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凹弧形多棱围边的伸缩伞用中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770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内凹弧形多棱围边的伸缩伞用中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遮雨用伞具,特别是一种具有内凹弧形多棱围边的伸缩伞用中棒。
目前的折叠伞主要由可伸缩的中棒,连接于中棒上端并与可折叠的伞面之间的支撑骨架构成,而中棒又是构成伞的最主要的部件,而现有折叠伞中棒的结构如


图1至图5所示,
图1是中棒伸拉状态的外形图,而图2至图5是其不同段的横截面图,由图不难看出,中棒是由下管11、中管13及上管14相互套合构成,而圆形的下管11与把手12相连,而上管14顶端与上巢15固连,而上巢15与伞状分布的顶骨杆21相枢接,而下巢16与伞骨2的下支骨杆22相枢连。其下管11上段设有圆柱管部111和由圆柱管部向上渐斜延伸所形成的上六棱形滑卡管头112,而在六棱形截面的中管13的下段则设置有与六棱形滑卡管头112滑动配合的下六棱管部132和与圆柱形管部111滑配的下圆柱管131。参见图2和图3。同理,在中管13的上段设有上六棱管部133和上圆柱滑卡管头143,而在圆形上管14下段设有与133和134相对应配合的下六棱管部141和下圆柱管部142。参见图4和图5。上下管11和14的主体段横截面为圆形,而中管13的主体段为六棱形。这种结构的中棒虽有加工制作简单的优点,但最大的缺点是由于中棒的主要滑动配合的中段13的六棱形截面的各面均为平直面,而相邻平直面处的棱角部份呈等厚度的∧形,所以,棱角部份的强度及定位导向性能较差,故伸缩时、支撑时配合处易晃动,棱角部份易变形损坏并导致整个伞的损坏和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强度高、定位导向稳定,且不变形损坏的具有内凹弧形多棱围边的伸缩伞用中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截面呈圆形的下管、上管和多棱边形截面的中管三者相滑动套配串接构成,在上管的上端固连有与顶骨杆枢接的上巢,在上巢下部的上管上套设有与下支骨杆相枢接的下巢,中管的下段有一与下管上段相套配的下圆柱管段,而上管的下段有一与中管上段相套配的下多棱边形管部,下管及中管的上端均设有与上一节管相滑配且截面形状相同的滑卡管头部,其特征在于与多棱形中管相套配的上管的下多棱边形管部及下管上端与中管滑配的多棱形滑卡管头的围组封闭的横截是由多个呈内凹弧形的长方形板边围组构成,各内凹弧形的长方形板边均向中棒的纵向轴线对应内凹,其相邻板边交汇处的角脊呈 形的补强增厚形。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如下
第1由于各管段滑配的接触面由直平面改变成内凹的弧状凹面,因而,使内外管段的滑动接触面积增大,而单位受力减少,再加之内凹面本身所具有的定位导向作用,使其配合滑动的稳定性提高。
第2由于
形角脊部的增厚及其形状的改进,不仅防止了应力向尖角部的过份集中,而且,也提高了其强度,故各角脊部不易变形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实现的
图1是现有折叠伞中棒的结构图;图2是
图1的2-2截面的剖面图;图3是
图1的3-3截面的剖面图;图4是
图1的4-4截面的剖面图;图5是
图1的5-5截面的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7是图6的7-7截面的剖面图;图8是图6的8-8截面的剖面图;图9是图6的9-9截面的剖面图;
图10是图6的10-10截面的剖面图;
图11是图6的11-11截面的剖面图;
图12是图6的12-12截面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较浅内凹管的成型原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较深内凹管的成型原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面积与现有平面棱形管接触面积的比较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补增角脊与现有平面角脊的厚度比较图;下面将结合附图6-1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不同就在于中管13、与中管13产生滑配关系的下管11的上端多棱形滑卡管头112及上管14下端与中管相滑配的下多棱形管部141的截面形状上,即上述这些配合部位其构成多棱形管的各板边均呈内凹弧形,而其角脊部呈
形的增厚部,而其它结构均与现有中棒结构相同,因此,图7、
图10与图2、图5相同,图6同
图1在外表上也相同,而
图11和
图12由于是局部纵向剖面图,故而看起来也不明显,而图8和图9则是最能体现本实用新型结构变化的两个图,从图8和图9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主体段截面呈圆形的下管11和上管14以及多棱形截面的中管13相滑动套配构成,在上管14的上端连接有与顶骨杆21枢接的上巢15,在上巢15下部的上管14上套装有与下支骨杆22枢接的下巢16,下管11下段与伞把12相连,下管11的上端和中管13的上端各有一与中管13及上管14滑动套配的滑卡管头112和134,而中管13的下端和上管14的下端均有一与下管11和中管13滑配的圆形管部131和多边形管部141,其特征在于构成多棱边中管13的横截面中的各围边130均为内凹弧形的长方形,各内凹弧形的长方形围边130均向中棒的纵向轴线10的中心部凹入,与具有内凹弧形围边130的多边形中管13相滑动配合的多边形管部141和滑卡管头112的横截面中的各围边均呈内凹弧形围边110和140,各内凹弧形相邻围边构成的脊角呈
形加强型脊角。参见图6、图8和图9。
图13和
图14是形成内凹弧形围边的两种极限分析图,即说明了内凹的凹人深度的选择范围,
图13表示的是凹入深度为最浅的一种情况,而
图14表示的是凹入深度为最大时的一种情况,介与两者之间的均为可适用的范围,两图中的各符号定义为S1、S2为弧长,L1、L2为弦(即连接于各长方形边交汇点P之间的直线距离),H1、H2为垂直于弦的垂线D1、D2与弧长的交点X1、X2之间的垂直高度,P1、P2为弧S1和S2的圆心点,R1、R2为弧S1、S2的半径,连P、P1、X1和P、P2、X2三点则可构成两个三角形,L’为三角形斜边,A1、C1、A2、C2分别为夹角,由上述参数及
图13和
图14的三角形可得出下列公式H1=L1/2XtanA1b1=90°-A1,B1为A1的余角C1=180°-2X(90°-A1)=2A1D1=L1/2XC0TC1=L1/2Cot(2A1)R1=H1+D1同理H2=L2/2XtanA2D2=L2/2Cot(2A2)R2=H2+D2通过以上两组计算公式,可推导出A1、A2的角度可介于5°-30°之间,而较佳的角度为8.5°-15°之间。
由于弧长S的长度大于弦长L的长度,所以,内凹弧状的接触面必大于平直面,参见
图15。
H1、H2与L1、L2之比介于1/20至1/5之间。即各内凹弧边的内凹深度H与各内凹弧长两交点P之间弦长L之比在1/20与1/5之间。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六棱六边围的形状,如四棱四边围的菱形,八棱八边围的多角形,以圆形柱杆设计成的具多边凹弧围边均可以。

图16可以看出,由多边内凹弧边130组成的多边形脊角处的厚度Rf大于现有直角边交汇处脊点厚度T的1.2至1.5倍,这样,可起到补强的抗变形能力。

图13和
图14可以看出,各内凹弧形围边的弧长S呈对称状分布,弧长S的中点X与相邻内凹弧形围边的交点P及1/2的弦长L/2处共构成一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L’与L/2之间的夹角A在3°-30°范围之间选择。
因而,可保证在总体积不增大,材料整个壁厚不增加的前题下增大接触导向面积,减少局部及单位面积受力。特别是人脊角部的增厚及内凹曲面的设计,具有减少应力集中,补强的作用,并具有纵向导向、周向定位的防扭变作用。
权利要求1.具有内凹弧形多棱围边的伸缩伞用中棒,由主体段截面呈圆形的下管(11)和上管(14)以及多棱形截面的中管(13)相滑动套配构成,在上管(14)的上端连接有与顶骨杆(21)枢接的上巢(15),在上巢(15)下部的上管(14)上套装有与下支骨杆(22)枢接的下巢(16),下管(11)下段与伞把(12)相连,下管(11)的上端和中管(13)的上端各有一与中管(13)及上管(14)滑动套配的滑卡管头(112)和(134),而中管(13)的下端和上管(14)的下端均有一与下管(11)和中管(13)滑配的圆形管部(131)和多边形管部(141),其特征在于构成多棱边中管(13)的横截面中的各围边(130)均为内凹弧形的长方形,各内凹弧形的长方形围边(130)均向中棒的纵向轴线(10)的中心部凹入,与具有内凹弧形围边(130)的多边形中管(13)相滑动配合的多边形管部(141)和滑卡管头(112)的横截面中的各围边均呈内凹弧形围边(110)和(140),各内凹弧形相邻围边构成的脊角呈
形加强型脊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凹弧形多棱围边的伸缩伞用中棒,其特征在于各内凹弧形围边的弧长S呈对称状分布,弧长S的中点X与相邻内凹弧形围边的交点P及1/2的弦长L/2处共构成一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L’与L/2之间的夹角A在3°-30°范围之间选择。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内凹弧形多棱围边的伸缩伞用中棒,其特征在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L’与1/2的弦长L/2之间的夹角A在8°至15°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内凹弧形多棱围边的伸缩伞用中棒,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内凹弧形围边所构成的脊角处的厚度为内凹弧形围边的管体壁厚的1.2至1.5倍。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内凹弧形多棱围边的伸缩伞用中棒,其特征在于各内凹弧形围边的内凹深度H与弦长L之比介于1/20至1/5之间。
专利摘要具有内凹弧形多棱围边的伸缩伞用中棒,由截面呈圆形的下管、上管和多棱边形截面的中管三者相滑动套配串接构成,下管及中管的上端均设有与上一节管相滑配且截面形状相同的滑卡管头部,其特征在于:与多棱形中管相套配的上管的下多棱边形管部及下管上端与中管滑配的多棱形滑卡管头的围组封闭的横截是由多个呈内凹弧形的长方形板边围组构成,各内凹弧形的长方形板边均向中棒的纵向轴线对称内凹,其相邻板边交汇处的角脊呈
文档编号A45B19/04GK2272225SQ9624191
公开日1998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4日
发明者林俊光, 张荣仁 申请人: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