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102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的紧脚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紧扣鞋口的鞋扣。
从所周知,穿着的鞋子需紧着于脚部,才便于行走,习用鞋子的紧口结构,一是属一脚蹬方式,即鞋口几乎自脚前部开始延伸至脚后部,这种鞋子的紧脚结构主要依靠鞋口与脚的配合,或设置与脚紧配合的松紧带,这种结构虽穿着方便,但存在不利于快速行走的缺点;另一是采用鞋带绑紧方式,即借着在鞋口前部所设置的纵向二排鞋带穿孔,由鞋带穿孔后紧绑这种结构,一成不变,只有设置穿孔数目不同之分,很是单调,而且,穿孔多了,虽易与脚紧配,但嫌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鞋子的鞋口紧脚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结构新颖、美观的紧脚鞋扣。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分别设在鞋口前部左、右侧适当部位的鞋钮和带型扣子,它们以套合相联结。
该鞋钮呈羊角型,且在其上设二个鞋带穿孔,并有一固定带首尾同向分别穿经该二穿孔后,其首末端由固定块固定在鞋口的左侧或右侧适当处;该鞋钮上的一穿孔至鞋钮尾端的距离与另一穿孔至鞋钮的头部始端的距离相等;该固定块的边沿呈连续尖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带型扣子包括回转带和固定该回转带首末端于该鞋口右侧或左侧适当处的固定块;并且,该固定块的边沿呈连续尖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而且使用方便,型式新颖、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下面根据
图1和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好实施例。
如图所示,对于右脚鞋上的鞋扣,该鞋钮2设在该鞋口1的前部外侧(即右侧)而带型扣子3则设在内侧(即左侧)的适当处,使它们套合后鞋口1能紧脚,适于行走;而对于左脚鞋上的鞋扣,则与之相反,该鞋钮2装设在该鞋口1的前部外侧(即左侧),而带型扣子3则设在内侧(即右侧)的适当处,这样,从整体上能形成对称,能给人以美感。本实用新型的鞋子可能缝上一个或数个鞋扣(例如1~10个鞋扣),数目多少需视鞋面的设计或长短而定。
本实施例中,鞋钮2呈羊角型,当然也可为其它式样,在该羊角型的鞋钮2上,设二个鞋带穿孔21、22,并有一固定带23首尾同向分别穿过该二鞋带穿孔21、22后,首末端由一固定块24盖压在鞋面上,藉由车缝线紧固,特别是,该鞋带穿孔21至羊角型鞋钮2的尾端与另一鞋带穿孔22至头部始端的距离相等,并且该固定块的边沿呈连续尖齿状,装设在鞋子上后该鞋钮2还可在该固定带23上作有限距离的滑移,以适应用户紧脚之配合,而本实施例的带型扣子3则由一回转带31和固定该回转带31的首末端的固定块32构成,该固定块32与该鞋钮2的固定块24的结构形状相一致,其边沿也是呈连续尖齿状。
权利要求1.一种鞋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在鞋口(1)前部左、右侧适当位置处的鞋钮(2)和带型扣子(3),它们以套合相联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扣,其特征在于该鞋钮(2)呈羊角型,且在其上设二个鞋带穿孔(21)、(22),并有一固定带(23)首尾同向分别穿经该二鞋带穿孔(21)、(22)后,其首末端由固定块(24)固定在鞋口(1)的左侧或右侧适当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扣,其特征在于该鞋钮(2)上的鞋带穿孔(21)至鞋钮(2)尾端的距离与另一鞋带穿孔(22)至鞋钮(2)的头部始端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扣,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块(24)的边沿呈连续尖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扣,其特征在于该带型扣子(3)包括回转带(31)和固定该回转带(31)首末端于该鞋口(1)右侧或左侧适当位置处的固定块(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扣,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块(32)的边沿呈连续尖齿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扣,其特征在于每只鞋子可以缝上一个或数个鞋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的紧脚结构,是一种紧扣鞋口的鞋扣。该鞋扣包括分别设在鞋口前部左、右侧适当处的羊角型鞋钮和带型扣子,它们以套合相联结,并且将鞋钮和带型扣子分别由固定块将其固定在鞋口的左、右侧适当位置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使用方便,外形也美观。
文档编号A43C11/02GK2298696SQ97222279
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6日
发明者连汉明 申请人:丽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