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抽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4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关节腔抽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的医用器械,用于对关节腔实施关节积液取样、关节腔连续冲洗的一种关节腔抽洗器。
目前,临床上用普通注射器穿刺关节腔,其主要缺点是1-抽吸时双手都需用力,固定不稳,针尖易伤及关节内组织;2-只能抽吸不能灌洗,疗效差;3-在需要引流时不能留置;4-注射器针头在关节腔内活动受限,积液往往抽吸不完,影响疗效。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关节腔抽洗器,在对穿刺针头进行稳定固定的基础上,完善关节腔穿刺器械所应有的各种功能,以提高手术疗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关节腔抽洗器主要由导轨支撑固定架10、双孔针头1、针内弯头套管4、三通管7、取样器8、灌洗器9、外接吸引器组成。
所述关节腔抽洗器的双孔针头1由一根直的主针和一根后部弯折的侧针焊接组成,其后部铸于塑料的带导轨卡槽的持针手柄2中。带导轨卡槽的持针手柄2的卡槽架于导轨14上。固定器16上带螺纹的圆柱体穿过卡槽上的圆孔用螺母固定,使其夹在导轨14上。
所述关节腔抽洗器的导轨支撑固定架10及导轨14是由两根铜丝制成特定形状后,由导轨固定片13连接并固定导轨14段的两端。导轨支撑固定架10的前端连有两个圆形塑料粘脚11,后端连有一个带凹槽15的正方形塑料粘脚11,塑料粘脚11上有固体胶12。
所述关节腔抽洗器的灌洗软管3一端套在双孔针头1的侧针尾上,另一端与灌洗器9相连。针内弯头套管4的弯头端插入双孔针头1的主针内,另一端铸有带手柄的套管接头5,则可与抽吸软管6相连。抽吸软管6的另一端通过三通管7连有取样器8和吸引器。
由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关节腔抽洗器具备了关节腔抽洗所应有的各种功能。它能对穿刺针实施稳定固定,并可通过一次穿刺完成关节腔积液取样、关节腔连续冲洗、留置引流管等多项操作,并可提高疗效。
以下结合
具体实施例图1关节腔抽洗器结构示意图。
图2双孔针头、针内弯头套管、带手柄的套管接头、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双孔针头;2-带导轨卡槽的持针手柄;3-灌洗软管;4-针内弯头套管;5-带手柄的套管接头;6-抽吸软管;7-三通管;8-取样器;9-灌洗器;10-导轨支撑固定架;11-塑料粘脚;12-固体胶;13-导轨固定片;14-导轨;15-凹槽;16-固定器。
如图1,将双孔针头1铸于塑料带导轨卡槽的持针手柄2中,用铜丝制成导轨支撑固定架10,通过铸塑制成其上零件,包括三个塑料粘脚11和两个导轨固定片13,把三个塑料粘脚11粘上固体胶12,并用蜡纸封好。再把塑料固定器16通过带导轨卡槽的持针手柄2上的螺母安装在其上,并固定导轨14。将针内弯头套管4装入双孔针头1的主针中。用灌洗软管3连接双孔针头1的侧针尾部和灌洗器9,用抽吸软管6连接三通管7和套管接头5。于三通管7的另一端连取样器8,剩余一端通过抽吸软管6接脚踏控制吸引器。
使用时,把固体胶12表面的纸封揭掉,将塑料粘脚11固定于关节相应位置。对穿刺部位消毒后,沿导轨14推动带导轨卡槽的持针手柄2进行穿刺。穿刺到位后用固定器16固定双孔针头1于导轨14上,先用取样器8抽吸取样。再用外接吸引器进行抽吸,然后用灌洗器9灌洗关节腔,同时用手控制带手柄的套管接头5于冲洗针孔远端进行抽吸,通过拉伸和旋转针内弯头套管4可使其弯头处于腔隙任何位置进行抽吸。完成连续抽吸后如果需要留置导管时可用手控制带手柄的套管接头5,拔出双孔针头1而留置针内弯头套管4,并用胶布封闭双孔针头1韧部,并配负压吸引器进行引流。
权利要求1.一种关节腔抽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腔抽洗器的双孔针头1由一根直的主针和一根后部弯折的侧针焊接组成,其后部铸于塑料的带导轨卡槽的持针手柄2中。导轨14前后两端由导轨固定片13连接。带导轨卡槽的持针手柄2由螺母与固定器16相连,夹在导轨1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关节腔抽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腔抽洗器的导轨支撑架10前端连有两个圆形塑料粘脚11,后端连有一个带凹槽15的正方形塑料粘脚11,塑料粘脚11上有固体胶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关节腔抽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腔抽洗器的灌洗软管3一端套在双孔针头1的侧针尾上,另一端与灌洗器9相连。针内弯头套管4的弯头端插入双孔针头1的主针内,另一端铸有带手柄的套管接头5,则可与抽吸软管6相连。抽吸软管6通过三通管7连有取样器8和吸引器。
专利摘要一种关节腔抽洗器,属于骨科抽吸关节腔积液的医疗器械。由导轨支撑固定架、双孔针头、针内弯头套管、注射器、吸引器组成。克服了用注射器穿刺时固定不稳和功能单一的缺点。本器械可以在稳定固定的基础上,通过一次穿刺实现关节积液取样、关节腔连续冲洗,并可留置引流管或关节腔内给药等操作。
文档编号A61M1/00GK2460097SQ0020800
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4日
发明者陈康, 智良, 郭根成, 卢超 申请人:陈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