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互联穿戴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6027发布日期:2022-01-19 14:0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互联穿戴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互联穿戴物。


背景技术:

2.市场上的穿戴织物,佩戴舒适,但是由于技术含量低,导致其溢价能力只能依靠品牌价值,在消费者趋于理性的今天,科技的溢价能力愈发重要,同时消费者在采购时,也越来越偏向于具有一定智能化功能的穿戴物。
3.反馈到设计生产端,越来越多的厂家也选择将智能识别芯片集成到穿戴物上,让使用者在各种生活场景获得方便:如在搭乘公交时快速交费、解锁门禁、监测记录生命体征等。但是现有的智能穿戴物,例如智能表带等大多基于金属或者橡胶制品进行改造,正常佩戴在肢体上的时候,有些部位不能很好地贴合在人体轮廓上,另些部位又会紧压在肢体上,造成使用者佩戴不适。
4.因此一种能够结合普通穿戴物和智能设备的智能穿戴物是目前所需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互联穿戴物,所述织物既易于穿戴,还具有识别功能,便于使用者应付各种需要进行智能识别的场合。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互联穿戴式织物,包括:内部中空的织带,
7.识别芯片,置于所述中空内。
8.根据本实施例的智能互联穿戴式织物,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使用织带作为穿戴物,柔软且易于与人体轮廓贴合,置于织物内的识别芯片让使用者方便地与各种智能设备进行交互,同时织物的内部中空还便于生产者调整识别芯片的位置,灵活调整产品的结构。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织带还设有若干个贯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与卡针配合,将织带固定于手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识别芯片与织带粘性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识别芯片与织带卡扣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识别芯片通过粘贴部件与织带粘性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粘贴部件是魔术胶贴或者是涂于识别芯片表面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热熔胶或是水性乳胶水。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织带的一端为圆角矩形。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识别芯片可以是:射频识别芯片、近场通信芯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结合。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织带101;固定孔102;织带的圆角矩形端103;识别芯片104。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下面参照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织物
21.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互联穿戴物,包括:
22.内部中空的织带101,所述织带101还设有若干个贯通的固定孔102,所述固定孔102用于与卡针配合,将织带101固定在肢体上;
23.识别芯片104,置于所述中空内。
24.所述织带101由色纱编制而成,根据产品不同,可由不同颜色的色纱作为经纬纱以编制出不同的图案,所述固定孔102可由镭射切割机在织带101相对两面的切割出来,同时将孔的上下两面烧结到一起,以防止卡针窜入织带101内部。
25.织带101柔软容易与人体轮廓贴合,佩戴舒适,同时织带101内部是中空的,便于根据产品需要,在生产可将识别芯片104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芯片104与织带101粘性连接或者卡扣连接。
27.为了使得识别芯片104和织带101之间更好的固定,可将分别在二者上设置卡扣件,通过卡扣件的配合以使两个固定。为了生产方便,二者之间还可以是粘性连接。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芯片104通过粘贴部件与织带101粘性连接。
29.所述粘贴部件可以是魔术胶贴或者是涂于识别芯片104表面的胶粘剂。
30.将魔术贴的公帖和母帖分别置于识别芯片104和织带101相对的面上,以方便在人工安装出现错装时,进行补救。
31.同时在自动化生产时,还可以在芯片的表面涂上胶粘剂,然后粘贴在胶带上,使用胶粘剂粘贴固定性好。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热熔胶作为胶粘剂。
33.粘贴时,先将热熔胶穿过织带101的中空,再将识别芯片104贴在热熔胶上,按照定位将识别芯片104至织带101内部的一端,然后放在平板热压机上热压,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配合下,热压两次即可。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织带的一端103为圆角矩形。
35.将织带101的一端裁成圆角矩形便于将织带101插入至扣针框中,方便使用。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芯片104可以是:射频识别(rf i d)芯片、近场通信(nfc)芯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结合。
37.使用射频识别芯片104便于使用者在较远的距离上,快速与智能设备交互、识别;
使用近场通信芯片可使使用者在较近的距离上,与智能设备进行安全的可靠的识别;还可以通过以上两者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可让使用者在适当的距离上与智能设备进行交互。
38.以下以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形式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互联穿戴物,智能互联穿戴物包括:
39.内部中空的织带101,所述织带101还设有若干个贯通的固定孔102,所述固定孔102用于与卡针配合,将织带101固定在肢体上,所述织带的一段被裁成圆角矩形;
40.识别芯片104,置于所述中空内,所述识别芯片通过热熔胶与织带粘性连接,所述识别芯片104是近场通信芯片。
41.使用织带作为穿戴物,柔软且易于与人体轮廓贴合,置于织物内的识别芯片让使用者方便地与各种智能设备进行交互,同时织物的内部中空还便于生产者调整识别芯片的位置,灵活调整产品的结构,将织带101的一端裁成圆角矩形,还便于织带插入至扣针框中,便于固定。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互联穿戴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织带,所述织带还设有若干个贯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与卡针配合,将织带固定在肢体上;识别芯片,置于所述中空内;所述识别芯片通过粘贴部件与织带粘性连接,所述粘贴部件为魔术胶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互联穿戴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的一端为圆角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互联穿戴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芯片是:射频识别芯片、近场通信芯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结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互联穿戴物,内部中空的织带,所述织带还设有若干个贯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与卡针配合,将织带固定在肢体上;识别芯片,置于所述中空内;所述织带由色纱编制而成,根据产品不同,可由不同颜色的色纱作为经纬纱以编制出不同的图案,所述固定孔可由镭射切割机在织相对两面的切割出来,同时将孔的上下两面烧结到一起,以防止卡针窜入织带内部,织带柔软容易与人体轮廓贴合,佩戴舒适,同时织带内部是中空的,便于根据产品需要,在生产可将识别芯片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为了使得识别芯片和织带之间更好的固定,同时为了生产方便,二者之间还可以是粘性连接。间还可以是粘性连接。间还可以是粘性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诚 黄江东 郑国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百宏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