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92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尤其是由体内端有筛状孔的引流管、起固定作用的球囊和可产生负压的引流液容器组成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
几乎所有的妇科恶性肿瘤,均需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即双侧髂总、髂外、髂内、闭孔、腹股沟深五组淋巴结的连续整块切除,在切除淋巴结时很难彻底结扎淋巴管断端,术后淋巴液滞留在腹膜后死腔形成淋巴囊肿。特别是在腹膜外淋巴清扫时,后腹膜完整,淋巴液回流、吸收困难,淋巴囊肿发病率更高。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2.6-30%,一般囊肿较小,但有时可增大至妊娠3-4月子宫大小,出现压迫症状,引起下肢和外阴部浮肿、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腹痛、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影响排尿功能。有时囊肿张力较高,可误认为癌复发。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发热、血象升高。一般治疗无效时常需穿刺吸液或切开引流,给病人增加痛苦。预防淋巴囊肿形成的关键在于术后腹膜后充分的负压引流,负压的抽吸不仅可以抽出腹膜后聚集的液体,还可以使腹膜与盆壁贴附、粘连,消灭腹膜后死腔,达到预防淋巴囊肿发生的目的。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引流装置存在很多的缺陷,不太适合腹膜外引流,需要加以改进。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的腹膜外积液引流途径有经阴道和经腹壁2种。由于阴道本身处于有菌状态,且细菌有逆行的生物学特性,术后病人机体抵抗力降低,经阴道的腹膜外引流易发生感染,已不常用。经腹壁的引流又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开放式引流是指液体靠本身的表面张力和物理扩散作用,沿有孔橡胶管或硅胶管引流至体外敷料上,由于易造成污染,已被淘汰。密闭式引流是将引流液经引流管收集到一个密闭的容器里,不与外界接触。为了提高引流效果,还采用了在引流管体内端开侧孔和持续负压吸引等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引流装置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缺点。1.侧孔问题引流管的侧孔都是由手术医生用手术剪在术中临时剪成,侧孔的大小、分布都很随意,不规范,孔径较大小不一,数量较少,易被脂肪颗粒或凝血块堵塞,降低引流效率;侧孔边缘较锐,易增加对腹膜和盆腔组织的刺激和损伤;如果侧孔的分布不合理,还会造成拔管时引流管断裂遗留腹腔的严重后果。2.固定问题现在临床上固定引流管是用丝线在皮肤上缝一针,然后将丝线在引流管上缠绕、打结、固定。拔管时需要先拆线,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增加医生的工作量。3.现在使用的引流管管径偏粗,拔管后易形成窦道,增加由引流本身导致的再次入院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更佳、更安全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堵塞、脱落,改善引流效果,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由体内端有筛状孔的引流管、起固定作用的球囊和可产生负压的引流液容器组成。
引流管由医用软塑料或硅胶制成,长约1-1.5m,其中体内部分长约20-25cm,术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截取最佳长度的体内部分;引流管内径约4-6mm,最好5mm;管壁厚0.8-1.2mm,最好1mm。
引流管的体内部分有筛状孔,筛状孔分布于一条沿引流管壁走行的等距螺线上,螺距约10-15mm,最好12mm;孔径约0.8-1.2mm,最好1mm;筛孔间距离相等,约6-10mm,最好8mm.筛状孔采取这样的分布方式可得到最佳的腹膜外引流效果。
球囊为一双层环形密闭医用乳胶结构,环形包绕于引流管体内部分的另一端上,球囊与引流管筛孔部分间有一无孔区,该无孔区的长度约4-6cm,最好5cm。该段引流管正好走行在腹直肌内,不设置引流孔可防止腹直肌损伤。球囊两端与引流管之间为固定连接,使球囊不能在引流管上滑动,球囊空虚时长度约2.5cm,经注水管注入5-10ml生理盐水或空气后,可膨胀为直径约2-3cm的球囊,包裹于引流管的周围,正好将引流管固定于腹壁内侧,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脱落。
注水管由医用软塑料或硅胶制成,体内端与球囊腔相通,体外端为标准医用针套,可与注射器配套使用,注水管内径约1.5-3mm,最好为2-2.5mm,管壁厚约0.5mm,长约8-12cm,最好为10cm。注水管上套有止水夹,止水夹为中央有蝌蚪形开孔的硬质塑料片,长约2-3cm,最好为2.5cm;宽约1-1.5cm,最好为1.2cm;厚约1-2mm;中央蝌蚪形开孔的头部直径约4-6mm,最好为5mm;开孔尾部长约1-1.5cm,裂隙宽度从1mm逐渐过渡到0.5mm,注水管在开孔头部可以自由移动,将注水管推入开孔尾部时,可以逐渐将注水管夹闭,使球囊中的液体或气体不会泄漏。
引流液容器由可以挤压变形并能靠自身弹性复原的硬质塑料瓶构成,它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当外力撤销后又能逐渐恢复原形。容积250ml,表面有标准刻度,引流管与引流液容器之间由硬质塑料连接管活动连接。从连接管上拔下引流液容器,挤压排出其中的空气后再连接到连接管上可进行负压引流。当完全挤压排出其中的空气后,引流液容器中可产生120-150cmH2O的负压,该负压为进行腹膜外引流的最适宜负压。
引流液容器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产生负压,引流液容器可以由硬质塑料瓶构成,容积250ml,表面有标准刻度,引流管与引流液容器之间由硬质塑料连接管连接,以便在更换引流液容器时可以从连接管上拔下引流液容器,另有一排气管与引流液容器相通,排气管由医用软塑料或硅胶制成,一端与引流液容器相通,另一端为标准医用针套,可与注射器配套使用。排气管内径约1.5-3mm,最好为2-2.5mm,管壁厚约0.5mm,长约8-12cm,最好为10cm。排气管上套有止水夹,止水夹为中央有蝌蚪形开孔的硬质塑料片,长约2-3cm,最好为2.5cm;宽约1-1.5cm,最好为1.2cm;厚约1-2mm;中央蝌蚪形开孔的头部直径约4-6mm,最好为5mm;开孔尾部长约1-1.5cm,最好为1.2cm,裂隙宽度从1mm逐渐过渡到0.5mm,排气管在开孔头部可以自由移动,将排气管推入开孔尾部时,可以逐渐将排气管夹闭,维持引流液容器中的负压状态。采用这种方式形成负压时,在引流管上还套有一止水夹,其形状、材料与排气管上的止水夹相同,但尺寸稍大,止水夹长约3-4cm,最好为3.5cm,宽约1.5-2.5cm,最好为2cm,厚约1-2mm,中央有一蝌蚪形的开孔,开孔头部直径约1-1.5cm,最好为1.2cm,开孔尾部长约2cm,裂隙宽度从2mm逐渐过渡到1mm,引流管在开孔头部可以自由移动,将引流管推入开孔尾部时,可以逐渐将其夹闭。关闭引流管上的止水夹,用注射器从排气管中抽出50-80ml气体,在引流液容器中可形成125-165cmH2O的负压,经临床验证,该压力最适合进行腹膜后引流。夹闭排气管,打开引流管,即可进行负压引流。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引流管体内端的筛状孔可保证液体分子顺利通过,有效地解决了手工剪孔带来的弊端,如堵塞、损伤、断管等。球囊位于腹壁下,向其中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或空气后,膨胀的球囊可防止引流管脱落,起到固定引流管的作用,替代了常用的缝线固定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用时拔下引流液容器,挤压排出其中的空气后,再与引流管连接,或者用注射器抽出引流液容器中的空气,即可得到柔和、持久的负压,作为引流的动力。引流液较多时,可更换引流液容器。经临床验证,采用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对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病人进行腹膜外引流,效果良好,有效地预防了淋巴囊肿的发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剖视图。
图3是止水夹使用示意图。
图1所示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由引流管(1)、固定于引流管上的球囊(2)、可产生负压的引流液容器(3)组成。引流管(1)体内端有筛状孔(4),注水管(5)的体内端开口于球囊(2)腔内,体外端为医用标准针套(6),注水管(5)上套有止水夹(7),止水夹(7)上有蝌蚪形开孔(8),引流液容器(3)表面有标准刻度(9),其上方有挂圈(10),可方便引流液容器(3)的放置和携带。引流液容器(3)与引流管(1)之间由硬塑料连接管(11)连接。
图2给出了另一种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的剖视图,其中采用了另一种负压产生方式。在引流液容器(3)上设置了一个与其相通的排气管(12),排气管(12)末端有医用标准针套(13),排气管(12)上套有止水夹(14),止水夹(14)上有蝌蚪形开孔(15),引流管(1)上套有止水夹(16),止水夹(16)上有蝌蚪形开孔(17)。
图3以止水夹(7)为例,其上有蝌蚪形开孔(8),注水管(5)置于蝌蚪形开孔(8)的头部时为注水管(8)开启状态,将注水管(5)推入蝌蚪形开孔(8)的尾部时可完全夹闭注水管(5)。止水夹(14)和止水夹(16)与止水夹(7)的结构、材料均相同。
使用时,可自腹壁横切口的一端将引流管(1)置于腹膜后盆腔内(若为纵切口,可于髂前上棘内侧2-4cm腹壁处切开腹壁置管),将引流管(1)体内端的筛状孔(4)部分置于需引流的部位,即腹膜后盆腔最低处,若引流管体内部分过长,可适当截去一部分,使球囊(2)正好位于腹壁下,而球囊(2)的注水管(5)则穿过腹壁置于体外,用注射器经注水管(5)体外端的医用标准针套(6)向球囊(2)内注入生理盐水或空气约5-10ml,将注水管(5)推入止水夹(7)上蝌蚪形开孔(8)的尾部,完全夹闭注水管(5),球囊(2)中的液体或气体不会泄漏,膨胀的球囊(2)可以起到固定引流管(1)防止其滑脱的作用。从连接管(11)上拔下引流液容器(3),挤压、排出其中的空气后再插回连接管(11)使其与引流管(1)连接,即可开始进行持续负压引流。采用图2所示引流液容器时,先将引流管(1)从止水夹(16)上蝌蚪形开孔(17)的头部推入尾部,完全夹闭引流管(1),将排气管(12)置于止水夹(14)上蝌蚪形开孔(15)的头部,用注射器从排气管(12)末端的医用标准针套(13)抽出引流液容器(3)中的气体50-80m1,形成负压,将排气管(12)推入止水夹(14)上蝌蚪形开孔(15)的尾部夹闭排气管(12),将引流管(1)从止水夹(16)上蝌蚪形开孔(17)的尾部推入头部,完全放开引流管(1),即可开始进行持续负压引流。用毕,先将注水管(5)从止水夹(7)上蝌蚪形开孔(8)的尾部推入头部,开放注水管(5),用注射器抽出球囊(2)中的生理盐水或空气,即可拔出引流管(1)。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于某些其他手术的术后引流。为了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及儿童以及不同性状的引流液,本实用新型还可有不同的尺寸规格。引流液容器的截面形状还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还可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如止水夹(7)、止水夹(14)、止水夹(16)均可换成一次性医用输液器上的止水装置,转动止水轮,可以将输液管开启或关闭;止水夹(7)和止水夹(14)还可以是医用二通结构,旋转二通的旋钮,可以开启或关闭注水管(5)和排气管(12)。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专业领域普通工作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由引流管、球囊和引流液容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引流管(1)的体内部分一端有筛状孔(4),另一端有环绕固定于引流管(1)上的球囊(2),引流管(1)的体外端连接有可产生负压的引流液容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其特征在于筛状孔(4)分布于一条沿引流管壁走行的等距螺线上,孔间距相等,孔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注水管(5)的体内端开口于球囊(2)腔内,体外端为一标准注射器针套(6);注水管(5)上还套有一止水夹(7),该止水夹(7)为一块带蝌蚪形开孔(8)的硬质塑料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引流液容器(3)为一可挤压变形并能靠自身弹性复原的硬质塑料瓶,挤压排出其中的空气后再与引流管连接,可进行持续负压引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引流液容器(3)还可以是带排气管(12)的硬质塑料瓶,抽出其中的空气后,可进行持续负压引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引流管(1)、注水管(5)、排气管(12)、均由透明医用软塑料或医用硅胶制成,止水夹(7)、(14)、(16),引流液容器(3)和连接管(11)由医用硬塑料制成,球囊(2)由医用乳胶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体内端有筛状孔的引流管(1)、起固定作用的球囊(2)和可产生负压的引流液容器(3)组成的一次性腹膜外引流器。引流管(1)体内端有筛状孔(4),可保证引流通畅,防止堵塞;球囊(4)注水后可固定引流管(1),防止其脱落;引流液容器本身即可产生负压,例如从连接管(11)上拔下引流液容器,挤压排出其中的空气后再连接到连接管上或者用注射器经排气管(12)抽出引流液容器中的空气,即可进行负压引流,使用效果更好,操作更简单。
文档编号A61M1/00GK2482415SQ0122436
公开日2002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3日
发明者单家治, 周红 申请人:周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