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软化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51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髌骨软化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治疗器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髌骨软化症治疗及予防的髌骨软化康复器。
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居股四头肌腱中,它集中股四头肌的各方拉力,通过髌韧带传到胫骨。髌骨在股骨髁前起到滑车作用,同时压迫股骨,防止股骨前移,这一作用对于膝关节的稳定至关重要。髌骨一股骨间接触力的大小,取决于股四头肌力和膝关节屈曲角度。在股四头肌力不变的情况下,此力随屈膝而增加。髌骨一股骨间较大的接触应力使受力处髌骨软骨面变形,与非受力处软骨面间形成张应力,导致软骨纤裂,剥脱,形成髌骨软化症。目前治疗本病药物无效,多是采用休息数月等待恢复的被动方式;手术治疗虽然能使病情得以控制和恢复,但由于手术增加病人痛苦的思想负担,并且治疗费用高,所以难为多数患者所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帮助膝关节尤其是髌骨软骨面恢复、专用于治疗及予防髌骨软化症的髌骨软化康复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专用于治疗及予防髌骨软化症的髌骨软化康复器,它主要由弧形固定板和弹力装置连接而成,其弧形固定板为两块,两块弧形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力装置,两块弧形固定板上连接有固定带。
弹力装置两端分别固定在弧形固定板凸面上。
弹力装置为1-5个。
弹力装置最好为两个。
两弧形固定板平行,弹力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弧形固定板之间。
两弧形固定板可有大小之分。
弹力装置可以是弹簧或弹性钢板。
本实用新的积极效是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效果明显,病情恢复快,能使髌股关节在低应力连续滑动中滑液均匀分布于关节软骨面,无张应力存在,保持了软骨内部的水分,促进软骨表面恢复,起治疗和予防髌骨软化症的作用;无痛苦,无任何负作用,治疗费用低,患者乐于接受。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
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图2、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两块弧形固定板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2固定连接两个弹簧3,两个弹簧3两端分别固定在弧形固定板1凸面上并使两块弧形固定板1保持平行,两块弧形固定板1上还连接有固定带4以便使用时将其固定到大腿和小腿上。
使用本髌骨软化康复器时采取坐位,伸直下肢,用固定带将一固定板固定于膝上大腿前侧,固定板凹面紧贴在腿上,另一固定板固定于膝下小腿前侧,双手抬起大腿,作膝关节前后自由摆动,弹力装置随屈膝角度增加,所受张力也增加,其维持平行的反作用力随之增加,降低了髌股关节面间的应力,如此反复活动,即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专用于治疗及予防髌骨软化症的髌骨软化康复器,它主要由弧形固定板(1)和弹力装置(3)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弧形固定板(1)为两块,两块弧形固定板(1)之间固定连接弹力装置(3),两块弧形固定板(1)上连接有固定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髂骨软化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弹力装置(3)两端分别固定在弧形固定板(1)凸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髌骨软化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弹力装置(3)为1-5个。
4.根据权力要求3所述的髌骨软化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弹力装置(3)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髌骨软化康复器,其特征在于两弧形固定板(1)平行,弹力装置(3)通过螺栓(2)固定在两弧形固定板(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髌骨软化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弹力装置(3)为弹簧、弹性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髌骨软化康复器,其特征在于两弧形固定板(1)分为一大一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髌骨软化康复器,它主要由两块弧形固定板通过弹力装置连接而成,两块弧形固定板上连接有固定带;其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效果明显,病情恢复快,能使髌股关节在低应力连续滑动中滑液均匀分布于关节软骨面,无张应力存在,保持了软骨内部的水分,促进软骨表面恢复,起治疗和予防髌骨软化症的作用;无痛苦,无任何负作用,治疗费用低,患者乐于接受。
文档编号A61F5/01GK2415738SQ0022973
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8日
发明者王斌, 张克敏, 陈明 申请人:王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