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膨式牵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6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膨式牵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延长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颅骨等,以实施上述骨发育不足或外伤后缺损所造成的颅颌面畸形矫正手术的内膨式牵张器。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膨式牵张器,包括
一个流体压力器,流体压力器的输出端密封连接有压力输送管;一个牵张器圆筒,两端封闭,前端部分开有一孔,供压力输送管穿入,在牵张器圆筒的中间固定有一个环状橡胶垫圈,以环状橡胶垫圈为界,牵张器圆筒的前半部分为扩张区,牵张器圆筒的后半部分为滑动区,滑动区的壁上有一个轴向滑动槽,滑动区的内壁上有轴向的反向锯齿卡;一个可弹性变形的硅胶内囊,置于牵张器圆筒扩张区的前端,与压力输送管密封连接;一个固定器,固定连接在牵张器圆筒的前端,固定器的固定体端上有螺丝孔;一个滑动器,为环状滑动器,置于牵张器圆筒内,与牵张器圆筒的后半部分内壁滑动配合,其上有一个滑动器的固定体,与滑动区壁上的轴向滑动槽滑动配合,滑动器的固定体端上有螺丝孔,环状滑动器上与牵张器圆筒滑动区内壁上的反向锯齿卡相对应的位置有弹簧卡;一个活塞,位于牵张器圆筒中硅胶内囊后面的腔内,其另一端顶着环状滑动器,其直径略小于环状橡胶垫圈的内径,其长度为牵张器圆筒长度的一半减去环状滑动器的轴向厚度。
所述的压力器内的压缩介质选自液体和气体。
所述的牵张器圆筒前端所开的、供压力输送管穿入的孔的位置,选自牵张器圆筒端面,以及牵张器圆筒端部圆周侧面360°范围内任何位置。
所述的牵张器圆筒滑动区内壁的反向锯齿卡为2~6列,沿圆周均布。
所述的环状滑动器上的弹簧卡个数为2~6个,沿圆周均布,并与所述各列反向锯齿卡一一对应。
所述的固定器固定体端上的螺丝孔为2~4个。
所述的滑动器固定体端上的螺丝孔为2~4个。
所述的压力输送管的结构为金属包皮管内衬硅胶管。
所述的滑动区壁上的轴向滑动槽位于两列反向锯齿卡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膨式牵张器可以完全避免螺旋式牵张器的缺陷,用于延长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颅骨等,以实施上述骨发育不足或外伤后缺损所造成的颅颌面畸形矫正手术,手术时可以多方向操作,用途更广泛,不需要在颜面部附加手术切口,可向多个方向延长,使手术更灵活、更方便、更安全,而且成本大大降低,减轻病人负担。



图1和图3所示,一种内膨式牵张器,包括一个流体压力器1,流体压力器1的输出端11密封连接有压力输送管12,压力输送管12的结构为金属包皮管内衬硅胶管,流体压力器1内的压缩介质13为无菌石蜡油,也可以是无菌蒸馏水、生理盐水等,或是无菌气体;一个牵张器圆筒2,两端封闭,前端面中心开有一孔21,供压力输送管12穿入,在牵张器圆筒2的中间固定有一个环状橡胶垫圈22,以环状橡胶垫圈22为界,牵张器圆筒2的前半部分为扩张区,牵张器圆筒2的后半部分为滑动区,滑动区的壁上有一个轴向滑动槽23,滑动区的内壁上有3列轴向的反向锯齿卡24,沿圆周均布,轴向滑动槽23位于两列反向锯齿卡24的中间;一个可弹性变形的硅胶内囊3,置于牵张器圆筒扩张区的前端,与压力输送管12密封连接;一个固定器4,固定连接在牵张器圆筒2的前端,固定器4的固定体41端上有3个螺丝孔42;一个滑动器5,为环状滑动器,与牵张器圆筒2的后半部分内壁滑动配合,其上有一个滑动器固定体51,与滑动区壁上的轴向滑动槽23滑动配合,滑动器5的固定体51端上有3个螺丝孔52,环状滑动器5上与牵张器圆筒2滑动区内壁上的3列反向锯齿卡24相对应的位置有3个弹簧卡53;一个活塞6,位于牵张器圆筒2中硅胶内囊3后面的腔内,其另一端顶着环状滑动器5,其直径略小于环状橡胶垫圈22的内径,其长度为牵张器圆筒2长度的一半减去环状滑动器5的轴向厚度。
图1中所示波浪线为骨折线。
内膨式牵张器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固定器的固定体41端上的螺丝孔42,用3枚螺丝将固定器4固定在骨折线一侧的颌骨上,通过滑动器的固定体51端上的螺丝孔52,用3枚螺丝将滑动器5固定在骨折线另一侧的颌骨上,然后通过流体压力器1、压力输送管12,将无菌石蜡油压入萎缩的可弹性变形的硅胶内囊3中,硅胶内囊3膨胀,推压活塞6向牵张器圆筒2的滑动区移动,活塞6推动环状滑动器5,带动骨折线另一侧的颌骨向后移动,环状滑动器5移动时,其上的弹簧卡53卡在牵张器圆筒2滑动区内壁的反向锯齿卡24上,锁住环状滑动器5不能退回去,此时即使流体压力器1撤去压力,也不影响颌骨的牵张。一般情况下,每天将环状滑动器5向后移动1毫米,于是骨折线处被拉开1毫米,每天生长1毫米的新生骨,按照手术的需要一天拉开1毫米直至达到要求。图2所示为第20天时内膨式牵张器的使用状态,图中所示两条波浪线为骨折线处被牵张器拉开的距离,也是新生骨的位置,此时骨折处已被拉开20毫米,新生骨已长成,颌骨被延长了20毫米。
压力输送管12的长度和弯曲度,以及牵张器圆筒2前端部分所开的、供压力输送管12穿入的孔的位置,可以按照手术的需要来确定,尤其是供压力输送管12穿入的孔的位置,不仅可以设在牵张器圆筒2的顶端,而且可以设在牵张器圆筒2端部圆周侧面360°范围内任何位置,这样可将内膨式牵张器埋入更深的骨面,如延长下颌骨升支、颧骨、颅骨,压力输送管12可有一定的弯曲,从口腔中引出,极大提高内膨式牵张器的手术适应症,完全克服了螺旋式牵张器必须插入螺杆轴向旋转才能延长的缺陷,这给手术带来极大的方便,增加了灵活性,同时大大减少病人的痛苦。
权利要求1.一种内膨式牵张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流体压力器,流体压力器的输出端密封连接有压力输送管;一个牵张器圆筒,两端封闭,前端部分开有一孔,供压力输送管穿入,在牵张器圆筒的中间固定有一个环状橡胶垫圈,以环状橡胶垫圈为界,牵张器圆筒的前半部分为扩张区,牵张器圆筒的后半部分为滑动区,滑动区的壁上有一个轴向滑动槽,滑动区的内壁上有轴向的反向锯齿卡;一个可弹性变形的硅胶内囊,置于牵张器圆筒扩张区的前端,与压力输送管密封连接;一个固定器,固定连接在牵张器圆筒的前端,固定器的固定体端上有螺丝孔;一个滑动器,为环状滑动器,置于牵张器圆筒内,与牵张器圆筒的后半部分内壁滑动配合,其上有一个滑动器的固定体,与滑动区壁上的轴向滑动槽滑动配合,滑动器的固定体端上有螺丝孔,环状滑动器上与牵张器圆筒滑动区内壁上的反向锯齿卡相对应的位置有弹簧卡;一个活塞,位于牵张器圆筒中硅胶内囊后面的腔内,其另一端顶着环状滑动器,其直径略小于环状橡胶垫圈的内径,其长度为牵张器圆筒长度的一半减去环状滑动器的轴向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膨式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压力器内的压缩介质选自液体和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膨式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张器圆筒前端部分所开的、供压力输送管穿入的孔的位置,选自牵张器圆筒端面,以及牵张器圆筒端部圆周侧面360°范围内任何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膨式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张器圆筒滑动区内壁的反向锯齿卡为2~6列,沿圆周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内膨式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滑动器上的弹簧卡个数为2~6个,沿圆周均布,并与所述各列反向锯齿卡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膨式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器的固定体端上的螺丝孔为2~4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膨式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器的固定体端上的螺丝孔为2~4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膨式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输送管的结构为金属包皮管内衬硅胶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膨式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区壁上的轴向滑动槽位于两列反向锯齿卡的中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式牵张器,包括流体压力器,压力输送管,牵张器圆筒,可弹性变形的硅胶内囊,固定器,环状滑动器,活塞,在牵张器圆筒的中间固定有一个环状橡胶垫圈,其前半部分为扩张区,后半部分为滑动区,滑动区的壁上有一个轴向滑动槽,滑动区的内壁上有轴向的反向锯齿卡,环状滑动器上有弹簧卡,在流体压力作用下,环状滑动器可逐渐拉开与固定器的距离,用于延长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颅骨等,以实施骨发育不足或外伤后缺损所造成的颅颌面畸形矫正手术,在手术中不需要在颜面部附加手术切口,并可由多个方向注入流体以达到延长的目的,可向多个方向延长,使手术更灵活、更方便、更安全,而且造价低。
文档编号A61F5/01GK2510029SQ0126069
公开日2002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3日
发明者张海钟 申请人:张海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