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绳连接结构及一种防水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2507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绳连接结构及一种防水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绳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插扣与卡扣。插扣与卡扣相配合,插扣一端与卡扣一端相连。插扣另一端并列设置有两个第一带绳孔。第一连接带穿过两个第一带绳孔,第一连接带与插扣相连。卡扣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带相连。上述的带绳连接结构,第一连接带的两端部、第二连接带共形成三个可连接端,能同时实现与三个连接点位对应相连。且拉动第一连接带能调整插扣在第一连接带上的位置,使得三个可连接端的位置适应于三个连接点位的位置。另外,若使用其中两个可连接端时,其中一个可连接端损坏掉后,能将损坏掉的可连接端直接替换成另外一个可连接端。且设置相配合的卡扣与插扣,使用时能便于带绳间的打开与关闭。
【专利说明】
一种带绳连接结构及一种防水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绳连接结构及一种防水袋。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带绳结构通常是将两端连接在包裹、衣服等上,如此便起到连接作用。而当带绳结构的其中一端损坏后,带绳结构便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并且现有的带绳结构为两个连接端的设置形式,不方便同时实现与三个连接点位对应相连。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绳连接结构,它使用寿命长,且方便同时实现与三个连接点位对应相连。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带绳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及插扣与卡扣,所述插扣与所述卡扣相配合,所述插扣一端与所述卡扣一端相连,所述插扣另一端并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带绳孔,所述第一连接带穿过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带绳孔,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插扣相连,所述卡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相连。
[000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水袋,包括防水袋本体,所述防水袋本体上布置有若干个套环连接件,所述套环连接件具有一个以上环形套,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带与所述套环连接件相连。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连接带,所述卡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带绳孔,所述第三连接带穿过所述第二带绳孔,所述第三连接带两端叠置在一起,且所述第三连接带两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带外部,所述第三连接带两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两端缝制在一起。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带两端均相向对折后叠置在一起,且所述第三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上缝制有两条并列的缝纫线。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带的端部对折后通过缝纫线缝制在一起,所述缝纫线呈圆形状。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带的端部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两端通过缝纫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带相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带端部连接有皮质件,所述第一连接带端部折叠后与所述皮质件通过所述缝纫线相连接,所述拉绳两端包裹于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皮质件中。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环连接件包括连接在所述防水袋本体外侧的基片、第四连接带,所述第四连接带穿过所述环形套,且所述第四连接带两端分别与所述基片相连。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袋袋口处连接有两个条形基板,两个所述基板两端分别对应相连,两个所述基板两端分别连接有插扣与卡扣,所述插扣与所述卡扣相配合。
[0014]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0015]1、上述的带绳连接结构,第一连接带穿过两个第一带绳孔并连接在插扣上后,第一连接带的两端部、第二连接带共形成三个可连接端,能同时实现与三个连接点位对应相连。且拉动第一连接带能调整插扣在第一连接带上的位置,使得第一连接带的两端部、第二连接带所形成的三个可连接端的位置适应于三个连接点位的位置。另外,若使用其中两个可连接端时,其中一个可连接端损坏掉后,能将损坏掉的可连接端直接替换成另外一个可连接端。且设置相配合的卡扣与插扣,使用时能便于带绳间的打开与关闭。
[0016]2、第三连接带两端均相向对折后叠置在一起,且第三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上缝制有两条并列的缝纫线。如此,能够实现第二连接带与卡扣之间稳固连接,且由于第三连接带与卡扣之间为链接方式,能够方便转动第二连接带。此外,第二连接带能够方便连接在一个或两个环形套上。
[0017]3、第一连接带栓接到两个环形套上后,由于第一连接带的一端部对折后通过缝纫线缝制在一起。第一连接带端部的对折区域能提高与环形套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从两个环形套上滑脱,如此连接稳固性较好。其中,缝纫线呈圆形状,如此第一连接带端部折叠后通过缝纫线相连接的稳固性强,折叠部不易松开。
[0018]4、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部连接有拉绳。拉绳能便于栓接到一个或两个环形套上。其中,第一连接带端部连接有皮质件,第一连接带端部折叠后与皮质件通过缝纫线相连接,并将拉绳两端包裹于第一连接带与皮质件中。如此,拉绳与第一连接带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为稳固,能承受较大拉力。
[0019]5、上述防水袋的防水袋本体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环形套,以及多个带绳连接结构。如此,带绳连接结构方便进行更换,并通过带绳连接结构的三个可连接端中的两个与两个套环连接件的环形套分别相连,能便于实现将防水袋系牢,避免防水袋袋口张开。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绳连接结构插扣与卡扣分开时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绳连接结构插扣与卡扣组合后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带与第三连接带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水袋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第一连接带,11、12、缝纫线,13、拉绳,14、皮质件,20、第二连接带,30、插扣,31、第一带绳孔,40、卡扣,41、第二带绳孔,50、第三连接带,51、缝纫线,60、防水袋本体,61、基板,62、插扣,63、卡扣,70、套环连接件,71、基片,72、环形套,73、第四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如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绳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带10、第二连接带20、插扣30与卡扣40。
[0028]所述插扣30与所述卡扣40相配合,所述插扣30—端与所述卡扣40—端相连。所述插扣30另一端并列设置有两个第一带绳孔31。所述第一连接带10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带绳孔31,所述第一连接带10与所述插扣30相连。所述卡扣4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20相连。
[0029]上述的带绳连接结构,第一连接带10穿过两个第一带绳孔31并连接在插扣30上后,第一连接带10的两端部、第二连接带20共形成三个可连接端,能同时实现与三个连接点位对应相连。且拉动第一连接带10能调整插扣30在第一连接带10上的位置,使得第一连接带10的两端部、第二连接带20所形成的三个可连接端的位置适应于三个连接点位的位置。另外,若使用其中两个可连接端时,其中一个可连接端损坏掉后,能将损坏掉的可连接端直接替换成另外一个可连接端。且设置相配合的卡扣30与插扣40,使用时能便于带绳间的打开与关闭。
[0030]请参阅图3,带绳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带50。所述卡扣4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带绳孔41。所述第三连接带50穿过所述第二带绳孔41。所述第三连接带50两端叠置在一起。且所述第三连接带50两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带20外部,所述第三连接带50两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20两端缝制在一起。所述第三连接带50两端均相向对折后叠置在一起,且所述第三连接带50与所述第二连接带20上缝制有两条并列的缝纫线51。如此,能够实现第二连接带20与卡扣40之间稳固连接,且由于第三连接带50与卡扣40之间为链接方式,能够方便转动第二连接带20。此外,第二连接带20能够方便连接在一个或两个环形套72上。
[0031]第一连接带10栓接到两个环形套72上后,由于第一连接带10的一端部对折后通过缝纫线12缝制在一起。第一连接带10端部的对折区域能提高与环形套72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从两个环形套72上滑脱,如此连接稳固性较好。其中,缝纫线12呈圆形状,如此第一连接带10端部折叠后通过缝纫线相连接的稳固性强,折叠部不易松开。
[0032]所述第一连接带10的另一端部连接有拉绳13。拉绳13能便于栓接到一个或两个环形套72上。所述拉绳13两端通过缝纟刃线11与所述第一连接带10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10端部连接有皮质件14。所述第一连接带10端部折叠后与所述皮质件14通过所述缝纫线11相连接,所述拉绳13两端包裹于所述第一连接带10与所述皮质件14中。如此,拉绳13与第一连接带10之间连接结构较为稳固,能承受较大拉力。
[0033]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水袋,包括防水袋本体60。所述防水袋本体60上布置有若干个套环连接件70。所述套环连接件70具有一个以上环形套72。所述第一连接带10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带20与所述套环连接件70相连。
[0034]上述防水袋的防水袋本体60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环形套72,以及多个带绳连接结构。如此,带绳连接结构方便进行更换,并通过带绳连接结构的三个可连接端中的两个与两个套环连接件70的环形套72分别相连,能便于实现将防水袋系牢,避免防水袋袋口张开。
[0035]所述套环连接件70包括连接在所述防水袋本体60外侧的基片71、第四连接带73。所述第四连接带73穿过所述环形套72,且所述第四连接带73两端分别与所述基片71相连。如此,环形套72与第四连接带73之间为链接方式,环形套72能够相应转动,以调整带绳连接结构端部位置,即便于调整带绳连接结构的位置。
[0036]所述防水袋袋口处连接有两个条形基板61。两个所述基板61两端分别对应相连。合上袋口后,两个基板61贴合在一起,然后将基板61转动一圈或两圈后,能使得防水袋袋口处的密封性能较好。两个所述基板61两端分别连接有插扣62与卡扣63,所述插扣62与所述卡扣63相配合。将防水袋基板61上的插扣与卡扣插接在一起,能避免基板61反转而打开防水袋袋口,使得进一步提高防水袋的密封性能。
[003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带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及 插扣与卡扣,所述插扣与所述卡扣相配合,所述插扣一端与所述卡扣一端相连,所述插扣另一端并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带绳孔,所述第一连接带穿过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带绳孔,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插扣相连,所述卡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带,所述卡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带绳孔,所述第三连接带穿过所述第二带绳孔,所述第三连接带两端叠置在一起,且所述第三连接带两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带外部,所述第三连接带两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带两端缝制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带两端均相向对折后叠置在一起,且所述第三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上缝制有两条并列的缝纫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的端部对折后通过缝纫线缝制在一起,所述缝纫线呈圆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的端部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两端通过缝纫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带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端部连接有皮质件,所述第一连接带端部折叠后与所述皮质件通过所述缝纫线相连接,所述拉绳两端包裹于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皮质件中。7.—种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带绳连接结构的防水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袋本体,所述防水袋本体上布置有若干个套环连接件,所述套环连接件具有一个以上环形套,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带与所述套环连接件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连接件包括连接在所述防水袋本体外侧的基片、第四连接带,所述第四连接带穿过所述环形套,且所述第四连接带两端分别与所述基片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袋袋口处连接有两个条形基板,两个所述基板两端分别对应相连,两个所述基板两端分别连接有插扣与卡扣,所述插扣与所述卡扣相配合。
【文档编号】A45C11/22GK205547624SQ201620387616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发明人】古松
【申请人】古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