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拉链拼接的半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1964发布日期:2019-08-03 10:34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隐形拉链拼接的半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隐形拉链拼接的半裙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隐型拉链常规做法是内缝往一边倒,易造成两边内缝厚薄不匀,拉链使用中,有拉动不顺畅、易损坏等风险,需要针对隐形拉链的这一常规问题,进行工艺创新改善,解决隐拉易卡、易损的隐患。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隐形拉链拼接的半裙结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隐形拉链拼接的半裙结构。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隐形拉链拼接的半裙结构,半裙包括沿着轴向环绕形成整体的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以及沿着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顶侧边缝纫形成腰带的腰条,其中包括:

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的竖向设有一固定连接两者的拉链条;

拉链条上设有可移动的拉链头;

第一布料的边缘内侧设有第一包边;

第二布料的边缘内侧设有第二包边;

拉链条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包边与第二包边上;

第一包边与第二包边的底侧设有定位块。

所述

定位块与第一包边之间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一侧锁位条;

定位块与第二包边之间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二侧锁位条。

所述

拉链条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一包边、第二包边上的链条。

所述

腰条包括双层结构的第一层腰条布与第二层腰条布;

第一层腰条布与第二层腰条布之间固定穿插有多根腰条连接线。

所述

第一层腰条布与第二层腰条布底侧边固定缝纫有一条腰条连接条,腰条连接条的端头与第一包边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夹角块。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设置均匀平整的对称结构,保证避免隐形拉链易卡位,易损坏的情形,保证内部连接结构的紧密性、提升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描述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技术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申请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下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形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技术的多个变型。

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隐形拉链拼接的半裙100结构,半裙100包括沿着轴向环绕形成整体的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以及沿着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顶侧边缝纫形成腰带的腰条3,其中包括: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的竖向设有一固定连接两者的拉链条4;拉链条4上设有可移动的拉链头5;第一布料1的边缘内侧设有第一包边11;第二布料2的边缘内侧设有第二包边21;拉链条4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包边11与第二包边21上;第一包边11与第二包边21的底侧设有定位块6;具有设置均匀平整的对称结构,保证避免隐形拉链易卡位,易损坏的情形,保证内部连接结构的紧密性、提升稳定性的效果。

隐形拉链拼接的半裙100结构中,采用

1、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采用单层结构的面料,在装腰条的位置处利用两侧的大身缝位进一1.5cm的刀口,同时分别设置一包边,即第一包边11、第二包边21,从而形成一一对应的连接结构。

2、在打刀口的1.5cm处分开缝,将第一布料1或第二布料2的边缘缝纫于其中进行固定。

3、再按常规方式将隐型拉链的边缘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布料1及第二布料2的边缘中。

4、进而将腰条固定压线后,保证盖牢分缝的位置,避免拉链的内缝不外露。

参见图1至图2中所示,

本技术实施例1中,

一种隐形拉链拼接的半裙100结构,半裙100包括沿着轴向环绕形成整体的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以及沿着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顶侧边缝纫形成腰带的腰条3,其中包括:

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的竖向设有一固定连接两者的拉链条4;沿着第一布料1与第二布料2形成包边的结构,进而避免拉链条4裸露。

其中,拉链条4上卡接有可移动的拉链头5,利用现有技术中的拉链可以实现该技术效果。

第一布料1的边缘内侧设有第一包边11,形成拉链条4一侧的固定安装与遮盖。

第二布料2的边缘内侧设有第二包边21,形成拉链条4另一侧的固定安装与遮盖。

左右两侧形成拉链条位置的遮盖结构,进而形成隐形拉链的定位。

拉链条4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包边11与第二包边21上。

第一包边11与第二包边21的底侧设有定位块6,为加强第一包边11与第二包边21底侧边的固定,因此设置定位块6进行固定。

本技术实施例2中,

所述

定位块6与第一包边11之间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一侧锁位条61;

定位块6与第二包边21之间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二侧锁位条62。

分别设置两根锁位条,通过锁位条与第一包边11、第二包边21形成固定的连接结构,并保证半裙100整体的不发生局部位置鼓起,保证其整体的稳定连接的同时,更加保证其整体凸起的均匀。

本技术实施例3中,

所述

拉链条4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一包边11、第二包边21上的链条41。

沿着中间的缝隙位置包边上分别设置两根链条,进而形成稳定的安装与固定结构,且避免半裙100的布料与拉链间发生接触。

本技术实施例4中,

所述

腰条3包括双层结构的第一层腰条布31与第二层腰条布32;设置双层布料的腰条结构,保证腰条的结构稳固。

第一层腰条布31与第二层腰条布32之间固定穿插有多根腰条连接线33,利用固定穿插的腰条连接线33,通过线条保证固定的连接及稳定安装结构,避免其发生错位。

本技术实施例5中,

所述

第一层腰条布31与第二层腰条布32底侧边固定缝纫有一条腰条连接条34,设置条状结构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并通过腰条连接条34将其底侧与第一布料1、第二布料2固定连接。

腰条连接条34的端头与第一包边11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夹角块35。

夹角块35主要用于提高其连接及固定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技术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技术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由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凡在本技术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隐形拉链拼接的半裙结构,半裙包括沿着轴向环绕形成整体的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以及沿着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顶侧边缝纫形成腰带的腰条,其中包括: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的竖向设有一固定连接两者的拉链条;拉链条上设有可移动的拉链头;第一布料的边缘内侧设有第一包边;第二布料的边缘内侧设有第二包边;拉链条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包边与第二包边上;第一包边与第二包边的底侧设有定位块;具有设置均匀平整的对称结构,保证避免隐形拉链易卡位,易损坏的情形,保证内部连接结构的紧密性、提升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延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润娴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8
技术公布日:2019.08.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