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带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5609发布日期:2018-10-19 18:5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口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口罩带适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口罩在佩戴时多是通过耳带挂在耳朵上,或者通过头带挂在头上。多数品牌所提供的口罩都为均码,具体使用时根据耳带的松紧度适应佩戴者的头部。然而,对于一些头型过小的人来说,佩戴均码口罩会显得略松,密封性较差。对于头型较大的人而言,耳带过于紧绷,会导致佩戴极其不舒服。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的办法来针对上述情况进行缓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罩带适配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口罩带适配器,包括相铰接的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端部具有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一夹口,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端部具有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二夹口;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还通过连接带相连,所述第一夹持件为两端贯通的结构,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件内设置有卷轴,所述连接带缠绕于所述卷轴上;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具有开孔,所述连接带的端部自所述开孔延伸出所述第二夹持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夹持件还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底板插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底板的靠近第一夹持件的部位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翻转并落入所述容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夹口处设置有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对称且相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夹板穿过所述第二底板且其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外部,所述第二夹板穿过所述第一底板且其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外部;所述第一夹板通过弹性的拉绳连接于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夹板通过弹性的拉绳连接于第一底板,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上均开设有用于使耳带穿过的插孔,按下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能够使两个插孔相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及所述第二夹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拉绳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均用塑料制成,所述第二夹持件的长度为1.5cm-2.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凸块;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夹口的一端具有凸出的两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连接孔,每一个所述凸块插入一个所述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呈矩形结构,所述凸块呈圆柱状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口罩带适配器,使用时连接在口罩的耳带上,可以伸长或者缩短耳带的总体长度,使口罩能够更为舒适地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且其能够重复使用,方便用户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适配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适配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适配器的主视示意图,此时第一夹持件落入容纳槽内;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适配器中第一夹持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适配器中第二夹持件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适配器中第二夹持件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适配器中卷轴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带适配器中第一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第一夹持件11;第二夹持件12;第一夹口13;第二夹口14;容纳槽15;磁块16;壳体17;凸块18;连接片19;连接孔20;开孔21;卷轴22;连接带23;第一侧板24;第二侧板25;第一底板26;第二底板27;挡片28;伸缩缝29;膨胀轴30;端盖31;第一穿孔32;第二穿孔33;凸缘34;调节孔35;压板36;压齿37;限位孔38;第一夹板39;第二夹板40;插孔41;拉绳42;固定孔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带适配器,使用时连接在口罩的耳带上,可以伸长或者缩短耳带的总体长度,使口罩能够更为舒适地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且其能够重复使用,方便用户随身携带。

如图1所示,这种口罩带适配器包括相铰接的第一夹持件11及第二夹持件12,第一夹持件11的端部具有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一夹口13,第二夹持件12的端部具有用于夹持耳带的第二夹口14;第一夹持件11为两端贯通的结构。

如图6所示,第二夹持件12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24及第二侧板25,第二夹持件12还包括第一底板26及第二底板27,第一底板26与第一侧板24及第二侧板25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底板27插接于第一侧板24及第二侧板25之间,第一底板26上开设有限位孔38,壳体17为两端开口的结构。

第二夹持件12的第二夹口14处设置有第一夹板39与第二夹板40,第一夹板39与第二夹板40相对称且相交错设置,第一夹板39穿过第二底板27且其一部分置于第二夹持件12的外部,第二夹板40穿过第一底板26且其一部分置于第一夹持件11的外部;第一夹板39通过弹性的拉绳42连接于第二底板27,第二夹板40通过弹性的拉绳42连接于第一底板26,第一夹板39及第二夹板40上均开设有用于使耳带穿过的插孔41,按下第一夹板39及第二夹板40能够使两个插孔41相重合。第一夹板39及第二夹板40上均设置有固定孔43,拉绳42的一端穿过固定孔43。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二夹持件12的靠近第一夹持件11的部位设置有容纳槽15,第一夹持件11能够翻转并落入容纳槽15容纳槽15处设置有磁块16,第一夹持件11上也设置有磁块16,第一夹持件11落入容纳槽15后两个磁块16相吸合。

如图4所示,第一夹持件11包括立方体结构的壳体17,壳体17一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凸块18;第二夹持件12的远离第二夹口14的一端具有凸出的两个连接片19,连接片19上设置有连接孔20,每一个凸块18插入一个连接孔20。连接片19呈矩形结构,凸块18呈圆柱状结构。

如图5所示,第二夹持件12靠近连接片19的一端具有开孔21,第二夹持件12内设置有卷轴22,卷轴22上缠绕有连接带23,连接带23的端部自开孔21延伸出第二夹持件12并连接于第一夹持件11。

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一侧板24上开设有第一穿孔32,第二侧板25上开设有第二穿孔33,卷轴22穿过第一穿孔32及第二穿孔33;卷轴22的一端设置有挡片28,卷轴22的另一端为开口结构且开设有多个伸缩缝29,挡片28贴合于第一侧板24的外侧,卷轴22的端部插接有膨胀轴30,膨胀轴30为锥形结构,膨胀轴30的端部具有端盖31,端盖31与卷轴22的端部贴合时伸缩缝29张开使得卷轴22的端部抵紧于第二穿孔33内。

如图1所示,端盖31的侧边具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缘34。

如图4所示,壳体17的顶部开设有调节孔35,调节孔35处铰接有压板36,压板36呈l形,压板36的一端具有锯齿状的压齿37,压齿37置于第一夹持件11内部,且压齿37与壳体17之间具有间隙。

口罩带适配器总体为2cm-3cm,重量在20g-40g左右。第一夹持件11及第二夹持件12均用塑料制成,第二夹持件12的长度为1.5cm-2.5cm。第一夹持件11及第二夹持件12的端部均具有夹口,均能够用来夹持耳带。在使用时,将口罩的耳带剪开,使耳带形成两个端部,一端夹入第一夹口13中,另一端夹入第二夹口14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夹入夹口内的耳带的长度,以调节耳带的总体长度,使口罩不仅能够与面部较为密闭地贴合,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拉力,使佩戴更加舒适。

在第二夹持件12上还设置有容纳槽15,在不使用适配器时将第一夹持件11转动并使其落入第二夹持件12的容纳槽15内,使适配器的整体尺寸较小,容易携带,且第一夹持件11与第二夹持件12之间形成的贴合面积较大,在携带过程中不易受到冲击,不易损坏。

在容纳槽15与第一夹持件11上设置相适配的磁块16,在第一夹持件11落入容纳槽15之后两个磁块16相吸合,使第一夹持件11能够更加稳定地停靠在容纳槽15内。

第一夹持件11及第二夹持件12均为塑料件,磁块16与夹持件为一体式结构,在制作第一夹持件11及第二夹持件12时,将磁块16与其熔接在一起,使磁块16能够牢固地处在其所在位置。

壳体17为第一夹持件11的外部结构件,在壳体17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凸块18,凸块18呈柱状,凸块18的端部为球面过渡。在第二夹持件12的端部具有连接片19,连接片19用来连接凸块18,凸块18插入连接片19的连接孔20,使第一夹持件11能够相对于第二夹持件12转动,且连接片19具有一定的韧性,轻微扳动两个连接片19,可以使凸块18与连接孔20脱离,使第一夹持件11与第二夹持件12脱离。

在第一夹持件11与第二夹持件12之间通过连接带23连接,使得当壳体17与第二夹持件12分离之后,第一夹持件11与第二夹持件12之间依然通过连接带23连接,使得整个适配器的长度能够被增长。当口罩佩戴者头型较大时,可以将壳体17与第二夹持件12分离,以使耳带的总体长度可以被拉伸的更长,使佩戴者能够更加舒适地佩戴口罩。

在第二夹持件12内设置卷轴22,卷轴22的轴线方向与第二夹持件1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卷轴22在第二夹持件12内部能够转动,转动卷轴22能够使连接带23被释放或收紧在卷轴22上。当壳体17与第二夹持件12分离之后,拉动壳体17,可以使连接带23被释放,使整个适配器的长度被拉长。当壳体17需要收回时,转动卷轴22,将连接带23收回至卷轴22上。

在第二夹持件12内设置相配合的卷轴22及膨胀轴30,使得卷轴22能够更方便地转动,且能够停留在任意位置,以更好地调节口罩的耳带的总体长度,使佩戴者能够获得更好的佩戴效果。

第一侧板24与第二侧板25为第二夹持件12的两个相平行的板件,两个侧板上设置有两个穿孔,卷轴22穿过两个穿孔。卷轴22的一端具有挡片28,挡片28的直径大于第一穿孔32的直径,挡片28位于第二夹持件12的外部,挡片28起到阻挡作用。

卷轴22的另一端设置有伸缩缝29,使得卷轴22的端部能够膨胀。伸缩缝29的长度方向沿卷轴22的轴线方向设置,多个伸缩缝29沿卷轴22的周向分布。当卷轴22内部受到向外的挤压力时,卷轴22能够膨胀,并与第二穿孔33的内壁抵紧,使卷轴22不能够转动。

在卷轴22的端部插接膨胀轴30,膨胀轴30为锥形结构,其一端的直径小于卷轴22的内径,使膨胀轴30能够插入卷轴22内,其另一端的直径大于卷轴22的内径,使卷轴22能够膨胀。在膨胀轴30端部设置端盖31,使膨胀轴30不会全部陷入卷轴22内,同时使得从外部能够对膨胀轴30进行调节。

第一穿孔32及第二穿孔33的直径一致且均略大于卷轴22的外径,当卷轴22内未插入膨胀轴30时,卷轴22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当膨胀轴30插入卷轴22之后,伸缩缝29扩大,卷轴22的端部膨胀,使卷轴22的端部与第二穿孔33的内径抵紧,使卷轴22不再容易转动。

当卷轴22的端部膨胀之后,连接带23不能够再继续拉动,第一夹持件11能够保持在固定的位置,使适配器的总体长度确定。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调节连接带23被释放的长度,使口罩能够更好地被佩戴。

当需要转动卷轴22时,从外部转动端盖31,使膨胀轴30与卷轴22之间松动,之后向外拔动膨胀轴30,使卷轴22的端部恢复原样,使卷轴22的端部与第二穿孔33的孔壁分离,使得卷轴22能够继续转动。

在端盖31侧边设置多个凸缘34,使得使用者在外部操作端盖31时能够与端盖31之间产生较大的贴合面积,使得使用者的手指能够更容易带动端盖31转动。

采用压板36的形式来将耳带压紧在第一夹口13内,使得其结构形式简单,且使得壳体17可以制作的较薄,有利于缩减整个适配器的尺寸。

调节孔35设置在壳体17的顶部,调节孔35具有大于压板36的尺寸,使得手指能够伸入调节孔35内,对压板36进行调节。压板36位于壳体17内的一端具有锯齿状的压齿37,在需要夹紧耳带时,翻转压板36,使压齿37与壳体17的底部远离,将耳带插入压齿37与壳体17底部之间,之后翻转压板36,使压齿37将耳带压紧在壳体17的底部。压齿37本来与壳体17底部之间的间隙小于耳带的厚度,加入耳带之后,受耳带的挤压作用,压板36能够压紧在耳带上,使压板36不会自动与耳带脱离。

当需要取出耳带时,手指伸入调节孔35处,扳动压板36,使压板36与耳带分离,可以将耳带取出。

第一底板26及第二底板27也是第二夹持件12的结构件,第一底板26大致呈z型结构,在其一端形成容纳槽15结构。

壳体17两端均为开口结构,使耳带能够穿过,第一底板26上设置限位孔38,限位孔38与壳体17端部的开口相配合,使耳带能够穿入。当使用者需要缩短整个耳带的长度时,将耳带剪开,一端插入第二夹口14,另一端插入第一夹口13,并持续将耳带穿过壳体17,使耳带的端部自壳体17的端部穿出,并伸入限位孔38内,使得较多的耳带穿入限位孔38内,使连接了适配器的耳带的总体长度依然是被缩短了。

将耳带穿过壳体17并限制在限位孔38内,使口罩在佩戴的时候耳带不会四处晃动,使佩戴更加舒适。

在第二夹口14处设置第一夹板39及第二夹板40,使得耳带能够方便且稳定地夹持在第二夹口14处。

第一夹板39与第二夹板40相交错设置,使得两个夹板的插孔41相错开。且夹板均是通过弹性的拉绳42连接在底板上,通过拉绳42的弹性力作用能够持续对夹板施加作用力,使两个夹板相错开。

在需要将耳带夹入第二夹口14处时,捏住第一夹板39及第二夹板40,使第一夹板39与第二夹板40向内运动,使两个夹板的插孔41相重合,将耳带插入,之后松开第一夹板39及第二夹板40,在拉绳42弹性作用力下,两个夹板回复原位,使耳带被紧密地夹持在两个夹板处。当需要取下耳带时,捏住第一夹板39及第二夹板40即可将耳带取出。

在夹板上设置固定孔43,有利于拉绳42的固定。在拉绳42的端部打结,使拉绳42穿过固定孔43,使得拉绳42不会与夹板脱离。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