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946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
目前的快速鞋带扣多半用于溜冰鞋或其它需要紧扣的运动鞋,其结构如


图1所示。鞋具10的两侧设有相对的扣带21、带座20及主扣具30,扣带21具有倒齿的端部伸入主扣具30内扣合固定;为加强扣带21的紧度,在带座20上另设有束紧结构,即在扣带21相对带座20的端部设枢接部,枢接部伸入成U形开口状的本体22开口内并以一枢轴211穿过相互枢接,本体22开口的两侧各设两短枢轴220与基座相对突伸的枢耳230枢接成一体,带座20则固定于鞋具10上,借由本体22的按压,可使扣带21的枢轴11处位置低于本体22的枢轴220,从而形成一紧扣力量。这种结构的缺陷是,本体22被按压后没有任何可供固定的机构,本体22受撞击或受不当外力勾挂时极易被向上扳动,从而使枢轴211的位置高于另一枢轴220的位置,也即极易松开。因此,带座20的这种结构虽有束紧加强鞋具10紧度的功能,但仍极易被外力撞击而顶起松开,反而无法固定。而且,鞋具10需要承受紧度极高的运动,因此被冲撞的机会或受到不当外力的机会很多,故上述缺点经常发生,若无法再行束紧,则极易造成使用者脚部受伤,成为不必要的运动伤害。由此可见,现有的鞋带扣结构实有改进的必要。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曾设计了《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并提出了专利申请。本发明人本着“还要更好”的创造理念,并不因创造了《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而自满,而是继续不断寻求改进,以便使用者使用时能更为方便、快速和紧固,现将其之所以必要改进的原因分析如后1、现有的鞋带扣部极易松开,而母案虽使本体与基座间的扣合更为稳固,但组装效率无法提高,原因即在于母案创作的弹簧组装时较为麻烦。
2、母案的扣部虽然非常紧固,但材料及成本多所支出,且担心使用太久后弹簧会产生弹性疲劳或生锈。
3、母案在组装时,由于弹簧需套入容置槽内,因此顶掣相当麻烦,且组装时易造成弹簧脱落的情形产生。
4、弹簧的成本支出相当高,如能与固定装置一体化的话,不仅可便于组装,而且可降低其成本。
在鉴于此,本发明人乃积极开发研究,期能对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的结构加以改进,以增强母案创作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对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的结构加以适当的改进,以使其本体与基座的扣合更为稳固,从而保持扣带的紧度并不致因外力的不当撞击而松开,进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本体相对基座的端面设容置槽,在基座相对本体端面中央处设固定钩,在本体与基座间设固定装置并与本体和基座相互配合。固定装置为平板状按压体,其端部延伸设有弹性脚并伸入本体容置槽内,其中央处设有钩块并可与基座固定钩相互配合勾扣固定。拉紧扣带时,通过固定装置弹性脚的作用可使钩块与固定块相互卡扣闭锁,从而使本体与基座自然锁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的鞋带扣带座纵向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主要包括鞋具两侧相对设有的扣带21、带座20及主扣具30,扣带21具有倒齿的端部伸入主扣具30内,扣带21相对带座20的端部设枢接部210,枢接部210伸入成U形开口状的本体22开口内并以一枢轴211穿过相互枢接,本体22开口的两侧各设两短枢轴220并与基座23相对突伸的枢耳230枢接成一体,基座23则固定于鞋具上,本体22与基座23之间有一固定装置40,以使本体22与基座23可靠固定。
本体22相对基座23的端面设有一容置槽221,且容置槽221的水平端上设有一定长度的限止槽222并与固定装置40相配合,基座23相对本体22端面中央处突伸出一钩状的固定钩231,固定钩231的钩面开口朝枢耳230方向开设并与固定装置40相配合。
固定装置40为具有平板状的按压体41,该按压体41的端部延伸设有弹性脚42,组装时弹性脚42伸入容置槽221内,相对限止槽222突伸出一限止块410以限制按压体41的行程并使按压体41容入容置槽221时可弹性卡制,按压体41的弧形按压端411露出容置槽221的部分可供人按压。按压体41的中央处另设一钩块412,其钩扣方向朝向按压端411并可与基座23的固定钩231相互勾扣固定,且钩块412的底面设有倾斜的导面413,以便于钩块412和固定钩231在本体22与基座23相互靠合时能自动引导紧扣(如图3、图4所示)。
借助以上结构,当本体22拉紧扣带21向基座23方向紧靠时,其按压体41借导面413与固定钩231的顶持导引,使按压体41略微回退、压缩固定装置40的弹性脚42,待钩块412与固定钩231相互对合时,其弹力脚42则会重新回推按压体41向前并使钩决412及固定块231可靠相互卡扣闭锁,从而使本体22与基座23自然锁合,无需另外的手续。不但使用方便,而且除原有的借两枢轴211、220高低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固定力外,更借固定装置40与本体22及基座23之间的配合形成第二固定力,以确保扣带21不致因带座20受到不当外力撞击时而发生松脱。需要松开固定装置40时,需先加压按压体41的按压端411,使钩块412与固定钩231得以相互分离,顺势扳动本体22离开基座23,即可使扣带21松开。其解开扣带21的过程与现有结构相仿,不致造成困扰。
由以上的结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更佳的使用效果和成本效益,且整体结构所能达到的功效可超越母案创作结构。
1、本实用新型组装时由于不再需要利用弹簧,故降低成本支出。再者,本实用新型不必像母案那样需要利用轨道来容置弹簧,而仅利用简易的容置槽来代替,使组装更加方便,加工更加便利。
2、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不再需要顶掣弹簧,因此组装时不会出现弹簧掉落的情形。
3、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装置结构简易,制造成本可相对减少,因此相当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实用性及成本效益诸方面,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及实用新型专利的要件。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主要包括鞋具两侧相对设有的扣带、带座及主扣具,扣带具倒齿的端部伸入主扣具内,扣带相对带座的端部设枢接部,枢接部伸入成U形开口状的本体开口内并以枢轴穿过相互枢接,本体开口的两侧各设两短枢轴并与基座相对突伸的枢耳枢接成一体,基座则固定于鞋具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本体相对基座的端面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设有一定长度的限止槽并与固定装置相配合,基座相对本体端面中央处突伸出钩状的固定钩;所述固定装置为具有平板状的按压体,其端部延伸设有弹性脚并伸入容置槽内,相对限止槽突伸出一限止块以限制按压体行程,按压体中央处另设有一钩块,其钩扣方向朝向按压端并可与基座的固定钩相互配合勾扣固定。
专利摘要改进的鞋带扣带座固定装置包括鞋具两侧相对设有的扣带、带座及主扣具,扣带相对带座的端部设枢接部,枢接部伸入成U形开口状的本体开口内并以枢轴穿过相互枢接,本体开口的两侧各设两短枢轴并与基座相对突伸的枢耳枢接成一体,基座固定于鞋具上;本体与基座间设有一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有弹性脚并容设于本体的容设槽内。通过弹性脚的作用可使本体与基座自然锁合,确保扣带不致因带座受不当外力撞击而松脱。
文档编号A43C9/00GK2408729SQ9925809
公开日2000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30日
发明者陈金柱 申请人:陈金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