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式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29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式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检测从鼓膜辐射的红外线而测定鼓膜温度的耳式体温计。
背景技术
以往,有人提出过用红外线传感器非接触地测量从鼓膜辐射出的红外线、以测定鼓膜温度的方案。耳式体温计一般具有以下结构。即,耳式体温计具有本体;从该本体向外侧突出、在测定鼓膜温度时能插入耳孔(外耳道)的测头。在本体的内部,搭载有在将测头插入到外耳道时能检测从鼓膜进行到测头的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依据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计算出鼓膜温度的微型计算机(微计算机),由微型计算机算出的鼓膜温度在设置于本体上的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使用者在测定鼓膜温度的场合,在保持本体、将测头插入到被测定者的外耳道之后,压开始测定开关。于是,红外线传感器检测来自鼓膜的红外线,微型计算机将依据测得的红外线算出的鼓膜温度显示于显示器上。使用者通过参照显示于显示器的鼓膜温度,能知道被测定者的体温。
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由于使用者要保持本体、将测头插入到外耳道,所以,要采用测定时的姿势。为了容易采用该测定时的姿势(耳式体温计的相对人体的正确的位置),对以往的耳式体温计,人们动了不少脑筋,为的是使使用者容易握住本体。
例如,美国专利公报4993424号所公开的耳式体温计(以下称“现有例1”),在本体上设有组合突部(ガングリツプ),使用者通过握持组合突部能很容易地采用测定时的姿势。另外,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0-118033号所公开的耳式体温计(以下称“现有例2”),由于在本体上设有能压靠在人体上的圆弧状部,所以能在稳定的状态下握持耳式体温计。
但,为了准确测定被测定者的鼓膜温度,需要红外线传感器能准确地检测来自鼓膜的红外线。因此,在红外线传感器于本体的内部、配置在测头的中心轴上、测头插入在耳孔中的场合,与鼓膜对置、从鼓膜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通过测头到达红外线传感器。
但是,上述现有的耳式体温计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测头不能在遮住应到达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的方向上移动,所以,应使与红外线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以适当的状态保持一定,且相对本体进行固定。
另一方面,在从侧面看头部的场合,不仅有外耳道的开口部和鼓膜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而且还有鼓膜在外耳道开口部的后头部一侧(头部的背面一侧)的,或在脸面一侧(头部的正面一侧)的。另外,由于人的不同,也有外耳道不是直线状、而是弯曲的场合。
这样,从外耳道的开口部向鼓膜的方向(从开口部能看见鼓膜的方向)、或从开口部到鼓膜的外耳道的弯曲方式,因人的不同而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根据被测定者的不同,有时在将测头插入外耳道之后,必须对着鼓膜的位置,改变将测头插入外耳道的方向,以使红外线传感器能对着鼓膜。
此时,由于现有例1是通过握持组合突部来保持本体的结构,所以,本体的正确的握法(握组合突部的方向)只有一个。因此,使用者在必须改变测头的方向的场合,必须以不自然、不稳定的状态握住组合突部,或向不自然的方向弯曲握组合突部的手的手腕或胳膊。
另外,现有例2是在将测头插入外耳道时,以测头的基端部和圆弧状部为支点的(使其与人体接触)结构。因此,作为本体的握持方法,仅有握持着使其将圆弧状部压靠在人体上是能预先定下的,而在使圆弧状部离开人体的状态下握持是不能预先定下的。因此,在必须改变测头的方向的场合,与现有例1一样,必须用不能预先定下的握法握持本体。因此,本体的握法有时变得不自然、不稳定。
这样,在现有例1和现有例2,由于不能预先定下根据测头的方向怎样改变本体的握法,所以,在改变测头的方向时,有时测定时的姿势为不自然、不稳定的。若测定时的姿势是不自然、不稳定的,则有可能要损失测定体温的舒适度。另外,在测定体温时没有足够的红外线到达红外线传感器,有可能不能准确地测定鼓膜温度。再有,用不自然、不稳定的握法,记住或再现其握法,有时是很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与被测定者的鼓膜的位置相对应的握法握持本体的耳式体温计。详细地说,就是提供一种为了能根据被测定者的鼓膜的位置改变将测头插入外耳道的方向,而能用若干种握法握持本体的耳式体温计。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者能知道根据将测头插入到外耳道的方向而准备的若干种本体的握法的耳式体温计。
本发明为了能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以下结构。
即,本发明的耳式体温计的第1形式其特征是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以从上述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上述本体具有上述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和与其相反的一侧,该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的相反一侧,制成与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正交的方向的曲率是大致一定的曲面。
根据第1形式,由于曲面的曲率是大致一定的,在从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握持本体的场合,即使改变握持本体的方向,使用者也不会感到有由于握持方向的不同而引起的不谐调的感觉。因此,能给使用者准备若干种本体的握持方法。
在第1形式中,在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例如,在与所述基准面正交的方向的面切断的场合,构成其端面形状基本为圆弧状的曲面。
本发明的耳式体温计的第2形式其特征是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以从上述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上述本体具有用于使使用者知道与将上述测头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方向相对应的若干种本体的握法的标识。
根据第2形式,由于体温被测定者的鼓膜的位置的不同,必须改变测头的将测头插入外耳道的方向。由于第2形式设有标识,所以使用者能知道若干种本体的握法。而且,使用者通过根据标识用若干种握法的哪一种握法握持本体,能改变插入测头的方向。因此,由于能以与鼓膜的位置相对应的正确的方向插入测头,所以,能准确地测定被测定者的体温。
在此,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将耳式体温计的操作者称为“使用者”,将用耳式体温计测定鼓膜温度(体温)的人称为“被测定者”。
第2形式最好是其结构为本体还具有对于上述若干种本体的握法来说,能共同使用的开始测定鼓膜温度用的开关,标识设置在上述开关的表面。
另外,第2形式最好是其结构为标识配置在包含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上。再有,最好是其结构为标识配置在基准平面的两侧。
再有,第2形式最好是其结构为本体具有上述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和与其相反的一侧,该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的相反的一侧,由与上述基准平面正交方向的曲率是大致一定的曲面构成。
再有,第2形式最好是其结构为标识能使使用者知道作为上述若干种本体的握法的第1握法和第2握法,该第1握法是在使插入上述测头的方向为从外耳道的开口部向被测定者的背面一侧的方向的情况下的本体的握法,该第2握法是在使插入上述测头的方向为从外耳道的开口部向被测定者的正面一侧的方向的情况下的本体的握法。
另外,第2形式最好是标识采用对于上述若干种本体的握法来说,能使使用者知道成为各握法的基准的手的部位的、相对上述本体的配置位置的结构。成为本体的握法的基准的手的部位,例如,最好是手指或母子基部等手掌,特别是最好是食指。
另外,在第2形式,标识即可以采用贴上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印刷上的结构,即可以采用凸部构成的结构,也可采用凹部构成的结构。
而且,第2形式的标识,根据本体的保持方法的不同可以设置若干个。此时,各标识也可以由根据若干种本体的保持方法设置的若干个标识的组合而构成。
本发明的耳式体温计的第3形式,其特征是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以从上述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与根据将上述测头插入到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方向的不同而采用的若干种本体的握法相对应设置的若干开始测定开关。
第3形式即可以采用若干开关中的至少1个,配置在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上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若干开关配置在包含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的两侧的结构。另外,最好是本体具有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和与其相反的一侧,该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的相反的一侧,由与上述基准平面正交方向的曲率是大致一定的曲面构成。
本发明的耳式体温计的第4形式,其特征是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以从上述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对于根据将上述测头插入到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方向的不同而采用的若干种本体的握法来说能共同使用的、具有使用者能知道上述若干种本体的握法的形状的开始测定开关。
第4形式最好是采用开始测定开关相对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大致面对称配置的结构。另外,最好是本体具有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和与其相反的一侧,该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的相反的一侧,由与上述基准平面正交方向的曲率是大致一定的曲面构成。
本发明的耳式体温计的第5形式,其特征是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以从上述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上述本体具有用于使使用者知道根据将上述测头插入到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方向的不同而采用的若干种本体的握法的标识面。
第5形式最好是其结构为标识面由若干个面构成,该若干面相对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大致面对称配置。另外,最好是其结构为多个基本为平面的面构成标识面,这些多个的简单平面沿与上述基准平面正交的方向排列,以相邻的简单平面之间形成10°~170°的内角的状态连接着。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4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变型例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耳式体温计的组成>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耳式体温计的主视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左视图,图1(c)是从图1(a)所示的X-X线切断本体1场合下的剖视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耳式体温计是通过测定被测定者的鼓膜温度来测定被测定者的体温的。具备本体1、测头2、作为开始测定开关的开始测定用的开关3和显示器4。
本体1具有长度方向(基准平面F的方向)和宽度方向(与基准平面F正交的方向),再有,具有正面一侧(相当于测头突出的相反的一侧)和背面一侧(相当于测头突出的一侧),通过连接正面部件1a和背面部件1b而构成。本体1对包含测头2的中心轴L1的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
正面部件1a,制成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比另一端曲率大的穹顶状,其表面形状,是在沿本体1的宽度方向(与基准平面F正交的方向)切断的场合,即使在长度方向上的什么部位切断,其切断时的剖面由大致圆弧状的曲面(相当于与基准平面正交的方向的曲率是大致一定的曲面)构成。
作为一个例子,在图1(c)中示出了在用包含顺着正面部件1a的宽度方向(与基准平面F正交的方向)的X-X线的面切断时的剖面,其剖面形状大致为圆弧状。
另外,在正面部件1a的一端,设有圆形的第1开口部1c。在第1开口部1c上形成有象是向正面部件1a的内部陷入一样形成的环状的外缘部1d。另外,在正面部件1a的中间部,设有第2开口部1e。
测头2,两端设有开口,制成基端部直径比末端部直径大的圆台状,在基端部固定在本体1上的状态下,从本体1的背面部件1b的一端倾斜着向外侧突出。因此,在从正面看耳式体温计的场合,测头2的基端部突出在本体1长度方向一端的外侧。而且,测头2也可以与本体1制成一体,也可以采用能自如拆卸的结构。
开关3具有圆形的平面形状,从第1开口部1c露出在外部。在开关3的表面,用轧纹工艺形成有标识10。标识10配置在基准平面F上,使用者通过目视或触摸标识10,能确认本体1的左侧和右侧。即,标识10是为让使用者知道、实践若干种本体1的握法而设置的。
显示器4嵌入在正面部件1a的图未示的第2开口部1e中,由LCD(液晶显示器)构成的矩形的显示屏露出在外部。
在测头2的内部,设有与测头2的中心轴L1同轴的、圆筒状的导波管5。另外,在本体1的内部,设有热电元件6和微型计算机7。
热电元件6,具有红外线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红外线传感器配置在测头2的中心轴L1的延长线上,因此,入射到测头2内部的红外线能通过导波管5到达红外线传感器。微型计算机7与开关3、显示器4和热电元件6电气连接。
<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以下,用图1~图4,与耳式体温计的动作例一起,对图1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图2~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耳式体温计的握法)的图。
虽然图2~图4,示出了耳式体温计的使用者测定被测定者的体温的场合,但,即使在耳式体温计的使用者和被测定者是同一人的场合,使用方法也是相同的。
最初,使用者接通设在本体1上的图未示的电源开关。于是,微型计算机7起动,进行规定的初期设定(电池校验,准备测定处理等)。然后,若初期设定结束,使用者通过压开关3,体温计处于能开始测定鼓膜温度(体温)的状态(开始测定待机状态)。
然后,使用者使本体1的一端(设有开关3的一侧)向上,以保持本体1的手的食指的配置位置为基准,保持本体1。即,在食指的前端朝向本体1的一端且顺着长度方向的状态下,确定食指的相对本体1的配置位置,然后,对着食指的位置,象是从正面自然地握住本体1一样,抓住本体1。
此时,在被测定者是初次用该耳式体温计测定体温的场合,或在从侧面看被测定者的头部,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开口部和鼓膜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场合,如图2所示,使用者在使食指的指头接触标识10(开关3)之后,从正面握住本体1,使食指位于标识10的延长线(基准平面F)上。称该握法为“第1握法”。
与此相对应,例如,在从侧面看被测定者的头部,知道被测定者的鼓膜位于外耳道开口部的后头部一侧(背面一侧)的场合,如图3所示,使用者在使食指的指头与开关3的标识10的左侧接触后,在食指位于标识10的延长线(基准平面F)的左侧的状态下,从正面握住本体1。称这种握法为“第2握法”(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握法)。
与此相对应,例如,在从侧面看被测定者的头部,知道被测定者的鼓膜位于外耳道开口部的脸面一侧(正面一侧)的场合,如图4所示,使用者在使食指的指头与开关3的标识10的右侧接触后,在食指位于标识10的延长线(基准平面F)的右侧的状态下,从正面握住本体1。称这种握法为“第3握法”(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握法)。
然后,使用者在用上述第1~第3握法保持本体1之后,将测头2的前端插入外耳道。此时,在使用者用第1握法保持本体1的场合,如图2所示,测头2的中心轴L1处于大致与食指的内侧的面正交的状态。
因此,使用者若在固定手腕的状态下,将测头2的前端引导至外耳道的开口部,则在测头2大致与外耳道的开口边正交的状态(测头相对外耳道开口部的方向为大致平行的状态)下,能将测头2插入到外耳道。
与此相对应,在使用者用第2握法保持本体1的场合,如图3所示,测头2的中心轴L1处于相对食指的内侧面向左侧倾斜的状态。
因此,使用者若在固定手腕的状态下,将测头2的前端引导至外耳道的开口部,则在测头2相对外耳道的开口边向后头部一侧倾斜的状态(插入测头的方向为从外耳道开口部朝向被测定者的背面一侧的方向的状态)下,能将测头2插入到外耳道。
与此相对应,在使用者用第3握法保持本体1的场合,如图4所示,测头2的中心轴L1处于相对食指的内侧的面向右侧倾斜的状态。
因此,使用者若在固定手腕的状态下,将测头2的前端引导至外耳道的开口部,则在测头2相对外耳道的开口边朝向脸面一侧倾斜的状态(插入测头的方向为从外耳道开口部向被测定者的正面一侧的方向的状态)下,能将测头2插入到外耳道。
这样一来,能象是红外线传感器对着鼓膜一样,将测头2插入到外耳道。因此,从鼓膜辐射的红外线通过测头2内的导波管,到达热电元件6的红外线传感器。
然后,若使用者用保持本体1的食指压开关3,则开始测定鼓膜温度的信号从开关3输入到微型计算机7,在微型计算机7使图未示的开始测定的蜂鸣器鸣叫之后,开始进行测定处理。
当来自鼓膜的红外线遇到热电元件6的红外线传感器时,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上升。当开始进行测定处理时,微型计算机7给热电元件6输入开始测定信号。当开始测定信号被输入到热电元件6时,红外线传感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与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上升值成比例的信号输入给微型计算机7,而该温度上升值随相当于自身的红外线的量而变化。另外,热电元件6的温度传感器将随红外线传感器自身的温度而变化的信号输入给微型计算机7。
于是,微型计算机7依据来自红外线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入信号,计算出被测定者的鼓膜温度,在使图未示的测定结束蜂鸣器鸣叫之后,将计算结果在显示器4上显示,结束测定处理。
然后,若使用者或被测定者参照显示器4所显示的鼓膜温度(体温),使用者或被测定者便能知道被测定者的体温。此时,若对被测定者来说是第一次用该耳式体温计进行体温测定的话,则使用者要将本体1的握法变到第2握法和第3握法,分别进行体温测定。
然后,使用者或被测定者,对比用第1~第3握法测得的体温的测定结果,将能出现最高测定结果的握法作为正确的握法(正确测定时的姿势)进行记忆。
这是因为认为对于不能出现最高测定结果的握法来说,由于测头2的相对外耳道的插入角度不正确,来自鼓膜的红外线被外耳道的壁面或测头2等挡住了,应该到达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没有到达。
因此,使用者或被测定者在以后进行体温测定时,若用记忆的握法保持本体1,根据上述方法操作耳式体温计的话,则能用正确的测定时的姿势测定体温,能获得正确的体温值。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若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成的耳式体温计,则根据将测头插入外耳道的方向的不同,准备了若干种握法,在开关3上设有用于使使用者知道这若干种握法的标识10。因此,若使用者用视觉或触觉知道标识10的话,则能知道作为本体1的握法,有上述第1~第3这3种握法。而且,若在保持本体1时,以标识10为线索,能根据标识10握住本体1的话,则能很容易地实践上述的第1~第3握法。
即,第1~第3握法,在从正面握住本体1这方面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握的方向稍稍有所不同。由于正面部件1a的宽度方向的表面形状为近似于圆柱面的曲面,所以,即使从第1握法变更到第2或第3握法,触感也几乎没有变化。另外,由于第1~第3握法,仅仅是从正面握住本体1的方向稍稍有点变化,所以,握法本身并没有变化。因此,在选择了测定时的姿势的场合,手腕、肘、或肩的角度,在第1~第3握法之间是大致相同的。
这样一来,由于各第1~第3握法的对本体1的触感、测定时的姿势,在握法之间几乎没有变化,所以,不论采用第1~第3握法的哪一种握法,都能获得大致相同的使用感。因此,即使在使用者根据被测定者的鼓膜的位置,用第1~第3握法的任意一种握法握住本体1的场合,在测定时都能选择自然且稳定的姿势。
再有,由于在本体1上设有标识10,所以,根据该标识10能知道、实践第1~第3握法。因此,在根据被测定者的鼓膜的位置没有必要改变相对外耳道的测头2的插入角度的场合,通过根据标识10改变握法,能很容易地进行用于改变将测头2插入外耳道的方向的本体1的握法替换。因此,能正确地测定被测定者的体温。
鉴于这种情况,在被测定者第一次使用该耳式体温计的场合,如果分别用第1~第3握法测定体温,则能找到最适合于被测定者的将测头2插入到外耳道的方向(能看见鼓膜的角度)。而且,由于若以标识10为线索,记住成为最适合于被测定者的插入角度的握法,则在以后测定时,以标识10为线索能很容易地再现本体1的握法,所以,能准确地再现最适合于被测定者的测头的方向。
而且,在实施例1,虽然在第1开口部1c上设有环状的外缘部1d,但,该外缘部1d是关于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的,即使使用者用指尖描画外缘部1d,也能成为确定食指的位置的线索。因此,外缘部1d也具有标识的功能。
实施例2
图5(a)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成的耳式体温计的主视图,图5(b)是图5(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左视图。实施例2除了标识的形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外,具有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共同点省略其说明,而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如图5(a)、(b)所示,实施例2的标识10A是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配置的十字形的轧纹。标识10A的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配置的部位配置在基准平面F上。
实施例2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在使用耳式体温计时,使用者在保持本体1时,若使食指的指头与标识10A的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部位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能实践上述第1握法,另外,若使用者使食指的指头与标识10A的沿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在基准平面F左侧的部位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能实践上述第2握法。再有,若使用者使食指的指头与沿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在基准平面F右侧的部位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能实践上述第3握法。
另外,在使用者要实践第2或第3握法的场合,由于如果用视觉或触觉识别标识10A的沿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部位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的话,能对实践第2或第3握法时的食指的位置做某种程度的估计,所以,能很容易地实践第2、第3握法,能测得正确的体温。
实施例3图6(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耳式体温计的主视图。如图6(a)所示,实施例3的耳式体温计,在图1的所示的标识10的两侧,距标识10等距离地用轧纹工艺形成有相对标识10平行的长圆状的标识10B1、10B2。除了以上的方面,实施例3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
实施例3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但是,在保持本体1的场合,若使用者使食指的指头与标识10B1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则能实践第2握法。另一方面,若使用者使食指的指头与标识10B2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则能实践第3握法。
实施例4图6(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耳式体温计的主视图。如图6(b)所示,实施例4的耳式体温计,在开关3的表面用轧纹(用凸部)工艺形成有4个圆形的标识10C1~10C4。
各标识10C1、10C2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在基准平面F上形成,各标识10C3、10C4以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的状态制成。除了以上的方面,实施例4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
实施例4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但是,在保持本体1的场合,若使用者使食指的指头与标识10C1和标识10C2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则能实践第1握法。另外,若使用者使食指的指头与标识10C3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则能实践第2握法。再有,若使用者使食指的指头与标识10C4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则能实践第3握法。
而且,虽然实施例4将各标识10C1~10C4制成圆形,但,如图6(c)所示,各标识10C1~10C4也可以为顶点向本体1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延长方向配置的三角形状。
实施例5图7(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耳式体温计的主视图,图7(b)是图7(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左视图。实施例5用于使使用者知道、且实践若干种本体的握法的若干标识,并不在开关3的表面上,而是设置在本体1的正面部件1a的表面上,这一点与实施例1~4不同。
如图7(a)、(b)所示,在正面部件1a上形成有若干半球状(平面圆形状)的标识10D1~10D4。各标识10D1、10D2在第1开口部1c的附近,配置在基准平面F上,各标识10D3、10D4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地配置。除了以上方面,实施例5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
实施例5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4大致相同。即,在保持本体1的场合,若使用者使食指的指头与标识10D1和标识10D2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则能实践第1握法。另外,若使用者使食指的指头与标识10D3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则能实践第2握法。再有,若使用者使食指的指头与标识10D4相接触且以此为基准,握住本体1的话,则能实践上述第3握法。
而且,虽然实施例5使各标识10D1~10D4为半球状,但与实施例4一样,各标识10D1~10D4最好是用平面形状是三角形的轧纹制成的。
实施例6图8(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耳式体温计的主视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左视图。图9(a)、(b)是表示图8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变型例的图。如图8所示,实施例6,在本体1的正面部件1a的表面上形成有若干标识10E1~10E3。各标识10E1~10E3用带状的轧纹形成。
标识10E1从第1开口部1c的外缘部1d朝向本体1的另一端,在基准平面F上形成。另外,各标识10E2、10E3从外缘部1d朝向另一端,象是顺着在用第2、第3握法保持本体1时的食指一样,制成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的。除了以上方面之外,实施例6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
实施例6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但是,在保持本体1的场合,若使用者沿标识10E1配置食指,则能实践第1握法。另外,若使用者沿标识10E2配置食指,则能实践第2握法。再有,若使用者沿标识10E3配置食指,则能实践第3握法。
而且,虽然实施例6设有3个带状的标识10E1~10E3,但,如图9(a)所示,也可以设置从外缘部1d向本体1的另一端延伸,在基准平面F上交叉(但是,如图9(a)所示的虚线部分实际上不存在)的带状的标识10F1、10F2。
这种结构,由于将食指配置在各标识10F1、10F2的中间,以确定握法,所以能实践第1握法。另外,由于根据与显示器4相比存在于本体1的一端的标识10F2确定食指的配置位置,所以能实践第2握法。再有,由于根据与显示器4相比存在于本体1的一端的标识10F1确定食指的配置位置,所以能实践第3握法。
另外,最好是取代图8和图9所示的各标识10E1~10E3、10F1、10F2,如图9(b)所示,采用正面部件1a在其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具有分别设置在其宽度方向的外缘部的附近、配置成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的、平面形状是圆形的标识10G1、10G2的结构。
这种结构,由于将食指配置在正面部件1a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基准平面F)上,所以能实践第1握法。另外,由于根据标识10G1确定食指的配置位置,所以,能实践第2握法。再有,由于根据标识10G2确定食指的配置位置,所以,能实践第3握法。
而且,图8(a)、(b)和图9(a)所示的标识10E1~10E3、10F1、10F2,也可以取代带状将其平面形状制成虚线状。标识的形状如果是为了使使用者能知道若干种握法而设置的,则也可以是任何形状、花纹、颜色或它们的组合形式。例如,也可以根据握法的不同,分别给本体和开关进行涂漆,由此作为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1~6中,虽然标识是用轧纹(凸部)构成的,但,作为该凸部的标识最好是与本体1制成一体的,也可以是在形成本体1后安装上去的。
另外,标识也可以是在本体或开关的表面上形成的凹部,也可以是印刷或画在本体或开关的表面上的,也可以是贴在本体或开关的表面上的封缄。
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中,如果形成通过用手指触摸能知道本体或开关与标识的边界程度的台肩的话,则用视觉或触觉能知道若干种握法。但是,在标识与本体或开关的表面为同一平面的场合,只有用视觉才能进行几种握法的确认。
另外,标识也可以采用对于第1~第3握法来说,分别是由若干个标识的组合而构成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分别表示食指、大拇指和无名指的配置位置的若干个标识的组合,分别就第1~第3握法进行设置的结构。
实施例7图10(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耳式体温计的主视图,图10(b)是图10(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左视图,图10(c)是表示图10(a)、(b)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变型例的主视图。
实施例7取代在实施例1~6所说明的标识,在本体1上设置用于使使用者能知道、实践本体1的若干握法的、若干个开始测定用的开关,在这一方面与实施例1~6不同。
如图10(a)、(b)所示,在正面部件1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从正面部件1a的表面突出的状态设有若干个平面三角形的开关3A1~3A3。开关3A1以使顶点之一朝向正面部件1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状态,设置在基准平面F上。各开关3A2、3A3,以使顶点之一朝向正面部件1a的宽度方向(与基准平面F正交的方向)的状态,设置成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
即,各开关3A1~3A3设置在与实施例5的标识10D1~10D3大致相同的位置上。除以上方面之外,实施例7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
实施例7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用与实施例5大致相同的方法实践第1~第3握法。但是,与实施例5不同,开关设置在标识的位置上,即,由于根据本体的握法设置开关,所以使用者不必为了压开关而移动食指。
根据实施例7,由于没有必要象实施例1~6那样设置标识,所以,与在制作实施例1~6的耳式体温计时,以本体和开关是不同的个体的形式制成标识的场合相比,耳式体温计的部件个数减少了,或便于减少制作工序。
而且,在实施例7,如图10(a)、(b)所示,虽然将各开关3A1~3A3制成平面三角形状,但如图10(c)所示,也可以采用将各开关3A1~3A3制成平面圆形状(半球状)的结构。另外,进一步,也可以在基准平面F上设置与第1握法相对应的开关3A4。
实施例8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耳式体温计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11(b)~(e)是表示图11(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变型例的主视图。实施例7,对于第1~第3握法来说能共同使用的开始测定用的开关具备握法标识的功能,在这方面与实施例1~7不同。
如图10(a)所示,在正面部件1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平面形状是等边三角形的开关3B。开关3B与等边三角形的底边对置的顶点配置在基准平面F上,且以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的状态,突出于正面部件1a。
实施例8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使用者根据开关3B的平面形状(等边三角形的各顶点),能实践第1~第3握法。即,使用者在实践第1握法的场合,能根据基准平面F上的顶点确定食指的配置位置。
与此相对应,使用者在实践第2握法的场合,能根据基准平面F左侧的顶点确定食指的配置位置。与此相对应,使用者在实践第2握法的场合,能根据基准平面F右侧的顶点确定食指的配置位置。
根据实施例8,由于与实施例7一样,不需要设置标识,所以与在制作实施例1~6的耳式体温计时,以本体和开关是不同的个体的形式制成标识的场合相比,耳式体温计的部件个数减少了,或便于减少制作工序。
而且,开关的形状最好是相对基准平面F为大致面对称的,特别是,如果是在与基准平面F正交的直线上具有顶点的形状的话,用与图11(a)所示的实施例8大致同样的手法能实践第1~第3握法。例如,象图11(b)、(c)所示的开关3C和开关3D那样,平面形状即可以是海星状,也可以是五角形。海星状在图11(b)中示出了具有4个锐角(顶点)的例子,锐角的角度就不用问了。
另外,开关的形状是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的,例如,即可以象图11(d)所示的开关3E那样,开关的平面形状是心型或飞旋标状,也可以象图11(e)所示的那样,开关的平面形状是将正面部件1a的宽度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长方形。另外,也可以象图11(c)所示的那样,在开关的中心设置凸部或凹部,使其能辨认开关的中心。
实施例9图12(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耳式体温计的主视图,图12(b)是沿A-A线切断图12(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情况下的剖面图,图12(c)是图12(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左视图。
在实施例9,取代设置标识或具有标识功能的开关,在本体上形成用于使使用者知道若干种本体的握法的面(标识面),在这方面与实施例1~8不同。而且,实施例9由于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对共同结构的说明,而仅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2(a)、(c)所示,耳式体温计的本体11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从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宽度渐渐变窄。在本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本体11的平面一侧)形成有用于设置测头2的面,测头2固定在该面上。测头2的中心轴L1与实施例1一样,包含在基准平面F中,本体11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
在本体11的正面一侧,沿本体11的宽度方向并排形成有相连的若干简单平面,使相邻的面之间形成10°~170°的内角。即,形成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的简单平面的标识面12和标识面13。
如图12(b)所示,以形成120°的内角的状态,沿本体11的长度方向连接标识面12和标识面13。各标识面12、13从本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形成一个面(不存在棱线的面)。
另外,在本体11的正面一侧,在本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开口部,设有从该开口部露出在外面的、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配置的开始测定用的开关3。另一方面,本体11的背面一侧的表面形状如图12(b)所示,大致为圆弧状。
而且,画有A-A线的部位,认为是在保持本体11时,配置用于压开关3的手指(例如食指)的从前端到第2骨节(间接)的部位中的任意部位的部位。
实施例9的耳式体温计,与实施例1同样,准备了上述第1~第3握法。即,使用者在实践第1握法的场合,在能压开关3的状态下,沿标识面12和标识面13的边界线(棱线)配置(在图12(b)中参照用虚线表示的食指f1)成为本体11的握法的基准的食指,然后,根据食指的配置位置,自然且稳定地确定其它手指和手掌的配置位置,握住本体11。即,根据食指的配置位置,自然地握住本体11。
与此相对应,使用者在实践第2握法的场合,在能压下开关3的状态下,将食指配置在标识面12上(在图12(b)中参照用虚线表示的食指f2),然后,自然地握住本体11。与此相对应,使用者在实践第3握法的场合,在能压下开关3的状态下,将食指配置在标识面13上(在图12(b)中参照用虚线表示的食指f3),然后,自然地握住本体11。除以上方面之外,实施例9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根据实施例9,由于在本体11的正面一侧设有标识面12、13,所以,根据各标识面12、13和它们的边界线能知道对本体11有第1~第3握法,且根据各标识面12、13和它们的边界线,能很容易地实践第1~第3握法。
因此,能以最适合于被测定者的插入角度(方向)插入测头2,能测定正确的体温。另外,根据标识面12、13能很容易地再现最适合于被测定者的本体11的握法。
而且,如在实施例9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具有标识面的耳式体温计,在确定成为握法基准的手的部位(在此为食指)的配置位置的场合,作为其定位标识,即可以使用标识面,也可以使用标识面之间的边界线。
另外,如图12(d)所示,在用与基准平面F正交的平面构成本体11的背面一侧、用A-A切断图12(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场合,最好是其端面为等边三角形等。
实施例10图13(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耳式体温计的主视图,图13(b)是沿B-B线切断图13(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情况下的剖面图,图13(c)是图13(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左视图。实施例10由于具有与实施例9相同的结构,所以,对于共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而仅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3(a)、(c)所示,在本体11的正面一侧,沿本体11的宽度方向连续且并排形成有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的简单平面的标识面15~17。如图13(b)所示,标识面15与基准平面F正交,各标识面16、17以150°的内角与标识面15相连接。
另外,在本体11的正面一侧,在本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标识面15上,设有开口部,设有从该开口部露出在外部、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配置的开始测定用的开关3。另一方面,本体11的背面一侧的表面形状,如图13(b)所示,大致为圆弧状。
而且,在图13(a)中画有B-B线的部位,认为是在保持本体11时,配置用于压开关3的手指(例如食指)的从前端到第2骨节(间接)的部位中的任意部位的部位。
实施例10的耳式体温计,与实施例9一样,具有第1~第3握法。使用者在实践第1握法的场合,在能压下开关3的状态下,沿标识面15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基准平面F)配置食指(在图13(b)中参照用虚线表示的食指f1),然后,根据食指的配置位置,自然地握住本体11。
与此相对应,使用者在实践第2握法的场合,在能压下开关3的状态下,将食指配置在标识面16上(在图13(b)中参照用虚线表示的食指f2),然后,自然地握住本体11。与此相对应,使用者在实践第3握法的场合,在能压下开关3的状态下,将食指配置在标识面17上(在图13(b)中参照用虚线表示的食指f3),然后,自然地握住本体11。除了以上方面之外,实施例10的耳式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与根据实施例10,由各标识面15~17,能知道第1~第3握法,根据各标识面15~17,能很容易地实践第1~第3握法。
另外,如图13(d)所示,用相对基准平面F大致面对称的平面构成本体14的背面一侧,在用B-B线切断图13(a)所示的耳式体温计的场合,其剖面也可以为五角形。即,实施例9和实施例10的耳式体温计,本体11或本体14的宽度方向的切断剖面也可以为多角形。
而且,在实施例1~10中,虽然对能有第1~第3这3种握法的耳式体温计进行了说明,但,若握法是若干个的话,也可以是几种握法。
另外,在实施例1~10中,虽然作为成为耳式体温计的本体握法基准的手的部位的例子,举出了食指,但在用于压开始测定用的开关的手指是食指以外的手指(例如是中指)的场合,也可以以中指为基准确定握法。另外,也可以将成为基准的手的部位,假设为在保持本体时为与本体接触、保持本体的部位,例如,大拇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手掌(特别是母子基部)、食指或中指的指根等。
根据本发明的耳式体温计,适用于测定鼓膜温度,能握持本体,使其能根据被测定者的鼓膜的位置改变相对外耳道的测头的方向。
产业上的应用领域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耳式体温计,能用红外线传感器非接触地测量从鼓膜辐射出的红外线,不管被测定者的鼓膜的位置如何,都能很容易地测定鼓膜温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以从上述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上述本体具有上述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和与其相反的一侧,该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的相反一侧,由与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正交方向的曲率是基本一定的曲面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与上述测头从本体突出一侧相反的一侧,由在用与上述基准平面正交的面切断的场合,其端面形状大致为圆弧状的曲面构成。
3.一种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以从上述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上述本体具有用于使使用者知道与将上述测头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方向相对应的多种本体的握法的标识。
4.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还具有对于上述多种本体的握法来说能共同使用的开始测定鼓膜温度用的开关,上述标识设置在上述开关的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标识配置在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3~5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标识还可以配置在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3~6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本体具有上述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和与其相反的一侧,该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的相反的一侧,由与上述基准平面正交方向的曲率是基本一定的曲面构成。
8.如权利要求3~7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标识能使使用者知道作为上述多种本体的握法的第1握法和第2握法,该第1握法是在使插入上述测头的方向为从外耳道的开口部向被测定者的背面一侧的方向的情况下的本体的握法,该第2握法是在使插入上述测头的方向为从外耳道的开口部向被测定者的正面一侧的方向的情况下的本体的握法。
9.如权利要求3~8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标识对于上述多种本体的握法来说,能使使用者知道成为各握法的基准的手的部位的、相对上述本体的配置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成为上述本体的握法的基准手的部位是食指。
11.如权利要求3~10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标识被粘贴。
12.如权利要求3~10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标识被印刷。
13.如权利要求3~10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标识由凸部构成。
14.如权利要求2~9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标识由凹部构成。
15.一种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以从上述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与将上述测头插入到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方向相对应而采用的多种本体的握法相对应设置的多个开始测定开关。
16.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多个开关中的至少1个,配置在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上。
17.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若干开关,配置在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的两侧。
18.如权利要求15~17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本体具有上述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和与其相反的一侧,该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的相反的一侧,由与上述基准平面正交方向的曲率是基本一定的曲面构成。
19.一种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以从上述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对于与将上述测头插入到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方向相对应而采用的多种本体的握法来说能共同使用的、具有使用者能知道上述多种本体的握法的形状的开始测定开关。
20.如权利要求19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开始测定开关相对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大致面对称配置。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本体具有上述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和与其相反的一侧,该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的相反的一侧,由与上述基准平面正交方向的曲率是基本一定的曲面构成。
22.一种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以从上述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上述本体具有用于使使用者知道与将上述测头插入到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方向相对应而采用的多种本体的握法的标识面。
23.如权利要求22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标识面由多个面构成,上述多个面相对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基本呈面对称配置。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记载的耳式体温计,其特征是上述标识面由多个简单平面构成,上述多个的简单平面沿与上述基准平面正交的方向排列,以相邻的平面之间形成10°~170°的内角的状态连接着。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用与被测定者的鼓膜位置相对应的握法握持本体的耳式体温计。本发明的耳式体温计包含在测定鼓膜温度时用手保持的本体和以从本体上突出的状态、相对本体固定的、在测定时能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测头。本体具有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和与其相反的一侧,该测头从本体突出的一侧的相反的一侧,由与包含上述测头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正交方向的曲率是大致一定的曲面构成。再有,本体具有用于使使用者知道与将测头插入被测定者的外耳道的方向相对应的若干种本体的握法的标识。
文档编号A61B5/01GK1360481SQ00810171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1日
发明者田畑信, 太田弘行, 佐藤哲也 申请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