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210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包含有设置为套装在手指部上的手指套(1)、设置为套装在手掌部上的手掌套(2)、设置在手指套(1)与手掌套(2)之间并且用于把手指套(1)与手掌套(2)联接的拉链(5),通过拉链(5)把手指套(1)与手掌套(2)进行可组合式连接,不再把手指套(1)与手掌套(2)连接在一个整体,因此适合不同工作场合佩戴手套的需要。
【专利说明】
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尤其是一种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手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劳动中、某些运动中、某些活动中、特殊的环境中、特殊的作业中、特殊的工作中、能达到双手皮肤不受伤害,次之就是人们某些生活中一种美的装饰手套及艺术手套,因此手套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在现有的手套中,还都是一体式的手套,当冬天天气很冷,人们纷纷戴上厚厚的手套来防御严寒,防寒的目的虽然达到了,但有时带着手套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很不方便,但又不愿摘下手套,有时工作的时候,还必须带上手套,带上手套工作时很不方便,甚至影响工作效率,我们在工作时,往往就用一个或两个手指就能完成工作,现在还没有一种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适合使用不同数量手指佩戴手指套和工作场合需要。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
[0007]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因此适合不同工作场合佩戴手套的需要。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为套装在手指部上的手指套、设置为套装在手掌部上的手掌套、设置在手指套与手掌套之间并且用于把手指套与手掌套联接的拉链。
[0009]由于设计了手指套、手掌套和拉链,通过拉链把手指套与手掌套进行可组合式连接,不再把手指套与手掌套连接在一个整体,因此适合不同工作场合佩戴手套的需要。
[001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把不同规格和颜色的手指套与手掌套进行组合的方式把手指套、手掌套和拉链相互联接。
[001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手指套与手掌套的对接缝隙体I和对接缝隙体Π设置为沿手掌的背面和手腕的封闭线分布。
[001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布兜和颗粒体,
[0013]手指套设置为与手掌套联接并且在手指套和手掌套之间的缝隙体中设置有拉链,在手掌套的外侧面部上设置有布兜和颗粒体并且颗粒体设置为沿布兜的周边分布。
[001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手指套设置为与手部的手指部相对应。
[001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手掌套设置为与手部的手掌部相对应。
[0016]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布兜设置为覆盖在手掌套上并且布兜的轮廓线设置为梯形。
[001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颗粒体设置为圆球体的一部分并且颗粒体的平面部设置为与手掌套粘结式联接。
[0018]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拉链的一个边部设置为与手指套的周边部联接并且拉链的另一个边部设置为与手掌套的周边部联接。
[001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手指套与手掌套的对接缝隙体I设置在手掌的背面并且对接缝隙体I的轮廓线设置为梯形,手指套与手掌套的对接缝隙体Π设置为手掌的内面并且对接缝隙体Π的轮廓线设置为直线,对接缝隙体I设置在手掌的背面上分布并且对接缝隙体Π设置为沿手部的手腕分布。
[0020]在本技术方案中,把不同规格和颜色的手指套与手掌套进行组合的手指套、手掌套和拉链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0021]四、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不意图。
[0024]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手指套1、手掌套2、布兜3、颗粒体4和拉链5,
[0028]手指套I设置为与手掌套2联接并且在手指套I和手掌套2之间的缝隙体中设置有拉链5,在手掌套2的外侧面部上设置有布兜3和颗粒体4并且颗粒体4设置为沿布兜3的周边分布O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手指套I设置为与手部的手指部相对应。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手掌套2设置为与手部的手掌部相对应。
[0031]在本实施例中,布兜3设置为覆盖在手掌套2上并且布兜3的轮廓线设置为梯形。
[0032]在本实施例中,颗粒体4设置为圆球体的一部分并且颗粒体4的平面部设置为与手掌套2粘结式联接。
[0033]在本实施例中,拉链5的一个边部设置为与手指套I的周边部联接并且拉链5的另一个边部设置为与手掌套2的周边部联接。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手指套I与手掌套2的对接缝隙体Ill设置在手掌的背面并且对接缝隙体Ill的轮廓线设置为梯形,手指套I与手掌套2的对接缝隙体Π 12设置为手掌的内面并且对接缝隙体Π 12的轮廓线设置为直线,对接缝隙体Ill设置在手掌的背面上分布并且对接缝隙体Π 12设置为沿手部的手腕分布。
[0035]把手指套I与手掌套2通过拉链5连接在一起,操作人员把手部套装在手指套I和手掌套2中,在布兜3中盛放不同规格和颜色的手指套I,通过颗粒体4吸收外来的冲击力。
[0036]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0037]1、由于设计了手指套1、手掌套2和拉链5,通过拉链5把手指套I与手掌套2进行可组合式连接,不再把手指套I与手掌套2连接在一个整体,因此适合不同工作场合佩戴手套的需要。
[0038]2、由于设计了布兜3,适合不同规格和颜色的手指套I的存放。
[0039]3、由于设计了颗粒体4,增大了手套的作用空间,防止外部冲击力对手部产生伤害。
[0040]4、由于设计了对接缝隙体111和对接缝隙体Π 12,与手指操作空间增大了距离,提高了手指操作的灵活度。
[0041]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0042]还有其它的与把不同规格和颜色的手指套I与手掌套2进行组合的手指套1、手掌套2和拉链5的联接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0043]因此在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设置为套装在手指部上的手指套1、设置为套装在手掌部上的手掌套2、设置在手指套I与手掌套2之间并且用于把手指套I与手掌套2联接的拉链5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为套装在手指部上的手指套(I)、设置为套装在手掌部上的手掌套(2)、设置在手指套(I)与手掌套(2)之间并且用于把手指套(I)与手掌套(2)联接的拉链(5), 按照把不同规格和颜色的手指套(I)与手掌套(2)进行组合的方式把手指套(1)、手掌套(2)和拉链(5)相互联接, 手指套(I)与手掌套(2)的对接缝隙体I(Il)和对接缝隙体Π (12)设置为沿手掌的背面和手腕的封闭线分布, 还包含有布兜(3)和颗粒体(4),手指套(I)设置为与手掌套(2)联接并且在手指套(I)和手掌套(2)之间的缝隙体中设置有拉链(5),在手掌套(2)的外侧面部上设置有布兜(3)和颗粒体(4)并且颗粒体(4)设置为沿布兜(3)的周边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其特征是:手指套(I)设置为与手部的手指部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其特征是:手掌套(2)设置为与手部的手掌部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其特征是:布兜(3)设置为覆盖在手掌套(2)上并且布兜(3)的轮廓线设置为梯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其特征是:颗粒体(4)设置为圆球体的一部分并且颗粒体(4)的平面部设置为与手掌套(2)粘结式联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其特征是:拉链(5)的一个边部设置为与手指套(I)的周边部联接并且拉链(5)的另一个边部设置为与手掌套(2)的周边部联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部分互联的手套,其特征是:手指套(I)与手掌套(2)的对接缝隙体I(Il)设置在手掌的背面并且对接缝隙体I(Il)的轮廓线设置为梯形,手指套(I)与手掌套(2)的对接缝隙体Π (12)设置为手掌的内面并且对接缝隙体Π (12)的轮廓线设置为直线,对接缝隙体I (11)设置在手掌的背面上分布并且对接缝隙体Π (12)设置为沿手部的手腕分布。
【文档编号】A41D19/015GK205567932SQ201620212676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孙晓阳
【申请人】孙晓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