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褶袖上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6646发布日期:2020-06-09 19:24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褶袖上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泡褶袖的上衣。



背景技术:

泡袖是指在袖山处抽碎褶而蓬起呈泡泡状的袖型,其内格上较为贴近浪漫主义,又有点女孩子气,已广泛流行在现有女性服装上。现有的泡袖在袖山部位会打褶裥、细裥、单褶、对褶、交叉褶等其中一种褶,制图时,可按原型纸样将袖山剪开,放出需要的裥量,再把袖山弧线连接圆顺,泡袖与衣身袖窿车缝固定。然而,此种设计的泡袖上衣,使得上衣的泡袖袖头只能以细裥、单褶、对褶或交叉褶的一种褶的造型存在,款式单一,穿着者穿着新鲜度不高,大大降低了服装的穿着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袖的款式多样,穿着率高的泡褶袖上衣。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泡褶袖上衣,由上衣和泡袖组成,上衣由前衣片和后衣片组成的无袖衣体,无袖衣体的袖口处连接有上述泡袖,前衣片和后衣片的左、右两侧沿位于泡袖处呈弧形袖沿,上述泡袖的袖沿一体延伸有叠设在无袖衣体袖口处外表面上的叠合延伸部,上述叠合延伸部由处于泡袖袖头区域用于褶或裥形成的装饰区域和处于装饰区两侧的连接区域组成,上述装饰区域开设有若干个沿袖沿的弧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扣眼孔,上述无袖衣体对应于装饰区域处相应开设有与各扣眼孔一一对位重合的穿孔,上述装饰区域与上述无袖衣体通过穿过扣眼孔和穿孔的抽绳连接在一起,上述连接区域与上述无袖衣体固定配合,上述叠合延伸部位于两扣眼孔之间的部位具有褶结构或裥结构。上述叠合延伸部的边沿为密拷边。

上述叠合延伸部的宽度为1cm。

上述抽绳为丝带或绸带。

两上述扣眼孔的间距为1-1.5cm。

上述扣眼孔和穿孔沿叠合延伸部的宽度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褶袖上衣,利用装饰区域与无袖衣体的抽绳连接,这样两扣眼孔之间的部位可根据穿用者自己的需求进行细裥、单褶、对褶或交叉褶等不同褶或裥造型的设计,设计再经抽绳进行固定,使整个泡袖的造型呈多样变化,提高了整个上衣的视觉变化,能给穿用者带来不同的视觉美观,大大提高了上衣的穿用率,同时,抽绳的两端能采用蝴蝶结的形式呈现,进一步给泡袖增添了款式变化;再有,也可使抽绳不经过穿孔,使装饰区域与无袖衣体呈非连接关系,这样,泡袖位于此装饰区域具有露肩裸空区,再次形成出一种新的款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泡袖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无袖衣体的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褶袖上衣,如图1-3所示,由上衣和泡袖1组成,上衣由前衣片2和后衣片3组成的无袖衣体,无袖衣体的袖口处连接有泡袖1,前衣片2和后衣片3的裁剪和缝制方式采用的是公知的技术,前衣片2和后衣片3的左、右两侧沿位于泡袖处呈弧形袖沿,泡袖1的袖沿一体延伸有叠设在无袖衣体袖口处外表面上的叠合延伸部4,即泡袖1的袖沿处一体延伸有与泡袖1的袖沿相吻合的并向无袖衣体的方向延伸的延伸片,此延伸片的一半与前衣片2袖沿的外表面相贴配合、另一半与后衣片3袖沿处的外表面相贴配合,此延伸片的宽度优佳为宽度为1cm,叠合延伸部4由处于泡袖袖头区域用于褶或裥形成的装饰区域和处于装饰区两侧的连接区域组成,即叠合延伸部4沿袖沿的长度方向分隔成三个区域,其中处于中间的中间区域与泡袖的袖头区域相对应,处于两侧的区域分别与前衣片和后衣片对应,装饰区域(即延伸片的中间区域)开设有若干个沿袖沿的弧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扣眼孔41,装饰区域对应于两扣眼孔41之间的部位设置有褶结构或裥结构,此褶结构或裥结构采用的是现有的褶造型设计或裥造型设计,在此不再描述,无袖衣体对应于装饰区域处相应开设有与各扣眼孔一一对位重合的穿孔,即前衣片2的袖沿处位于与装饰区域相叠合的部位开设有与扣眼孔41一一对位的穿孔21,后衣片的袖沿处位于与装饰区域相叠合的部位开设有与扣眼孔41一一对位的穿孔31,装饰区域与无袖衣体通过穿过扣眼孔和穿孔的抽绳5连接在一起,此抽绳5的穿设方式为公知技术,所述连接区域与无袖衣体固定配合,即叠合延伸部4位于两连接区域处分别与前衣片2和后衣片3缝固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褶袖上衣,穿法一,将抽绳5只穿过各扣眼孔41,与上衣分离设置,如图4所示,使上衣具有裸露区域,从而穿着较为性感;穿法二,在穿法一的基础上抽绳5采用依次一一穿过各扣眼孔41或跳跃穿过其中几个扣眼孔的穿法使泡袖3的褶或裥的宽度得到调节,得到不同效果的泡袖;穿法三,在穿法二的基础上可自由调节两扣眼孔之间的部位采用细裥、单褶、对褶或交叉褶等不同褶或裥造型的设计,再次得到不同效果的泡袖;穿法四,将抽绳5穿扣一扣跟孔41时相对应穿过穿孔21、31,使上衣与泡袖连接,最后在抽绳5的两端采用打蝴蝶结或其它结的方式;穿法五,在穿法四的基础上调节如穿法二的抽绳;穿法六,在穿法五的基础上调节两扣眼孔之间的造型,如穿法三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泡褶袖上衣,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实现多种不同款式的泡袖造型和上衣外形,使整件上衣的外形呈多样变化,提高了整个上衣的视觉变化,能给穿用者带来不同的视觉美观,大大提高了上衣的穿用率;同时,抽绳的设计除了带来泡袖与上衣的连接外,还能采用蝴蝶结的形式呈现,进一步给泡袖增添了款式变化;再有,整个设计简易,新颖,易于裁剪,也方便穿着者自由调节穿用。

本新型中,为了增添效果,优佳的是,叠合延伸部4的边沿为密拷边,即采用密拷机对袖子的边沿进行密拷处理。再有,抽绳5优佳采用的是宽平结构的丝带或绸带,利用丝带或绸带能提升整个高档感。

本新型中,经发明人多次的裁剪得出两扣眼孔的间距优佳为1-1.5cm,且扣眼孔和穿孔沿叠合延伸部的宽度方向延伸,采用此种扣眼孔的限定能使泡袖的裥、褶效果较佳,并不影响穿着舒适性。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泡褶袖上衣,由上衣和泡袖组成,上衣由前衣片和后衣片组成的无袖衣体,无袖衣体的袖口处连接有上述泡袖,前衣片和后衣片的左、右两侧沿位于泡袖处呈弧形袖沿,其特征在于:上述泡袖的袖沿一体延伸有叠设在无袖衣体袖口处外表面上的叠合延伸部,上述叠合延伸部由处于泡袖袖头区域用于褶或裥形成的装饰区域和处于装饰区两侧的连接区域组成,上述装饰区域开设有若干个沿袖沿的弧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扣眼孔,上述无袖衣体对应于装饰区域处相应开设有与各扣眼孔一一对位重合的穿孔,上述装饰区域与上述无袖衣体通过穿过扣眼孔和穿孔的抽绳连接在一起,上述连接区域与上述无袖衣体固定配合,上述叠合延伸部位于两扣眼孔之间的部位具有褶结构或裥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褶袖上衣,其特征在于:上述叠合延伸部的边沿为密拷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褶袖上衣,其特征在于:上述叠合延伸部的宽度为1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褶袖上衣,其特征在于:上述抽绳为丝带或绸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褶袖上衣,其特征在于:两上述扣眼孔的间距为1-1.5c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泡褶袖上衣,其特征在于:上述扣眼孔和穿孔沿叠合延伸部的宽度方向延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泡褶袖上衣,由上衣和泡袖组成,泡袖的袖沿设有叠合延伸部,叠合延伸部由处于泡袖袖头区域用于褶或裥形成的装饰区域和处于装饰区两侧的连接区域组成,装饰区域开设有若干个扣眼孔,无袖衣体对应开设有穿孔,装饰区域与无袖衣体通过抽绳连接在一起,连接区域与无袖衣体固定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能实现多种不同款式的泡袖造型和上衣外形,使整件上衣的外形呈多样变化,提高了整个上衣的视觉变化,能给穿用者带来不同的视觉美观,大大提高了上衣的穿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侯霞;陈飞荣;龚霞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黎明职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