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结节型植物痤疮日用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62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囊肿结节型植物痤疮日用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品和化妆品领域。
痤疮是发生在人体面部的一种毛囊感染疾病,是由毛囊虫、螨虫感染的皮肤炎症,对人体健康虽无多大影响,但影响人的容貌,一些人、特别是年青人会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目前市售的祛痤除痘产品和一些处方药物对治疗痤疮效果欠佳,尤其对囊肿结节型植物痤疮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对痤疮有治疗作用的化妆品或药品存在的疗效不佳问题,提供一种对痤疮特别是囊肿结节型植物痤疮有较好疗效的日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日霜的主要成份为中草药,各中草药的重量百分比为芙蓉叶9-10%、野菊花4.5-5%、丹参4.5-5%、大黄4.5-5%、夏枯草6.2-6.7%、黄芩4.5-5%、黄柏4.5-5%、半边莲9-10%、白芷9-10%、白蔹4.5-5%、赤小豆9-10%,上述各原料药经选料、清洗、炮制、烘干、粉碎、过滤、原料合成、消毒后,加入辅助剂硬脂酸7-8%、羊毛脂1.2-1.4%、凡士林6.2-6.7%、液体石腊10-11%,搅拌乳化成乳膏状。本发明使用时,涂擦于痤疮患处,使用时间以白天为宜。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1.本发明采用的药用植物具有活血、清热、解毒作用,对囊肿结节型植物痤疮疗效显著,有效率达90%以上。
2.本发明除具有治疗痤疮的效果外,还有养颜、美白和紧肤的功效,集治疗、美容、护肤于一体,符合药用护肤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该痤疮日用霜以中草药为主要成份,各中草药成份及重量百分比为芙蓉叶9-10%、野菊花4.5-5%、丹参4.5-5%、大黄4.5-5%、夏枯草6.2-6.7%、黄芩4.5-5%、黄柏4.5-5%、半边莲9-10%、白芷9-10%、白蔹4.5-5%、赤小豆9-10%,上述各原料药经选料、清洗、炮制、烘干、粉碎、过滤、原料合成、消毒后,加入辅助剂硬脂酸7-8%、羊毛脂1.2-1.4%、凡士林6.2-6.7%、液体石腊10-11%,搅拌融合成乳膏状,然后分装到盒中或瓶中,即为成品。原料药粉碎成粉末状,粉末的细度为70-80微米。
本发明治疗效果判断标准1.痊愈原皮损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皮损出现。
2.显效原皮损炎症减少或消退70%以上。
3.有效原皮损炎症减少或消退30%以上。
使用本发明,经对102例囊肿结节型痤疮患者使用效果调查,痊愈者94例,占93%,显效5例,占4.8%。
权利要求
1.囊肿结节型植物痤疮日用霜,其特征在于该日霜的中草药成份重量百分比为芙蓉叶9-10%、野菊花4.5-5%、丹参4.5-5%、大黄4.5-5%、夏枯草6.2-6.7%、黄芩4.5-5%、黄柏4.5-5%、半边莲9-10%、白芷9-10%、白蔹4.5-5%、赤小豆9-10%,上述各原料药经选料、清洗、炮制、烘干、粉碎、过滤、原料合成、消毒后,加入下列辅助剂硬脂酸、羊毛脂、凡士林和液体石腊,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肿结节型植物痤疮日用霜,其特征在于辅助剂在该日霜的重量百分比为硬脂酸7-8%、羊毛脂1.2-1.4%、凡士林6.2-6.7%、液体石腊10-11%,搅拌乳化成乳膏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肿结节型植物痤疮日用霜,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粉碎成粉末状,粉末的细度为70-80微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品或化妆品领域。该痤疮灵日霜的各中草药成份重量百分比为:芙蓉叶9—10%、野菊花4.5—5%、丹参4.5—5%、大黄4.5—5%、夏枯草6.2—6.7%、黄芩4.5—5%、黄柏4.5—5%、半边莲9—10%、白花9—10%、自蔹4.5—5%、赤小豆9—10%,上述各原料药经选料、清洗、炮制、烘干、粉碎、过滤、原料合成、消毒后,加入辅助剂:硬脂酸7—8%、羊毛脂1.2—1.4%、凡士林6.2—6.7%、液体石蜡10—11%,搅拌乳化成乳膏状。本发明具有活血、清热解毒作用,有效率达90%以上。
文档编号A61P17/10GK1304766SQ0013466
公开日2001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4日
发明者王玉玺, 王晓燕 申请人:王玉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