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1274发布日期:2020-07-04 01:0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导尿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导尿裤。



背景技术:

晋朝最古老的中医导尿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口吹--液体倒灌式导尿术,这种方法在操作上也存在不少困难,成功率有限,到唐朝出现了两种新的导尿方式,使中医导尿术得以丰富。孙思邈记述了葱管一口吹式导尿术和葱管--药物--口吹式导尿法,到元代因为觉得葱过软,医家多为男性对女性口吹也不合适,元代对其做了小改进出现了翎管及间接吹气法,到明代新式导尿术已得到理论界认可,成为治疗尿潴留的常规方法之一。

导尿术是指用一根导尿管润滑后从阴道插入膀胱,进而导流出尿液的过程,是现在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技术,有些人需要长期进行导尿术,大多实行留置导尿术。然而,留置导尿术存在诸多不便,还需要裸露下半身,无法很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且保暖效果不佳,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导尿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导尿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导尿裤,包括底裤、接尿器、导尿管和引流袋,所述的接尿器的边缘设有按扣,所述的接尿器通过按扣设置在底裤的裆部,所述的接尿器的两侧设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内设有高密度的过滤网;

所述的导尿管分为内导尿管和外导尿管,所述的接尿器底端设有橡胶圈,所述的接尿器通过橡胶圈连接内导尿管,所述的内导尿管一端位于接尿器内,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导尿管,所述的外导尿管为y型结构,所述的外导尿管远离内导尿管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引流袋;

所述的引流袋为一次性防逆流引流袋,所述的引流袋通过弹性带固定在底裤的裤腿上。

作为改进,所述的接尿器为硅胶尿斗,所述的过滤网为复合无纺布过滤棉。

作为改进,所述的内导尿管采用tpu材料制成,所述的外导尿管为波纹管。

作为改进,所述的引流袋上设有刻度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使用一次性防逆流引流袋,这个引流袋的使用有效减少了患者下床活动时引起尿管内尿液的反流而导致逆行感染的发生;

2.把尿袋固定在底裤的两个裤腿上,很好地保护了留置尿管患者的隐私,同时底裤的样式更有利于尿管的固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造成因尿管固定不妥当导致尿管拖地,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

3.内导尿管采用tpu材料制成,只需要隔一周更换,这样极大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但是在临床上的患者,48小时必须更换,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不必要的感染,成本100元左右;

4.有些患者由于排尿困难,不能自主排尿,需要日常插有导尿管,外导尿管为波纹管拉伸延展性比较好,可以方便患者的外出活动,尽量减少患者生活的不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导尿管改为y型导尿管,减少对膀胱内尿管的牵拉,减轻患者疼痛;

5.接尿器底端在内设有橡胶圈,使其向上推动时阻力增加,固定后,可卡住导尿管,使导尿管相对固定,减少病人的牵拉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尿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尿裤的接尿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裤,2、接尿器,3、导尿管,4、引流袋,5、按扣,6、通气孔,7、橡胶圈,301、内导尿管,302、外导尿管,401、刻度尺,402、弹性带,60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导尿裤,包括底裤1、接尿器2、导尿管3和引流袋4,所述的接尿器2的边缘设有按扣5,所述的接尿器2通过按扣5设置在底裤1的裆部,所述的接尿器2的两侧设有通气孔6,所述的通气孔6内设有高密度的过滤网601;

所述的导尿管3分为内导尿管301和外导尿管302,所述的接尿器2底端设有橡胶圈7,所述的接尿器2通过橡胶圈7连接内导尿管301,所述的内导尿管301一端位于接尿器2内,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导尿管302,所述的外导尿管302为y型结构,所述的外导尿管302远离内导尿管301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引流袋4;

所述的引流袋4为一次性防逆流引流袋,所述的引流袋4通过弹性带402固定在底裤1的裤腿上。

所述的接尿器2为硅胶尿斗,所述的过滤网601为复合无纺布过滤棉。

所述的内导尿管301采用tpu材料制成,所述的外导尿管302为波纹管。

所述的引流袋4上设有刻度尺40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接尿器2通过按扣5设置在底裤1的裆部,接尿器2通过橡胶圈7连接内导尿管301,橡胶圈7使导尿管3向上推动时阻力增加,固定后,可卡住导尿管3,使导尿管3相对固定,减少牵扯,外导尿管302为波纹管且为y型结构,可根据病人双腿长度调节,分别连接引流袋4,引流袋4设有两个,使病人行走平衡,增加尿量不至于频繁清理,引流袋4为一次性防逆流引流袋,避免由于体位变化导致的逆行感染,过弹性带402固定在底裤1的裤腿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导尿裤,包括底裤(1)、接尿器(2)、导尿管(3)和引流袋(4),所述的接尿器(2)的边缘设有按扣(5),所述的接尿器(2)通过按扣(5)设置在底裤(1)的裆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尿器(2)的两侧设有通气孔(6),所述的通气孔(6)内设有高密度的过滤网(601);

所述的导尿管(3)分为内导尿管(301)和外导尿管(302),所述的接尿器(2)底端设有橡胶圈(7),所述的接尿器(2)通过橡胶圈(7)连接内导尿管(301),所述的内导尿管(301)一端位于接尿器(2)内,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导尿管(302),所述的外导尿管(302)为y型结构,所述的外导尿管(302)远离内导尿管(301)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引流袋(4);

所述的引流袋(4)为一次性防逆流引流袋,所述的引流袋(4)通过弹性带(402)固定在底裤(1)的裤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尿器(2)为硅胶尿斗,所述的过滤网(601)为复合无纺布过滤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导尿管(301)采用tpu材料制成,所述的外导尿管(302)为波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袋(4)上设有刻度尺(4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导尿裤,包括底裤、接尿器、导尿管和引流袋,所述的接尿器的边缘设有按扣,所述的接尿器通过按扣设置在底裤的裆部,所述的接尿器的两侧设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内设有高密度的过滤网;所述的导尿管分为内导尿管和外导尿管,所述的接尿器底端设有橡胶圈,所述的接尿器通过橡胶圈连接内导尿管,所述的内导尿管一端位于接尿器内,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导尿管,所述的外导尿管为Y型结构,所述的外导尿管远离内导尿管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引流袋;所述的引流袋为一次性防逆流引流袋,所述的引流袋通过弹性带固定在底裤的裤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减少病人的牵拉痛,成本低,使用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申思懿;尹航;王万芳;王星欢;王建秀;田茂玲;王泽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25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