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卡齿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060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卡齿拉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卡齿拉头,包括上滑座、下滑座和连接柱,上滑座的前端通过连接柱连接下滑座的前端,上滑座的前部与下滑座的前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上滑座的后部与下滑座的后部之间的间距。上滑座和下滑座之间位于前部的间距和位于后部的间距分开设定,位于前部的间距设得比常规范围大,这样链带弯折时位于上滑座的前端与下滑座的前端之间的链牙限定在上滑座和下滑座之间的部分较之常规设置时也更大,拉头拉动时链牙就能够顺畅滑到拉头的后部,而不会出现卡带现象,而位于后部的间距按常规范围设定即可,在这个范围内既能满足啮合要求,又不会出现卡带现象。
【专利说明】
一种防卡齿拉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卡齿拉头。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拉链包括链带、设在链带上的链牙和滑动连接在链牙上的拉头,拉头滑动使两排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拉头包括上滑座、下滑座和连接柱,上滑座的前端通过连接柱连接下滑座的前端,上滑座与下滑座的间距太大,则链牙不易啮合或啮合后容易脱齿,上滑座与下滑座的间距太小,则拉头会出现“卡带”现象,即拉头卡在链带的某个位置很难滑动或滑动不顺畅,所以通常将上滑座与下滑座的间距相对链牙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这个常规范围内,拉链既能满足啮合要求,也不会出现卡带现象。但是对于具有较大宽度链牙的拉链来说,一旦链带发生弯曲,链牙歪斜就会卡在上滑座的前端与下滑座的前端之间,发生卡带现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卡齿拉头,避免卡带现象的发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卡齿拉头,包括上滑座、下滑座和连接柱,所述上滑座的前端通过连接柱连接下滑座的前端,所述上滑座的前部与下滑座的前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上滑座的后部与下滑座的后部之间的间距。上滑座和下滑座之间位于前部的间距和位于后部的间距分开设定,位于前部的间距设得比常规范围大,这样链带弯折时位于上滑座的前端与下滑座的前端之间的链牙限定在上滑座和下滑座之间的部分较之常规设置时也更大,拉头拉动时链牙就能够顺畅滑到拉头的后部,而不会出现卡带现象,而位于后部的间距按常规范围设定即可,在这个范围内既能满足啮合要求,又不会出现卡带现象,可见这一结构设计对于较大宽度的链牙来说,即使链带发生弯曲也不会出现卡带现象,同时也满足啮合要求。
[0005]改进的,所述上滑座具有内底面I,所述内底面I包括平面I和平面Π,所述平面I的后端与平面Π的前端相连,所述平面I为斜面,所述平面I从前向后延伸的同时向内倾斜,所述平面Π为水平面。
[0006]改进的,所述上滑座具有内底面I,所述内底面I为斜面,所述内底面I从前向后延伸的同时向内倾斜。
[0007]改进的,所述上滑座具有内底面I,所述内底面I包括平面m和平面IV,所述平面m和平面IV均为水平面,所述平面m的后端通过连接面连接平面IV的前端,所述平面m位于平面IV的外侧。
[0008]改进的,所述连接面为斜面,所述连接面从前向后延伸的同时向内倾斜。减轻连接面与链牙的相互阻碍作用,避免卡带现象的发生。
[0009]改进的,所述下滑座具有内底面Π,所述内底面Π为水平面。
[0010]改进的,所述内底面I与上滑座的前侧壁之间通过圆角过渡。减轻上滑座前端对链牙的阻碍作用,进一步避免卡带现象的发生。
[0011]改进的,所述上滑座连接有拉手。
[0012]有益效果: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该实用新型一种防卡齿拉头,上滑座和下滑座之间位于前部的间距和位于后部的间距分开设定,位于前部的间距设得比常规范围大,这样链带弯折时位于上滑座的前端与下滑座的前端之间的链牙限定在上滑座和下滑座之间的部分较之常规设置时也更大,拉头拉动时链牙就能够顺畅滑到拉头的后部,而不会出现卡带现象,而位于后部的间距按常规范围设定即可,在这个范围内既能满足啮合要求,又不会出现卡带现象,可见这种结构设计对于较大宽度的链牙来说,即使链带发生弯曲也不会出现卡带现象,同时也满足啮合要求。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0016]图2为实施例一中拉头的剖视图;
[0017]图3为实施例二中拉头的剖视图;
[0018]图4为实施例三中拉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卡齿拉头,包括上滑座1、下滑座2、连接柱3和拉手4,上滑座I的前端通过连接柱3连接下滑座2的前端,拉手4设在上滑座I上,上滑座I的前部与下滑座2的前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上滑座I的后部与下滑座2的后部之间的间距,具体结构为:上滑座I具有内底面110,内底面IlO包括平面Ill和平面Π 12,平面Ill的后端与平面Π 12的前端相连,平面Ill为斜面,平面Il I从前向后延伸的同时向内倾斜,平面Π 12为水平面,下滑座2具有内底面Π 21,内底面Π 21为水平面,这样,链带弯折时,位于上滑座I的前端与下滑座2的前端之间的链牙限定在上滑座I和下滑座2之间的部分较之常规设置时也更大,拉头拉动时链牙就能够顺畅滑到拉头的后部,而不会出现卡带现象,而位于后部的间距按常规范围设定即可,在这个范围内既能满足啮合要求,又不会出现卡带现象,可见这种结构设计对于较大宽度的链牙来说,即使链带发生弯曲也不会出现卡带现象,同时也满足啮合要求。为了进一步减轻上滑座I前端对链牙的阻碍作用,内底面IlO与上滑座I的前侧壁之间通过圆角16过渡。除此之外,平面Ill也可替换为圆滑的曲面。
[0021]实施例二:
[00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区别在于,上滑座I具有内底面110,内底面IlO为斜面,内底面IlO从前向后延伸的同时向内倾斜,见图3。除此之外,内底面IlO也可以替换为圆滑的曲面。
[0023]实施例三:
[002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区别在于,上滑座I具有内底面110,内底面IlO包括平面ΙΠ13和平面IV14,平面ΙΠ13和平面IV14均为水平面,平面ΙΠ13的后端通过连接面15连接平面IV14的前端,平面ΙΠ13位于平面IV14的外侧,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面15为斜面,连接面15从前向后延伸的同时向内倾斜,当然连接面15也可以是圆滑的曲面,这样即可减轻连接面15对链牙的阻碍作用。
[0025]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防卡齿拉头,包括上滑座、下滑座和连接柱,所述上滑座的前端通过连接柱连接下滑座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座的前部与下滑座的前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上滑座的后部与下滑座的后部之间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齿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座具有内底面I,所述内底面I包括平面I和平面Π,所述平面I的后端与平面Π的前端相连,所述平面I为斜面,所述平面I从前向后延伸的同时向内倾斜,所述平面Π为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齿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座具有内底面I,所述内底面I为斜面,所述内底面I从前向后延伸的同时向内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齿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座具有内底面I,所述内底面I包括平面m和平面IV,所述平面m和平面IV均为水平面,所述平面m的后端通过连接面连接平面IV的前端,所述平面m位于平面IV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卡齿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为斜面,所述连接面从前向后延伸的同时向内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防卡齿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座具有内底面Π,所述内底面Π为水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防卡齿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面I与上滑座的前侧壁之间通过圆角过渡。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防卡齿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座连接有拉手。
【文档编号】A44B19/26GK205432418SQ201521101067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发明人】钟俊彦
【申请人】垦青(浙江)拉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