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及跳绳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1537发布日期:2022-07-09 02:0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及跳绳鞋。


背景技术:

2.跳绳是一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深受健身人群的喜爱。跳绳对人体的好处很多:1、跳绳的好处,它能够很好的燃烧热量,是一种有效的减肥和减脂的运动。2、跳绳的同时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跳绳有利于身体呼吸系统的强化和循环系统的强化,可以增加肺活量,可以改善心脏供血功能。3、跳绳还能够增强手眼协调功能,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4、跳绳能够增加身体的精神代谢,强化血管的功能,所以对于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5、跳绳属于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能够对上肢、下肢、腰部、臀部,都有一定的协调的运动效果和锻炼目的。
3.为了更好地进行跳绳运动,一双性能合适的跳绳鞋是很有必要的。现有的跳绳鞋采用了软质的鞋底,能够在使用者跳绳的时候进行缓冲,以此保护膝盖免收冲击伤害。但是现有的跳绳鞋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由于跳绳时脚部姿势是脚尖着地,脚部需要弯曲一定的角度,因此鞋底也需要稍作弯曲。现有的鞋子缺少弯曲的引导,在跳绳的时候会对脚部姿势产生阻碍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及跳绳鞋,能够在用户跳绳时,适配脚部的姿势而弯曲,减小对脚部的压力。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所述前掌部设置有高回弹件,后跟部设置有缓震件;所述前掌部于鞋底三分之一处设置有贯通两侧侧墙及高回弹件的弯折引导槽。
7.进一步的,所述弯折引导槽的截面呈倒“v”字型。
8.进一步的,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大底在前掌部全覆盖于中底,大底在后跟部向向内缩进使中底的边缘露出。
9.进一步的,所述中底和大底在前掌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高回弹件的第一贯通槽,所述高回弹件的底部与大底的底部齐平,顶部向上延伸出中底。
10.进一步的,所述中底和大底在后跟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缓震件的第二贯通槽,所述缓震件的底部与大底的底部齐平,顶部向上延伸出中底。
11.进一步的,所述高回弹件朝向鞋底的上前方倾斜,缓震件向鞋底的上后方倾斜。
12.进一步的,所述大底的底部设置有止滑纹理。
13.一种跳绳鞋,包括鞋面与上述的鞋底,所述鞋面缝合在鞋底上。
14.进一步的,所述鞋面上设置有鞋口,所述鞋口的前侧沿边缘设置有束紧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用户跳绳时,适配脚部的姿势而弯曲,减小对脚部的压力;同时,前掌部与后根部设置的高回弹件、缓震件能够提供提供回弹作用即缓震作用,保护用户的膝盖免收冲击伤害。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底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侧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子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鞋底本体;11、高回弹件;12、缓震件;13、弯折引导槽;14、中底;15、大底;16、第一贯通槽;17、第二贯通槽;2、鞋面;21、鞋口;22、束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一:
23.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所述前掌部设置有高回弹件11,后跟部设置有缓震件12;所述前掌部于鞋底三分之一处设置有贯通两侧侧墙及高回弹件的弯折引导槽13,在用户跳绳时,能够根据脚尖着地的姿势,对前掌部起到更直接的弯折引导,适配脚部的姿势而弯曲,减小对脚部的压力。
2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回弹件1采用高回弹热塑性尼龙弹性体微孔发泡材料(mpeba),为跳绳运动提供极佳的回弹性,内部小气孔均匀发泡,平稳承托。
25.所述缓震件12采用美国rogers缓震材料,为后跟提供更好的吸震性。
26.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弯折引导槽的截面呈倒“v”字型,底部敞开,使得行走过程中,碎石、灰尘等杂物不易堆积在槽内。
2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鞋底本体自上而下包括中底14和大底15;所述大底15在前掌部全覆盖于中底14,大底15在后跟部向向内缩进使中底14的边缘露出。
28.为了实现回弹件11的安装,所述中底14和大底15在前掌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高回弹件11的第一贯通槽16,所述高回弹件11的底部与大底15的底部齐平,顶部向上延伸出中底14。
29.同理,为了实现缓震件12的安装,所述中底14和大底15在后跟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缓震件12的第二贯通槽17,所述缓震件12的底部与大底15的底部齐平,顶部向上延伸出中底14。
30.第一贯通槽16和第二贯通槽17的开设使得大底15底部有两个开口,大底15呈“8”字形结构。
3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回弹件11朝向鞋底的上前方倾斜,缓震件12向鞋底的上后
方倾斜,整体呈向上敞开的倒“八”字形,在用户穿着时,脚部的压力能够作用在高回弹件11和缓震件12上,是两者朝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由于第一贯通槽16和第二贯通槽17的形状分别与高回弹件11和缓震件12相适应,在高回弹件11和缓震件12发生形变的时候,反而能够增强鞋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不易发生脱胶的情况。
32.所述大底15的底部还设置有止滑纹理,不易移位、打滑。
33.实施例二:
3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跳绳鞋,包括鞋面2与实施例一所述的鞋底,所述鞋面2缝合在鞋底本体1上。跳绳鞋的后跟设置加厚泡棉,免于跳动过程中脱脚,
35.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鞋面2上设置有鞋口21,所述鞋口21的前侧沿边缘设置有束紧带22。
36.所述束紧带22于脚背处呈倾斜设置,以便更好地贴合鞋舌。鞋面选用了高透气式十字格纹网设计,易于排汗。鞋舌采用襁褓式结构设计,极大限度减少异物感。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设置有高回弹件,后跟部设置有缓震件;所述前掌部于鞋底三分之一处设置有贯通两侧侧墙及高回弹件的弯折引导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引导槽的截面呈倒“v”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大底在前掌部全覆盖于中底,大底在后跟部向向内缩进使中底的边缘露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和大底在前掌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高回弹件的第一贯通槽,所述高回弹件的底部与大底的底部齐平,顶部向上延伸出中底。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和大底在后跟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缓震件的第二贯通槽,所述缓震件的底部与大底的底部齐平,顶部向上延伸出中底。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回弹件朝向鞋底的上前方倾斜,缓震件向鞋底的上后方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底部设置有止滑纹理。8.一种跳绳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面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鞋底,所述鞋面缝合在鞋底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跳绳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上设置有鞋口,所述鞋口的前侧沿边缘设置有束紧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回弹易弯折的鞋底,涉及鞋子技术领域。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所述前掌部设置有高回弹件,后跟部设置有缓震件;所述前掌部于鞋底三分之一处设置有贯通两侧侧墙及高回弹件的弯折引导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跳绳鞋。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用户跳绳时,适配脚部的姿势而弯曲,减小对脚部的压力。减小对脚部的压力。减小对脚部的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胡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舒奈尔天然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4
技术公布日:2022/7/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