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便携伞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02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式便携伞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晴、雨两用的充气式便携伞帽,属个人和家用物品类。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87203871公开了一种充气折叠头戴伞,该伞由圆周气囊、顶圆及若干弧形气囊构成,与人头部接触的帽环由若干近于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拉线固定,伞整体呈圆弧状。由于人头戴伞的部位是一呈悬空状的帽环,仅由几根拉线固定,因此刮风时帽环和各气囊间会产生相对扭动,虽有帽带束缚而不致于使伞整体脱落,但却破坏了伞的整体性,并给人带来不适感。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不足进行了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作遮阳帽、又能作伞,可折叠、便携带、外形美观、整体性强、戴着舒服的充气式便携伞帽。
上述发明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圆周气囊中部有另一个直径与人头径相同的气囊,两气囊通过若干根径向气囊相互连通,伞面通过支撑杆支撑,支撑杆下部通过若干根帽带与较小直径气囊相连。
上述各气囊通过一个装有单向气门的充气嘴充气。
上述支撑杆采用伸缩式支撑杆。
气囊可由橡胶管、塑料薄膜等制成。
本实用新型一改传统金属骨架伞必须手持、不易携带,普通遮阳帽不宜防雨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既是伞,又是遮阳帽的晴、雨两用伞帽。在作伞使用时,由于也是戴在头上,因此摆脱了手持伞对人手的约束。作遮阳帽使用时,由于各气囊间有充分的空间使空气流通,因此无闷热感。由于在人头戴伞的部位是由气囊与人头部接触,且整个伞无金属部件,因此轻便而舒适。由于各气囊相通,充气后便可一次整体成型,支撑杆既支撑了伞面,又起到了对伞整体的稳定作用,因此整体性好。该伞帽在不用时,放掉气即可折叠后放入衣袋或包内,使用、携带都很方便。该伞帽还具有外形美观,实施容易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式便携伞帽包括环形圆周气囊1,另一个环形气囊2,径向气囊3,支撑杆4、伞面5、帽带6及充气嘴7。环形气囊2位于气囊1中部,且直径与人头径相同,以用作帽圈。两环形气囊通过四根径向气囊3相互连通。气囊均采用弹性橡胶管制成。径向气囊与环形气囊的接头处可采用粘接剂粘合,也可在制造橡胶管时一次成型,本例中采用粘合,要求接头处密封严密,充气后不漏气。在气囊2上装有充气咀7,充气咀是与自行车气门芯相似单向气门,由塑料制成,以减轻伞帽的整体重量。圆周气囊1上连接有丝织伞面5,本例中,伞面下边包履气囊2圆周,并通过缝制相连接。伞面中部由支撑杆4支撑,伞面顶部中心处通过压帽9固定于支撑杆上部。支撑杆为伸缩式,由两节不同直径空心杆组成,上节较细,下节较粗。上节空心杆下端装有钢丝卡8,其结构与普通雨伞相同。下节空心杆上端开有卡槽,在使用状态时,钢丝卡从卡槽中弹出,使较细空心杆不能缩回。使用完毕后,可将上节杆抽出,也可将其缩回下节杆中。因支撑杆下端部与人头顶接触,为舒适起见,在下节空心杆下端部设有一弧形头垫,该头垫可与杆一体,也可用较软的材料粘接于杆端部,头垫形状应与人头顶形状相吻合。支撑杆由塑料制成。在支撑杆与气囊2之间连接有4根丝织帽带6,帽带与气囊的连接采用缝制,帽带与支撑杆的连接是将帽带铆接于弧形头垫上。帽带既可形成帽子的形状,又起到了固定支撑杆的作用。
为充气方便,可配备一市售的笔式充气筒。
权利要求1.一种晴、雨两用充气式便携伞帽,包括环形圆周气囊1,伞面5及充气咀7,其特征在于有另一个位于圆周气囊中部,且直径与人头径相同的环形气囊2,两气囊通过径向气囊3相互连通,伞面通过支撑杆4支撑,支撑杆下部通过帽带6与气囊2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便携伞帽,其特征在于充气咀7为单向气门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式便携伞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气门与自行车气门芯相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便携伞帽,其特征在于支撑杆4为伸缩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式便携伞帽,其特征在于支撑杆由两节空心杆组成,较细直径空心杆下端装有钢丝卡8,较粗空心杆上部有一卡槽,下端部有一弧形头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便携伞帽,其特征在于各气囊可由橡胶管、塑料薄膜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晴、雨两用充气式便携伞帽。它包括一环形圆周气囊,位于该气囊中部且与人头径相同的另一气囊,与圆周气囊相接、并由支撑杆支撑的伞面及与气囊和支撑杆相接的帽带。该伞帽具有晴雨两用,充气后可一次成型,可折叠、便携带、轻便舒适、外形美观、整体性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A45B19/02GK2052631SQ89215489
公开日1990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8日
发明者王立业 申请人:王立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