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5994发布日期:2021-05-28 10:4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西装,具体是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



背景技术:

西装又称作“西服”、“洋装”。西装是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人们多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这显然是中国人民对于来自西方的服装的称谓;西装通常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政府机关从业人员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男士着装的一个首选。西装之所以长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流的西装文化常常被人们打上“有文化、有教养、有绅士风度、有权威感”等标签。西装一直是男性服装王国的宠儿,“西装革履”常用来形容文质彬彬的绅士俊男。西装的主要特点是外观挺括、线条流畅、穿着舒适。若配上领带与马甲后,则更显得高雅典朴。

目前的西装与配套的马甲一般为相互分离,穿戴者首先穿戴马甲,然后在套上西装,从而延长了穿戴者穿戴西装的时间,而且,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若想脱除马甲,则首先要脱除西装,且部分马甲难以存放所携带的物品,给穿戴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包括西装,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对襟和第二对襟;

所述西装包括衣袖、对称设置的衣襟和肩部,所述衣襟通过肩部与衣袖相连接;

所述第一对襟和第二对襟均位于西装内,且第一对襟和第二对襟拆卸式连接在衣襟上并与衣襟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衣襟的侧部以及肩部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环,所述第一对襟和第二对襟分别卡接在两个所述衣襟上的固定环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襟和第二对襟的侧壁与上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衣扣,所述第一衣扣扣合在固定环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襟和第二对襟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条形通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隐形拉链,所述条形通孔相对的侧壁通过隐形拉链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襟靠近第二对襟的一端部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二衣扣,所述第二对襟靠近第一对襟的端部等距开设有扣眼,所述第二衣扣扣合在扣眼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衣襟与第一衣襟、第二衣襟上分别设置固定环以及第一衣扣,便于将第一衣襟、第二衣襟安装在西装的内部,同时也便于第一衣襟、第二衣襟的拆卸,通过在第一衣襟与第二衣襟相对的端部分别设置第二衣扣与扣眼,便于第一衣襟与第二衣襟的相互扣接,从而形成马甲,通过在第一衣襟与第二衣襟内设置容纳腔,便于使用者存放所携带的物品,通过在容纳腔的侧部设置隐形拉链,能够有效的放置所存放的物品滑落丢失;这种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不仅便于穿戴者的穿戴,而且也便于马甲的拆卸,同时便于穿戴者存放所携带的物品,给穿戴者带来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对襟与第二对襟的正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西装、2第一对襟、3第二对襟、4衣袖、5衣襟、6肩部、7固定环、8第一衣扣、9容纳腔、10条形通孔、11隐形拉链、12第二衣扣、13扣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包括西装1,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

西装1包括衣袖4、对称设置的衣襟5和肩部6,衣襟5通过肩部6与衣袖4相连接;

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均位于西装1内,且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拆卸式连接在衣襟5上并与衣襟5相配合。

衣襟5的侧部以及肩部6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环7,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分别卡接在两个衣襟5上的固定环7上,便于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的拆卸与安装。

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的侧壁与上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衣扣8,第一衣扣8扣合在固定环7上,便于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卡接在固定环7上,且固定环7通过绳索等缝纫形成。

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内开设有容纳腔9,容纳腔9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通孔10,便于物品的储存。

条形通孔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隐形拉链11,条形通孔10相对的侧壁通过隐形拉链11相连接,便于控制条形通孔10的启闭,从而防止物品经条形通孔10滑出容纳腔9,从而避免物品的丢失。

第一对襟2靠近第二对襟3的一端部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二衣扣12,第二对襟3靠近第一对襟2的端部等距开设有扣眼13,第二衣扣12扣合在扣眼13内,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通过扣眼13与第二衣扣12的配合,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使用马甲时,将第一对襟2与第二对襟3上的第一衣扣8扣合在固定环7上,从而将第一衣襟2与第二衣襟3安装在西装1上,当需要存放物品如钱包等时,拉动隐形拉链11,开启条形通孔10,再将所需存放的物品放置在容纳腔9内,再拉动隐形拉链11,关闭条形通孔10,从而避免所存放物品的滑落丢失,给使用者带来了便捷;而第一衣襟2与第二衣襟3相对的端部可通过第二衣扣12与扣眼13的配合,相互扣合,从而使得第一衣襟2与第二衣襟3的扣合形成马甲,给穿戴者带来了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固定连接”表示相互连接的两部件之间是固定在一起,一般是通过焊接、螺钉或胶粘等方式固定在一起;“转动连接”是指两部件连接在一起并能相对运动。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故以上所述仅为

本技术:
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包括西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

所述西装(1)包括衣袖(4)、对称设置的衣襟(5)和肩部(6),所述衣襟(5)通过肩部(6)与衣袖(4)相连接;

所述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均位于西装(1)内,且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拆卸式连接在衣襟(5)上并与衣襟(5)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襟(5)的侧部以及肩部(6)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环(7),所述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分别卡接在两个所述衣襟(5)上的固定环(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的侧壁与上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衣扣(8),所述第一衣扣(8)扣合在固定环(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襟(2)和第二对襟(3)内开设有容纳腔(9),所述容纳腔(9)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通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孔(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隐形拉链(11),所述条形通孔(10)相对的侧壁通过隐形拉链(1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襟(2)靠近第二对襟(3)的一端部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二衣扣(12),所述第二对襟(3)靠近第一对襟(2)的端部等距开设有扣眼(13),所述第二衣扣(12)扣合在扣眼(13)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一种外套、马甲一体式西装,包括西装,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对襟和第二对襟;所述西装包括衣袖、对称设置的衣襟和肩部,所述衣襟通过肩部与衣袖相连接;所述第一对襟和第二对襟均位于西装内,且第一对襟和第二对襟拆卸式连接在衣襟上并与衣襟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穿戴者的穿戴,而且也便于马甲的拆卸,同时便于穿戴者存放所携带的物品,给穿戴者带来了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姜爱娟;张红雨;朱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市箭鹿制衣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3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