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带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8686发布日期:2018-11-20 19:1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绳带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绳带扣,尤指基座底面剖设有剖槽,当绳带欲装设于基座的穿置通道中时,仅需将绳带穿过于剖槽处,便可轻易装入至穿置通道内,以具有方便组装绳带的效果,并降低组装上的困难度,进而有效节省组装时间,藉此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



背景技术:

按,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则有不同的扣合方式,并可同时分别应用于鞋子、袋子或衣物上使用,而扣具通常是利用绳索穿设于其内,并将绳索二端的头部穿出,即可利用一扣具为由绳索一端的头部外径套入,使扣具沿绳索外径表面移动,用以方便调整鞋子、袋子或衣物的开口大小使用。

再者,请参阅图8、图9所示,系分别为现有绳索扣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及使用后的俯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现有绳索扣为包括有座体A、弹性定位件B及推移部C,其中座体A内部形成有可供绳索D穿设的通道A1,并于通道A1二侧处设有穿孔A11,且二穿孔A11的间形成有止挡壁A12,而座体A表面上开设有滑移孔A2,并于通道A1底部设有一通孔A3,即可将弹性定位件B为由座体A的通孔A3置入于通道A1内,且该弹性定位件B 具有滑块B1、对接座B2及滑块B1与对接座B2的间所连设的弹性体B3,续以推移部C底面处的扣合部C1伸入于座体A的滑移孔A2,并与弹性定位件B上的扣孔B11作活动对接,当绳索D欲穿入于座体A的通道A1内时,为先将绳索D二端对正于通道A1开口处,再将绳索D二端穿入于通道A1内,而待绳索D穿入于通道A1内后,便可推动于推移部C,以藉由扣合部C1来带动弹性定位件B的滑块B1位移,进而使弹性体B3呈一弹性位移,便可将绳索D二端分别从穿孔A11穿出至外部,再释放于推移部C,便可透过弹性体B3所具的弹性复位力,使滑块B1及通道A1所具的复数啮齿B12、A 13啮合于绳索D上而形成迫紧、干涉定位的效果。

故,可由上述得知,该绳索D欲装设于座体A上时,须先将绳索D二端执行对准于通道A1开口处的动作,才能将绳索D二端穿入于座体A内部,且当绳索D二端欲穿出于座体A外时,则需对准于通道A1的二穿孔A11处,才可将绳索D二端从二穿孔A11处穿出于座体A外部,其绳索D穿入及穿出的方式会增加许多组装困难度,以致于较费时费工,导致在现今模组化生产与产能的要求下,并不符合产能需求而无法大量生产。

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便,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故,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绳带扣的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基座内部横向形成有穿置通道,并于穿置通道顶面上纵向开设有透孔,而穿置通道底面横向剖设贯通有剖槽,且该基座上方处设有推移盖,并于推移盖底面朝下方延伸有穿过透孔且于穿置通道内部作往复位移的至少一个定位柱及抵持部,而抵持部与基座的间撑抵有弹性元件,再于定位柱上装设有定位体,且待基座、推移盖、弹性元件及定位体组装为一体后,便可将绳带穿过剖槽以装入于穿置通道中,以可藉由剖槽来具有快速组装绳带的效果,而待绳带组装后,便可于基座底部结合供遮覆剖槽的底盖,藉以组成有效降低组装困难度的绳带扣,进而可节省组装所累加耗费的工时,藉此达到提升整体组装速度及提高产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基座与底盖结合后,其基座二侧的扣块会与底盖二侧的扣槽相互扣合定位,且基座后方止挡部的扣持体会扣入于底盖后方底面的扣孔中,以使基座与底盖形成呈三角状的三点定位,藉以有效提升绳带于上、下、左、右、前、后方向拉动时的抵抗力,进而达到抵抗更高的操作受力而不易解体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绳带扣,系包括基座、推移盖、弹性元件、定位体及底盖,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内部为横向形成有供至少一条预设绳带穿设的穿置通道,并于穿置通道顶面上纵向开设有透孔,再于穿置通道底面横向剖设贯通有供至少一条预设绳带穿过装入穿置通道内的剖槽;

该推移盖为位于基座上方处,并于推移盖底面朝下方延伸有穿过透孔且于穿置通道内部作往复位移的至少一个定位柱及抵持部;

该弹性元件为弹性撑抵于基座与推移盖的抵持部之间;

该定位体为定位于至少一个定位柱上且位于穿置通道内,并于定位体周边设有供卡持于预设绳带上形成迫紧定位的复数卡制部;

该底盖为结合于基座底部并遮覆住剖槽。

所述的绳带扣,其中:该基座的穿置通道前方开口二侧壁面为设有呈阶梯状的啮合面,而该复数卡制部具有与复数啮合面相互啮合于至少一条预设绳带以形成迫紧定位的啮齿。

所述的绳带扣,其中:该基座的穿置通道后方开口二侧处为设有供预设绳带穿过的穿孔,且二穿孔之间设有供弹性元件撑抵的止挡部。

所述的绳带扣,其中:该止挡部前方壁面为凹设有弹性元件一端伸入撑抵的限位槽,而该推移盖的抵持部具有纵向设置于推移盖底面处的板体,再于板体一侧面设有供弹性元件另端套设撑抵的凸柱。

所述的绳带扣,其中:该止挡部底部为凸设有扣持体,而该底盖底面处穿设有供扣持体伸入的扣孔,且扣孔内侧凸设有供与扣持体相互扣持的扣片。

所述的绳带扣,其中:该基座的剖槽对应于透孔位置处为凹设有呈半圆状且供定位体通过装入穿置通道内的凹槽。

所述的绳带扣,其中:该基座相对于穿置通道开口另二外侧面为设有扣块,而该底盖相对二侧壁面弯折延伸有侧壁,并于二侧壁相对内侧面设有供扣块扣入的扣槽。

所述的绳带扣,其中:该基座的复数扣块底面处为分别设有导斜面,且该复数扣槽上方处分别设有供导引导斜面而使复数扣块扣入复数扣槽内的导引面。

所述的绳带扣,其中:该推移盖的定位柱周围表面上凹设有环槽,而该定位体中央处穿设有供定位柱穿入的轴孔,且轴孔内凸设有供扣入于环槽中的凸扣。

所述的绳带扣,其中:该推移盖表面上为设有凸起的推移部。

本创作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该基座1底面处为横向剖设有贯通的剖槽13,当绳带6欲装设于基座1的穿置通道11中时,仅需将绳带6穿过于剖槽13,便可轻易装入至穿置通道11内,以具有方便组装绳带6的效果,进而使此种绳带扣可因应模组化生产与产能的要求下,方便大量快速组装生产,并可有效降低组装上的困难度及节省组装所累加耗费的工时,进而可达到提升整体组装速度及提高产能的效果。

(二)该基座1与底盖5结合后,其基座1二侧的扣块14会与底盖5二侧的扣槽52相互扣合定位,且基座1后方止挡部113的扣持体1132会扣入于底盖5后方底面的扣孔53中,以使基座1与底盖5形成呈三角状的三点定位,藉以有效提升绳带6于上、下、左、右、前、后方向拉动时的抵抗力,进而使底盖5稳固结合于基座1上,藉此可达到抵抗更高的操作受力而不易解体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创作上述绳带扣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创作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绳带组装时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绳带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6:本实用新型绳带啮合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7:本实用新型绳带啮合后的俯视剖面图。

图8:现有技术中绳索扣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9:现有技术中绳索扣使用后的俯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穿置通道;111-啮合面;112-穿孔; 113-止挡部;1131-限位槽;1132-扣持体;12-透孔;13-剖槽; 131-凹槽;14-扣块;141-导斜面;2-推移盖;21-定位柱;211- 环槽;22-抵持部;221-板体;222-凸柱;23-推移部;3-弹性元件; 4-定位体;41-轴孔;411-凸扣;42-卡制部;421-啮齿;5-底盖; 51-侧壁;52-扣槽;521-导引面;53-扣孔;531-扣片;6-绳带; A-座体;A1-通道;A11-穿孔;A12-止挡壁;A13-啮齿;A2-滑移孔;A3-通孔;B-弹性定位件;B1-滑块;B11-扣孔;B12-啮齿;B2 -对接座;B3-弹性体;C-推移部;C1-扣合部;D-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创作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创作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创作系包括基座1、推移盖2、弹性元件3、定位体4及底盖5,其中:

该基座1内部为横向形成有穿置通道11,并于穿置通道11前方开口二侧壁面设有呈阶梯状的复数啮合面111,而穿置通道11后方开口二侧处设有穿孔112,且二穿孔112之间设有止挡部113,而止挡部113前方壁面凹设有限位槽1131,并于止挡部113底部凸设有扣持体1132,再于穿置通道11顶面上纵向开设有呈矩形状的透孔12,又于穿置通道11 底面处横向剖设有贯通的剖槽13,且剖槽13对应于透孔12位置处凹设有呈半圆状的凹槽131,而基座1相对于穿置通道11开口另二外侧面设有扣块14,并于扣块14底面处设有导斜面141。

该推移盖2底面为朝下方延伸有至少一个定位柱21,并于定位柱21周围表面上凹设有环槽211,而推移盖2底面处设有抵持部22,且抵持部2 2具有纵向设置于推移盖2底面的板体221,再于板体221后方侧面设有凸柱222,又于推移盖2表面上设有凸起的推移部23。

该弹性元件3可为弹簧、弹片、扭簧或其它具有弹性变形及复位功能的构件。

该定位体4为呈一环形,并于定位体4中央处穿设有轴孔41,且轴孔4 1内部设有环状的凸扣411,而定位体4周边设有复数卡制部42,且该卡制部42可为呈环状的复数啮齿421、尖锥体或其它具绳带6定位功能的等效结构设计。

该底盖5相对二侧壁面弯折为延伸有侧壁51,并于二侧壁51相对内侧面设有扣槽52,且扣槽52上方处设有倾斜状的导引面521,再于底盖5 底面后方处穿设有扣孔53,而扣孔53内部凸设有扣片531。

再请参阅图4、5、6、7所示,系为本创作绳带组装时的示意图、绳带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绳带啮合后的侧视剖面图及绳带啮合后的俯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创作于实际应用时,本创作于组装时,系可先将推移盖2的至少一个定位柱21穿过基座1的透孔12中,并将弹性元件3置入于穿置通道11一侧的止挡部113与推移盖2的抵持部22之间,以使弹性元件3一端可伸入抵持于止挡部113的限位槽1131内,而另端则可套设抵持于抵持部22的凸柱222上,再将定位体4穿过于剖槽13的二凹槽131处,以进入至穿置通道11内,并可利用定位体4的轴孔41来供推移盖2的定位柱21穿设定位,藉此使轴孔41内部的环状凸扣411扣入于定位柱21表面的环槽211中呈一扣接定位,进而使基座1、推移盖2、弹性元件3及定位体4组装为一体。

且待基座1、推移盖2、弹性元件3及定位体4组装为一体后,便可推动于推移盖2表面凸起的推移部23,以使推移盖2朝后方进行位移,其弹性元件3即会受到抵持部22的板体221的挤压而产生弹性压缩变形,而该定位体4的卡制部42与穿置通道11的复数啮合面111间的预定间距便会增大,便可再将无绳带头的圈状绳带6,或者具绳带头(图中未示出)的至少一条绳带6穿过于基座1的剖槽13处,并推入至基座1的穿置通道11内,此时,该定位体4与穿置通道11内壁面之间即会穿设有绳带6,且穿置通道11一侧的止挡部113便会分隔绳带6,以使穿置通道11的二穿孔112中皆会有绳带6穿设。

而待绳带6确实装入于穿置通道11后,即可松开推移盖2的推移部23,此时,该弹性元件3便会产生弹性回复力,以推动推移盖2往回位移,同时,该定位体4的卡制部42与穿置通道11的复数啮合面111间的预定间距便会缩小,即可藉由卡制部42的复数啮齿421与复数啮合面111来啮合于至少一条绳带6表面上,进而使绳带6受到外力拉动时,可利用复数啮合面1 11与复数啮齿421的迫紧、干涉定位,来达到绳带6固持牢靠、确实定位而不易松动或滑脱于基座1外的效果,之后便可再将底盖5装设于基座1底部处,其底盖5的二扣槽52即可藉由导引面521来沿着基座1二扣块14的导斜面141导引滑移,而使底盖5的二扣槽52扣持于基座1的二扣块14 上,同时,其止挡部113底部凸起的扣持体1132即会伸入于底盖5底面的扣孔53内,并与扣孔53的扣片531呈一扣合定位,藉此使底盖5稳固结合于基座1上,便可完成本创作的组装。

然而,当使用者欲将绳带6松开,以调整绳带6露出于绳带扣外部的长度时,仅需将推移盖2朝后方推移,进而使定位体4的卡制部42与穿置通道1 1的复数啮合面111间的预定间距增大,并同时释放绳带6形成分离状态,而使用者便可拉动于绳带6,以将绳带6可于穿置通道11中作滑动位移的调整,让使用者可依各种用途及使用场所快速调整绳带6束紧或释放于物品(图中未示出)上的松紧度,而该物品亦可为各种型式的鞋体、成衣、袋体(如背包、旅行袋或收纳袋等)或其它可利用绳带6进行固定或调整开口大小的物品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