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928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涉及一种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
【背景技术】
[0002]依照人体脚掌之骨骼结构系使脚掌底部形成具有适当弯曲弧度之足弓部位,而于脚掌承受走路、跑步或打球等各种活动之压力时,即利用足弓部位的弧度变化,以提供缓冲的功效,然而,当脚掌长时间承受压力,或承受较大的压力时,极易使脚掌之足弓部位过度外张,而造成脚掌骨骼结构产生移位的现象,其不仅影响足弓部位的缓冲功效,进而更导致脚掌及其它各部位出现酸痛的不适感。为了解决前述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鞋垫或者鞋底上设置符合脚掌足弓部位弯曲弧度的足弓凸起,其虽可增加缓冲效果及舒适性,却由于该足弓凸起系以软性材质制作,当脚掌之足弓部位承受压力时,仍无法避免压力造成脚掌之足弓部位过度外张,而产生脚掌骨骼结构移位的现象,进而无法有效的保持及恢复脚掌足弓部位的弧度,而且软性材质在长久的踩踏作用下会出现形变疲劳,容易塌软,无法起到贴合脚体足弓部位的作用,实用性低。

【发明内容】

[000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根据脚型调整适应足弓部,避免足弓部过度外张,提升足弓保护功效,提升穿着舒适性,延长使用时效的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包括鞋底和设于鞋底上的鞋面,还包括足弓弧面,所述足弓弧面架设于所述鞋底足弓部的上方,所述足弓弧面用于与脚体的足弓部贴合;所述鞋面的足弓部设于所述足弓弧面上。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鞋面的足弓部与所述鞋底的足弓部之间相互分离不贴合,所述鞋面的足弓部向上弓起构成所述足弓弧面。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足弓弧面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调整侧边,各所述调整侧边上均开设有供鞋带穿过的鞋带孔,用鞋带通过鞋带孔将两调整侧边相互靠拢时,两调整侧边能够分别包覆于鞋面的两侧面上。
[0007]进一步的是:还包括TPU松紧带,所述ITU松紧带穿设于所述足弓弧面下方,所述TPU松紧带与足弓弧面之间重叠的部位相互贴合,所述TPU松紧带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供鞋带穿过的鞋带孔,用鞋带通过鞋带孔将TPU松紧带的两端面相互靠拢时,两端面能够分别贴覆于鞋面的两侧面上。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TPU松紧带呈M状结构与所述鞋面贴覆。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足弓弧面由弹性曲面板构成,所述弹性曲面板的两端与鞋底连接,所述弹性曲面板的中间部位向上拱起架设于鞋底足弓部的上方,所述弹性曲面板的曲面与脚底足弓部的弧度契合;所述弹性曲面板上还设有分别包覆于所述鞋面两侧面上的弹性侧板。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鞋面为弹力网格布鞋面。
[0011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0012]1、所述足弓弧面架设于所述鞋底足弓部的上方,所述足弓弧面用于与脚体的足弓部贴合,即足弓弧面与鞋底足弓部之间相互分离间隔开构成收缩镂空结构,在穿着时,足弓弧面能够为脚体足弓部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消除脚体足弓部疲劳,行走过程中,脚体足弓部向足弓弧面实施作用力,足弓弧面与鞋底足弓部之间的收缩镂空结构会发生收缩形变,使得足弓弧面张紧进而与脚体足弓部贴合,并且收缩形变过程会将大部分作用力吸收,降低足弓弧面对于脚体足弓部的反作用力,避免足弓弧面将所有作用力直接反作用于脚体足弓部而造成的脚体足弓部外扩移位的现象,有效起到保护足弓部的作用;而且所述鞋面的足弓部设于所述足弓弧面上,随着足弓弧面的弹性形变,鞋面的足弓部会随着足弓弧面的形变张紧而张紧,鞋面的足弓部能够贴合包覆于所述脚体足弓部的周侧,鞋面的包覆作用能够避免承受侧向压力时脚体足弓部与足弓弧面之间的脱离移位现象;而且通过空间形变方式实现弹性形变,并不仅依靠于材料的弹性形变性,避免形变疲劳造成的足弓保护时效短的问题;因此,所述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结构简单,能够根据脚型调整适应足弓部,避免足弓部过度外张,提升足弓保护功效,提升穿着舒适性,延长使用时效,实用性高。
[0013]2、所述鞋面的足弓部与所述鞋底的足弓部之间相互分离不贴合,所述鞋面的足弓部向上弓起构成所述足弓弧面,即所述足弓弧面与所述鞋面的足弓部为一体结构的,足弓弧面直接由所述鞋面的足弓部构成,足弓弧面与鞋面足弓部的形变张紧节奏同步一致,穿着行走过程中,鞋面足弓部能够完全贴合包覆整个脚体足弓部,鞋面足弓部通过形变产生的张紧力能够为整个脚体足弓部产生稳定的支撑稳定力,进一步的提高了对脚体足弓部的复位保护作用,避免脚体足弓部的外张移位现象。
[0014]3、所述足弓弧面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调整侧边,各所述调整侧边上均开设有供鞋带穿过的鞋带孔,用鞋带通过鞋带孔将两调整侧边相互靠拢时,两调整侧边能够分别包覆于鞋面的两侧面上;则通过调节鞋带的松紧度,可以调整鞋面、足弓弧面与脚体的包覆松紧度,使得鞋面、足弓弧面更加全面的裹脚,增加鞋子和脚舒适度和平稳性;同时在穿着使用过程中,脚体的脚背通过鞋带、调整侧边的传递能够为足弓弧面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为足弓弧面提供辅助支撑力,进一步的提高足弓弧面的支撑稳定性,而且脚体脚背能够限制足弓弧面过度形变,使得足弓弧面在无需过度形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有足够的张紧支撑力和贴合包覆作用,避免过度形变造成的形变疲劳现象,延长足弓保护功能时效,实用性高。进一步的,采用THJ松紧带和鞋带配合的调节方式,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弹性调节性能,而且TPU松紧带呈M状结构与所述鞋面贴覆,加大TPU松紧带与鞋面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通过调节TPU松紧带以大面积的进行鞋面与脚的松紧度调节,鞋面大面积的与脚贴合包覆,提升鞋面的裹脚效果。
[0015]4、由弹性曲面板构成的足弓弧面具有优异的支撑稳定性,通过弹性曲面板的支撑作用有效的减缓脚体足弓部的疲惫,而弹性曲面板上设有分别包覆于所述鞋面两侧面上的弹性侧板,即弹性曲面板在脚体宽度方向的截面呈现为U型,脚体足弓部踩踏于弹性曲面板上时,弹性侧板对脚体足弓部进行矫正作用,有效防止脚体足弓部外扩移位。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足弓部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包括鞋底I和设于鞋底I上的鞋面2,所述鞋面2为弹力网格布鞋面。所述鞋面2的足弓部与所述鞋底I的足弓部之间相互分离不贴合,所述鞋面的足弓部向上弓起构成足弓弧面21,所述足弓弧面21与所述鞋底I的足弓部之间构成收缩镂空结构22。
[0020]所述足弓弧面21下方穿设有TPU松紧带23,所述TPU松紧带23与足弓弧面21之间重叠的部位相互贴合,所述TPU松紧带23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供鞋带24穿过的鞋带孔,用鞋带24通过鞋带孔将TPU松紧带23的两端面相互靠拢时,两端面能够分别贴覆于鞋面2的两侧面上。所述TPU松紧带23呈M状结构与所述鞋面2贴覆。
[0021]综上所述设计的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结构简单,能够根据脚型调整适应足弓部,避免足弓部过度外张,提升足弓保护功效,提升穿着舒适性,延长使用时效,实用性高。
[0022]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主权项】
1.一种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包括鞋底和设于鞋底上的鞋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足弓弧面,所述足弓弧面架设于所述鞋底足弓部的上方,所述足弓弧面用于与脚体的足弓部贴合;所述鞋面的足弓部设于所述足弓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的足弓部与所述鞋底的足弓部之间相互分离不贴合,所述鞋面的足弓部向上弓起构成所述足弓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弧面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调整侧边,各所述调整侧边上均开设有供鞋带穿过的鞋带孔,用鞋带通过鞋带孔将两调整侧边相互靠拢时,两调整侧边能够分别包覆于鞋面的两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TPU松紧带,所述TPU松紧带穿设于所述足弓弧面下方,所述TPU松紧带与足弓弧面之间重叠的部位相互贴合,所述TPU松紧带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供鞋带穿过的鞋带孔,用鞋带通过鞋带孔将THJ松紧带的两端面相互靠拢时,两端面能够分别贴覆于鞋面的两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TPU松紧带呈M状结构与所述鞋面贴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弧面由弹性曲面板构成,所述弹性曲面板的两端与鞋底连接,所述弹性曲面板的中间部位向上拱起架设于鞋底足弓部的上方,所述弹性曲面板的曲面与脚底足弓部的弧度契合;所述弹性曲面板上还设有分别包覆于所述鞋面两侧面上的弹性侧板。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为弹力网格布鞋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根据脚型调整适应足弓部,避免足弓部过度外张,提升足弓保护功效,提升穿着舒适性,延长使用时效的使足弓部和鞋面更裹脚的鞋子,包括鞋底和设于鞋底上的鞋面,还包括足弓弧面,所述足弓弧面分离镂空式架设于所述鞋底足弓部的上方,所述足弓弧面用于与脚体的足弓部贴合;所述鞋面的足弓部设于所述足弓弧面上。
【IPC分类】A43B13/14, A43C1/02, A43B23/02
【公开号】CN205180541
【申请号】CN201520902691
【发明人】丁思恩, 丁思博, 郑荣大, 吴玉珍, 郑艺文, 张丽华, 陈火权, 卢鑫
【申请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