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4801发布日期:2020-04-17 17:25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用的鞋楦,特别涉及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生产鞋子时,中底固定需要用气动枪前后打钉2根来固定中底到鞋楦上,从而达到与鞋楦1:1配合,防止中底的左右、前后偏移。但由于是人工作业,经常会产生误差,很难要求和控制作业人员不漏拔一根钉子,如果漏拔钉子就会造成质量事故,导致客户索赔,影响产品声誉。

因此,需要一种能提高制鞋效率、使中底快速固定于楦底上的鞋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这种鞋楦可提高与中底配合固定的效率,进而提高制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包括相互配合的鞋楦本体以及中底,所述鞋楦本体的楦底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钉,每个所述定位钉的一端嵌入楦底内,每个所述定位钉的另一端裸露至外部且与中底相配合,所述中底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与定位钉相配合的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与定位钉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定位钉均包括有嵌入鞋楦内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于鞋楦内设置有可增大与鞋楦接触面积的锥状部,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于鞋楦外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楦底相抵接,所述限位板远离鞋楦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定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外周设置有可增大与鞋楦之间摩擦阻力的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朝向鞋楦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一端与鞋楦之间相抵接时,所述限位板与鞋楦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钉由金属铁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定位槽均内置有可与定位钉相吸合的磁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钉朝向磁铁的一端设置为锥形,所述磁铁朝向定位钉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定位钉锥形端相配合的倒锥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底上的若干个定位槽的位置与人体脚部穴位的位置相对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定位钉的一端固定于楦底上,定位钉的另一端与位于中底上的定位槽相配合,以使得中底与鞋楦1:1配合,防止中底的左右、前后偏移。可提高与中底配合固定的效率,进而提高制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鞋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中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鞋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中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鞋楦本体;2、中底;3、定位钉;4、定位槽;5、固定杆;6、锥状部;7、限位板;8、限位杆;9、弧形凸起;10、磁铁;11、锥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包括相互配合的鞋楦本体1以及中底2,鞋楦本体1的楦底上设置有位于后脚跟处的两个定位钉3,每个定位钉3的一端嵌入楦底内,每个定位钉3的另一端裸露至外部且与中底2相配合。中底2上设置有两个可与定位钉3相配合的定位槽4,每个定位槽4与定位钉3一一对应。

通过定位钉3的一端固定于楦底上,定位钉3的另一端与位于中底2上的定位槽4相配合,以使得中底2与鞋楦1:1配合,防止中底2的左右、前后偏移。可提高与中底2配合固定的效率,进而提高制鞋效率。

进一步的,每个定位钉3均由金属铁制成。

进一步的,每个定位钉3均包括有嵌入鞋楦内的固定杆5,固定杆5的一端于鞋楦内设置有可增大与鞋楦接触面积的锥状部6,锥状部6还可便于定位钉3插入至鞋楦内部。固定杆5的另一端于鞋楦外设置有限位板7,限位板7的一侧与楦底相抵接。通过限位板7的设置,使得在固定杆5插入至鞋楦内部时,其限位板7与楦底抵接时可作为固定杆5插入鞋楦内的配合终点。限位板7远离鞋楦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定位槽4相配合的限位杆8。

进一步的,固定杆5的外周设置有可增大与鞋楦之间摩擦阻力的防滑纹路(附图未示出)。

进一步的,限位板7朝向鞋楦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9。以使得弧形凸起9的一端与鞋楦之间相抵接时,限位板7与鞋楦之间存在间隙,避免鞋楦与定位钉3之间卡死,不利于后期定位钉3的拔出。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图5所示,每个定位槽4均内置有可与定位钉3相吸合的磁铁10。由于定位钉3采用金属铁制成,使得磁铁10可与金属铁相互吸合,使得定位钉3的一端可更好的贴合于定位槽4内,从而使得中底2与鞋楦1:1配合,防止中底2的左右、前后偏移。

进一步的,定位钉3朝向磁铁10的一端设置为锥形11,磁铁10朝向定位钉3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定位钉3锥形11端相配合的倒锥形11凹槽(附图未示出)。进而可增加定位钉3与磁铁10的接触面积,提高中底2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位于中底2上的定位槽4的个数为若干个,位于楦底处的定位钉3的个数为若干个且与定位槽4一一对应。中底2上的若干个定位槽4的位置模拟人体脚部穴位而设置,位于每个定位槽4内的磁铁10均可实现对人体脚部穴位的磁疗作用。由于脚底的穴位分布于脚底的各个位置,而通过在中底2上设置有可与脚底各个位置上的磁铁10相配合的磁铁10,还可起到对中底2均匀固定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包括相互配合的鞋楦本体(1)以及中底(2),其特征是:所述鞋楦本体(1)的楦底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钉(3),每个所述定位钉(3)的一端嵌入楦底内,每个所述定位钉(3)的另一端裸露至外部且与中底(2)相配合,所述中底(2)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与定位钉(3)相配合的定位槽(4),每个所述定位槽(4)与定位钉(3)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其特征是:每个所述定位钉(3)均包括有嵌入鞋楦内的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一端于鞋楦内设置有可增大与鞋楦接触面积的锥状部(6),所述固定杆(5)的另一端于鞋楦外设置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一侧与楦底相抵接,所述限位板(7)远离鞋楦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定位槽(4)相配合的限位杆(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杆(5)的外周设置有可增大与鞋楦之间摩擦阻力的防滑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板(7)朝向鞋楦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9),所述弧形凸起(9)的一端与鞋楦之间相抵接时,所述限位板(7)与鞋楦之间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钉(3)由金属铁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其特征是:每个所述定位槽(4)均内置有可与定位钉(3)相吸合的磁铁(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钉(3)朝向磁铁(10)的一端设置为锥形(11),所述磁铁(10)朝向定位钉(3)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定位钉(3)锥形(11)端相配合的倒锥形(11)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其特征是:所述中底(2)上的若干个定位槽(4)的位置与人体脚部穴位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对中底进行固定的鞋楦,包括相互配合的鞋楦本体以及中底,所述鞋楦本体的楦底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钉,所述定位钉的一端嵌入楦底内,所述定位钉的另一端裸露至外部且与中底相配合,所述中底上设置有若干个可与定位钉相配合的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与定位钉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鞋楦可提高与中底配合固定的效率,进而提高制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双利鞋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8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