖直部73、第五立柱74、压板75、第一压辊76、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第三超声波焊接头78、第十二传动辊79、第十三传动辊80、第一凸楞81、第二凸楞82、第十四传动辊83、第十五传动辊84、第十六传动辊85、第十七传动辊86、第十八传动辊87、第十九传动辊88、喷气管89、第六立柱90、上摆臂91、下摆臂92、卡槽93、滑套94、第三复位弹簧95、第三调节螺母96、上抹平板97、下抹平板98、密封螺栓99、出气孔100、进气管101、第一橡胶层102、第四驱动电机103、第四超声波焊接头104、第二十传动辊105、第二十一传动辊106、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第二十三传动辊108、第二十四传动辊109、切割平台110、第三凸楞111、第五驱动电机112、第一切刀113、第二切刀114、第六驱动电机115、第一环形弹簧117、第二环形弹簧118、第七驱动电机119、牵引支架120、第二十五传动辊121、和第二十六传动辊122、第二橡胶层123、第八驱动电机124、第一转轴125、第一传动齿轮126、第一减速机127、第一链条128、第二驱动电机129、第二传动齿轮130、第三传动齿轮133、第四传动齿轮134、防滑纹136、手柄137、第一螺柱138、第一调节螺母139、第二螺柱140、第二调节螺母141、垫片142、第五传动齿轮143、第五传动链条144、弹性绳145、加工布料146、第一环形凹槽14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全自动手术帽成型机,包括机架14和在机架14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手术帽帽围弹性绳预埋弯边装置、手术帽成型机布料平展装置、手术帽帽围成型装置、手术帽帽檐压机成型装置、手术帽成型机布料熨烫装置和手术帽成型切割装置,机架14为本领域常用的安装载体,可将本装置的各个机构安装在机架14上,由于其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本申请中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手术帽帽围弹性绳预埋弯边装置包括支撑轴15、弹性绳输送装置与压合成型装置,支撑轴15两端分别通过第四轴承座16与机架14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支撑轴15由第二驱动电机129驱动,支撑轴15一端设有第二传动齿轮130,第二驱动电机129的转轴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二传动齿轮130连接,在进行手术帽加工时,将成卷的加工布料146套设在支撑轴15上,加工布料146为无纺布,常用的成卷加工布料146中心位置设有套筒,加工布料146缠绕在套筒上,使用时将支撑轴15穿过套筒,并通过在支撑轴15与套筒之间塞设楔形木块或其他方式将支撑轴15与套筒固定,然后通过第四轴承座16将支撑轴15安装在机架14上,也可以用剖分式轴瓦代替第四轴承座16,剖分式轴瓦分为上下两部分,便于支撑轴15的安装,在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29后,第二驱动电机129通过第二链条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30转动,支撑轴15带动成卷的加工布料146转动,实现自动送料。

如图12至图14所示,弹性绳输送装置设置于机架14后侧;弹性绳输送装置包括基座17、托盘18、第一立柱19和张紧机构,基座17与机架14固定连接,托盘18水平设置于基座17上端面并与基座17转动连接,基座17上设有与托盘18对应的第一驱动电机20,托盘18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转轴125与基座17连接,第一转轴125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126,基座17上设有与第一驱动电机20对应的第一减速机127,第一驱动电机20的转轴与第一减速机127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第一减速机127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链条128与第一传动齿轮126连接,第一驱动电机20启动后依次通过第一减速机127、第一链条128、第一传动齿轮126和第一转轴125带动托盘18转动。托盘18上端设有竖向设置的承托杆21,承托杆21位于托盘18的中心位置,承托杆21随托盘18同轴转动,第一立柱19竖向设置于基座17上端面的前部,第一立柱19上设有第一传动辊22、第一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4和第一V型槽轮25,第一传动辊22与第一立柱19垂直并与第一立柱19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辊22位于托盘18上方,且第一传动辊22沿托盘18径向延伸,第一传动辊22的自由端位于承托杆21正上方,第一支撑杆23与第一立柱19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杆23位于第一传动辊22上方并与第一传动辊22平行,第一立柱19与第一支撑杆23的中部连接,第一支撑杆23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设有第二V型槽轮26和第三V型槽轮27,第二V型槽轮26和第三V型槽轮27的轴线与第一支撑杆23的轴线垂直,第二V型槽轮26和第三V型槽轮27均位于第一支撑杆23的左侧,第二支撑杆24固定设置于第一立柱19的前侧并与第一立柱19垂直,第二支撑杆24位于第一支撑杆23下方并与第一支撑杆23平行,张紧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撑杆24上,张紧机构包括“匚”形支架28和设置于“匚”形支架28内的夹板,“匚”形支架28上下两端设有分别贯穿“匚”形支架28上下两端面的穿线管29,穿线管29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对应设置,夹板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夹板30和右夹板31,左夹板30和右夹板31为弧形曲面板,左夹板30和右夹板31分别向两者的中间方向突起,两者的中间部分紧靠,两者的上下两部分均相互远离,近似“X”形,左夹板30和右夹板31的曲率相同,右夹板31与“匚”形支架28内侧面固定连接,左夹板30和右夹板31通过第一调节螺栓32连接,右夹板31上设有螺纹孔,第一调节螺栓32的螺杆贯穿左夹板30并与右夹板31通过螺纹连接,左夹板30与第一调节螺栓32的螺杆滑动连接,第一调节螺栓32的螺杆上套设有第一压力弹簧33,第一压力弹簧33位于左夹板30左侧,且第一压力弹簧33位于左夹板30与第一调节螺栓32的头部之间,第一压力弹簧33的外径小于第一调节螺栓32头部的直径,穿线管29在横向方向上位于左夹板30和右夹板31之间,且穿线管29位于第三V型槽轮27下方,第一V型槽轮25与第一立柱19转动连接,第一V型槽轮25的轴线与支撑轴15的轴线平行,第一V型槽轮25位于张紧机构下方并与穿线管29的位置对应;弹性绳145绕设在承托杆21上, 弹性绳145的自由端依次经过第一传动辊22、第三V型槽轮27、第二V型槽轮26、张紧机构和第一V型槽轮25,第一传动辊22、第三V型槽轮27、第二V型槽轮26和第一V型槽轮25主要起导向作用,第一驱动电机20带动托盘18转动时,在第一传动辊22的阻挡下,弹性绳145从承托杆21上一圈圈脱落,弹性绳145位于第三V型槽轮27、第二V型槽轮26和第一V型槽轮25的槽体内,可防止弹性绳145跑偏,弹性绳145在经过张紧机构时穿过“匚”形支架28上下两端的穿线管29并位于左夹板30与右夹板31之间,穿线管29主要对弹性绳145起到定位作用,当弹性绳145穿过“匚”形支架28上下两端的穿线管29时一定会穿过左夹板30与右夹板31之间,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栓32可以调节第一压力弹簧33的压紧力,左夹板30与右夹板31对弹性绳145有一定的夹紧力,使弹性绳145的自由端被拉动的时候,穿过左夹板30与右夹板31之间的弹性绳145均处于拉伸状态。

如图12、图15至18所示,压合成型装置包括第一超声波焊接头34和两端均与机架14前后两端连接且相互平行的第二传动辊35、第三传动辊36、第四传动辊37、第五传动辊38、第六传动辊39与第七传动辊40,第二传动辊35与支撑轴15平行,第二传动辊35和第三传动辊36两端分别与机架14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辊36位于第二传动辊35的右上方,第四传动辊37两端与机架14固定连接,第四传动辊37上端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折边器41,折边器包括竖向设置的挡板42和与挡板42上端面固定连接的楔形遮板43,两个折边器41的挡板42在沿第四传动辊37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小于加工布料146的宽度,楔形遮板43水平设置,楔形遮板43由左至右逐渐向两个折边器41的中间位置延伸,楔形遮板43下端面与第四传动辊37之间存在间隙,机架14前后两端均设有调节支座44, 第五传动辊38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45转动设置在调节支座44上,第五传动辊38位于第四传动辊37右上方,第五传动辊38上设有与折边器41一一对应的压轮46,压轮46固定套设于第五传动辊38上,第一超声波焊接头34对应设于压轮46下方并与压轮46适配,第六传动辊39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座47转动设置于调节支座44上, 第六传动辊39位于第五传动辊38右方,第七传动辊40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座48与调节支座44转动连接,且第七传动辊40位于第六传动辊39正下方并与第六传动辊39适配,调节支座44上设有贯穿调节支座44前后端面的左长孔49和右长孔50, 第一轴承座45设置于左长孔49内并在竖直方向上与调节支座44滑动连接, 调节支座44上设有与调节支座44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栓51和第三调节螺栓52, 第二调节螺栓51下端位于左长孔49内并与第一轴承座45上端面抵接, 第一轴承座45与左长孔49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53, 当旋转第二调节螺栓51向下运动时,第二调节螺栓51带动第一轴承座45向下运动,当旋转第二调节螺栓51向上运动时,第一复位弹簧53带动第一轴承座45向上运动,通过第一轴承座45的上下运动带动第五传动辊38上下运动,从而调节压轮46与第一超声波焊接头34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厚度加工布料146的粘合要求;第二轴承座47和第三轴承座48位于右长孔50内, 第二轴承座47在竖直方向上与调节支座44滑动连接, 第三轴承座48固定设于第二轴承座47下方,且第二轴承座47和第三轴承座48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4, 第三调节螺栓52下端位于右长孔50内并与第二轴承座47上端面抵接,当旋转第三调节螺栓52向下运动时,第三调节螺栓52带动第二轴承座47向下运动,当旋转第三调节螺栓52向上运动时,第二复位弹簧54带动第二轴承座47向下运动,从而调节第六传动辊39与第七传动辊40之间的间隙;机架14上设有第三驱动电机55,第五传动辊38和第六传动辊39由第三驱动电机55驱动,第五传动辊38和第六传动辊39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三传动齿轮133和第四传动齿轮134,第三传动齿轮133和第四传动齿轮134通过第三链条与第三驱动电机55驱动连接,第三驱动电机55启动后同时带动第五传动辊38和第六传动辊39转动;

如图18所示,支撑轴15上的加工布料146依次经过第二传动辊35上端面、第三传动辊36下端面和第四传动辊37的上端面,第二传动辊35主要起承托作用,第三传动辊36主要起导向作用,加工布料146经过两个折边器41之间,由于两个折边器41的挡板42在沿第四传动辊37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小于加工布料146的宽度,如图17所示,加工布料146前后两边沿向上翻折,将弹性绳145放置于加工布料146后端上侧面,加工布料146翻折后将弹性绳145包住,加工布料146运动至第五传动辊38与第一超声波焊接头34之间时,在压轮46与第一超声波焊接头34的作用下分别对加工布料146前后两端的翻折部进行热熔,使加工布料146翻折起来的部分与加工布料146本体进行粘合,同时将弹性绳145也与加工布料146本体粘合在一起,压轮46的柱面上设有沿压轮46周向均匀分布的凸起,使加工布料146翻折起来的部分与加工布料146本体粘合的更牢固,加工布料146翻折起来的部分粘合完毕后对应的形成手术帽的弹性帽箍4;当加工布料146经过第六传动辊39与第七传动辊40之间时,通过调节第六传动辊39与第七传动辊40之间的间隙使加工布料146被夹紧,随着第六传动辊39的转动带动加工布料146和弹性绳145向右运动,手术帽帽围弹性绳预埋弯边装置的工作过程与手术帽加工工序的工序1对应。

如图12、图19至21所示,手术帽成型机布料平展装置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且两端均与机架14转动连接的第八传动辊56、第九传动辊57、第十传动辊58和第十一传动辊59,第八传动辊56和第九传动辊57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4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辊56水平设置,第九传动辊57前高后低倾斜设置,且第九传动辊57后端的竖向高度与第八传动辊56后端的竖向高度相同,第九传动辊57轴线所在的竖向平面与第八传动辊56轴线所在的竖向平面平行,第十传动辊58和第十一传动辊59均竖向设置,第十传动辊58位于机架14的前部,第十一传动辊59位于机架14的后部,使加工布料146在第十传动辊58和第十一传动辊59之间为前后运动,提高了机架14的空间利用率;第八传动辊56与支撑轴15平行,使加工布料146为水平运动,便于弹性帽箍4的加工;第八传动辊56位于机架14的下部,使加工布料146可以从机架14内部穿过,降低了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外部环境造成的干扰;第九传动辊5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第十传动辊58和第十一传动辊59的外侧面均设有防滑纹136,提高了与加工布料146的摩擦力,防止加工布料146竖向滑落。

如图21所示,加工布料146依次经过第八传动辊56下侧面、第九传动辊57上侧面、第十传动辊58前侧面和第十一传动辊59的后侧面,使加工布料146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 手术帽成型机布料平展装置的工作过程与手术帽加工的工序2对应。

如图12和图22所示,手术帽帽围成型装置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机架14上的预弯折机构和帽围弯折成型机构,预弯折机构包括套管60、第二立柱61和第三支撑杆62,套管60竖向固定于机架14上,第二立柱61竖向设置,第二立柱61下部位于套管60内并与套管60转动连接,第二立柱61上部套设有支撑盘63,支撑盘63通过螺纹与第二立柱61转动连接,套管60前侧管壁上设有上端开口的限位槽64,支撑盘63前部下端面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限位杆65,限位杆65下部位于限位槽64内并与限位槽64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三支撑杆62水平设置,第三支撑杆62的后端与支撑盘63前端面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杆62前端设有与第三支撑杆62垂直的托板66,托板66位于第十一传动辊59的前方,托板66上下两端对称设有第四支撑杆67,第四支撑杆67的自由端向托板66外侧延伸,托板66上下两端的第四支撑杆67分别向托板66的上方和下方延伸,且第四支撑杆67向托板66后侧倾斜设置,第二立柱61与套管60同轴设置;两个第四支撑杆67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四支撑杆67与托板66配合为加工布料146提供一个在竖向平面内的支撑;第四支撑杆67位于托板66的左端;第二立柱61上端设有手柄137,通过手柄137方便第二立柱61的转动;

由于限位杆65下部位于限位槽64内并与限位槽64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支撑盘63不能绕其轴线转动,旋转第二立柱61,支撑盘63与第二立柱61发生相对转动,支撑盘63通过螺纹与第二立柱61转动连接,第二立柱61转动的过程中,支撑盘63沿第二立柱61竖向运动,从而调整托板66的竖向高度,以适应加工布料146的竖向高度。

如图12、图23和图24所示,帽围弯折成型机构包括前压合部和与前压合部适配的后压合部,前压合部包括第三立柱68、第四立柱69和隔板70,第三立柱68和第四立柱69竖向设置,且第三立柱68位于第四立柱69左侧,隔板70水平设置,隔板70前部与第三立柱68和第四立柱69上端连接,隔板70上方和下方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L”形折板71,“L”形折板71的水平部72与隔板70平行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L”形折板71的水平部72后部的左端面由后向前逐渐向“L”形折板71水平部72右端收缩,有利于加工布料146的上部和下部向前翻折,“L”形折板71的水平部72的前部与第四立柱69连接,“L”形折板71的竖直部73位于“L”形折板71水平部72的后端并向隔板70外部延伸,隔板70上下方的“L”形折板71竖直部73的后端面与隔板70的后端面组成前压合面,前压合面为竖直平面,后压合部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五立柱74和压板75,压板75固定设于第五立柱74上端,压板75前端面与前压合面平行且适配,压板75前端面与前压合面之间存在间隙,且压板75前端面与前压合面之间的间隙位于托板66后侧,使加工布料146的上部和下部更容易向前翻折,第三立柱68上端设有第一螺柱138,第一螺柱138贯穿隔板70,第一螺柱138上设有两个第一调节螺母139,隔板70位于两个第一调节螺母139之间,通过转动两个第一调节螺母139可以调节隔板70左端的竖向高度;第四立柱69上端设有第二螺柱140,第二螺柱140贯穿“L”形折板71水平部72和隔板70,第二螺柱140上设有两个第二调节螺母141,“L”形折板71水平部72和隔板70均位于两个第二调节螺母141之间,通过旋转两个第二调节螺母141可以调节隔板70右端和“L”形折板71的竖向高度,且“L”形折板71水平部72与隔板70之间设有套设在第二螺柱140上的垫片142,压板75与托板66平行,使加工布料146受力均匀。

如图22至图25所示,加工布料146经过托板66前侧面,加工布料146的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在第四支撑杆67的作用先向后翻折,使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与加工布料146本体产生明显的分界,在前压合部与后压合部的配合作用下, 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在向帽围弯折成型机构的运动过程中向前翻折,上翻折部6在位于隔板70 上方的“L”形折板71的作用下被压折成前平部与后垂部,下翻折部7在位于隔板70 下方的“L”形折板71的作用下被压折成前平部与后垂部, 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的前平部分别位于隔板70与上下两个“L”形折板71的水平部72之间的间隙内, 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的后垂部与加工布料146本体分别组成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位于前压合面与压板75前端面之间的间隙内,且前压合面与压板75前端面对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产生较强的压紧力,防止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在前进的过程中变形, 上翻折部6和下翻折部7的前平部在穿过帽围弯折成型机构之后上下贴合在一起,形成水平压合部8,手术帽帽围成型装置的工作过程与手术帽加工的工序3对应。

如图12和图26至图28所示,手术帽帽檐压机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压辊76、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第三超声波焊接头78、第十二传动辊79和第十三传动辊80,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和第三超声波焊接头78固定设置于机架14上,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和第三超声波焊接头78上下对称设置,且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和第三超声波焊接头78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并构成横向的槽,第一压辊76竖向设置于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后方,且第一压辊76两端与机架14转动连接,第一压辊76柱面上设有第一凸楞81和第二凸楞82,第一凸楞81和第二凸楞82分别与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和第三超声波焊接头78适配,第一凸楞81绕第一压辊76一周并首尾相连,第一凸楞81的首尾连接处为第一凸楞81在竖直方向上的最低点,第一压辊76的圆柱面沿与其轴线平行并经过第一凸楞81竖直方向最低点的直线展开成平面后,第一凸楞81为向上凸起的弧形,展开后的第一凸楞81与手术帽的前帽檐11对应,第一凸楞81和第二凸楞82结构相同并沿第一压辊76的水平腰线上下对称设置,第一凸楞81的首尾连接点与第二凸楞82的首尾连接点之间存在一定间隙,第十二传动辊79和第十三传动辊80位于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右侧,第十二传动辊79和第十三传动辊80竖向设置且两端均与机架14转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辊79和第十三传动辊80之间有间隙,第十三传动辊80位于第十二传动辊79前方,第十三传动辊80圆周面的腰部设有绕其一周的第一环形凹槽147;

加工布料146经过手术帽帽檐压机成型装置时,水平压合部8从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和第三超声波焊接头78之间穿过,上折合部9从第一凸楞81与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之间穿过,通过第一凸楞81与第二超声波焊接头77的配合将上折合部9进行粘合,上折合部9上粘合的轨迹与前帽檐11对应;下折合部10从第二凸楞82与第三超声波焊接头78之间穿过,通过第二凸楞82与第三超声波焊接头78的配合将下折合部10进行粘合,下折合部10上粘合的轨迹与后帽檐12对应,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经粘合之后进入第十二传动辊79和第十三传动辊80之间的间隙内进行挤压,增强粘合效果,水平压合部8从第一环形凹槽147穿过,手术帽帽檐压机成型装置的工作过程与手术帽加工工序4对应。

如图12和图29至32所示,手术帽成型机布料熨烫装置包括弯折器、抹平器、第十四传动辊83、第十五传动辊84、第十六传动辊85、第十七传动辊86、第十八传动辊87、第十九传动辊88和喷气管89,弯折器包括第六立柱90、上摆臂91和下摆臂92,上摆臂91的后端和下摆臂92后端与第六立柱90转动连接, 上摆臂91后端位于下摆臂92后端的上方, 上摆臂91前低后高倾斜设置, 上摆臂91前端面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贯穿上摆臂91的卡槽93,下摆臂92上套设有与下摆臂92滑动连接的滑套94和第三复位弹簧95, 第三复位弹簧95一端与下摆臂92后端连接,另一端与滑套94后端连接, 滑套94与下摆臂92前端之间设有两个套设在下摆臂92上并与下摆臂92螺纹连接的第三调节螺母96, 上摆臂91中部与滑套94转动连接,卡槽93沿上摆臂91轴向方向上的深度大于加工布料146在加工之前的宽度的四分之一,卡槽93可容纳整个上折合部9;通过旋转第三调节螺母96可带动滑套94滑动,从而调节上摆臂91的倾斜角度,在加工布料146经过弯折器时,上折合部9位于卡槽93内,使上折合部9向后倾斜。

抹平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抹平板97和下抹平板98,上抹平板97和下抹平板98后端与机架14后端内侧面固定连接,上抹平板97右端和下抹平板98右端之间设有水平间隙,上抹平板97和下抹平板98左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二者右端之间的距离,加工布料146经过抹平器时,上抹平板97和下抹平板98右端先将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聚拢,随着加工布料146不断向右运动,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之前的距离不断缩小,当加工布料146运动至上抹平板97和下抹平板98右端时,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被压紧贴合在一起。

第十四传动辊83和第十五传动辊84水平设置且后端与机架14后端内侧面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辊83和第十五传动辊84平行且上下对称设置, 第十四传动辊83和第十五传动辊84之间设有水平间隙;第十四传动辊83和第十五传动辊84之间的水平间隙与上抹平板97右端和下抹平板98之间的水平间隙在同一水平面上;加工布料146运动至第十四传动辊83和第十五传动辊84之间时,第十四传动辊83和第十五传动辊84对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压紧,使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位于水平面内。

第十六传动辊85和第十七传动辊86水平设置且前端与机架14前端内侧面转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辊85和第十七传动辊86平行且上下对称设置,第十六传动辊85和第十七传动辊86之间设有水平间隙,当加工布料146运动至第十六传动辊85和第十七传动辊86之间时,第十六传动辊85和第十七传动辊86对水平压合部8进行压紧定型。

第十六传动辊85后端与抹平器前端之间的前后距离小于加工布料146在加工之前的宽度的四分之一,第十六传动辊85后端与第十四传动辊83前端之间的前后距离小于加工布料146在加工之前的宽度的四分之一,在加工布料146向右运动的时候上抹平板97、下抹平板98、第十四传动辊83、第十五传动辊84、第十六传动辊85和第十七传动辊86可同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第十六传动辊85和第十七传动辊86之间的水平间隙与第十四传动辊83和第十五传动辊84之间的水平间隙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加工布料146保持平整。

喷气管89水平设置,喷气管89位于第十五传动辊84和第十七传动辊86的右下方,喷气管89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喷气管89的长度大于加工布料146的宽度,喷气管89两端设有密封螺栓99,密封螺栓99与喷气管89同轴设置并与喷气管89内侧壁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喷气管89上端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多个出气孔100,喷气管89中部下端连通有进气管101,进气管101固定设置在机架14上,出气孔100沿喷气管89轴向均匀分布,喷气管89和进气管101由钢管制成,其造价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进气管101与外部热气气源连接,加工布料146经过喷气管89上方时通过出气孔100向加工布料146喷热气,加工布料146受热变软,密封螺栓99向喷气管89内旋转时,密封螺栓99经过的地方出气孔100会被堵死,因此通过转动密封螺栓99可控制出气孔100的通气数量。

第十八传动辊87和第十九传动辊88平行且上下对称设置,第十八传动辊87和第十九传动辊88位于喷气管89右上方,第十八传动辊87和第十九传动辊88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机架14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辊87和第十九传动辊88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橡胶层102,且第十八传动辊87和第十九传动辊88上的第一橡胶层102相切,由于喷气管89的加热作用,加工布料146经过第十八传动辊87和第十九传动辊88之间的时候比较柔软容易改变形状,由于第十八传动辊87和第十九传动辊88上的第一橡胶层102相切,加工布料146受到巨大的压紧力,从而使水平压合部8、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加工布料146冷却后会保持水平压合部8、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状态,不易变形;第十八传动辊87由设置在机架14上的第四驱动电机103驱动,第十八传动辊87与加工布料146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因此第十八传动辊87为加工布料146向右运动提供一定的牵引力。手术帽成型机布料熨烫装置的工作过程与手术帽的加工工序5对应。

如图12、图33至图37所示,手术帽成型切割装置包括第四超声波焊接头104、第二十传动辊105、第二十一传动辊106、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第二十三传动辊108、第二十四传动辊109、切割平台110和废料牵引机构,第二十传动辊105两端与机架14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二十传动辊105的圆周面上设有沿第二十传动辊105轴向延伸的第三凸楞111,第三凸楞111的长度与手术帽竖向接缝3的竖向高度相同,第二十传动辊105每旋转一周加工布料146运动一个手术帽长度的距离,当加工布料146经过第二十传动辊105时,第三凸楞111与手术帽的竖向接缝3对应,第四超声波焊接头104位于第二十传动辊105下方并与第三凸楞111适配,第二十传动辊105由第五驱动电机112驱动;加工布料146经过第二十传动辊105与第四超声波焊接头104之间,第三凸楞111与第四超声波焊接头104配合将水平压合部8进行粘合,水平压合部8粘合的轨迹与手术帽的竖向接缝3的位置对应,水平压合部8粘合的轨迹宽度为竖向接缝3宽度的二倍,水平压合部8粘合的轨迹包含两个相邻手术帽的竖向接缝3。

第二十一传动辊106水平设置,第二十一传动辊106位于第二十传动辊105右侧且其两端与机架14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二十一传动辊106圆柱面上设有分别第一凸楞81和第三凸楞111适配的第一切刀113和第二切刀114,第一切刀113绕第二十一传动辊106一周并首尾相连,第一切刀113的首尾连接处为第一切刀113最前端的点,第二十一传动辊106的柱面沿与其轴线平行并经过第一切刀113最前端点的直线展开成平面后,第一切刀113为向后凸起的弧形,且第一切刀113的形状与手术帽的前帽檐11对应,第二切刀114沿第二十一传动辊106的轴线延伸,第二切刀114的后端与第一切刀113的最前端点连接,第二十一传动辊106每旋转一周加工布料146对应的运动一个手术帽长度的距离,当加工布料146经过第二十一传动辊106时,第二切刀114与手术帽的竖向接缝3对应,第二十一传动辊106设置于切割平台110上方,且第一切刀113和第二切刀114与切割平台110适配,第二十一传动辊106由第六驱动电机115驱动;加工布料146经过第二十一传动辊106与切割平台110之间,第一切刀113沿上折合部9上粘合轨迹的后边沿进行切割,由于下折合部10与上折合部9上下对称折叠,因此在对上折合部9切割的同时第一切刀113也沿下折合部10上粘合轨迹的后边沿进行切割,加工布料146上与下折合部10和上折合部9分离的部分为废料13,第二切刀114沿水平压合部8粘合轨迹的中线进行切割,使相邻两个手术帽分离,水平压合部8粘合轨迹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线被切割成两部分,且被切割后的两部分分别为相邻手术帽的竖向接缝3,第二十一传动辊106每转动一周就对应的从加工布料146上分离出一个加工好的手术帽,且此时加工好的手术帽处于折叠状态。

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第二十三传动辊108和第二十四传动辊109相互平行且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第二十三传动辊108和第二十四传动辊109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十二传动辊107位于第二十一传动辊106右侧,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第二十三传动辊108和第二十四传动辊109的柱面上均绕设有多个第二环形凹槽,第二十二传动辊107和第二十四传动辊109两端分别与机架14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辊108后端与机架14后端内侧面转动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的后部与第二十三传动辊108之间设有第一环形弹簧117,第一环形弹簧117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二十二传动辊107与第二十三传动辊108上并位于第二十二传动辊107与第二十三传动辊108的第二环形凹槽内,第二环形凹槽为圆弧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在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第二十三传动辊108和第二十四传动辊109的轴向上均匀分布,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摩擦力,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的前部与第二十四传动辊109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弹簧118,第二环形弹簧118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的前部与第二十四传动辊109上并位于第二十二传动辊107和第二十四传动辊109的第二环形凹槽内,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第二十三传动辊108和第二十四传动辊109位于切割平台110上方,且第一环形弹簧117和第二环形弹簧118下端面与切割平台110上端面抵接,第一环形弹簧117的数量为两条,第二十二传动辊107由第七驱动电机119驱动,第一环形弹簧117和第二环形弹簧118处于张紧状态,第二十二传动辊107转动后可带动第二十三传动辊108和第二十四传动辊109转动,分离后的手术帽进入第二环形弹簧118与切割平台110之间,第二环形弹簧118压紧手术帽并带动其向右运动,当手术帽运动至第二十四传动辊109下端时与切割平台110脱离,此时预埋有弹性绳145的弹性帽箍4收缩,手术帽处于自由状态,在切割平台110右端的下方可设置收集箱或其他收纳机构,用于盛放加工好的手术帽,废料13经过第一环形弹簧117与切割平台110之间,第一环形弹簧117压紧废料13并带动其向右运动,当废料13运动至第二十三传动辊108下方时与切割平台110分离。

废料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支架120、第二十五传动辊121和第二十六传动辊122,牵引支架120固定设于机架14后端,第二十五传动辊121和第二十六传动辊122平行且分别转动设置于牵引支架120上,第二十五传动辊121和第二十六传动辊122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第二橡胶层123,且第二十五传动辊121和第二十六传动辊122上的第二橡胶层123相切,第二十六传动辊122由第八驱动电机124驱动,第二十六传动辊122上设有第五传动齿轮143,第八驱动电机124通过第五传动链条144与第五传动齿轮143连接。废料13经过第二十五传动辊121和第二十六传动辊122之间,第二十五传动辊121和第二十六传动辊122上的第二橡胶层123将废料13压紧,第八驱动电机124通过第五传动链条144带动第二十六传动辊122转动,第二十五传动辊121和第二十六传动辊122带动废料13运动,使废料13与手术帽分离。

将成卷的加工布料146安装在支撑轴15上,加工布料146依次经过手术帽帽围弹性绳预埋弯边装置、手术帽成型机布料平展装置、手术帽帽围成型装置、手术帽帽檐压机成型装置、手术帽成型机布料熨烫装置和手术帽成型切割装置,加工布料146通过弹性绳输送装置在加工布料146后边沿布料横向铺设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绳,然后由压合成型装置对加工布料146前后两边沿进行弯折粘合将弹性绳包裹,此时加工布料146处于水平状态,加工布料146向右运动经过手术帽成型机布料平展装置,加工布料146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两个弹性帽箍4分别位于加工布料146上下两端,加工布料146继续向右运动经过手术帽帽围成型装置,手术帽帽围成型装置将加工布料146折合出水平压合部8、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加工布料146经过手术帽帽檐压机成型装置之后,手术帽帽檐压机成型装置在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加工出前帽檐11和后帽檐12;加工布料146经过手术帽成型机布料熨烫装置之后,手术帽成型机布料熨烫装置将水平压合部8、上折合部9和下折合部10压合在同一水平面内;加工布料146经过手术帽成型切割装置之后,手术帽成型切割装置在水平压合部8上加工出竖向接缝3,然后将加工好的手术帽与废料分离。

通过本装置各个机构的配合可实现手术帽的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手术帽的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