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879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智能表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表带,其连接于智能手表的表盘的相对两侧,所述智能表带包括表带本体、天线接触弹片及信号放大元件。表带本体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表带上设置有天线与第一通信触点,所述表盘上设置有第二通信触点,所述第一通信触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触点连接。天线接触弹片内嵌于该表带本体内,该天线接触弹片的一端与该表盘内的天线连接,另一端设有一弹性接触部,该弹性接触部凸伸入该收容槽内。信号放大元件收容于该表带本体的收容槽内且与该天线接触弹片的凸伸入该收容槽内的弹性接触部接触。
【专利说明】
智能表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的表带,尤其涉及一种可放大天线信号的智能表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可穿戴式产品日益增多,但屏幕尺寸始终是发展的瓶颈,给用户操作造成一定的困难,传统产品触控屏幕使用极不方便,同时由于可穿戴式产品的表盘因体积较小,对天线的放置限制比较大,容易造成天线信号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放大天线信号的智能表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智能表带连接于智能手表的表盘的相对两侧,所述智能表带包括:表带本体、天线接触弹片及信号放大元件。表带本体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表带上设置有天线与第一通信触点,所述表盘上设置有第二通信触点,所述第一通信触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触点连接。天线接触弹片内嵌于该表带本体内,该天线接触弹片的一端与该表盘内的天线连接,另一端设有一弹性接触部,该弹性接触部凸伸入该收容槽内。信号放大元件收容于该表带本体的收容槽内且与该天线接触弹片的凸伸入该收容槽内的弹性接触部接触。
[0005]进一步地,该弹性接触部截面呈U形且具有二个相对设置的触点。
[0006]进一步地,该信号放大元件收容于该收容槽中且与该天线接触弹片的二个触点接触。
[0007]进一步地,该信号放大元件为一伸缩触笔。
[0008]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触点为凸触点,所述第二通信触点为凹触点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信触点为凹触点,所述第二通信触点为凸触点。
[0010]进一步地,所述表带本体内进一步包括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表盘内的电路板电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的表带通过表带本体内设置收容槽且利用天线接触弹片连接表盘内的天线以及收容于该收容槽内的信号放大元件,从而可起到放大天线信号的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放大元件为伸缩触笔,故可通过拉长该信号放大元件,可进一步放大信号,另,可取出该信号放大元件,用于对智能手表的触摸屏幕进行操作。
[0012]进一步地,第一通信触点和第二通信触点是接触的,用户可以在不需要查看监测数据时,将表盘从表带上取下,充分节约电能,当需要查看监测数据时,再将表盘安装于表带上,监测数据可以显示在表盘上以方便用户查看,也就是说,可以只在需要查看监测数据时再将表盘安装在表带上,而表带耗电较少,充分提高了智能手表的电池续航能力,同时,在运动、洗澡、睡觉等场合也可以将表盘取下来而只佩戴表带,极轻便、贴身,在不妨碍于用户日常生活完成数据监测。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14]附图中,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的表带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的表带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的表带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的表带的信号放大元件拉长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10、表盘;20、表带本体;30、天线接触弹片;40、信号放大元件;50、天线;11、屏幕;13、第二通信触点;21、收容槽;23、第一通信触点;31、弹性接触部;311、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22]请一并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智能表带,其连接于一智能手表的表盘10的相对两侧,包括二表带本体20、天线接触弹片30、信号放大元件40及设置于所述表带本体20中的天线50。
[0023]至少一表带本体20上开设有收容槽21。所述表带本体20的材质可为塑料。
[0024]该天线接触弹片30内嵌于其中一表带本体20内,其一端与该表带本体20内的天线50连接,另一端设有一弹性接触部31,该弹性接触部31凸伸入该收容槽21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接触部31截面呈U形,且具有二个相对设置的触点311。
[0025]该信号放大元件40常态下收容于该表带本体20的收容槽21内,且容纳于该收容槽21中的信号放大原件40与该天线接触弹片30的弹性接触部31接触,起到加长天线的作用,从而起到天线信号放大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该信号放大元件40收容于该收容槽21中且与该天线接触弹片30的二个触点311接触。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信号放大元件40为一伸缩触笔,如图4所示,故可通过拉长该信号放大元件40,可进一步放大信号。另,可取出该信号放大元件40,用于对智能手表的触摸屏幕11进行操作。
[0026]所述表带本体20内沿表带本体20的纵向装有所述金属天线50,所述金属天线50穿过所述表带本体20与所述表盘10的连接处的通孔,从而与设置于所述表盘10内的电路板(未图示)连接。使得金属天线50接收的信号可传送至所述智能手表中。
[0027]可以理解的,所述表带本体20中沿所述表带本体20纵向开设有一凹槽(未图示),所述金属天线50可容纳于所述凹槽,使得所述金属天线50可通过所述凹槽容纳于所述表带本体20中。
[0028]可以理解的,所述金属天线50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凹槽内,也就是说,凹槽的孔径略大于金属天线50的直径。一是考虑到金属天线50的热胀冷缩,以及表带本体20的伸直状态、弯曲状态等等不规则使用状态的出现,方便金属天线50与表带本体20因膨胀系数不一样、因使用状态不同而带来地相对移动,因此金属天线50的长度要比表带本体20短,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二是这样维修方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表带。
[0029]所述表带本体20内进一步包括用于进行数据监控的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表盘内的电路板电连接,使得所述监控模块所监控得到的数据可显示于表盘10上,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模块可以为现有的功能模块,显示模块进行数据显示的方式也可以为现有方式。
[0030]所述表带本体20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一通信触点23,所述表盘10上设置有第二通信触点13,第一通信触点23与第二通信触点13接触。一般地,可以将第一通信触点23设置于表带10的外表面(内表面为在佩戴时贴着用户手臂的一面),可以将第二通信触点13设置于表盘10背面(显示屏幕为正面)。
[0031]其中,第一通信触点23、第二通信触点13的数量以及位置不限,可以按照实际需要求进行设置。
[0032]当表盘10安装于表带本体20上时,第一通信触点23与第二通信触点13是连接的。其中,若包括多个第一通信触点23和多个第二通信触点13,则每个第一通信触点23与其对应的第二通信触点13接触。
[0033]当第一通信触点23与第二通信触点13接触时,等同于将表带本体20和表盘10中进行了数据通路、或者电源通路的连接。
[0034]所述第一通信触点23为凹触点,所述第二通信触点13为凸触点。
[0035]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通信触点23为凸触点,所述第二通信触13点为凹触点。
[0036]进一步地,第一通信触点23和第二通信触点是接触13的,用户可以在不需要查看监测数据时,将表盘10从表带本体20上取下,充分节约电能,当需要查看监测数据时,再将表盘10安装于表带本体20上,监测数据可以显示在表盘10上以方便用户查看,也就是说,可以只在需要查看监测数据时再将表盘10安装在表带本体20上,而表带本体20耗电较少,充分提高了智能手表的电池续航能力,同时,在运动、洗澡、睡觉等场合也可以将表盘10取下来而只佩戴表带本体20,极轻便、贴身,在不妨碍于用户日常生活完成数据监测。
[0037]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表带,连接于智能表带的表盘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表带包括: 表带本体,其开设有收容槽,所述表带上设置有天线与第一通信触点,所述表盘上设置有第二通信触点,所述第一通信触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触点连接; 天线接触弹片,其内嵌于该表带本体内,该天线接触弹片的一端与该表盘内的天线连接,另一端设有一弹性接触部,该弹性接触部凸伸入该收容槽内;以及 信号放大元件,其收容于该表带本体的收容槽内且与该天线接触弹片的凸伸入该收容槽内的弹性接触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接触部截面呈U形且具有二个相对设置的触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放大元件收容于该收容槽中且与该天线接触弹片的二个触点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放大元件为一伸缩触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触点为凸触点,所述第二通信触点为凹触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触点为凹触点,所述第二通信触点为凸触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本体内进一步包括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表盘内的电路板电连接。
【文档编号】A44C5/00GK205410001SQ201620061360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
【发明人】邓练兵
【申请人】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