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吹风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7457发布日期:2019-03-22 19:1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吹风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筒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吹风筒。



背景技术:

吹风筒是一种常用的小电器,其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成型。常用的吹风筒工作原理均是采用电热发热丝供热,然后将通过风扇将外部气流吹过发热器,最后加热后的气流作用在头发上。其通常采用的结构如下:包括一个筒状风道、一个便于人体握持的把手,电热器和通过马达驱动的风扇安装在风道中,气流由风道的后端的入口进入,依次经过风扇叶片、发热丝后,由风道的前端出口喷出,形成一股加热气流。

负离子发生器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其是将输入的电流转换为高压电路,利用尖端的直流高压产生电晕,释放出大量的电子,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由于使用吹风筒会导致头发干燥、分叉,而如果使用具有负离子的气流吹发可有效防止头发受损,令头发平顺、光滑。所以目前市面上出现有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吹风筒。见中国专利号为:200820212436.7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其公开了一种吹风筒,该吹风筒内设置有一个负离子装置,以产生具有负离子气流。另外见中国专利号为:201120205997.6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其公开了一种“带有负离子的电吹风”,以及中国专利号为:201520262396.7的实用新型说明书,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吹风筒”,这些专利文献中都采用了在吹风筒中设置负离子发生器,以产生有利于头发的吹风效果。但是这些技术方案中,均将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吹风筒内部,这样会导致负离子发生器处于一个温度较高的工作环境,影响其工作。另外,对于一些无需使用负离子发生器的环境中,这种技术方案难以实现将负离子发生器与风筒分离。本发明人就是针对目前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提供以下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分离,可根据使用者自身需要进行结合的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吹风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吹风筒包括:风筒本体,于风筒本体的出风口位置可拆卸安装有一负离子发生模块,风筒本体产生的气流由出风口进入负离子发生模块,经过负离子发生模块中设置的风道吹出;所述的负离子发生模块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该负离子发生器通过负离子发生模块内部的电池供电或者由风筒本体的供电电路供电。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负离子发生模块与风筒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以下任意一种: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磁力吸附连接、螺钉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负离子发生模块与风筒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磁力吸附连接,所述的负离子发生模块的后端成型有与风筒本体连接的安装部,于所述的风筒本体出风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的安装部处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吸附的第二磁性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通过负离子发生模块内部的电池供电;该负离子发生模块包括:与风筒本体连接的模块本体、设置于模块本体内的负离子发生器、为负离子发生器供电的电池以及一触发开关,所述的触发开关设置于负离子发生模块的后端与风筒本体连接的安装部内,当负离子发生模块与风筒本体连接后,该触发开关被触发,负离子发生器开始工作。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由风筒本体的供电电路供电,该负离子发生模块包括:与风筒本体连接的模块本体、设置于模块本体内的负离子发生器以及作为负离子发生器供电电极的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的风筒本体的出风口位置处设置有与吹风筒供电电路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当负离子发生模块与风筒本体连接后,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形成电性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风筒本体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马达、通过马达驱动的叶片,所述的叶片、马达自后向前安装在壳体内,通过马达驱动叶片产生的气流通过壳体内设置的螺旋风道向风筒本体的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多数个螺旋分布的螺旋风道,所述的螺旋分布的螺旋风道均匀成型于壳体的内、并环绕在所述的马达外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风筒本体还包括一手把,并且在手把中设置有为风筒本体供电的供电电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手把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供电部;所述的供电部采用内置电池供电;或者,所述的供电部采用外接电源供电。

本实用新型在风筒本体上设置一个可拆卸的负离子发生模块,该负离子发生模块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其工作时可产生负离子,并且这些负离子会随着风筒本体产生的气流吹出,作用于使用者的头发上,起到对头发的保护作用。同时,当使用者无需使用负离子发生器的时候,可以将负离子发生模块由风筒本体拆卸下来,风筒本体可作为普通的吹风筒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风筒本体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风筒本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负离子发生模块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负离子发生模块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负离子发生模块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的吹风筒,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一包括:风筒本体1和负离子发生模块2。

结合图3、图4所示,所述的风筒本体1可采用现有的吹风筒结构,其通常具有一个马达驱动的风扇,以及一个电加热元件,马达驱动风扇运行,将加热的气流通过吹风筒内的风道吹出。风筒本体1也可采用下面的结构:具体而言所述的风筒本体1包括:呈筒型的壳体11、设置于壳体11内的马达12、通过马达 12驱动的叶片13,所述的壳体11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出风口111和进风口112。所述的壳体11的进风口112处设置有一后盖14,与后盖14上镂空成型有进风孔洞。叶片13、马达12自后向前安装在壳体11内。

在出风口111和进风口112之间设置有多数个呈螺旋分布的螺旋风道110。所述的螺旋分布的螺旋风道110均匀成型于壳体11的内壁、并环绕在所述的马达12外围,即马达12位于螺旋风道110的中轴线上。所述的螺旋分布的螺旋风道110起始端自叶片13前端沿壳体11内壁螺旋向前延伸,直至抵达壳体11的出风口111位置,且螺旋风道110起始端围设的区域的直径大于出风口111的直径。

风筒本体1采用上述结构后,叶片13在马达12的驱动下开始旋转,并将气流由进风口112吸入,进入壳体11内的气流将沿螺旋分布的螺旋风道110向前,气流在向前行进的同时也进行旋转,这样在出风口111输出的气流将形成为一股涡旋气流,这样不仅可以令气流保持很好的凝聚力,并且可有效增加气流的气压,从而更加有利于气流进入进风口112。同时,风道110起始端围设的区域的直径大于出风口111的直径,这种减小出风口111直径后,可进一步提高出风风速。

所述的风筒本体1还包括一手把15,并且在手把15中设置有为风筒本体1 供电的供电电路。所述的手把15包括:与壳体1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51以及与连接部151可拆卸连接的供电部152;所述的供电部152采用内置电池供电;或者,所述的供电部152采用外接电源供电。

结合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普通的产品而言,其是在风筒本体1的出风口111位置可拆卸安装有一负离子发生模块2,所述的负离子发生模块2后端成型有与风筒本体1连接的安装部24,安装时,将风筒本体1的前端固定在该安装部24处即可,所述的负离子发生模块2与风筒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以下任意一种: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磁力吸附连接、螺钉连接。采用这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负离子发生模块2取下,这样不影响风筒本体1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负离子发生模块2与风筒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磁力吸附连接,所述的负离子发生模块2的后端成型有与风筒本体1连接的安装部 24,于所述的风筒本体1出风口111位置处设置有若干的第一磁性件41,与所述的安装部24处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41吸附的第二磁性件42。当风筒本体1 与负离子发生模块2的安装部24结合时,第一磁性件41与第二磁性件42相互吸引,从而将负离子发生模块2与风筒本体1相互固定连接起来。

本实施例一种,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21通过负离子发生模块2内部的电池供电;该负离子发生模块2包括:与风筒本体1连接的模块本体20、设置于模块本体20内的负离子发生器21以及一触发开关23,所述的触发开关23设置于负离子发生模块2的后端与风筒本体1连接的安装部24内,当负离子发生模块 2与风筒本体1连接后,该触发开关23风筒本体1的前端压紧,从而被触发,负离子发生器21开始工作。

模块本体20内具有一个圆锥形的固定座201,固定座201的尖端指向负离子发生器模块2的后端,所述的风道200环绕与该固定座201外围。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21和电池22均设置在该固定座201内,且负离子发生器21的放电电极伸入该风道200中,以对通过的气流进行电晕。

本实施例一工作时,首相将负离子发生模块2通过第一磁性件41与第二磁性件42相互吸引与风筒本体1固定连接,然后触发开关23被触发,电池22与负离子发生器21之间形成回路,负离子发生器21开始工作,通过其放电电极开始放电;与此同时,风筒本体1的出风口111产生的气流将进入负离子发生模块 2中的风道200中,负离子发生器21电极放电,释放出电子,生成空气负离子。这些负离子将随通过风道200中的气流吹向使用者的头发中,起到对头发的保护作用。

见图7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所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21由风筒本体1的供电部供电,该负离子发生模块2包括:与风筒本体1连接的模块本体20、设置于模块本体20 内的负离子发生器21以及作为负离子发生器21供电电极的第二导电端子52;所述的风筒本体1的出风口111位置处设置有与吹风筒供电电路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51,当负离子发生模块2与风筒本体1连接后,第一导电端子51与第二导电端子52形成电性接触。第二导电端子52将风筒本体1张的供电电流输入至负离子发生模块2中,通常该负离子发生模块2需要设置一个变压电路25,以为通过变压电路25对负离子发生器2供电。本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