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28787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属于休闲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伞具上伞布与伞骨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本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伞具包括伞骨和伞布,伞布连接在伞骨上,伞骨为管件,连接结构包括插接在伞骨端部内的伞骨堵头,骨堵头包括用于插接在伞骨端部内腔中的插接柱,插接柱、伞骨和伞布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相固连。本伞具通过紧固件将伞布、伞骨及伞骨堵头连接在一起,使得伞布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伞骨的端部,保证伞布的紧绷度,避免伞布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松脱或移位。
【专利说明】
一种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休闲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伞具结构,特别是一种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伞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品,目前的伞具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基本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将伞布固定在伞架上,为了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必须确保伞布能够随着伞骨一起收折和伸展,其中重点在于:一如何保证伞布随着伞骨一起收起;二是如何保证伞具在伸展,伞布不会因开伞瞬间的惯性力而脱离伞骨。目前常见的结构是使用针线将伞布固定在伞骨上,在制作伞具时,首先固定成型伞骨部分以形成伞架,并将多块布料拼接缝合成伞布部分,再将伞布扣合在伞骨的顶面,手工将伞布分别缝合在一根根伞骨上。上述的伞具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为了使伞布能够即时随伞骨一起收折,确保收折效果,必须将伞布紧密缝合在伞骨上,这样在打开伞具时,针线借助环套在伞骨上的阻力而对抗伞布向外伸展的惯性力,从而拉扯住伞布,使其始终紧贴伞骨,保持造型,这样致使针线很容易磨断,影响使用效果;2、为了提高固定效果,每个缝合处都必须使针线绕伞骨缝合多圈,这样使得缝合工序必须在伞布与伞骨上同时进行,直接将伞布缝合在伞骨上,从而必须手工完成,制作效率很低。有鉴于上述情况,有人针对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0920182098.1】公开了一种伞布与伞骨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伞布上而供伞骨穿过的套环。该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它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伞骨穿插在套环中,当伞具打开或关闭时,伞骨易在套环中滑动,伞布和伞骨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容易松脱和移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它能将伞布牢固地连接在伞骨的端部,避免伞布松脱或移位。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所述伞具包括伞骨和伞布,所述伞布连接在伞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为管件,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插接在伞骨端部内的伞骨堵头,所述伞骨堵头包括用于插接在伞骨端部内腔中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伞骨和伞布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相固连。
[0005]本伞具通过紧固件将伞布、伞骨及伞骨堵头连接在一起,使得伞布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伞骨的端部,保证伞布的紧绷度,避免伞布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松脱或移位。
[0006]在上述的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中,所述伞布具有用于穿插连接件的通孔一,所述伞骨的壁面上具有用于穿插连接件的通孔二,所述插接柱具有与通孔一及通孔二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后连接在定位孔内,且连接件固连在插接柱上。通孔一、通孔二和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伞布、伞骨及伞骨堵头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依次插接,能够避免移位。
[0007]在上述的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中,所述伞布边沿具有加强垫,所述通孔一设置在加强垫上。加强垫能够增加通孔一的结构强度,避免通孔一受力发生撕裂而导致伞布移位或破损。
[0008]在上述的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定位孔为具有内螺纹的螺孔。螺栓依次穿过通孔一、通孔二后螺接在螺孔内,连接牢固,不易松脱。同理连接件还可以为螺钉或定位销。
[0009]在上述的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制为环形的伞布垫片,所述伞布垫片套设在连接件上,且伞布垫片抵靠在伞布的顶面上。伞布垫片可以进一步避免螺栓等连接件移位,提高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牢固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1]1、伞布通过连接件及伞骨堵头连接在伞骨的外端部,不易移位和变形,连接牢固性更好;
[0012]2、伞骨堵头通过插接结构与伞骨相连,连接件为可拆卸结构,维护和拆装均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伞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5]图3是本连接结构的爆炸图一。
[0016]图4是本连接结构的爆炸图二。
[0017]图中,1、伞骨;2、伞布;3、伞骨堵头;4、螺栓;5、伞布垫片;6、加强垫;7、插接柱;8、通孔一;9、通孔一.;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伞具包括伞骨I和伞布2,伞布2连接在伞骨I上,伞骨I为管件,连接结构包括插接在伞骨I端部内的伞骨堵头3。
[0020]具体结构如下,结合图3和图4,伞骨堵头3包括用于插接在伞骨I端部内腔中的插接柱7,伞布2的边沿具有加强垫6,加强垫6上具有用于穿插连接件4的通孔一 8,伞骨I的壁面上具有用于穿插连接件4的通孔二 9,插接柱7具有与通孔一 8及通孔二 9相配合的定位孔10,连接件4依次穿过通孔一8和通孔二9后连接在定位孔10内,且连接件4固连在插接柱7上,插接柱7、伞骨I和伞布2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4相固连,可以有效地避免伞布2与伞骨I发生松脱或移位。
[0021]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为螺栓,定位孔10为具有内螺纹的螺孔。螺栓依次穿过通孔一
8、通孔二9后螺接在插接柱7的螺孔内,连接牢固,不易松脱。此外,定位孔10还可制为贯穿插接柱7的通孔结构,连接件4为能依次穿过通孔一 8、通孔二 9和定位孔10的定位销或卡扣。
[0022]结合图2、图3和图4,连接结构还包括制为环形的伞布垫片5,伞布垫片5套设在连接件4上,且伞布垫片5抵靠在伞布2的顶面上。伞布垫片5可以进一步避免螺栓等连接件移位,提高伞布2与伞骨I的连接牢固性。
[002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所述伞具包括伞骨(I)和伞布(2),所述伞布(2)连接在伞骨(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I)为管件,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插接在伞骨(I)端部内的伞骨堵头(3),所述伞骨堵头(3)包括用于插接在伞骨(I)端部内腔中的插接柱(7),所述插接柱(7)、伞骨(I)和伞布(2)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4)相固连,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制为环形的伞布垫片(5),所述伞布垫片(5)套设在连接件(4)上,且伞布垫片(5)抵靠在伞布(2)的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布(2)具有用于穿插连接件(4)的通孔一 (8),所述伞骨(I)的壁面上具有用于穿插连接件(4)的通孔二(9),所述插接柱(7)具有与通孔一(8)及通孔二(9)相配合的定位孔(10),所述连接件(4)依次穿过通孔一(8)和通孔二(9)后连接在定位孔(10)内,且连接件(4)固连在插接柱(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布(2)边沿具有加强垫(6),所述通孔一(8)设置在加强垫(6)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伞具上伞布与伞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为螺栓,所述定位孔(10)为具有内螺纹的螺孔。
【文档编号】A45B25/00GK205512853SQ201620110107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日
【发明人】何建锋, 单才华, 王伦, 何健, 胡海涛
【申请人】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