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上叶切除术后用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987阅读:10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肺上叶切除术后用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引流器械,特别是一种胸外科肺上叶切除术后用引流管。
现有技术中,肺叶切除术是目前国内外胸外科普遍开展的术式,肺下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放置一根胸管即能解决引流问题,但肺上叶切除后,因重力关系和下肺膨张慢等因素,单一下胸管引流不能很好兼顾气体、液体不同介质的引流,而易于胸腔上方形成胸膜残腔致感染甚至造成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在人体胸腔的上下部另做两个切口分别放置上下两套胸腔闭式引流来解决胸腔上下端气、液体引液问题,其存在的缺点是双胸管方式增加了手术的繁琐,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的管理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胸外科肺上叶切除后,采用一根胸管引流用的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一种肺上叶切除术后用引流管,其特点是它包括一根通向体外的主管,与主管连通联的通向胸腔顶部的内径3~5毫米长300~400毫米的上胸管,与主管连通联的放置在胸腔下部的内径6~10毫米长30~70毫米的下胸管。将上下引流胸管合二为一,一根胸管既可以通畅引流出胸腔上端的气体,又能引流出下端的液体,在病人的身体上只需开一个切口,这样有利于简化引流操作,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管理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所述的引流管的形状可以设计为“T”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所述的引流管的形状还可以设计为“Y”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主管与上下胸管连接的部份的表面设有刻度。在病人体外通过刻度就可以观察到胸管伸入病人体内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上下引流胸管合二为一,一根胸管既可以通畅引流出胸腔上端的气体,又能引流出下端的液体,在病人的身体上只需开一个切口,这样有利于简化引流操作,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管理难度。主管与上下胸管连接的部份的表面设有刻度,在病人体外通过刻度就可以观察到胸管伸入病人体内的长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示意图。
实施例一,下面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如
图1所示,一种肺上叶切除术后用引流管,它包括一根通向体外的主管2,与主管2连通联的通向胸腔顶部的内径4毫米长350毫米的上胸管1,与主管2连通联的放置在胸腔下部的内径8毫米长50毫米的下胸管3。其形状设计为“T”形。将上下引流胸管合二为一,一根胸管既可以通畅引流出胸腔上端的气体,又能引流出下端的液体,在病人的身体上只需开一个切口,这样有利于简化引流操作,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管理难度。
实施例二,上述的实施例中,引流管的形状还可以设计为“Y”形,通向胸腔顶部的上胸管1的内径5毫米长400毫米,放置在胸腔下部的下胸管3的内径10毫米长70毫米。主管2与上下胸管连接的部份的表面设有刻度。在病人体外通过刻度就可以观察到胸管伸入病人体内的长度。制做胸管的材料可选用含有不透X光的材料,在病人术后可以通过拍X光片观察胸管在病人体内的部位和形态。
实施例三,上述的实施例中,引流管的通向胸顶部的上胸管1的内径3毫米长300毫米,放置在胸腔下部的下胸管3的内径6毫米长30毫米。本实用新型的放置方法是如图2所示,在手术中欲放置胸管时,在下胸部放置胸管部做切口,置入本发明的引流管,主管2穿过切口,将上胸管1通向胸腔顶部,根据需要修剪其长度,并在上、下胸管的管臂上剪出引流侧孔5,胸顶部间断缝合两针做成线结环4,结环4要求既能套住悬吊通向胸腔顶部的上胸管1,又要留有间隙保证拔管时管子能从中滑出,主管2穿过切口按常规接水封瓶引流,外管与皮肤切口接合处缝合两针结扎于外管固定,防止其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肺上叶切除术后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通向体外的主管(2),与主管连通的通向胸腔顶部的内径3~5毫米长300~400毫米的上胸管(1),与主管连通的放置在胸腔下部的内径6~10毫米长30~70毫米的下胸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上叶切除术后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的形状为“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上叶切除术后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的形状为“Y”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上叶切除术后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主管(2)与上下胸管连接的部份的表面设有刻度。
专利摘要一种肺上叶切除术后用引流管,它包括一根通向体外的主管,与主管连通的通向胸腔顶部的内径3~5毫米,长300~400毫米的上胸管,与主管连通的放置在胸腔下部的内径6~10毫米,长30~70毫米的下胸管。将上下引流胸管合二为一,一根胸管既可以通畅引流出胸腔上端的气体,又能引流出下端的液体,在病人的身体上只需开一个切口,这样有利于简化引流操作,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管理难度。
文档编号A61M27/00GK2455265SQ0026195
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8日
发明者江晨 申请人:江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