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滤网的可重复使用PM2.5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9860发布日期:2019-01-18 23:30阅读:1078来源:国知局
采用滤网的可重复使用PM2.5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pm2.5口罩,尤其是一种采用滤网的pm2.5口罩。



背景技术:

pm2.5是指细颗粒的粒径为2.5微米(μm)。当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时,这些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它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颗粒物粒径小,表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空气污染报告指出,由细颗粒物“pm2.5”等导致的污染正在全球蔓延,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肺癌等相关疾病,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而每年全球因此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

在治理大气污染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是很有必要的,口罩是个人防护的常用装备。目前市场上的专业口罩常用的是一次性口罩,全部采用无纺布制造,而无纺布是石油化工原料制造而成的一种不可降解化学纤维粘合而成的布状材料。无纺布在生产制造、搬运、佩戴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的化学纤维断裂脱落,如果长期使用,这些化学纤维被吸进人的鼻腔,进入肺部,对人的健康不会有好处。因此过多地使用无法降解的一次性口罩,不仅消耗资源,更是产生大量固废,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人体疾病。

目前市面上pm2.5口罩的基本结构是外层为一个抗菌的面料,材质为碳纤维毡垫、高分子织物、无纺布等。中间层是保暖的填充物,最下面一层是pm2.5的滤片,滤片中间加入了无粉尘颗粒活性炭,滤片经过纳米银杀菌剂的处理,滤性在95%到99%左右。pm2.5口罩一般属于一次性口罩,一般建议不使用两次及以上。因此,开发出一种能起到有效防护作用、易于制造、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廉简单的口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口罩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滤网的可重复使用pm2.5口罩,该口罩不仅能有效过滤pm2.5,而且能够重复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滤网的可重复使用pm2.5口罩,由外层、中间层、内层组成,所述外层设有抗菌面料,中间层为保暖填充物,内层设有滤网,内层侧面设有具有弹性的可收缩侧缝,滤网可从可收缩侧缝取出清洗并放回。

进一步,所述滤网为经过纳米银杀菌剂的处理,滤性在95%~99%的滤网。

进一步,所述滤网的目数大于3250目。

进一步,所述抗菌面料的材质为碳纤维毡垫、高分子织物、无纺布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保暖填充物的材质为棉质材料。

进一步,所述可收缩侧缝的缝隙收缩大小与滤网可从侧缝取出相适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现有pm2.5口罩,本发明提供的口罩可重复使用,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并且佩戴简单,可以在有效阻挡pm2.5并杀菌的同时,能够重复使用,过滤效果有保障,并可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以满足消费者对防护、保暖、户外作业、工矿企业、医院学校以及家庭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采用滤网的可重复使用pm2.5口罩的结构示意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放大比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采用滤网的可重复使用pm2.5口罩,包括尼龙滤网1,保暖填充物2,抗菌面料3,可收缩侧缝4,耳挂5。

口罩基本结构是外层为一个抗菌面料3,材质为碳纤维毡垫、高分子织物、无纺布等中的一种;中间层是保暖填充物2,材质为棉质材料;内层是用尼龙滤网1,经过纳米银杀菌剂的处理,滤性在95%到99%左右;尼龙滤网1的目数大于3250目,侧面设有具有弹性的可收缩侧缝4,尼龙滤网1可从侧缝取出清洗并放回。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采用滤网的可重复使用pm2.5口罩,不仅能有效过滤pm2.5,而且能够重复使用。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滤网的可重复使用PM2.5口罩,由外层、中间层、内层组成,所述外层设有抗菌面料,中间层为保暖填充物,内层设有滤网,内层侧面设有具有弹性的可收缩侧缝,滤网可从可收缩侧缝取出清洗并放回。相对现有PM2.5口罩,本发明提供的口罩可重复使用,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并且佩戴简单,可以在有效阻挡PM2.5并杀菌的同时,能够重复使用,过滤效果有保障,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防护、保暖、户外作业、工矿企业、医院学校以及家庭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江国健;王昱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1.08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