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5657发布日期:2021-04-30 09:1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雨伞,通过使用纤维材料制作雨伞的伞骨,使得雨伞更加轻量化,但当在雨天天气下,人们使用雨伞来遮挡雨水,手握把手,长时间手握把手时,手指关节和手腕处依旧会感觉到酸痛,以及对于儿童来说,儿童的手腕力量相比成年人要小,现有的普通把手,未能被儿童紧紧把握住,为此通过一种将手持雨伞的力量转移到胳膊上的把手,使得雨伞的轻易把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通过一种将手持雨伞的力量转移到胳膊上的把手,使得雨伞的轻易把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包括伞面、支撑杆和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辅助单元;所述辅助单元用于提高人手与把手之间的稳定性,且辅助单元包括连接杆和贴布;所述把手的下端开设滑孔;所述连接杆个数为二,每个连接杆的形状为l形状,每个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滑孔内,每个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贴布连接一起。

优选的,所述滑孔内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固接在两个连接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滑孔中间位置开设阶梯孔;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在阶梯孔内。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卡槽,且卡槽的下端与滑孔的孔处连通,卡槽的上端贯穿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与支撑杆连接处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开口对称开设,且卡扣的开口卡槽贯通。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仿手指凹槽。

优选的,所述贴布由人造皮革做成,且贴布的中间位置开设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者的一只手穿过两个连接杆,手掌将两个连接杆撑开,并握住把手,然后将贴布贴附在使用者的小胳膊上,此时手握把手点、连接杆与把手连接点以及贴布与小胳膊贴附点围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将雨伞稳定在小胳膊上,同时小胳膊的力量大于手腕的力量,更有益于雨伞的长期把持,减小手指关节和手腕的酸痛感。

在雨伞未使用时,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拉簧缩入滑孔内部,同时连接杆放置在卡槽内,连接杆的上端嵌入在卡扣内,此时连接杆与把手融为一体,便于连接杆的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伞面1、支撑杆2、把手3滑孔31、拉簧311、阶梯孔32、卡槽33、卡扣34、仿手指凹槽35、辅助单元4、连接杆41、限位板411、贴布42、通孔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1-图4,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包括伞面1、支撑杆2和把手3;所述把手3上设有辅助单元4;所述辅助单元4用于提高人手与把手3之间的稳定性,且辅助单元4包括连接杆41和贴布42;所述把手3的下端开设滑孔31;所述连接杆41个数为二,每个连接杆41的形状为l形状,每个连接杆41的一端插入滑孔31内,每个连接杆41的另一端通过贴布42连接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孔31内设有拉簧311;所述拉簧311的两端固接在两个连接杆41的一端;工作时,当在雨天天气下,人们使用雨伞来遮挡雨水,手握把手3,长时间手握把手3,手指关节和手腕处会感觉到酸痛,以及对于儿童来说,儿童的手腕力量相比成年人要小,现有的普通把手3,未能被儿童紧紧把握住,为此通过一种将手持雨伞的力量转移到胳膊上的把手3,使得雨伞的轻易把持;使用者的一只手穿过两个连接杆41,手掌将两个连接杆41撑开,并握住把手3,然后将贴布42贴附在使用者的小胳膊上,此时手握把手3点、连接杆41与把手3连接点以及贴布42与小胳膊贴附点围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将雨伞稳定在小胳膊上,同时小胳膊的力量大于手腕的力量,更有益于雨伞的长期把持,减小手指关节和手腕的酸痛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孔31中间位置开设阶梯孔32;每个所述连接杆41的一端设有限位板411;所述限位板411滑动连接在阶梯孔32内;通过连接杆41的一端通过限位板411限制在阶梯孔32内,防止连接杆41的一端脱离滑孔31。

所述把手3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卡槽33,且卡槽33的下端与滑孔31的孔处连通,卡槽33的上端贯穿把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把手3与支撑杆2连接处设有卡扣34;所述卡扣34开口对称开设,且卡扣34的开口卡槽33贯通;在雨伞未使用时,连接杆41的一端通过拉簧311缩入滑孔31内部,同时连接杆41放置在卡槽33内,连接杆41的上端嵌入在卡扣34内,此时连接杆41与把手3融为一体,便于连接杆41的收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把手3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仿手指凹槽35;通过仿手指凹槽35,增强把手3与人手的贴附,更有益于人手握住把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贴布42由人造皮革做成,且贴布42的中间位置开设通孔421;通过通孔421,将雨伞挂在在墙壁上挂钩上,方便雨伞的收纳。

工作原理:使用者的一只手穿过两个连接杆41,手掌将两个连接杆41撑开,并握住把手3,然后将贴布42贴附在使用者的小胳膊上,此时手握把手3点、连接杆41与把手3连接点以及贴布42与小胳膊贴附点围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将雨伞稳定在小胳膊上,同时小胳膊的力量大于手腕的力量,更有益于雨伞的长期把持,减小手指关节和手腕的酸痛感;在雨伞未使用时,连接杆41的一端通过拉簧311缩入滑孔31内部,同时连接杆41放置在卡槽33内,连接杆41的上端嵌入在卡扣34内,此时连接杆41与把手3融为一体,便于连接杆41的收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包括伞面、支撑杆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有辅助单元;所述辅助单元用于提高人手与把手之间的稳定性,且辅助单元包括连接杆和贴布;所述把手的下端开设滑孔;所述连接杆个数为二,每个连接杆的形状为l形状,每个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滑孔内,每个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贴布连接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内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固接在两个连接杆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中间位置开设阶梯孔;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在阶梯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卡槽,且卡槽的下端与滑孔的孔处连通,卡槽的上端贯穿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支撑杆连接处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开口对称开设,且卡扣的开口卡槽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仿手指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布由人造皮革做成,且贴布的中间位置开设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伞骨发脆的全纤维骨伞,包括伞面、支撑杆和把手;把手上设有辅助单元;辅助单元用于提高人手与把手之间的稳定性,且辅助单元包括连接杆和贴布;把手的下端开设滑孔;连接杆个数为二,每个连接杆的形状为L形状,每个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滑孔内,每个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贴布连接一起;使用者的一只手穿过两个连接杆,手掌将两个连接杆撑开,并握住把手,然后将贴布贴附在使用者的小胳膊上,此时手握把手点、连接杆与把手连接点以及贴布与小胳膊贴附点围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将雨伞稳定在小胳膊上,同时小胳膊的力量大于手腕的力量,更有益于雨伞的长期把持,减小手指关节和手腕的酸痛感。

技术研发人员:徐君;徐伟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大地走红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6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