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5605发布日期:2019-08-17 01:3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活日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充气伞。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天气阴晴雨雪变化多端,常常需要携带雨伞。市面上出售的各种雨伞,如三折伞、自动伞等等,大多为龙骨支撑,导致伞体较大、较沉,不方便日常携带。伞在打开后,龙骨占用较多空间,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夹到使用者的头发,造成较多不便。

雨伞在使用完毕后,收起放置前都会粘带有雨水,一般都是将伞撑起让雨水自然晾干后再将雨伞收起放置,此过程较长,影响将伞及时收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充气伞,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且使用方便,便于操作,适于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充气伞,包括伞杆,所述伞杆设置有杆腔,所述杆腔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安装有充气头,所述充气头安装有若干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远离充气头的一端通过底管连接,所述充气管、底管充气头与相邻的充气管之间设置有伞纸,所述伸缩杆上方安装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充气头、充气管、底管相连通,通过所述充气头向所述充气管内充气且所述充气管内气压大于或者等于1.2个标准大气压时,所述充气管、所述底管与所述伞纸形成一个完整的伞面。

通过上述设置,充气伞无龙骨设置,重量较轻,使用时较为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头底部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上方设置有罐腔,所述储气罐安装在罐腔内,所述储气罐与充气头之间通过软管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管沿充气头侧壁周向均匀设置有五根。

通过上述设置,将储气罐打开后可向充气管内充气,使充气管与底管支撑起来形成一个弧形的面,从而将伞纸撑开,形成一个完整的伞面。形成后的伞面底部无龙骨支撑,空间较大,便于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管侧壁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贯穿充气管,所述气孔沿充气管轴向设置有多个,所述伞纸设置有两层,伞纸为四边形,伞纸的四个边分别与充气头侧壁、两侧的充气管侧壁与底管粘接,两层伞纸之间的空间为封闭的空间,述两层伞纸与充气管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间隙,所述气孔位于该间隙内;所述充气管包括硅胶管、网状聚酯纤维增韧层、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和乳胶管,所述乳胶管套在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上,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套在所述硅胶管,所述网状聚酯纤维增韧层设置在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与所述硅胶管之间,所述乳胶管管壁厚度为d1,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管壁厚度为d2,所述硅胶管管壁厚度为d3,d2=2d1=3d3。储气罐通过充气管的气孔可向两层伞纸之间的空间内充气。

通过上述设置,将充气管、底管与相对应的两层伞纸之间的空间充满气后,伞面完全打开,方便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头顶部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安装有可将出气孔密封的软塞。

通过上述设置,在充气伞使用完毕后,可将将软塞从出气孔拔出,将伞面内的空气放出,便于将充气伞收起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伞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竖直焊接有麻花杆,所述伸缩杆底部设置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设置有与麻花杆横截面形状相配合的矩形的转孔,所述麻花杆穿过转孔。

通过上述设置,受麻花杆的作用,伸缩杆在沿伞杆向下移动时沿麻花杆转动,此过程中伞面上的水会甩出,便于伞面快速晾干以便及时将充气伞收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杆腔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麻花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底板相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相接触。

通过上述设置,在充气伞使用过程中,受弹簧弹力的作用,伸缩杆始终位于伞杆上方,保证充气伞的正常使用。

同时,可反复将伸缩杆沿伞杆上下移动,可将伞面上的水快速甩落,使伞面快速晾干,便于将充气伞及时收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麻花杆远离第一底板的一端设置有防止麻花杆脱离转孔的限位板。所述板位于杆腔上方。

通过上述设置,限位板可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伸缩杆与伞杆脱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板与麻花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长度大于第二底板的厚度。

通过上述设置,在将伞面甩水,伸缩杆由下向上移动时,受弹簧弹力作用与支撑杆惯性转动的作用,连接柱位于转孔内时,伞面可持续转动,可达到较好的甩水效果,便于将伞面快速晾干。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杆顶部设置有转套,所述转套位于充气头下方,所述转套与伸缩杆转动配合。

设置有转套,当将伸缩杆沿伞杆移动时,可手握转套向下移动,便于进行甩水或者将伸缩杆收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伞杆下方侧壁竖直设置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顶部靠近伞杆侧壁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操作杆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柱远离伞杆侧壁的一端穿过通孔伸入到杆腔内,所述伸缩杆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伸缩杆沿伞杆向下移动过程中,限位槽与通孔位置相对应时,限位柱插入限位槽将伸缩杆限位固定。

通过上述设置,在充气伞不使用的状态下,伸缩杆位于伞杆底部,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内,将伸缩杆固定,充气伞需要使用时,按动操作杆下方,此时限位柱离开限位槽,弹簧可将伸缩杆弹出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柱伸入杆腔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楔形面。平常状态下,楔形面部分插入到杆腔内。

通过上述设置,充气伞在不使用状态下,限位柱插入限位槽内将支撑杆固定,充气伞需要使用时,摁动操作杆下方,限位柱脱离限位槽,受弹簧弹力的作用,伸缩杆位于伞杆顶部,便于使用。当充气伞使用完毕后,伸缩杆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伸缩杆底部与限位柱接触时无需再次摁动操作板,伸缩杆侧壁挤压限位柱的楔形面进入通孔内,当限位槽与限位柱位置相对应时,限位柱进入限位槽内将伸缩柱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伞,无龙骨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使用平常雨伞时龙骨夹头发的问题,且重量较轻,便于拿放,本充气伞设置有麻花杆,在使用完毕后,将伸缩杆收入到伞杆过程中,受麻花杆作用力的作用,伞面转动,可将伞面的水快速甩出,便于将伞面快速晾干以便与放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一种充气伞的充气管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11所示,一种充气伞,包括伞杆1,所述伞杆1设置有杆腔16,所述杆腔16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顶部安装有充气头3,所述充气头3安装有若干充气管4,所述充气管4远离充气头3的一端通过底管5连接,所述充气管4、底管5充气头3与相邻的充气管4之间设置有伞纸6,所述充气管4与底管5之间安装有伞纸6,所述伸缩杆2上方安装有储气罐8,所述储气罐8与充气头3、充气管4、底管5相连通,通过所述充气头3向所述充气管4内充气且所述充气管4内气压大于或者等于1.2个标准大气压时,所述充气管4、所述底管5与所述伞纸6形成一个完整的伞面。

所述底管5为塑料管,所述储气罐8为高压储气罐,所述伞纸6为透明塑料纸。

具体的,充气头3底部设置有连接头32,所述连接头32与储气罐8之间通过软管34连接。

如附图3至附图5所示,所述充气头3底部焊接有连接筒31,所述连接筒31与伸缩杆2顶部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2上方设置有罐腔22,所述储气罐8安装在罐腔22内,所述储气罐8与充气头3相连通。所述充气管4沿充气头3侧壁周向均匀设置有五根。

如附图10所示,所述充气管4侧壁设置有气孔41,所述气孔41贯穿充气管4,所述气孔41沿充气管4轴向设置有多个,所述伞纸6设置有两层,所述两层伞纸6与充气管4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间隙,所述气孔41位于该间隙内。

如附图11所示,;所述充气管4包括硅胶管404、网状聚酯纤维增韧层(403)、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402和乳胶管401,所述乳胶管401套在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402上,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402套在所述硅胶管404,所述网状聚酯纤维增韧层403设置在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402与所述硅胶管404之间,所述乳胶管401管壁厚度为d1,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402管壁厚度为d2,所述硅胶管404管壁厚度为d3,d2=2d1=3d3。通过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402和所述网状聚酯纤维增韧层403可以提高所述充气管4的耐穿刺性,而且通过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402内的封闭性气室不仅可以降低所述充气管4的重量(在同种厚度的管壁情况下),同时还可以利用封闭性气室改变刺入所述柔性泡沫塑料制中层管402管壁内尖锐物的行进方向,从而提高所述充气管4的耐穿刺性。

如附图5所示,所述充气头3中空设置,所述充气头3顶部设置有出气孔32,所述出气孔32安装有可将出气孔32密封的软塞33。

如附图6、附图7、附图9所示,所述伞杆1包括设置在伞杆1底部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竖直设置有麻花杆12,所述伸缩杆2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设置有与麻花杆12横截面形状相配合的矩形的转孔22,所述麻花杆12穿过转孔22。转孔22的宽度大于麻花杆12横截面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杆腔16内安装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套装在麻花杆12上,所述弹簧11的一端与第一底板相接触,所述弹簧11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相接触。

所述麻花杆12远离第一底板的一端设置有防止麻花杆12脱离转孔的限位板14。

所述限位板14与麻花杆12之间设置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长度大于第二底板的厚度。

如附图8所示,所述伸缩杆2上方设置有转套7,所述转套7位于充气头3下方,所述转套7与伸缩杆2转动配合。

具体的,伸缩杆2的上方侧壁焊接有限位环21,所述转套7位于限位环21上方。

如附图7、附图8、附图9所示,所述伞杆1下方侧壁竖直设置有操作杆9,所述操作杆9与伞杆1侧壁铰接,操作杆9与伞杆1之间设置有螺旋形状的卡簧92,受卡簧92弹力的作用,平常状态下,限位柱91插入通孔内。所述操作杆9顶部靠近伞杆1侧壁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91,所述操作杆9侧壁设置有通孔15,所述限位柱91远离伞杆1侧壁的一端穿过通孔15伸入到杆腔16内,所述伸缩杆2底部设置有限位槽21,所述伸缩杆2沿伞杆1向下移动过程中,限位槽21与通孔15位置相对应时,限位柱91插入限位槽21将伸缩杆2限位固定,所述限位柱91伸入杆腔16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楔形面。

本充气伞在使用时,摁下操作板9远离设置有限位柱91的一端,此时限位柱91从限位槽21内脱离,受弹簧11弹力的作用,伸缩杆2升到伞杆1顶部,然后打开储气罐8进行充气,储气罐8中的压缩空气通过软管34进入到充气头3内,再由充气头3进入到充气管4与底管5中,同时压缩空气通过充气管4进入到与与充气管相连接的两层伞纸6之间,储气罐8继续充气,当充气管4内气压大于或者等于1.2个标准大气压时,充气管4、底管5与伞纸6形成一个完整的伞面。此状态本充气伞可正常使用。

伞面完全张开后可正常使用,如附图1所示,在使用完毕后,拔下软塞33,手持转套7将伸缩杆2压至伞杆1底部,充气伞在刚使用完毕后,伞面有较多雨水,手持转套7将伸缩杆2压至伞杆1底部的过程中,受麻花杆12作用力的影响,伸缩杆2带动整个伞面转动,可将雨水甩出,松开转套7,受弹簧11弹力作用与支撑杆2惯性转动的作用,连接柱13位于转孔22内时,伞面可持续转动,可达到较好的甩水效果,便于将伞面快速晾干。甩水完成后,手持转套7将伸缩杆2压至伞杆1底部,在限位槽21与限位柱91位置相对应时,限位柱91进入到限位槽21内将伸缩杆2固定,便于将本充气伞收起放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