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2714发布日期:2020-04-21 17:2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餐盒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一次性餐盒。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当快餐盒的底盒装上食物后,会把面盖扣合上去,这时面盖的扣位会扣住底盒的边,使面盖和底盒扣紧。随着餐饮快送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工作的日益繁重、生活节奏的加快,餐饮外卖服务得到蓬勃发展。而现有的餐盒的强度不高,基本在扣合后再掀开的过程就会照成餐盒的面盖与底盒的连接处出现损坏,则再扣合会照成餐盒的漏汤等现象;从而降低了餐盒的实用性;且现有的快餐和大都以模具批量成型,并随着机械取代人工的时代来临,现有的卡扣式餐盒会提高机械脱模的难度,进而提高了制造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掀开不会因为破损而漏汤的一次性餐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餐盒,包括相扣合的面盖和底盒;所述的底盒上端设置有环形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上部的外侧形成有承接斜面,所述加强筋上部内侧形成有夹持面,夹持面由第一斜面段与第二斜面段组成,第二斜面段位于第一斜面段的上方且倾斜角度大于第一斜面段;在加强筋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且轮廓与加强筋对称的弧形的承接筋,所述的承接筋与加强筋内侧之间形成有承接槽,所述的承接筋与加强筋的外侧形成有呈梯形的夹持部;所述的面盖上设置有相适配与加强筋及承接筋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固定槽,固定槽与第二斜面段过瘾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强筋上部的外侧形成有承接斜面,承接斜面便于餐盒的脱模;加强筋上部内侧形成有夹持面,加持面也能确保餐盒的脱模得便捷度;在加强筋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且轮廓与加强筋对称的弧形的承接筋,当面盖扣合在底盒上得过程中,承接筋会向内发生变形,承接槽给承接筋提供了一定的变形间隙,使得加强筋在不发生变形得情况下面盖扣合在底盒上,加强筋受到的变形挤压的力少使得加强筋的断裂率降低;且承接筋的数量较多,即便个别发生断裂或段落也不会影响面盖得扣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与承接筋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连接筋的厚度小于底盒的厚度,所述连接筋的上端面为平面,使得承接槽截面呈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所述的连接筋下端面呈内凹的圆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强筋与承接筋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连接筋的厚度小于底盒的厚度,从而在面盖扣合时承接筋发生变形时若出现断裂会先选择连接筋的位置,进而降低底盒的破裂,进而提高了餐盒的扣合次数;连接筋的上端面为平面,使得承接槽截面呈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从而便于餐盒的脱模;连接筋下端面呈内凹的圆弧形,从而能确保连接筋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承接筋与加强筋两侧端面均设置有对称的断裂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承接筋与加强筋两侧端面均设置有对称的断裂槽口,断裂槽口能降低承接筋的局部厚度,从而在掀开面盖上最先可能出现断裂的位置便是断裂槽口处;能降低承接筋出现断裂时而延伸至加强筋上,从而避免出现加强筋断裂或破损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面盖、2-底盒、3-加强筋、3a-第一斜面段、3b-第二斜面段、4-承接筋、5-承接槽、6-固定槽、7-连接筋、8-断裂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一次性餐盒,包括相扣合的面盖1和底盒2;所述的底盒2上端设置有环形的加强筋3,所述的加强筋3上部的外侧形成有承接斜面,所述加强筋3上部内侧形成有夹持面,夹持面由第一斜面段与第二斜面段3b组成,第二斜面段3b位于第一斜面段的上方且倾斜角度大于第一斜面段;在加强筋3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且轮廓与加强筋3对称的弧形的承接筋4,所述的承接筋4与加强筋3内侧之间形成有承接槽5,所述的承接筋4与加强筋3的外侧形成有呈梯形的夹持部;所述的面盖1上设置有相适配与加强筋3及承接筋4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固定槽6,固定槽6与第二斜面段3b过瘾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强筋3上部的外侧形成有承接斜面,承接斜面便于餐盒的脱模;加强筋3上部内侧形成有夹持面,加持面也能确保餐盒的脱模得便捷度;在加强筋3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且轮廓与加强筋3对称的弧形的承接筋4,当面盖1扣合在底盒2上得过程中,承接筋4会向内发生变形,使得加强筋3在不发生变形得情况下面盖1扣合在底盒2上,加强筋3受到的变形挤压的力少使得加强筋3的断裂率降低;且承接筋4的数量较多,即便个别发生断裂或段落也不会影响面盖1得扣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3与承接筋4之间通过连接筋7连接,连接筋7的厚度小于底盒2的厚度,所述连接筋7的上端面为平面,使得承接槽5截面呈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所述的连接筋7下端面呈内凹的圆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强筋3与承接筋4之间通过连接筋7连接,连接筋7的厚度小于底盒2的厚度,从而在面盖1扣合时承接筋4发生变形时若出现断裂会先选择连接筋7的位置,进而降低底盒2的破裂,进而提高了餐盒的扣合次数;连接筋7的上端面为平面,使得承接槽5截面呈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从而便于餐盒的脱模;连接筋7下端面呈内凹的圆弧形,从而能确保连接筋7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承接筋4与加强筋3两侧端面均设置有对称的断裂槽口8。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承接筋4与加强筋3两侧端面均设置有对称的断裂槽口8,断裂槽口8能降低承接筋4的局部厚度,从而在掀开面盖1上最先可能出现断裂的位置便是断裂槽口8处;能降低承接筋4出现断裂时而延伸至加强筋3上,从而避免出现加强筋3断裂或破损现象。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餐盒,包括相扣合的面盖(1)和底盒(2),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盒(2)上端设置有环形的加强筋(3),所述的加强筋(3)上部的外侧形成有承接斜面,所述加强筋(3)上部内侧形成有夹持面,夹持面由第一斜面段(3a)与第二斜面段(3b)组成,第二斜面段(3b)位于第一斜面段(3a)的上方且倾斜角度大于第一斜面段(3a);在加强筋(3)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且轮廓与加强筋(3)对称的弧形的承接筋(4),所述的承接筋(4)与加强筋(3)内侧之间形成有承接槽(5),所述的承接筋(4)与加强筋(3)的外侧形成有呈梯形的夹持部;所述的面盖(1)上设置有相适配与加强筋(3)及承接筋(4)的截面呈梯形的固定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餐盒,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3)与承接筋(4)之间通过连接筋(7)连接,所述连接筋(7)的上端面为平面,所述的连接筋(7)下端面呈内凹的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餐盒,其特征是:所述的承接筋(4)与加强筋(3)两侧端面均设置有对称的断裂槽口(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餐盒,包括相扣合的面盖和底盒;所述的底盒上端设置有环形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上部的外侧形成有承接斜面,所述加强筋上部内侧形成有夹持面,夹持面由第一斜面段与第二斜面段组成,第二斜面段位于第一斜面段的上方且倾斜角度大于第一斜面段;在加强筋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且轮廓与加强筋对称的弧形的承接筋,所述的承接筋与加强筋内侧之间形成有承接槽,所述的承接筋与加强筋的外侧形成有呈梯形的夹持部;所述的面盖上设置有相适配与加强筋及承接筋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固定槽,固定槽与第二斜面段过瘾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沈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上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