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带长度调节机构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0917发布日期:2018-06-19 19:3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腕带长度调节机构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体长度调节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腕带长度调节机构,安装在穿戴设备上用于调节腕带长度。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各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被消费者所接受,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主体、腕带(表带)等主要部件,腕带上会设置长度调节机构。

现有的腕带长度调节机构通常采用扣入式,一侧腕带上设置有调节插孔,另一侧腕带上设置有连接插头,该类型腕带不容易调节,而且佩戴时不方便,用户感觉不舒服,美观性较低,且需要整理较长的多余腕带。

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棘齿、棘条类的腕带长度调节机构,但是棘齿与棘条始终处于啮合状态,对棘条施加拉力或推力,依靠棘齿、棘条的变形来实现长度调节,该类型腕带存在不容易调节、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腕带长度调节机构,在调节腕带(表带)长度时更加容易,并且使得穿戴设备更易于佩戴到消费者手腕上。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安装了上述腕带长度调节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带长度调节机构,包括棘条和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包括卡块和驱动机构,所述棘条固定在第一腕带上,所述调节开关固定在第二腕带上,所述第一腕带插入所述调节开关时,所述调节开关中的卡块与所述棘条卡接,阻止所述第一腕带回退,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移动所述卡块驱动所述卡块与所述棘条脱离卡接,释放所述第一腕带。

优选地,所述调节开关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组合之后构成调节腔室,所述卡块和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室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腕带进出所述调节腔室的出入口。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按钮、推杆、弹簧、导轨座和连杆,所述按钮和所述推杆一端连接,所述推杆可在所述导轨座中沿轴向往复移动,所述弹簧套在所述推杆上为所述推杆提供复位力,所述推杆另一端和所述连杆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和所述卡块铰接。

优选地,所述按钮、推杆、弹簧和连杆均为一组,所述卡块呈长条形,所述导轨座上设置有支杆,所述卡块一端和所述连杆铰接,另一端和所述支杆铰接;

或者所述按钮、推杆、弹簧和连杆均包括两组,所述卡块呈长条形,两组所述按钮、推杆、弹簧和连杆在所述卡块两端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卡块两端铰接;所述导轨座中设置有两条平行导轨,两组所述推杆在所述导轨中移动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导轨座固定在所述下盖上,按压所述按钮时,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卡块向靠近所述导轨座的方向移动,释放所述按钮时,所述弹簧驱动所述推杆复位,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卡块向远离所述导轨座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推杆的截面为多边形,在所述导轨座中不发生旋转;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挡片,所述弹簧一端顶靠在所述挡片上,所述弹簧另一端顶靠在所述导轨座上。

优选地,所述上盖和下盖卡接组合,所述下盖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二腕带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还包括以上所述的腕带长度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腕带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棘条安装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中,或者所述棘条和所述第一腕带一体制成;

所述棘条顶部低于所述第一腕带表层或者与所述第一腕带表层持平。

优选地,所述第二腕带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安装固定有软磁条,所述第一腕带的端部设置有磁性或导磁材质的腕带头,所述腕带头与所述软磁条相吸,所述腕带头可吸附在所述第二腕带上。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腕带长度调节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腕带长度调节机构中设置有棘条和调节开关,调节开关中设置了卡块和驱动机构,卡块能够与棘条卡接从而对棘条止退,棘条固定在上腕带(第一腕带)上,调节开关固定在下腕带(第二腕带)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腕带在使用时,只需要将上腕带插入调节开关中,并轻轻推动上腕带,即可轻松调整腕带至合适的长度,并且腕带的松紧度保持不变。

如果要松开腕带,可利用调节开关中的驱动机构改变卡块与棘条的卡接状态,上腕带即可自由活动,收紧和放松都非常方便操作。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可穿戴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从结构上避免了一般腕带的长度调整不够人性化,配搭不舒服且整理表带麻烦的缺点,重新设计的结构具有操作方便,佩戴舒适,外观辨识度高等特点。

调整腕带长度完成后,将上腕带的腕带头轻轻贴在下腕带上,即可被下腕带内嵌的磁铁吸附,不需要整理多余表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穿戴设备中第一腕带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穿戴设备中第二腕带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穿戴设备中调节开关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调节开关中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穿戴设备中调节开关的组装图(不包括上盖);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调节开关的剖视图(不包括上盖)。

图中:1.主体;2.第二腕带;2-1.软磁条;2-2.固定槽;2-3.螺钉;2-4.螺母;3.调节开关;3-1.下盖;3-2.导轨座;3-3.上盖;3-4.按钮;3-5.推杆;3-6.弹簧;3-7.挡片;3-8.连杆;3-9.转轴;3-10.卡块;4.第一腕带;4-1.棘条;4-2.腕带头;4-3.固定槽;4-4.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

针对现有技术中腕带长度不容易调节、佩戴时不方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腕带长度调节机构,设置了棘条和调节开关,调节开关中设置有卡块,卡块与棘条卡接时对腕带长度进行固定,卡块可以被移动与棘条脱离卡接,腕带即可自由调节,本实用新型使得腕带长度方便调节,穿戴设备更加方便佩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图2、图3所示为穿戴设备的附图,穿戴设备中设置了腕带长度调节机构,从图1、图2、图3可以看出,腕带长度调节机构,包括棘条4-1和调节开关3,棘条4-1固定在第一腕带4(上腕带)上,调节开关3固定在第二腕带2(下腕带)上,当第一腕带4与第二腕带2需要实现连接时,将第一腕带4插入调节开关3即可。

棘条4-1的材质可选用软性塑胶,具备可随意弯折且抗磨损的特性。优选地,棘条4-1不突出第一腕带4表层,避免影响佩戴的舒适性。具体地,棘条4-1顶部可以低于第一腕带4表层,或者与第一腕带4表层持平。

本实施例中的调节开关3包括卡块3-10和驱动机构,当第一腕带4插入调节开关3时,调节开关3中的卡块3-10与棘条4-1卡接,阻止第一腕带4回退,通过驱动机构移动卡块3-10,驱动卡块3-10与棘条4-1脱离卡接,释放第一腕带4,第一腕带4可自由活动。

优选地,卡块3-10与棘条4-1卡接的面上,一侧边缘为直角边缘,另一侧边缘为弧形边缘,依靠直角边缘来止退棘条4-1,弧形边缘则允许棘条4-1通过。即,在自然状态下,仅允许腕带整体收紧,不能放松。

如图5、图6、图7所示,调节开关3包括上盖3-3和下盖3-1,上盖3-3和下盖3-1组合之后构成调节腔室,卡块3-10和驱动机构设置在调节腔室内,上盖3-3上设置有供第一腕带4进出调节腔室的出入口。

上盖3-3和下盖3-1可以卡接组合,或者通过螺钉组合。

驱动机构包括按钮3-4、推杆3-5、弹簧3-6、导轨座3-2和连杆3-8,按钮3-4和推杆3-5一端连接,推杆3-5可在导轨座3-2中沿轴向往复移动,弹簧3-6套在推杆3-5上为推杆3-5提供复位力,推杆3-5另一端和连杆3-8铰接,连杆3-8另一端和卡块3-10铰接,推杆3-5和连杆3-8铰接处、连杆3-8和卡块3-10铰接处均设置有转轴3-9,卡块3-10上的两组转轴3-9不需要与卡块3-10发生转动,当然也可以设计成可转动结构。

可选地,导轨座3-2和下盖3-1分体制成,导轨座3-2通过螺钉固定到下盖3-1上。或者,导轨座3-2和下盖3-1一体制成,优选一体制成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按钮3-4、推杆3-5、弹簧3-6和连杆3-8均包括两组,卡块3-10呈长条形,两组按钮3-4、推杆3-5、弹簧3-6和连杆3-8在卡块3-10两端对称设置,两个连杆3-8分别与卡块3-10两端铰接;导轨座3-2中设置有两条平行导轨,两组推杆3-5在导轨中移动方向相反。

如图5所示,导轨座3-2中设置两个平行的导孔,推杆3-5分布插入导孔之中,可以在导孔中沿轴向往复移动。

导轨座3-2固定在下盖3-1上,按压按钮3-4时,连杆3-8带动卡块3-10向靠近导轨座3-2的方向移动,释放按钮3-4时,弹簧3-6驱动推杆3-5复位,连杆3-8带动卡块3-10向远离导轨座3-2的方向移动。

推杆3-5的截面为多边形,例如六边形、八边形等,边缘可以倒圆角,导轨座3-2上的导孔也设计成适配的多边形,推杆3-5在导轨座3-2中不发生旋转,这样设计有利于提高卡块3-10的稳定性。

如图6、图7所示,推杆3-5上设置有挡片3-7,弹簧3-6一端顶靠在挡片3-7上,弹簧3-6另一端顶靠在导轨座3-2上。推杆3-5需要设置卡槽来安装挡片3-7。

挡片3-7可以采用销钉代替,与推杆3-5螺纹连接固定。

由于推杆3-5与连杆3-8铰接端直径较大,装配时,首先将推杆3-5插入导轨座3-2的导孔中,然后穿套上弹簧3-6,其次安装挡片3-7,最后与按钮3-4连接。

下盖3-1通过螺钉2-3和螺母2-4固定在第二腕带2上。螺母2-4可以通过嵌件注塑装配到第二腕带2中。

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腕带长度调节机构,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棘条4-1与第一腕带4可以一体制成,下盖3-1与第二腕带2可以一体制成,均可以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的工艺。

虽然是一体制成,棘条4-1也要求不突出第一腕带4表层。

该实施例中腕带长度调节机构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腕带长度调节机构,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调节开关3中按钮3-4、推杆3-5、弹簧3-6和连杆3-8均只设置一组,卡块3-10呈长条形,一端和连杆3-8铰接,另一端与导轨座3-2上的支杆铰接。

导轨座3-2中设置有一条导轨,推杆3-5在导轨中沿轴向往复移动。

按压按钮3-4时,连杆3-8带动卡块3-10向下旋转倾斜,卡块3-10也可以与棘条4-1脱离卡接,释放按钮3-4时,弹簧3-6驱动推杆3-5复位,连杆3-8带动卡块3-10反向旋转,卡块3-10与棘条4-1恢复卡接。

该实施例中腕带长度调节机构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4

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具体是手表、手环等智能产品,这些产品需要设置表带、腕带等部件。穿戴设备的使用不局限于手腕、也可以使用在脚腕、脖颈等部位。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穿戴设备包括主体1,主体1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功能部件,主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腕带4和第二腕带2,腕带上设置了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所述的腕带长度调节机构。

第一腕带4和第二腕带2可以是两段分离的带体,分别与主体1或者主体1的底座连接,也可以与主体1的底座一体制成。

第一腕带4上设置有固定槽4-3,棘条4-1安装固定在固定槽4-3中,安装之后棘条4-1不突出第一腕带4表层。

第一腕带4可以采用胶粘、超声波焊接、热压合等方式安装固定在固定槽4-3中。

第二腕带2上设置有固定槽2-2,固定槽2-2中安装固定有软磁条2-1,第一腕带4的端部设置有磁性或导磁材质的腕带头4-2,腕带头4-2与软磁条2-1相吸,腕带头4-2可吸附在第二腕带2上。

软磁条2-1可以采用胶粘、超声波焊接、热压合等方式安装固定在固定槽2-2中。

腕带头4-2可以采用胶粘方式安装固定在插头4-4上,例如选用UV胶粘接固定,腕带头4-2中需要设置插槽。

该实施例中调节开关3的结构此处不再具体描述。

使用可穿戴设备时,当弹簧3-6处于自然不受力状态时,卡块3-10处于最高位置,能够卡入第一腕带4的棘条4-1当中,两个直变顶在一起,从而使第一腕带4无法后抽。当需要调整腕带(表带)长度时,按动按钮3-4,使弹簧3-6压缩,推杆3-5和连杆3-8所成的角度变小,使卡块3-10向下移动,脱离棘条4-1的范围,此时可以自由抽动第一腕带4。

当调节腕带(表带)至大致舒服的位置,松开按钮3-4,此时弹簧3-6回归自然不受力状态,从而使卡块3-10上顶到棘条4-1中,轻轻抽动第一腕带4,使腕带(表带)贴合手腕的长度。

最后将腕带头4-2轻轻贴到第二腕带2上,软磁条2-1吸附住腕带头4-2,完成腕带(表带)调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