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针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89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针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的组合针线盒。
申请人对市场现可购买到的针线盒进行了调查和对自1985年以来至今的中国专利该类申请公告作了检索,尚未发现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针线盒。
本实用新型能减少针线的浪费,给使用和保管针线带来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能把针、线、裁衣画粉、针底等组装在一个盒内,通过盒内装线用的线芯柱和盒体 上的线导出孔来存线和引线;盒体底背面的针槽和画粉格存针和画粉;盒内针底芯柱套放针底。
下面对照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由上旋盖(2).盒体(5).下旋盖(7).构成。在园形盒体(5)有插棉线用的线芯柱(3),放针底用的针底芯柱(4),盒体壁上线导出孔(1),与下旋盖(7)上的凸缘(16)相啮合的凹槽(9),存放针用的存针槽(8),防止存针跳槽的存针槽上限块(6)。
图2是
图1的D-D剖视图。盒体内有均匀分布的插涤线用的线芯柱(11),可从线芯柱(3)上面取出的活动隔板(10)。
图3是
图1的B-B剖视图。该图反映了盒体底背面所具有功能,其上开有存针槽(8),存针槽边隔板(13)和上限块(6),由于剖视作用而从下旋盖上剖下来的与盒体凹槽(9)啮合的凸缘(16),画粉格(12)等。
图4是
图1的A向视图。该图反映了盒体涤线导线孔(1)与两个棉线孔的位置,其它均匀分布的涤线导线孔的位置与图3中中间孔的位置相同,图3还表明了夹线缝(15)的形状及位置。
图5是
图1的C向视图,图中(14)是下旋盖上的缝针进出缺口。
它的使用方法如下,把缝线按涤线和棉线不同分别插在涤线芯柱(11)和棉线芯柱(3)上,涤线可装7它,棉线可装2它,2它棉线中间用活动隔板(10)分开,它们都可绕各自的芯柱自由转动。使用时不必把线团从盒内拿出,而是通过装线时从线导出孔(1)中引出的线头把所需要的颜色和种类的线拉出所需长度,切断线后留下的新线头重新拉入线夹缝(15)使其再固定。针底套在针底芯(4)上,需要时打开上旋盖(2)取出。缝针按不同型号分别放在针线盒底部的存针槽(8)中,每槽有一上限块(6)限制,槽中的缝针不会跳槽,使用时转动针线盒下盖(7),让存针槽与下旋盖缺口(14)位置对正,稍倾斜针盒,所缝针便可滑出。不用时旋转下盖(7)使下盖缝针进出缺口(14)与针槽错位。由于下旋盖(7)上有一凸缘(16)与盒体(5)上整个园周的凹槽(9)相啮合,当凸缘(16)旋到存画粉格(12)处时因设计的凸缘(16)长度短于存画粉格(12)园弧长度,下盖可取出,当旋到其它位置时,下盖被卡住不会掉落。
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材料可用塑料,其中盒体直径90mm、盒高75mm、芯柱个数9个、涤线芯柱及棉线小头芯柱直径为8mm、上盖下盖高分别为8mm和6mm、园周芯柱中心离盒中心为35mm、针槽深为6mm。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针线盒,由下旋盖(7)、盒体(5)、上旋盖(2)组成,其特征是a盒体(5)内排列有线芯柱(11)(3)和针底芯柱(4)。b盒体(5)壁上开有导线孔(1),孔旁开有夹线缝(15),c盒体(5)底背面开有存针槽(8),画粉格(12),d盒体(5)底外侧园周上有一与下旋盖凸缘(16)啮合的凹槽(9),e下旋盖(7)有缝针进出缺口(14)和长度小于画粉格(12)弧长的凸缘(16)。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针线盒,其特征是盒内有一可取出的活动隔板(10)。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针线盒,其特征是盒内一芯柱上有一台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型的组合针线盒。它由上旋盖。盒体下旋盖等组成,其特点是能把针、线、针底、画粉等组装在一起线插在盒内线芯柱上,使用时通过盒体壁上的线导出孔拉出,不用时固定线头在孔旁夹缝中,画粉和针放在盒体底部,缝针通过下旋盖上的缺口进出,针底套在盒内的针底芯柱上。该组合针线盒给日常使用和保管带来了方便。
文档编号A41H19/00GK2045940SQ8921224
公开日1989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0日
发明者肖恒乐 申请人:肖恒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