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中药提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36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中药提取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煎煮器具,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医疗机构煎制中药的多功能中药提取。
中药具有多种多样的有效成分,其中大部分为溶于水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少部分是具有挥发性的挥发油。目前,大多数的医疗机构由于提取设备的限制,在制备过程中只能提取水溶性成分,对于具有挥发性的挥发油只能任其挥发流失,导致药效的降低。也有一些医疗机构为了不使挥发油浪费,多是采用先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另器提取后,再将其与其余药物共同煎煮,提取水溶性成分。这一煎煮方法不仅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且不易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安全的集中药煎煮、浓缩、提取挥发油、回收有机溶媒为一体的多功能中药提取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包括罐体和以密闭方式与罐体扣合在一起的罐盖,以及设置在罐体内的蒸煮釜,所述蒸煮釜的外表面上盘绕有加热盘管,在蒸煮釜的底部设置有穿越罐体底部的药液排放管口;所述罐盖的顶部通过与其罐腔相连通的连接管口与冷凝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的罐体通过回转副与支架相结合;为防止煎煮过程中药渣、泡沫等上冲堵塞连通管道,在蒸煮釜的上方设置有一滤网。
所述盘绕在蒸煮釜外表面上的加热盘管通过连接管口与蒸汽源相连接,用来加热蒸煮釜内的药物。当然上述加热盘管也可以是装有电阻丝的电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安全的优点,更为突出的特点是将中药煎煮与提取挥发油融为一体,可同步进行,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可降低劳动强度。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蒸汽作为热源,通过盘管对蒸煮釜内的药物进行加热,还可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包括其本体上设置有进液管口(5)的罐体(4)和以密闭方式与罐体(4)扣合在一起的罐盖(6),所述罐体(4)通过回转副(2)与支架(1)相结合;在罐体内安装有一蒸煮釜(10),该蒸煮釜(10)的外表面上盘绕有通过连接管口与蒸汽源相连接的加热盘管(3),在蒸煮釜(10)的底部设置有穿越罐体(4)底部的药液排放管口(11);所述罐盖(6)的顶部设置有与其罐腔相连通的连接管口(7),该连接管口(7)通过连接件与用于回收提取挥发油的冷凝器(8)相连通;为防止煎煮过程中药渣、泡沫等上冲堵塞连通管道,在蒸煮釜(10)的上方设置有一滤网(9)。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它包括罐体(4)和以密闭方式与罐体扣合在一起的罐盖(6),以及设置在罐体(4)内的蒸煮釜(10),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釜(10)的外表面上盘绕有加热盘管(3),在蒸煮釜(10)的底部设置有穿越罐体(4)底部的药液排放管口(11);所述罐盖(6)的顶部通过与其罐腔相连通的连接管口(7)与冷凝器(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4)通过回转副(2)与支架(1)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绕在蒸煮釜(10)外表面上的加热盘管(3)通过连接管口与蒸汽源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在蒸煮釜(10)的上方设置有滤网(9)。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它包括罐体(4)和以密闭方式与罐体扣合在一起的罐盖(6),以及设置在罐体(4)内的蒸煮釜(10),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釜(10)的外表面上盘绕有加热盘管(3),在蒸煮釜(10)的底部设置有穿越罐体底部的药液排放管口(11);所述罐盖(6)的顶部通过与其罐腔相连通的连接管口(7)与冷凝器(8)相连通。其优点是将中药煎煮与提取挥发油融为一体,可同步进行,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可降低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61J3/00GK2458001SQ0026833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8日
发明者董秀华, 白秀美, 李晓萍, 赵杰 申请人:董秀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